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化学,硫酸盐,动力学,炸药,过程,化学,数值。
热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廖辉,吴婷婷,邓猛,杜春晓,崔政[1](2019)在《稠油热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复合化学驱技术是在轻质油化学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稠油开采技术,综述了几种热复合化学驱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提高稠油采收率机理,同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热复合化学技术将是稠油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施衡,雒京,蒲彦锋,王峰,李枫[2](2019)在《一锅法合成Ce_xZr_(1-x)O_2固溶体催化剂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锅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铈锆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用TGA研究了其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Raman光谱、H2-TPR、XPS、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铈锆固溶体对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Zr物质的量比增加,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CO_2高温分解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e/Zr物质的量比为1的Ce_(0.5)Zr_(0.5)O_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氧空穴,氧迁移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而Ce/Zr物质的量比为3的Ce_(0.75)Zr_(0.25)O_2催化剂具有相对稳定的氧空穴数,循环稳定性好。循环反应后,所有的催化剂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烧结,且富锆固溶体发生了相分离,这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邓奇根,吴喜发,王颖南[3](2019)在《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反应)过程中硫化氢气体的形成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高温高压封闭反应装置,在高温真空条件下用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含水条件下与硫酸镁进行气体生成热模拟实验。使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对热模拟温度(250℃~600℃)8个温阶的气体产物进行取样分析,探究了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TSR反应能够促进煤中烃类大分子的裂解,尤其是CH_4气体的生成;CO_2生成曲线由降到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TSR反应的进程;H_2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可能是煤中硫自由基和氢的供给及消耗与硫化氢的成生呈此消彼长关系,是多种反应综合作用的结果;煤中硫含量对TSR反应程度有较大影响;煤加水反应体系中H_2S生成量较小,发生了程度较低的TSR反应,硫酸镁的加入使反应体系中H_2S生成量增大,硫酸镁促进了TSR反应,加速了烃类大分子分解。(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9年06期)
池奕承,张鹏[4](2019)在《气体大分子燃料高精度理论热化学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提高发动机燃烧性能的研究.研究燃烧化学反应机理的目的是为了精确地预测和控制燃烧过程,从而提高燃烧效率,控制火焰稳定性以及优化排放.对于大分子燃料,通常采用类比的方法来估测其反应速率常数以构建其燃烧反应模型,但是这将会为模型带来较大的计算误差.为了更好地将大分子燃料应用在发动机中,对其进行高精度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精度电子结构理论计算方法(如CCSD(T)/CBS和QCISD(T)/CBS)在处理这些大分子燃料上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文章关注了目前可适用于大分子体系的高精度量化计算方法,并详细地介绍了其中一种适用于大分子体系的高精度量化计算方法 ONIOM[QCISD(T)/CBS:DFT].该方法的提出不仅为研究大分子燃料体系的能量计算提供了准确与可行的计算方法,并有助于得到高精度的反应速率常数,对大分子燃料高精度理论热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体物理》期刊2019年05期)
夏伯谦,潘智豪,闫君,赵长颖[5](2019)在《直接式热化学储热系统储热过程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化学储热由于其储热密度高且能够实现常温下季节性储热的特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构建了二维轴对称非稳态气固化学反应模型,对直接式热化学储热系统的储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与其他学者的实验和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本文构建的数值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的运行条件和参数对于热化学系统储热性能的影响。为未来储热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与指导。(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丁明松,江涛,董维中,高铁锁,刘庆宗[6](2019)在《热化学模型对高超声速磁流体控制数值模拟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等离子体流场的模拟准确性问题及其对高超声速磁流体控制的影响,通过数值求解叁维非平衡Navier-Stokes流场控制方程和Maxwell电磁场控制方程,建立了叁维低磁雷诺数磁流体数值模拟方法及程序,分析了不同空气组分化学反应模型和壁面有限催化效率等因素对高超声速磁流体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空气组分化学反应模型对高超声速磁流体流场结构、气动力/热特性控制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本文计算条件,Park化学反应模型在组分模型一致性、等离子体模拟准确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磁控热防护效果,受壁面有限催化复合系数影响较大,两者呈非线性关系,不同表面区域差异较大;磁场对磁阻力伞及其磁阻力特性影响,受壁面催化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马强,林日亿,韩超杰,刘浩[7](2019)在《硫酸盐与正十六烷热化学还原生成H_2S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稠油注汽热采过程中通常伴随着H_2S的产生,针对此现象,以稠油非含硫模型化合物正十六烷及4种金属盐(MgSO_4、Al_2(SO_4)_3、Na_2SO_4及CaSO_4)为研究对象,开展热模拟实验,对稠油热采过程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生成H_2S机理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反应产物以烃类(C_1~C_5)、无机气体(H_2、CO_2、H_2S)、MgO以及噻吩类、硫醇和硫醚类物质为主;4种金属盐TSR生成H_2S量顺序为:Al_2(SO_4)_3>CaSO_4>MgSO_4>Na_2SO_4;生成CO_2量顺序为:Al_2(SO_4)_3>Na_2SO_4>MgSO_4>CaSO_4。原因在于金属阳离子电荷数越大自催化作用越强,产生H_2S越多;不同硫酸盐体系反应路径不同。推导了正十六烷与MgSO_4的TSR反应过程:包括质子化作用、热解反应、硫代硫酸盐向有机硫化物转化、H_2S自催化作用及硫化物热解和水解等反应,其中自催化作用是生成H_2S的主要途径。最后,通过计算得到正十六烷与MgSO_4的TSR反应活化能为61.498 kJ/mol。(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徐司雨[8](2019)在《《火炸药燃烧热化学》新书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徐司雨、姚二岗、裴庆和赵凤起共同译着的《火炸药燃烧热化学》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为火炸药技术系列译着之一,共485页。该书原着由国际着名的固体推进剂专家Naminosuke Kubota教授主编,是一部系统阐述火炸药燃烧理论和试验研究方面的着作,内容涉及燃烧热化学理论基础,推进剂、发射药、炸药和烟火药的燃烧以及火箭发动机中推进剂的燃烧。该书共十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燃烧爆炸理论基础;第二章(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段春艳,韩会丽[9](2019)在《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b掺杂ZnO纳米线的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100)基板上生长出Sb掺杂ZnO纳米线,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及光电特性。SEM检测发现成长出宽约40~100 nm及长约数微米的纳米线结构;XRD分析表明纳米线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其结晶度随Sb掺杂量增加而变差;TEM观测发现纳米线的生长方向为[0001]晶面,XPS分析表明Sb3+成功掺入ZnO晶体结构中;PL光谱得出掺Sb后纳米线的紫外光发光位置由382 nm红移至389 nm,536 nm处绿光发光强度减弱;电性测量表明微量Sb掺杂可提高ZnO纳米线的导电性能。(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徐凯迪,谢涛,王升,杨伯伦[10](2019)在《太阳能甲烷干重整复杂反应体系的热化学储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对太阳能甲烷干重整复杂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特性进行建模分析,研究该体系在不同太阳光照强度时的反应器温度响应及热化学储能特性,以及副反应和各部分能量损失对整个体系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平衡常数法计算反应器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组成,并进而利用热力学模型计算不同条件下入口气转化率、选择性、功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料比n(CO2)/n(CH4)的升高有助于提高甲烷转化率、选择性、功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反应器温度的变化对系统热化学储能特性的影响显着,在较低温区(923~1123K),副反应较多,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副反应逐渐受到抑制,积炭减少,功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逐渐升高,并在1123K时达到峰值;温度继续升高(>1123K),反应器辐射损失显着增加,导致功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区(>1200K),副反应受到抑制,复杂反应体系的系统效率同单一反应体系趋于一致,副反应基本对系统性能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热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一锅蒸发诱导自组装法(EISA)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铈锆物质的量比的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用TGA研究了其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Raman光谱、H2-TPR、XPS、S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铈锆固溶体对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e/Zr物质的量比增加,铈锆固溶体催化剂的CO_2高温分解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e/Zr物质的量比为1的Ce_(0.5)Zr_(0.5)O_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多的晶格缺陷和氧空穴,氧迁移能力强,催化活性高,而Ce/Zr物质的量比为3的Ce_(0.75)Zr_(0.25)O_2催化剂具有相对稳定的氧空穴数,循环稳定性好。循环反应后,所有的催化剂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烧结,且富锆固溶体发生了相分离,这可能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廖辉,吴婷婷,邓猛,杜春晓,崔政.稠油热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9
[2].施衡,雒京,蒲彦锋,王峰,李枫.一锅法合成Ce_xZr_(1-x)O_2固溶体催化剂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CO_2制CO[J].燃料化学学报.2019
[3].邓奇根,吴喜发,王颖南.煤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研究[J].煤炭转化.2019
[4].池奕承,张鹏.气体大分子燃料高精度理论热化学研究综述[J].气体物理.2019
[5].夏伯谦,潘智豪,闫君,赵长颖.直接式热化学储热系统储热过程数值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6].丁明松,江涛,董维中,高铁锁,刘庆宗.热化学模型对高超声速磁流体控制数值模拟影响分析[J].物理学报.2019
[7].马强,林日亿,韩超杰,刘浩.硫酸盐与正十六烷热化学还原生成H_2S实验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9
[8].徐司雨.《火炸药燃烧热化学》新书简介[J].火炸药学报.2019
[9].段春艳,韩会丽.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Sb掺杂ZnO纳米线的特性分析[J].粉末冶金工业.2019
[10].徐凯迪,谢涛,王升,杨伯伦.太阳能甲烷干重整复杂反应体系的热化学储能特性[J].化工进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