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减震弹簧和保护层的设置,进行移动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可能会对其造成颠簸,减震弹簧的作用力可以减少颠簸的幅度,并且,保护层可以对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进行保护,减少外力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达到了减震和保护的目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所述限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8),所述放置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投影仪(9),所述放置台(8)的下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10),所述工作箱(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导柱(12),所述传导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活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板(15),所述支撑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管(18),所述底管(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20),所述底杆(2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轮(21),所述工作箱(2)外表面靠近转动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2)。
设计方案
1.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所述工作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所述限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所述活动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8),所述放置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投影仪(9),所述放置台(8)的下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10),所述工作箱(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导柱(12),所述传导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活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板(15),所述支撑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所述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管(18),所述底管(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20),所述底杆(2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轮(21),所述工作箱(2)外表面靠近转动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2)外表面靠近保护层(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工作箱(2)的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齿轮(13)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杆(17)以支撑管(3)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管(18)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底管(18)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板(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齿牙板(15)以齿轮(13)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所以,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但是,生活中的多媒体教学装置功能都较为单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研发了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123959 U中公开的一种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该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虽然,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具备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基本需要,而且体积小,方便移动和携带,成本低廉,更加环保,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该便携式多媒体教学装置在调节角度和保护方面较为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投影仪,所述放置台的下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工作箱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导柱,所述传导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板,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管,所述底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工作箱外表面靠近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
可选的,所述工作箱外表面靠近保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工作箱的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块。
可选的,所述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齿轮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固定杆以支撑管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底管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底管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
可选的,所述齿牙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齿牙板以齿轮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活动杆的设置,需要对投影仪的竖直投影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块带动传导柱转动,传导柱通过齿轮带动两个齿牙板进行上下的相对运动,进而活动杆的一端将放置板的一侧向上顶,使得投影仪的投影角度向上倾斜,使用者反转转动块可使得投影仪的投影角度向下倾斜,进而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可以方便对投影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通过减震弹簧和保护层的设置,进行移动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可能会对其造成颠簸,减震弹簧的作用力可以减少颠簸的幅度,并且,保护层可以对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进行保护,减少外力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达到了减震和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工作箱、3-支撑管、4-限位弹簧、5-挡板、6-活动杆、7-连接杆、8-放置台、9-投影仪、10-矩形凹槽、11-转动块、12-传导柱、13-齿轮、14-连接板、15-齿牙板、16-固定块、17-固定杆、18-底管、19-减震弹簧、20-底杆、21-滚轮、22-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作箱2,工作箱2外表面靠近保护层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轴,工作箱2的外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1,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11块带动传导柱12转动,工作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管3,支撑管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4,通过限位弹簧4的设置,限位弹簧4的作用力对活动杆6的移动进行缓冲,限位弹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通过挡板5的设置,防止了活动杆6脱离支撑管3的内部,挡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6,活动杆6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台8,放置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投影仪9,放置台8的下表面开设有矩形凹槽10,通过矩形凹槽10的设置,防止了活动杆6在进行活动时,其顶部碰撞放置台8的下表面,工作箱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导柱12,传导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带动两个齿牙板15进行上下的相对运动,齿轮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轴,齿轮13的外表面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对齿轮13起到了支撑作用,活动杆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牙板15,齿牙板15的外表面设置有齿牙,齿牙板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齿牙板15以齿轮13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支撑管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7,对支撑管3起到了固定和支撑的作用,固定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杆17以支撑管3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支撑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管18,底管18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底管18以环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的下表面,底管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9,减震弹簧19的作用力可以减少颠簸的幅度,减震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底杆20,底杆20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滚轮21,工作箱2外表面靠近转动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层22,保护层22可以对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进行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管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支撑管3以齿轮13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综上所述,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使用时,通过活动杆6的设置,需要对投影仪9的竖直投影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手动转动转动11块带动传导柱12转动,传导柱12通过齿轮13带动两个齿牙板15进行上下的相对运动,进而活动杆6的一端将放置板8的一侧向上顶,使得投影仪9的投影角度向上倾斜,使用者反转转动11块可使得投影仪9的投影角度向下倾斜,进而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可以方便对投影角度进行调节,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通过减震弹簧19和保护层22的设置,进行移动时,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可能会对其造成颠簸,减震弹簧19的作用力可以减少颠簸的幅度,并且,保护层22可以对该医学用多媒体教学装置进行保护,减少外力对其造成的损坏,从而达到了减震和保护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117.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5(内蒙古)
授权编号:CN209591129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G09B 5/02
专利分类号:G09B5/02;G03B21/54;F16M11/10;F16F15/04
范畴分类:15E;
申请人:刘秉政;牛智毅
第一申请人:刘秉政
申请人地址: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宇紫光2-1-602
发明人:刘秉政;牛智毅
第一发明人:刘秉政
当前权利人:刘秉政;牛智毅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