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且机体相对于开关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输入端口,所述机体的一侧靠近输入端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外壳,且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杆,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轴、连接块、螺管和连接环,在连接块和螺管的作用下,可使第一外壳和其内部的天线杆一并向上运动,进而可增加天线杆在第二外壳外部的长度,解决了传统装置在长期反复拉动天线后,易使天线难以在外壳顶部稳定放置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包括机体(17),所述机体(17)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19),且机体(17)相对于开关(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输入端口(16),所述机体(17)的一侧靠近输入端口(1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壳(12),所述第二外壳(1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外壳(5),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2),所述第一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杆(7),所述天线杆(7)的顶部安装有放射头(6),且天线杆(7)与信号传输器(2)通过信号导线管(4)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2)和输入端口(16)均与开关(19)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11),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螺管(8),所述螺管(8)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1)之间设置有弹簧管(10),所述信号导线管(4)贯穿弹簧管(10),所述天线杆(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0),所述连接环(20)与天线杆(7)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5)的底部位于螺管(8)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与螺管(8)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包括机体(17),所述机体(17)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19),且机体(17)相对于开关(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输入端口(16),所述机体(17)的一侧靠近输入端口(1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壳(12),所述第二外壳(1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外壳(5),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2),所述第一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杆(7),所述天线杆(7)的顶部安装有放射头(6),且天线杆(7)与信号传输器(2)通过信号导线管(4)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2)和输入端口(16)均与开关(19)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11),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螺管(8),所述螺管(8)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1)之间设置有弹簧管(10),所述信号导线管(4)贯穿弹簧管(10),所述天线杆(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0),所述连接环(20)与天线杆(7)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5)的底部位于螺管(8)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与螺管(8)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的内部靠近信号传输器(2)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导热环(1),所述导热环(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9),所述橡胶垫(9)的内部开设有与信号导线管(4)相匹配的槽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管(8)的内部顶部设置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5)的外部设置有卡环(18),所述卡环(18)的外壁设置有凸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
在专利号为201721854981.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该专利描述到“通过PCB板上的处理器处理数据,将其数据传送到控制器上,使其控制PCB板的电元件,最后输出杆接收信号,通过天线将其数据传送出去,当信号较弱的时候通过拉取天线,经由天线滑动块与外壳相互配合,使天线拉长,增强信号,通过改良设备上的天线,使天线能够伸缩长度,从而增强设备信号的强度”,但是该拉动天线的方式在长期使用后,会因滑块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脱落,致使天线难以在外壳的顶部稳定放置,此外,天线在收回外壳内部时,其天线杆底端的信号线会收缩聚集,进而易被滑块和外壳挤压,从而导致信号线出现破损现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天线难以在外壳的顶部稳定放置,以及信号线易受挤压出现破损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且机体相对于开关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输入端口,所述机体的一侧靠近输入端口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外壳,且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杆,所述天线杆的顶部安装有放射头,且天线杆与信号传输器通过信号导线管相连接,所述信号传输器和输入端口均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且第二外壳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螺管,所述螺管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管,所述信号导线管贯穿弹簧管,所述天线杆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天线杆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位于螺管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螺管通过螺纹旋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靠近信号传输器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导热环,所述导热环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部开设有与信号导线管相匹配的槽孔。
优选的,所述螺管的内部顶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外部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壁设置有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转轴、连接块、螺管和连接环,当装置要延长天线杆在第二外壳外部的长度时,可直接转动第一外壳,在连接块和螺管的作用下,可使第一外壳和其内部的天线杆一并向上运动,进而可增加天线杆在第二外壳外部的长度,从而可提高装置接收信号能力的强度,同时在转轴和连接环的作用下,可防止天线杆带动其底部的信号导线管转动,进而可避免信号导线管产生扭力致使其与天线杆发生脱落的现象,从而可提高天线杆在工作时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装置在长期反复拉动天线后,易使天线难以在外壳顶部稳定放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隔板、弹簧管和第二隔板,当天线杆在第二外壳的外部延长或收缩时,天线杆底部的信号导线管也会带动弹簧管进行延长或收缩,由于弹簧管具备伸缩性,进而可使第一隔板以上部分的信号导线管始终保持在直线状态,从而可避免连接块与信号导线管产生挤压,以防信号导线管出现破损现象,同时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作用下,可对弹簧管起到限位作用,进而提高弹簧管的稳定性,以便随时能够对信号导线管进行拉直,解决了传统装置内部的信号线易被挤压,致使信号线出现破损现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体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的剖视图;
图中:1-导热环、2-信号传输器、3-第一隔板、4-信号导线管、5-第一外壳、6-放射头、7-天线杆、8-螺管、9-橡胶垫、10-弹簧管、11-第二隔板、12-第二外壳、13-限位环、14-连接块、15-转轴、16-输入端口、17-机体、18-卡环、19-开关、20-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平台的装置,包括机体17,机体17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关19,且机体17相对于开关1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输入端口16,机体17的一侧靠近输入端口16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外壳12,第二外壳1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外壳5,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2,第一外壳5的内部设置有天线杆7,天线杆7的顶部安装有放射头6,且天线杆7与信号传输器2通过信号导线管4相连接,信号导线管4的内部设置有信号导线,信号传输器2和输入端口16均与开关19电性连接,第二外壳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隔板11,且第二外壳12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螺管8,螺管8的内部靠近第二隔板1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隔板3,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11之间设置有弹簧管10,信号导线管4贯穿弹簧管10,弹簧管10具备伸缩性,进而可使第一隔板3以上部分的信号导线管4始终保持在直线状态,从而可避免连接块14与信号导线管4产生挤压,天线杆7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环20,连接环20与天线杆7通过转轴15转动连接,第一外壳5的底部位于螺管8的内部位置处设置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与螺管8通过螺纹旋合连接,在连接块14和螺管8的作用下,可直接转动使第一外壳5使其和天线杆7一起向上运动,以便增加天线杆7在第二外壳12外部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12的内部靠近信号传输器2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导热环1,导热环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层。
进一步的,第一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9,橡胶垫9的内部开设有与信号导线管4相匹配的槽孔。
具体地,螺管8的内部顶部设置有限位环13,限位环13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圈。
具体地,第一外壳5的外部设置有卡环18,卡环18的外壁设置有凸块,以便使转动第一外壳5的过程更加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装置在对外部发射信号时,可通过将数据线插入输入端口16中,实现有线传输,此外,装置也会在信号传输器2、信号导线管4、天线杆7和放射头6的共同作用下向外发送和接收信号,实现无线传输,进而使得装置的信号输送方式更加丰富,从而更能满足实际需要,此外,当装置无线传输信号较弱时,可转动第一外壳5,在连接块14和螺管8的作用下,可使第一外壳5和其内部的天线杆7一并向上运动,进而可增加天线杆7在第二外壳12外部的长度,从而可提高装置接收信号能力的强度,同时在转轴15和连接环20的作用下,可防止天线杆7带动其底部的信号导线管4转动,进而可避免信号导线管4产生扭力致使其与天线杆7发生脱落的现象,从而可提高天线杆7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在天线杆7升降的同时,天线杆7底部的信号导线管4也会带动弹簧管10进行延长或收缩,由于弹簧管10具备伸缩性,进而可使第一隔板3以上部分的信号导线管4始终保持在直线状态,从而可避免连接块14与信号导线管4产生挤压,以防信号导线管4出现破损现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4626.0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057203U
授权时间:20190702
主分类号:H04B 1/38
专利分类号:H04B1/38;H01Q1/10;H01Q1/22;H01Q1/50
范畴分类:39B;
申请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223003 江苏省淮安市高教园区枚乘东路8号
发明人:傅伟;涂刚
第一发明人:傅伟
当前权利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邢立立
代理机构:61244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天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