微型泵论文_白国军,李军,纪红刚,袁国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甲基丙烯酸,声源,水力,流体,角柱,波束,共轭。

微型泵论文文献综述

白国军,李军,纪红刚,袁国刚[1](2019)在《声阵列测试技术在微型泵降噪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源定位作为机械降噪的关键之一,有效指导着产品噪声问题的解决。某微型压力水泵的噪声较大,为了有效降噪,综合声阵列测试技术和机械降噪技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降噪优化流程方法。在声源定位过程中采用声阵列采集实验数据,利用声强法与波束形成技术获取得到微型压力水泵噪声源的主要声源位置位于套筒中部,结合流场与结构场的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泵体噪声主要由套筒结构的振动发声所致。在准确识别声源的位置后提出相应的降低本体噪声的改进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增大壳体的阻抗特性和通过弱化电机与顶盖和底盖的轴向连接刚度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水泵的噪声。(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刘汉忠,张盟[2](2019)在《基于物联网监控的多台微型泵恒流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液体送料系统中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及实时远程监控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C/S监控模式的多台微型泵恒定流量控制系统.介绍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流量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通信,通过CAN总线实现多通道流量信号的采集及微型泵驱动电机的速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流量闭环恒流控制,基于C/S模式实现微型泵流量的实时远程监控.试验证明系统模糊控制可以较好地实现液体流量的恒流闭环控制,同时C/S模式也很好地实现了流量的远程监控.该系统方案在实时监控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场合有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Asad,Ali[3](2019)在《气液两相流下洗衣机微型泵内部流动和噪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液两相流下离心泵内部流动机理及其流动诱导特性研究”(51779107),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2018YFC0810505)和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基金项目(15JDG048)资助,也是其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洗衣机是改善全球人民生活水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作为核心部件的微型泵是决定洗衣机性能的关键。由于结构紧凑和通常采用上排水方式,洗衣机微型泵内部的流场复杂。随着水位的降低,泵在排水末期(称之为空排期)处于输送空气-水混合物状态,并产生不稳定的流动。这种不稳定的流动不仅导致泵性能的恶化,而且还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噪音,这可能会降低洗衣机的声学质量并影响用户体验。此外,国家对绿色环保很注重,这意味着用户和市场将对洗衣机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洗衣机排水泵的内部流动和噪声特性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项目首先讨论了流动噪声的产生机理,然后在一定负荷条件下,对流质为纯水和不同含气量的空气-水混合物进行泵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最后研究了模型泵的内部流动和流动引起的振动噪声,为深入了解排水泵在空气-水混合物状态的工作原理并提高排水泵的性能提供参考。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首先,本文介绍了洗衣机微型泵和普通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动,并分析了噪声产生的原因。然后,对模型泵进行特性实验,检验水力性能和声学特性。实验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水头缓慢下降,泵效率降低,模型泵的效率与产品制造商的实验值非常一致。此外,该研究还包括在四种不同流速下进行两相流的外特性实验,通过压缩机调节泵入口处的气体含量。在不同气体含量和不同流速下,流量扬程曲线显示出相对合理的下降趋势。此外,噪声实验表明模型泵运行周期可分为叁个阶段:启动期,正常排水期和空排期。由于空气-水两相流动,空排期的噪声水平高于正常排水期。此外,频域分析还显示空排期在各频段的声压级均较正常排水期高。2.为了研究模型泵在纯水条件(正常排水期)和空气-水两相流条件(空排期)内部的流场,进行了基于性能试验和噪声实验的数值模拟。在纯水条件下获得的扬程结果显示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并且泵在设计流量下表现出最大模拟效率为21.07%。此外,基于两种不同的湍流模型(k-omega和k-epsilon)计算纯水的内部流场,并且在不同的入口空气含量和部分负荷条件下使用多相流动模型计算两相流的内部流场。得到四种流速条件下的内部流动和气相分布的结果。结果表明,当气体含量为1%时,气体对排水泵的影响较小。随着气体含量的增加,流量扬程曲线下降的斜率变大,随着流量从设计值降到最低,气体含量对泵性能的影响开始增加。此外,当气体含量增加1-2%时,扬程突然减小,并且扬程下降曲线对于所有流量条件下变得更不规律。另外,在较低的气体含量条件下,受到叶轮流动通道中周边压力梯度的影响,气体首先积聚出现在叶片区域和叶片后部附近。随着入口气体含量增加,气泡逐渐形成更大的气团并阻塞叶轮流动通道,这又削弱了排水泵的功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3-01)

段斌[4](2017)在《水力悬浮微型泵的理论设计与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器件向高功率、高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主动液冷系统由于其热流密度大、调控灵活、热传输距离远等优点,在电子器件冷却领域有着愈加广泛的应用。微型泵是主动液冷系统的核心驱动部件,决定着主动液冷系统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本论文旨在面向板级液冷系统研发一种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机械式离心微型泵,对微型尺寸水力部件展开了设计和优化,并开发了一套高转速水力悬浮轴系,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速度系数法和部分流泵理论设计了微型离心泵的水力部件,达到流量2L/min,扬程超过90kPa,转速22000 RPM。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CFD)和实验手段分析得出,微尺寸下开式叶轮的水力表现显着优于闭式叶轮,确立了开式叶轮的选型方案。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方案对开式叶轮模型进行尺寸结构优化,将扬程和水力效率分别提升了 20%,6%。2)提出了水力悬浮轴系结构,包括水力止推轴承和水力径向轴承,并建立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Muijderman理论设计了承载力达到2.15N的螺旋槽水力止推轴承。其次,利用有限单元法(FEM)精确求解水力止推轴承的水力模型,得出了轴承的压力分布,进而求解了水力轴承的止推性能。对径向水力轴承进行了理论设计和数值求解。分析了安装精度和轴系偏转对承载特性的影响。3)加工了 MT1、MT2两型微型离心泵工程样机。MT1长69mm,质量150g,标况流量2L/min,扬程90kPa。MT2高25mm,质量60g,标况流量1L/min,扬程45kPa,功率密度达到了 86 kW/m3。搭建了微型泵水力性能测试台架,验证了微型泵样机的水力性能。搭建了水力止推轴承测试台架,测试了水力止推轴承样件不同工况下的止推力,并验证了 FEM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搭建了轴系悬浮性能测试台架,测量出转子悬浮的启动时间为600ms,悬浮高度为48μm±5。考察了温度和转速对转子悬浮的影响。4)集成微型泵搭建了一台主动液冷系统,将热流密度达到q=120W/cm2的热源热端温度控制为60℃,并测试不同热负荷和工况下系统的工作特性和散热性能。(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刘国君,刘丕浩,李明,梁实海,唐春秀[5](2016)在《基于PDMS的压电驱动式系列微型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拓展压电微泵的应用领域,以利于更好地将其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中,该文对以固态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泵体材料的压电微泵开展相关实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压电振子的支承方式、阀片结构以及采用两腔串、并联结构等措施以提高压电微泵的工作性能。分别以PDM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泵体材料设计制作了单腔微泵、双腔串、并联微泵,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对比性实验测试。实验证明,构造具有较好工作性能的PDMS压电微泵具有可行性,在电压90 V,频率80 Hz的情况下,PDMS双腔串联泵的输出流量达到21mL/min,输出压力达到10kPa。但与PMMA为泵体材料的压电微泵相比,PDMS压电微泵在流量、压力方面仍有近30%的差距。(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6年03期)

张如照[6](2016)在《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制作工艺优化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共轭流体微型泵采用特殊的电共轭流体作为工作液体,是基于电共轭效应,可无需机械运动机构直接将电能转化为流体动能的新型流体机械,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能量转化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无噪声等诸多优点。具有数百微米特征尺寸的射流发生器是微型泵内发生电共轭效应,形成电共轭流体射流的核心部件,内置高度500um、深宽比超过2.5的叁角柱-缝隙形电极对(阵列),运用蒸镀、UV-LIGA技术等MEMS制造工艺一体化制作完成。针对射流发生器的制作缺陷、叁角柱-缝隙形电极对阵列的尺寸设计、微型泵小流量输出时存在压降等微型泵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开展一系列研究工作:(1)射流发生器MEMS制造工艺的优化。通过导电层表面镀镍,电极微电铸前加入RJE工艺,改进光刻胶涂胶、热处理等制作环节的工艺参数,升级KMPR 1035光刻胶去胶方法,优化缝隙电极形状等手段,提高了缝隙电极在导电层上的附着率,解决了叁角柱电极尖端的结构缺陷问题,完善了射流发生器的MEMS制造工艺,提高了射流发生器的制作精度和完好率。(2)叁角柱-缝隙形电极对阵列的尺寸参数优化。基于具有毫米级特征尺寸的单个电极对尺寸参数优化的研究经验,利用微型泵的输出能力测量对比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电极对阵列的各尺寸参数对微型泵输出能力的影响,实现了具有数百微米特征尺寸的电极对阵列的尺寸参数优化。此外,结合电共轭效应泵送的基本原理,理论上分析和验证了优化实验结果的合理性。(3)带有旁路微流道的改进型射流发生器的设计。为了解决普通型微型泵小流量输出时存在较大压降的问题,基于离子拖曳泵送和传导泵送等电流体动力学泵送机理,理论上分析并验证了小流量输出对电共轭效应泵送强度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带有旁路微流道的改进型射流发生器,普通型和改进型微型泵输出性能对比试验证明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本文为国内首次开展有关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研究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解决了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制作工艺、尺寸设计、输出性能等方面的若干关键问题,推进了电共轭流体微型泵及其他基于电共轭效应的各项应用研究的向前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刘丕浩[7](2016)在《基于PDMS的压电驱动式系列微型泵的设计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电驱动式微泵简称压电泵,是一种利用逆压电效应驱动介质的微型液压泵,它具有体积小、响应快、无电磁干扰、输出精度高、易于控制等特点,是微机械流体系统中的重要执行部件。经过叁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压电泵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随着压电泵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但对压电泵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压电泵能够适应更多的工作环境外,输送特殊性质的液体,这对泵体材料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拓展压电泵的应用领域,以利于更好地将其集成于微流控芯片中,本文对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泵体材料的压电泵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本文在简述压电与逆压电效应的基础上,利用解析法对压电振子力学模型进行解析,利用有限元法对压电振子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完成对压电振子的优化选择。根据实验需要对基于PDMS的压电泵的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通过合理设计PDMS压电泵的结构,优化压电振子的支承方式,设计阀片结构以及采用双腔串、并联结构等措施以提高压电泵的工作性能。实验加工制作了阀片,使用精雕机加工有机玻璃板制作泵体模具,然后采用模塑成型工艺制作PDMS泵体,最终完成PDMS压电泵样机的装配。本文分别以PDMS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为泵体材料设计制作了单腔压电泵、双腔串、并联压电泵,并对其工作性能进行对比性实验测试,本文还测试了PDMS压电泵对输送高粘度化学反应溶液(如氯金酸溶液)的工作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构造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的PDMS压电泵具有可行性,采用两腔串、并联结构能够提高压电泵的工作性能;在正弦交变电压90V,频率80Hz的情况下,PDMS双腔串联泵的输出流量达到21ml/min,输出压力达到10kPa。与PMMA压电泵相比较,PDMS压电泵在输出流量和压力方面仍有近30%的差距,但这样的输出能力可以满足微流控芯片的需要,且PDMS压电泵对输送高粘度的化学反应溶液也有较好的工作性能。相关研究为压电泵更好地集成于微流控芯片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张斌,刘全勋[8](2015)在《集中式空调中的微型泵水系统经济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集中式空调枝状冷水系统管网,在已知冷水流量下的微型泵-变频一次泵系统模型,并将该系统与等流速系统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不同,为微型泵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5年22期)

王海波,张如照,邹海龙,金俊完[9](2015)在《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实验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MEMS技术制备具有超厚、高深宽比电极结构的射流发生器中叁角柱电极尖端部分出现的弧形缺陷以及脱模时缝隙电极易脱落等问题,提高射流发生器的制作质量以及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输出性能。结合理论分析与反复试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优化涂胶、热处理、显影等工艺的参数以及缝隙电极的形状,采用新型KMPR光刻胶去除方法等。通过应用上述方法获得的射流发生器中,叁角柱电极-缝隙电极对厚度约500μm,深宽比高,叁角柱电极尖端结构完整,缝隙电极附着率有很大提高。同时,利用制备的射流发生器,设计、装配了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样机。(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5年02期)

郭庭辉,段斌,罗小兵[10](2013)在《微型泵的叁维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助Fluent软件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对一种微型泵从蜗壳进口到出口的整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全开式叶轮的微型泵非定常性比较强烈,二次流对速度、压力的分布有较大影响。与实验测试值相比,数值模拟误差小于15%,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优化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微型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液体送料系统中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及实时远程监控的需求,设计一种基于C/S监控模式的多台微型泵恒定流量控制系统.介绍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流量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通信,通过CAN总线实现多通道流量信号的采集及微型泵驱动电机的速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实现流量闭环恒流控制,基于C/S模式实现微型泵流量的实时远程监控.试验证明系统模糊控制可以较好地实现液体流量的恒流闭环控制,同时C/S模式也很好地实现了流量的远程监控.该系统方案在实时监控多种液体定量送料场合有一定的参考及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泵论文参考文献

[1].白国军,李军,纪红刚,袁国刚.声阵列测试技术在微型泵降噪中的应用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2].刘汉忠,张盟.基于物联网监控的多台微型泵恒流控制系统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Asad,Ali.气液两相流下洗衣机微型泵内部流动和噪声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9

[4].段斌.水力悬浮微型泵的理论设计与系统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刘国君,刘丕浩,李明,梁实海,唐春秀.基于PDMS的压电驱动式系列微型泵[J].压电与声光.2016

[6].张如照.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制作工艺优化和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7].刘丕浩.基于PDMS的压电驱动式系列微型泵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

[8].张斌,刘全勋.集中式空调中的微型泵水系统经济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

[9].王海波,张如照,邹海龙,金俊完.电共轭流体微型泵的实验研究(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

[10].郭庭辉,段斌,罗小兵.微型泵的叁维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产品产品产品双腔体压电泵的半成品和成品泵磁流体泵微型收缩管/扩张管的总体结构图

标签:;  ;  ;  ;  ;  ;  ;  

微型泵论文_白国军,李军,纪红刚,袁国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