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花蜉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花蜉科,分类,卵,蜉蝣目
河花蜉科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1](2007)在《中国大陆河花蜉科初步分类研究(昆虫纲:蜉蝣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花蜉科(Potamanth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蜉蝣目(Ephemeroptera)蜉蝣总科(Ephemeroidea)。本科现包括红纹蜉属Rhoenanthus(7种)、花河蜉属Anthopotamus(4种)和河花蜉属Potamanthus(13种)。本科是蜉蝣总科中祖征较多的类群,分类地位比较固定。种类广泛分布于全北区和东洋区,其中大部分种类分布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我国种类目前已报道2属12种,但已有描述相对较简略,因此有必要对本科进行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在第一章中较详细地回顾了世界以及中国河花蜉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与世界水平相比,我国在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有些甚至是空白。本文第二章对河花蜉科的一般形态做了简要描述,并对该科蜉蝣的生境、取食、幼虫的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羽化、交尾和婚飞、产卵、孵化等方面做了概述。本文第叁、四章对采自我国大陆16个省市的河花蜉科标本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类鉴定,共描记我国大陆地区2属13种。其中4种稚虫首次报道,分别为:大红纹蜉Rhoenanthus magnificus Ulmer,湖南红纹蜉Rhoenanthus hunanensis(You et Gui)、广西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kwangsiensis(Hsu)、大眼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macrophthalmus(You);长胫河花蜉成虫首次报道Potamanthus(Potamanthodes)longitibius Bae et McCafferty;中国新记录种一个:暗色红纹蜉Rhoenanthus obscurus Navás。文中对我国已知13种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11个种的幼虫整体图、成幼虫主要特征图以及引征和分布记录,还编制了中国蜉蝣目河花蜉科成虫和稚虫属、种检索表。本研究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大红纹蜉Rhoenanthus magnificus Ulmer、暗色红纹蜉Rhoenanthus obscurus Navás、尤氏红纹蜉Rhoenanthus youi(Wu et You)、湖南红纹蜉Rhoenanthus hunanensis(You et Gui)、霍山河花蜉Potamanthus(Patamanthus)huoshanensis(Wu)、黄河花蜉(东方黄河花蜉亚种)Potamanthus(Patamanthus)luteus oriens(L.)、美丽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formosus Eaton、广西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kwangsiensis(Hsu)、长胫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longitibius Bae et McCafferty、大眼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macrophthalmus(You)、叁港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sangangensis(You)、云南河花蜉Potamanthus(Potamanthodes)yunnanensis(You et al.)的卵进行了观察,并与其他科的蜉蝣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河花蜉科蜉蝣卵的形态在属和种间变化均不大,而与其它科相比差异显着。从同种蜉蝣成熟稚虫和成虫体内取出的卵在超微结构上极其一致,可见卵可作为成虫与稚虫对应的依据,但由于不同种类卵的形态模式基本相同,因此如果把卵应用于该科分类或系统发育分析时,需特别小心。本研究中的所有标本都保存于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6-30)
吴兴永[2](1987)在《河花蜉属一新种(蜉蝣目:河花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花蜉属Potamanthus Picted的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另外在欧洲和北非也有记录。在亚洲,由NavàS(1931)报道了印度的P.subcostalis,但他只对雌成虫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有些学者对此种表示怀疑;Imanisbi(1940)报道了采自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两种稚虫,由于没定出种名,又无成虫,此资料也鲜被正式引用。我们于1983—1984两年在大别山区采得此属的成虫、亚成虫和稚虫若干,经鉴定为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吴兴永[3](1987)在《中国河花蜉科新纪录属——河花蜉属》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花蜉属Potamanthus Pictet在国外分布于北美,欧洲和北非。我们于1984年7月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南岔和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等地采得此属♀成虫13只,稚虫7只,系我国新纪录,经鉴定为:(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87年03期)
吴兴永,尤大寿[4](1986)在《中国蜉蝣一新属新种(蜉蝣目:河花蜉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花蜉科(Potamanthidae)目前在全世界已报道了6属31种,其中在我国发现的有似河花蜉属Potamanthodes新似河花蜉属Neopotamanthodes和Rhoenanthopsis属共3属9种。作者从1982—1984年采自秦岭,大别山的标本中发现一新属新种。因为蜉蝣具有独特的变态类型(原变态),目前把成虫、亚成虫和成熟稚虫以及卵的特征用于分类已成为世界蜉蝣分类研究的趋势。而在国内由于此项工作起步很晚,以前的分类大多只限于对成虫或亚成虫的单一描述。本文则对新属新种的各虫态都进行了记述。(本文来源于《动物分类学报》期刊1986年04期)
河花蜉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河花蜉属Potamanthus Picted的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另外在欧洲和北非也有记录。在亚洲,由NavàS(1931)报道了印度的P.subcostalis,但他只对雌成虫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有些学者对此种表示怀疑;Imanisbi(1940)报道了采自中国东北和朝鲜的两种稚虫,由于没定出种名,又无成虫,此资料也鲜被正式引用。我们于1983—1984两年在大别山区采得此属的成虫、亚成虫和稚虫若干,经鉴定为一新种,现记述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花蜉科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中国大陆河花蜉科初步分类研究(昆虫纲:蜉蝣目)[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吴兴永.河花蜉属一新种(蜉蝣目:河花蜉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7
[3].吴兴永.中国河花蜉科新纪录属——河花蜉属[J].动物分类学报.1987
[4].吴兴永,尤大寿.中国蜉蝣一新属新种(蜉蝣目:河花蜉科)[J].动物分类学报.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