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冲[1](2021)在《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因人口增加、“两化”(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使得“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再加上耕地大面积撂荒、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等严峻问题,致使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进而对耕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解决耕地资源的短缺问题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产品贸易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要素禀赋不同的两端,在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而虚拟耕地资源的提出,更是基于产品生产地和产品需求地,依托市场规模优势,以生产端为切入点,深度融合全球要素分工进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缓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无限性和耕地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这对于更好地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科学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以及正确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贸易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虚拟耕地资源的相关理论,并从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贸易、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整理、归纳和述评,发现已有研究多对于虚拟耕地资源的量化核算、要素流动、潜力测算、贸易平衡博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而对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贡献份额、驱动因素以及政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本研究引入了“虚拟耕地资源”概念,构建了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检验为前提条件、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为核心内容、以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与调整为目标地位的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对其分析框架进行了解构和逻辑安排。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本研究以测算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和分析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出发点,采用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是否存在“尾效”效应和“诅咒”效应进行检验,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对其进口贡献效应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LMDI分解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和分解,使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应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潜力,以便更好地对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进行策略调整和路径优化。主要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以年均11.93%的速率显着增长。其中,油料占比高达80%以上;谷物由净出口转向了净进口,占比为7%;棉花波动幅度较大,近年来呈“M”型特征;糖料及糖类均在25千公顷以上;蔬菜和水果属于净出口。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系数小于1的结果恰好印证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国内耕地资源缓解的潜力较大这一现实情况。三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较为集中,且进口贸易依存度不断增加,主要分布在巴西、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四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拟合,且二者之间呈现显着的正向关系。第二,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一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总体不存在“尾效”效应,但涉及到具体农产品则差异明显。其中,糖料及糖类的约束程度为0.62%,谷物为0.20%,棉花为0.16%;油料与之相反,促进作用为6.02%;虚拟耕地资源的增长率均超过劳动增长率,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较大的国家。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不存在“诅咒”效应,反而存在狭义的资源“福音”效应,且虚拟耕地资源丰裕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禀赋和政府干预的影响而作用于农业经济增长,相对贡献度分别达到15.90%、72.15%、5.33%、6.63%。第三,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理论上,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另一方可以更大范围内实现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带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证上,虚拟耕地资源的引入一方面可以使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2.28%,农业经济增长率提高0.2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则达到3.12%,且在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前后,贡献效应波动幅度较大,显着为负增长。第四,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主观上,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主要受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代表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乡村人口、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显着负效应;农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显着正效应;代表需求潜力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我国主要农产品出口量为显着负效应;代表其他因素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显着正效应;此外,剩余的因素影响不显着,但方向与主观较为一致。客观上,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变化是强度效应、质量效应、依赖效应、结构效应、经济效应、需求效应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质量效应(219.52%)、经济效应(15.41%)、结构效应(8.75%)、需求效应(2.05%)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强度效应(-4.56%)、依赖效应(-141.17%)是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的逆向驱动因素。第五,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评估及节土潜力。一是虚拟耕地资源视阈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整体上占据主导地位,能够抵消部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波动性;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灵活性,可以有益弥补长期宏观政策效果带来的滞后性,但是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持续增加可能会使得经济增长出现弱化效应。二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最大可以节约103978.38千公顷的耕地,节约潜力巨大。第六,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及路径优化。进口政策调整主要有创新耕地资源管理体制、试点实施虚拟耕地资源战略、严格界定好“政府—市场”的权力边界等政策;进口规模调整主要有建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需求评估机制、划定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识别区”、将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与国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相结合;进口结构调整有增加油料作物进口和适度扩大谷物进口;进口来源调整有近期要加强和维护与传统农业贸易国的联系、中期要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农业资源大国进行深化合作、远期要同非洲尤其是东非地区加强农业产能合作。路径优化主要有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从需求管理角度测算了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特征,为我国农产品进口和自给状况提供了多维角度的科学参考;构建了虚拟耕地资源理论模型框架,分别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进口贡献效应和驱动因素、进口政策评估和策略调整视角考察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扩宽了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围,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理论体系;尝试多角度采用索洛模型、增长核算模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门槛效应模型、LMDI等多元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推动了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理论融合的应用型研究。
田人渠[2](2020)在《“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农业深度融入世界农业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较快进展,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耕地投资更是为我国和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带来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多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仍以粗放式为主,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低,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高度互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具有互利共赢的基础及广阔的投资前景。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的关键时期,粮食安全、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安全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问题,已日渐成为制约各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亦是现阶段我国与“一带一路”成员急需深入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对外耕地投资作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耕地资源状况、双边距离及制度环境等因素对我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影响机制,可以丰富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耕地投资领域的研究,为优化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耕地投资合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在理论方面,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来探究影响我国在沿线地区耕地投资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双边经济距离、东道国制度环境和耕地资源水平影响中国对外耕地投资区位选择及投资规模的理论假说,拓展了资源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证方面,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东道国2008-2017年的耕地资源水平,并采用东道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依存度测算双边经济距离,将这两个变量和东道国制度环境等区位特征纳入实证模型中,实证分析中国在沿线国家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及投资规模的影响机制,并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国家的投资合作模式。本文的实证分析补充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耕地投资的经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一带一路”国家耕地资源各指标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在耕地评价指标体系中,可再生淡水资源和可灌溉农田面积所占权重较高,反映了耕地质量本身的相对重要性。(2)中国的耕地投资在区位选择阶段和投资规模决策阶段既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也有差异因素。在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阶段,我国倾向于选择具有较近的双边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政府腐败水平较低的国家。在投资规模决策阶段,东道国的耕地资源水平、腐败水平、农业近似全要素生产率和地理距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东道国的耕地资源水平对我国耕地投资的吸引力会受到腐败水平的负向调节,而政府有效性和市场规模有助于强化耕地资源对我国耕地投资的促进作用。(3)沿线国家的区位特征差异较大,我国需要结合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开展差异化的耕地投资合作,在欠发达的地区注重保护水土资源及农户生计,保障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注重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环节,加强企业与当地市场的联系,保证沿线地区耕地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谨慎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企业层面:(1)在“一带一路”区域,中国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应重点关注双边经济距离较近及制度环境较好的国家;(2)跨国耕地投资应注重对当地资源环境的保护,确保耕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3)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因地制宜的开展耕地投资合作。政府层面:(1)缩短双边经济距离,为中国的耕地投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制定和完善国际耕地投资规则标准。有效识别东道国投资风险,降低企业对外耕地投资的不确定性。
向雁[3](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田俊峰[4](2020)在《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转型概念提出以来,伴随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及土地变化科学的形成,以探讨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管理,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重要议题。土地利用转型包含着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当前研究仍存在对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关注不足、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割裂、在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作用机理方面认识不清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探索。当前中国正在经历深刻地经济社会转型与生态变革过程,国土空间利用过程中以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为表征的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突出,形成对深化与发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迫切需求。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突显,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与生态安全保护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土地资源管理、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政策作用下的典型区域,其土地利用转型呈现出显着的政策主导特征。探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对解决当前中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基于土地变化科学、地理学等学科重要基础理论,提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构建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框架。以东北三省为例,对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过程、机制进行系统解析,并基于当前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以及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与新挑战,从政策系统的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路径与措施,形成系统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范式。论文为综合解读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问题提供分析范式与分析路径参考;此外,论文将远程耦合理论应用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破除了既有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研究存在的区域与尺度局限性问题,发现了土地利用转型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下外生性因素的重要作用,补充与拓展了土地利用转型相关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科学模拟与预测区域土地利用演化过程,并通过对政策的合理优化以引导区域土地利用向可持续方向演进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也可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方向参考与决策依据。本研究共分为八章,主要观点与内容如下:1.在中国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经济社会发展受政策作用显着的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土地利用转型模式,即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其实质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政策性因素的直接作用以及政策性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复杂交互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呈现出―空间冲突——低级协调——冲突加剧——高级协调‖的―渐进上升式‖演进过程;其基本特征表现为阶段性、外部性与外生性、复杂性与系统性、趋向性与不稳定性。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应从土地稀缺与土地集约化、区域功能定位、经济现代化与城镇化、市场化与全球化、人口增长与迁移等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解析。2.基于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过程、经济增速、产业与就业结构演变过程,可将东北三省1995—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1995—2005年);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2005—2010年);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2010—2015年)。伴随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东北三省发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3.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包含显性形态转型与隐性形态转型的综合过程。显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先降后升,耕地内部水田占比持续上升,耕地增长来源由林地与草地向未利用地转变,耕地的空间扩张集中于三江平原地区;林地、草地、水域呈―下降—趋稳—再下降‖的转折性变化,三种用地类型向耕地的大规模转出导致区域生态用地数量减少;未利用地向耕地转出规模持续扩大,导致未利用地面积加速下降,未利用地的减少亦集中发生于三江平原地区,且其范围逐渐扩大;建设用地面积加速增长,建设用地内部非农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建设用地增长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城市带与沿海沿边地区—哈长城市群核心区‖的转移路径。4.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核心在于功能转型,其土地利用功能可划分为发展支撑功能、发展动力功能、生态基础功能三大核心功能。其中,发展支撑功能包含农业生产与农村稳定两个子功能,发展动力功能包含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两个子功能。区域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功能结构演进方面,区域土地利用功能以发展动力功能为主导,存在―多元化特征—单一性突出—再趋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在功能水平时空演化方面,区域土地发展支撑功能呈―缓慢退化—恢复提升—提升加速‖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由―西高东低‖向―北高南低‖转化;发展动力功能呈―缓慢退化—高速提升—缓慢提升‖的剧烈变化过程,功能两极分化日益明显;生态基础功能呈―缓慢退化—趋向稳定—加速退化‖的变化过程,空间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在功能间协调关系方面,区域土地农业生产功能与农村稳定功能间协调性―由降转升‖,但整体处于濒临失调状态,协调性―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日益凸显;区域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间关系失调严重,但呈由退化转向改善的过程,―东强西弱‖的空间特征逐渐显现。5.对于以东北三省为代表的受多重政策影响作用明显、经济市场化程度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土地利用转型是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一个远程耦合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远程耦合系统中,区域外部土地利用系统与全球系统构成发送系统,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为接收系统。发送系统以资金流、信息流、政策流、物质流为主要载体,以全球化、远程连接、宏观统筹为主要形式作用于接收系统。在发送系统的作用下,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内部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交互作用,形成主导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的两大路径,即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供给,―引导‖区域及个体土地利用行为,―约束‖并形成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基本框架,决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政策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变化诱发路径控制不同类型土地的需求,决定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速度与强度。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是远程耦合框架内政策引导下的社会—生态反馈路径与政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变化诱发路径交互耦合与拮抗的结果,以市场环境与全球化发展为代表的区域外生性过程是两大路径交互的关键过程。6.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经济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面临土地空间冲突与功能冲突加剧恶化的―新挑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直接目标、控制目标和最终目标,并从国土空间治理、土地管理政策优化与制度创新、城镇化政策设计、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促进区域土地利用有序转型。
刘永康[5](2019)在《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耕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决定着耕地生产潜力,而耕地质量的退化和集约度的低下远比耕地面积缩小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更具有威胁性,通过提高耕地集约度来缓解农业生产和消费需求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并运用核密度估计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来探析集约水平的演进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期为实现区域的耕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6年,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耕地利用集约水平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不同研究时段其增长幅度有所差异,耕地利用集约度等级从粗放利用转变成集约利用或高度集约利用水平;各准则层的集约度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但耕地利用强度贡献率最大。其中利用强度与投入程度变化幅度较小,而产出效率变化呈阶段上升趋势,与耕地利用集约度整体水平变化趋势相似。(2)16年间,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耕地利用集约水平、投入程度集约水平、利用强度集约水平和产出效率集约水平在空间分布均呈现出“点—带—片”特征的规律,其中耕地利用集约度和产出效率集约度整体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区域差异明显扩大,极化特征凸显;而投入程度集约度和利用强度集约度空间差异特征虽然明显,但变化幅度较小,其中利用强度集约度各个时间节点的分布形态基本相似。(3)在研究期内,除耕地利用强度密度曲线之外其它核密度曲线的中心位置、峰度形状、主峰峰值、波峰数量均表明耕地利用集约水平不断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和产出效率集约度变化区间明显增大,右侧延展性进一步被扩大,表明耕地利用和产出效率集约度的地区差距持续扩大,且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极化特征,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低值集约度的县区逐渐流向高值区,但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耕地的投入和产出都产生了很大的差距,进而导致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组合效应差距也逐渐拉大。(4)短时间里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且各驱动因素对不同县(区)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在研究期内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GWR模型分析得到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农业产值3个主导因子的回归系数图,直观地反映出各因子对不同县(市、区)的影响程度。
姜朋辉[6](2017)在《耕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机理研究与空间管控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之一,关乎国家安全。近三十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呈现出规模缩减、质量下降的趋势,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耕地景观格局变化是耕地规模与质量下降与否的直观空间表现形式。通过空间形态、系统结构以及系统功能转变等特征变化,耕地景观格局可指示出耕地景观健康水平。因此,了解耕地景观格局特征、演变过程和功能转化规律,可为耕地资源综合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探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动力机制,能够为耕地资源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而建立在格局变化规律与动力机制分析基础上的耕地空间管控研究,则可以为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耕地资源的更好保护等提供理论、技术与方法参考。目前,耕地景观格局变化机理分析主要围绕耕地形态、规模以及单一尺度动力机制定量分析展开,实现了耕地外部特征变化的准确分析与相对均质地理背景下的格局变化机理研究。然而,对于耕地景观结构转变引起的格局变化,以及地理环境时空分异背景下的格局变化动力机制研究等缺乏足够重视。在耕地资源保护方面,当前研究集中体现在面向保护对象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对于限制驱动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动力机制方面考虑不足。在耕地保护与建设发展已成为人地矛盾关系主题之一的大背景下,开展耕地景观格局变化机理分析,研究发展与保护协调的耕地空间管控模式,这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本研究综合多源、多分辨率空间数据、统计数据、普查数据以及实地观测数据,构建了多尺度耕地景观结构分类体系,研发并验证了耕地景观结构分类模型,解决了耕地景观结构分解的技术难题。设计并分析了多尺度多情景下的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分异规律,揭示了时空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动力机制,进而提出了“两线两区”的耕地空间管控结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多尺度耕地景观结构分类与耕地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时空过程演变-功能转换分析。针对现有指数模型难以实现景观格局变化的定位刻画,无法准确反映耕地景观结构特征变化等问题。研究以位置、邻接关系等空间属性为判断基准,综合地理距离衰减定律、生态边缘效应理论和“斑块-廊道-基底”模式,定义了国家、省域、市域耕地景观结构类型体系,并据此应用数学形态学思想、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等,研发并验证了像元尺度的耕地景观结构类型分类模型,从耕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异、过程时空演变、景观类型功能转换等视角出发,分析了多尺度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耕地景观结构分类模型可以反映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耕地景观生产功能的影响,而且不同尺度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显着的地带性、区域性和城乡差异特征。(2)复杂地理背景下,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分析模型构建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地域分异背景下,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存在显着时空分异特征,难以在单一情景和单一尺度背景下量化分析。对此,本研究从中国东西经济社会梯度分异、局地气候差异、省域层面综合差异、市域层面人文背景差异等多角度出发,设计了人口、气候、自然与人文综合、人文主导等四种情境下的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研究发现,人口、自然与人文综合、人文主导情景下,模型对于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解释率呈现U型波动和线性递减等空间分异。其中,人文因素主导情景对于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解释率最高,达58.87%,具体驱动因素集中表现为开发强度、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和土地管理政策因素等方面。而且,其作用机制在时空层面分别表现为城镇化进程和城市扩张模式差异。(3)立足集中保护与削弱非农干扰的思想,通过研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模型,设计耕地空间管控结构。针对如何协调耕保与建设之间冲突的土地空间管理难题,提出耕地集中管护与削弱非农干扰机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研究首先以协调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空间布局关系为目标导向,基于“功能→质量→权属→环境识别”的单要素逐层排除法,研发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模型。然后立足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相结合的思想,研发了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模型,提出并划定了理论“弹性城市开发边界”与“刚性城市开发边界”。进而提出了“以弹性和刚性城市开发边界为城市空间扩张管制线,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耕地集中管护区,以弹性可调控区为耕保和建设缓冲空间”的耕地空间管控结构。
李全峰[7](2017)在《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耕地可持续利用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快速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土地利用转型剧烈,大量耕地被不断扩张的城乡建设用地所侵占,耕地合理利用与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耕地利用转型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往往出现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造成的耕地利用过程和结果的显着差异,而及时总结和识别这些差异特征及形成原因,既是深入揭示区域耕地利用转型机理的重要前提,也是丰富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的有效途径,更可为新形势下区域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国家重大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服务。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发展历史悠久,近些年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耕地利用转型呈现显着差异特征,论文选取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为典型研究区,基于土地科学、地理学等学科基础理论,以数据可视化、尺度转换和数据集成与分析等现代空间数据处理技术为方法,以GIS、空间统计为主要技术支撑,着眼于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及耕地可持续利用,从区域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视角出发,梳理我国耕地利用转型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重点探究耕地利用过程中耕地利用形态变化的转型特征、发展阶段与影响机理等重要问题,具体包括:耕地利用形态(显性/隐性形态)时空演化特征、耕地利用转型发展阶段、耕地利用转型机理的系统研究,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类型耕地利用转型模式进行优化调控,并提出了协调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结合土地利用转型理论与已有耕地利用相关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耕地利用转型内涵、转型发展阶段及其演化机理。耕地利用转型是在特定时期内,依据国家/区域发展目标,通过技术/政策手段引导耕地利用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或多种形态的时空演化过程,表现出复合性、空间异质性、时间动态性、阶段性和目标导向性等基本特征。通过不同程度/类型耕地利用转型要素交互影响,耕地利用转型周期会形成“出现期-快速期-融合期-平稳期”等发展阶段。在某一耕地利用转型周期内,国家/区域发展目标会通过外部要素刺激耕地利用需求,从而改变耕地利用的始末形态,而这种改变则需通过某种转型路径/模式才得以满足耕地利用需求。(2)从耕地利用形态视角,构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测度模型,定量刻画了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显性和隐性形态2个维度的耕地数量等4个要素时空格局。19902015年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形态经历了剧烈而非均衡的演变过程。其中耕地利用显性形态经历了“阶段下降,快速上升,平稳降低”的变化过程,呈现出以武汉、长沙、南昌等主要城市为中心向外扩散的梯度分布特征。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则经历了增减不一的变化过程,转型幅度差异显着,而转型速度较为平稳。分析发现,随着地形起伏度上升,耕地利用显性形态的转型幅度与转型速度逐级降低,而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则表现出从三级向两极逐级递减趋势。(3)从协调视角出发,25年间长江中游地区不同类型耕地利用形态间表现出较强空间聚集效应。结合耕地利用形态时空特征,发现长江中游地区呈现五类耕地利用模式。就不同时段而言,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形态存在明显的正向线性协调关系,即耕地利用转型综合度和耦合度越高,耕地利用形态间协调发展越好。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相邻转型时段突变点位置,诊断得出了19902015年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阶段为:集约高速转型低度协调阶段、要素较平稳较低协调阶段、规模转型趋近于集约转型中度协调阶段、产能低速转型较高协调阶段和规模转型趋近于产能转型高度协调阶段。(4)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发生转型,受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等多种客观要素影响,且表现出空间非均衡性。自然地理环境是耕地利用形成的基本条件,而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以土地产权制度为例,土地产权制度固化了农民与耕地关系,但良性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能够激励耕地利用行为,从而促进耕地利用合理转型。现实情况下,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则受多种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其坡度和人均GDP变化量等影响因子对耕地利用转型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5)结合国家/区域发展目标,依据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类型区特点,设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直接-控制-最终”的转型目标,提出需因地制宜地制定耕地利用政策,科学调控长江中游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耕地利用转型过程的具体调控策略为:长江中游平原区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转型应朝着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发展。长江中游丘陵区以江南丘陵为主,耕地利用转型应朝着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复合经营模式发展。长江中游山地区地形起伏大,耕地利用转型应朝着特征农业精细化经营模式发展。
张子红[8](2017)在《基于CA-MAS的乡镇尺度农用地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少、用地粗放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推进,用地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农用地保护和节约用地任务更加艰巨。农用地变化的研究应考虑动态社会环境及农用地利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目前该方法在应用中,多侧重大中尺度区域或城市发展研究,专门针对乡镇尺度农用地变化展开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宜兴市官林镇为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其2006-2015年农用地变化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农用地变化影响因素,从农用地变化空间环境和各主体决策行为交互角度构建CA-MAS模型,对研究区农用地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2006-2015年,官林镇农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面积减少最多的为水田,其次是园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养殖水面和旱地,林地和田坎先减后增,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农用地内部转换主要转变为养殖水面和旱地。与非农用地的转化,主要转变为工矿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用地。(2)官林镇农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GDP、人口和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因素对农用地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3)2012-2030年,官林镇农用地面积呈迅速减少趋势,共减少了 474.09hm2。其中,水田面积减少最多,且呈加速减少趋势,共减少392.93hm2。其他农用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总体呈减少趋势,共减少273.37hm2。养殖水面面积则不断增加,2015-2021和2021-2030年分别增加了 56.76hm2和138.45hm2,增长趋势增强。农用地主要转移去向为养殖水面、工矿用地和居住用地。(4)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解译方法,应用CA-MAS模型并设置较小的元胞尺度模拟镇域农用地变化精度较高,模拟结果可为官林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保护镇域农用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黄祥芳[9](2016)在《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依靠高产技术,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然而,我国农业耕地利用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耕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甚至引发环境灾难。那么,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是怎样的?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客观的评价耕地生产效率?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提升和改进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立足于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约束加强、耕地利用粗放及耕地面源污染加剧的现实背景,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前沿面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西省为例,系统的考察了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相关问题。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本文所涉及到的耕地、耕地生产效率、耕地面源污染、耕地环境效率四个核心概念;总结了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包括生产效率理论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构建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在实证层面上,利用统计资料数据,对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BCC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传统技术效率),对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耕地传统技术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耕地环境技术效率时空特征,并检验了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用ML指数表示)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用M指数表示),并对ML指数和M指数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影响,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关键因素;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和归纳出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具体四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会对耕地生产效率测算结果产生显着的影响。忽视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是失真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即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未来需要重视耕地产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耕地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政府要重点监控那些受耕地面源污染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3)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不存在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4)面源污染视角下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同步驱动。(5)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6)江西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耕作模式,以提高耕地环境效率。(7)为提高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李建春[10](2014)在《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人们获取农产品的基础条件。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占用耕地的状况,更加凸显了耕地保护研究的重要性。通过选取西部地区具有典型代表的银川市作为研究区,结合遥感和GIS,分析了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区域耕地变化规律性特点,识别耕地变化关键驱动因子,预测耕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结合LUCC研究成果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为耕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通过对银川市耕地数量、空间与质量变化规律分析表明:1989-2009年间,耕地表现出持续快速膨胀式扩张的特点。1999年前,耕地增加主要位于新城区(西夏区),1999年后,耕地增加主要位于东部老城区(兴庆区)和北部郊区县(贺兰县)。从耕地空间和结构变化的特点来看,1999年前,耕地转换主要为市区西部大面积的未利用地开发;1999年后,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迅速扩张占用周边耕地,以及农业生产圈外围的土地开发和整个区域内开展的土地整治。全市耕地重心向西北部移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了局部稳定性区域,并且城市扩张“贴边建设”占耕比例过高这一现象在1999年后表现得更为显着。全市耕地平均自然质量持续性降低,在1999年前表现的更加明显。结合耕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耕地的破碎化程度经历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则持续提高。(2)通过乡镇统计面板数据与遥感分类数据相结合,探索1999-2009年间银川市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表明:耕地自然质量以及城镇距离构成了耕地减少的重要驱动因子,从数量关系上证明了耕地减少对于自然与区位条件具有偏好性;移民开发引起的人口总量增加以及快速城市化是这一时期内耕地数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社会经济条件对于耕地数量变化具有两方面作用,利用经济措施调控耕地数量,从宏观上看,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第二产业产值比例,从微观上看,则需要保障农民收益水平;种植粮食作物对于促进耕地面积增加,抑制耕地面积减少具有双重作用,表明银川市作为引黄灌区重要商品粮基地这一战略定位对于保障耕地面积产生了积极影响。(3)在土地利用规划约束下实现了2020年耕地空间布局预测。利用遥感影像反映出的规律性,结合银川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和规划约束性指标的限制,通过CA-Markov模型得出了2020年土地利用图。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未来时期内耕地仍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地类,耕地数量将会继续增加。可供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由于开发生态性用地以及劣质耕地退化,耕地平均质量稳中略有提升。同时过度开发引起的耕地退化现象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在耕地利用中需要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协调区域水资源供给平衡,实行优质耕地保护策略是实现区域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在综合银川市耕地变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特点,构建了基于耕地自然质量、经济驱动、规划预测以及生态安全的基本农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同时设置了质量最优、经济最优以及生态最优3种不同的情景模式,通过选取图斑为评价单元,将耕地的质量区位、图斑属性及利用方式相结合,创新提出了基于耕地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实现了优质耕地的集中连片保护,并通过该模型确定了不同情景模式下基本农田划定的范围。对比分析表明,当前银川市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案,统筹考虑了自然质量、经济驱动以及生态环境风险三个不同方面,整体布局具有合理性。
二、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耕地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
1.1.2 保护主义特征的新举措带来严峻挑战 |
1.1.3 “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契机 |
1.1.4 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动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确定依据及数据来源 |
1.4.1 主要农产品研究范围 |
1.4.2 主要农产品确定依据 |
1.4.3 主要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虚拟耕地资源的概念界定 |
2.2 虚拟耕地资源量化分析 |
2.2.1 虚拟耕地资源的单一方法分析 |
2.2.2 虚拟耕地资源的复合方法分析 |
2.2.3 虚拟耕地资源的多用途方法分析 |
2.3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1 虚拟土地资源贸易流动分析 |
2.3.2 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贸易流动分析 |
2.4 虚拟耕地资源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虚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2 虚拟土地的影响因素分析 |
2.4.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虚拟耕地资源战略分析 |
2.6 研究述评 |
第3章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及分析框架 |
3.1 虚拟耕地资源理论体系 |
3.1.1 虚拟耕地资源的学科内涵 |
3.1.2 虚拟耕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
3.1.3 虚拟耕地资源的理论基础 |
3.2 分析框架构建 |
3.2.1 理论模型构建 |
3.2.2 框架解构及内涵逻辑 |
3.2.3 分析框架的逻辑安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状况分析 |
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量化状况 |
4.1.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含量分析 |
4.1.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分析 |
4.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出口量分析 |
4.1.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量分析 |
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状况 |
4.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模型建构 |
4.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结构分析 |
4.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国别变化 |
4.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格局分析 |
4.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分国别特征 |
4.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分析 |
4.4.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方法 |
4.4.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贸易依存度动态变化 |
4.5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与实际耕地资源的关联状况 |
4.5.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相关性分析 |
4.5.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与实际耕地资源的曲线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检验分析 |
5.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分析 |
5.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理论依据 |
5.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方法 |
5.1.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尾效”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理论依据 |
5.2.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方法 |
5.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丰裕度初步统计观察 |
5.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诅咒”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福音”效应分析 |
5.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途径分析 |
5.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福音”效应的传导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贡献效应分析 |
6.1 虚拟耕地资源贸易的内在机理分析 |
6.1.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微观机理分析 |
6.1.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宏观机理分析 |
6.2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6.2.1 扩展的索洛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
6.3.1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
6.3.2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要素贡献率分析 |
6.3.3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驱动因素的“六维”框架 |
7.1.1 自然维因素 |
7.1.2 政治维因素 |
7.1.3 经济维因素 |
7.1.4 社会维因素 |
7.1.5 生态维因素 |
7.1.6 政策维因素 |
7.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析 |
7.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选择 |
7.2.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7.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3.1 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方法和数据来源 |
7.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的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1 理论依据、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1.1 理论依据 |
8.1.2 理论演绎与假说提出 |
8.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1 入世前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2 开放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2.3 新常态下的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效果分析 |
8.3 政策效果下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分析 |
8.3.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节土潜力模型构建 |
8.3.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节土潜力测算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1 主要农产品进口策略调整对于农业生产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 |
9.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分析 |
9.2.1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政策策略调整 |
9.2.2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规模策略调整 |
9.2.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结构策略调整 |
9.2.4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来源策略调整 |
9.3 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策略调整的优化路径分析 |
9.3.1 调整和发挥好农产品进口支持政策 |
9.3.2 加强内外统筹保障国内农业产业安全 |
9.3.3 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 |
9.3.4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提升农产品贸易掌控力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耕地及耕地资源 |
二、对外耕地投资 |
三、区域投资合作 |
四、研究范围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二节 对外耕地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旧殖民时期与现代对外耕地投资 |
二、对外耕地投资的评价 |
三、全球耕地投资的主要投资国与目标国 |
第三节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相关研究 |
一、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动因 |
二、中国对外耕地投资规模及对东道国的影响 |
三、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 |
第四节 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 |
第一节 基础理论 |
一、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
三、资源配置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双边距离对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
一、模型基本框架 |
二、双边距离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第三节 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 |
第四节 东道国耕地资源对产业聚集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现状、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对外农业投资及耕地投资现状 |
一、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分析 |
二、沿线国家的耕地投资现状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机遇和优势 |
一、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机遇 |
二、中国对外耕地投资的优势 |
第三节 我国对外耕地投资面临的挑战 |
一、企业层面 |
二、宏观层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测算 |
第一节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选择及系统构建 |
二、各指标空间集聚特征和异常值分析 |
第二节 沿线国家耕地资源评价模型构建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简介 |
二、沿线国家耕地资源实证研究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带一路”耕地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模型设定 |
一、实证研究范围 |
二、计量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三、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实证结果 |
二、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研究讨论及启示 |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
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耕地投资合作模式研究 |
第一节 东道国区位特征分析 |
一、对应分析基本原理 |
二、对应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基于优势互补的投资合作模式 |
一、中国与俄罗斯的投资合作分析 |
二、中国与缅甸的投资合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一、企业层面 |
二、国家层面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沿线国家外资获得东道国耕地使用权规定 |
附录2 沿线国家范围(第六章实证分析) |
附录3 2008 -2017年“一带一路”地区48个国家的耕地资源评价指标权重 |
附录4 2008 -2017年“一带一路”地区48个国家的耕地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
附录5 沿线国家农业近似全要素生产率指标计算结果 |
附录6 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农作物产业区位熵值 |
附录7 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农作物产业区位熵值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
1.1.2 转型变革新时代,对深化相关研究提出新要求 |
1.1.3 土地利用过程中政策制度因素影响作用日益凸显 |
1.1.4 东北三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查阅与归纳分析 |
1.4.2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 |
1.4.3 空间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方法 第2章 研究进展与基础理论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土地利用转型内涵与理论 |
2.1.2 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转型特征 |
2.1.3 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与驱动机制 |
2.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相关概念 |
2.2.1 土地利用形态 |
2.2.2 土地利用转型 |
2.2.3 概念辨析 |
2.3 基础理论 |
2.3.1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2.3.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3.3 远程耦合理论 |
2.3.4 土地扩张与土地集约化理论 |
2.3.5 土地节约与反弹效应理论 |
2.3.6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2.4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 |
2.4.1 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内涵 |
2.4.2 政策主导下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机制解析框架 第3章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条件与背景 |
3.1 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 |
3.1.1 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 |
3.1.2 发展历史 |
3.1.3 功能分区 |
3.2 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 |
3.2.1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3.2.2 人口变化 |
3.2.3 城镇化进程 |
3.2.4 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特征 |
3.3 国家及区域政策环境与背景 |
3.3.1 国家宏观政策演变 |
3.3.2 区域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解构 第4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显性形态转型过程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 |
4.2.1 类型规模及内部结构变化 |
4.2.2 类型间转化规模与转化方向变化 |
4.3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
4.3.1 类型分布与类型转化空间变化 |
4.3.2 土地利用重心空间迁移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过程 |
5.1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核心表征——功能形态相关问题 |
5.1.1 土地利用功能与多功能内涵 |
5.1.2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与解构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数据来源 |
5.3 土地利用核心功能分析 |
5.3.1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
5.3.2 发展支撑功能演变特征 |
5.3.3 发展动力功能演变特征 |
5.3.4 生态基础功能演变特征 |
5.4 土地利用子功能分析 |
5.4.1 农业生产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2 农村稳定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3 经济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4.4 社会发展功能演变时空格局 |
5.5 土地利用子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1 发展支撑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5.2 发展动力功能耦合作用时空特征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1 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分析模型 |
6.1.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6.1.2 分析模型的选取与原理 |
6.1.3 分析模型选择结果 |
6.2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 |
6.2.1 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城镇化与人口发展停滞期 |
6.2.2 经济发展过渡,人口转型期 |
6.2.3 工业化中期,经济与人口衰退期 |
6.3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机制 |
6.3.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总结 |
6.3.2 转型路径与转型机制探索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 |
7.1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7.1.1 建设用地利用粗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
7.1.2 土地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功能失衡 |
7.1.3 耕地的不可持续利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
7.1.4 耕地粗放低效利用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 |
7.2 土地利用转型:新背景、新要求、新挑战 |
7.2.1 国家宏观背景 |
7.2.2 新一轮东北振兴:新政策与新要求 |
7.2.3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 |
7.2.4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面临的新挑战 |
7.3 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7.3.1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7.3.2 东北三省土地利用转型政策优化路径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
(5)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耕地利用集约尺度研究进展 |
1.2.2 耕地利用集约内容研究进展 |
1.2.3 文献评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
2.4.1 耕地数量变化 |
2.4.2 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 |
第三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耕地利用集约度测度 |
3.2.2 耕地利用集约度差异的演进特征分析 |
3.2.3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4 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耕地利用集约度现状分析 |
4.1.1 耕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分析 |
4.1.2 各县区耕地利用集约度分析 |
4.2 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分析 |
4.2.1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
4.2.2 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特征 |
4.2.3 耕地投入程度空间差异特征 |
4.2.4 耕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特征 |
4.2.5 耕地产出效率空间差异特征 |
4.3 耕地利用集约度动态演进分析 |
4.3.1 耕地利用集约度核密度分析 |
4.3.2 耕地投入程度核密度分析 |
4.3.3 耕地利用强度核密度分析 |
4.3.4 耕地产出效率核密度分析 |
4.4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差异分析 |
4.4.1 主导因素的综合评价 |
4.4.2 模型的构建、检验和输出 |
4.4.3 各主导因子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差异变化分析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耕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机理研究与空间管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景观格局特征与过程变化研究 |
1.2.2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分析尺度选择 |
1.2.4 耕地保护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组织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中国耕地资源概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数据 |
2.3.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
2.3.2 遥感影像数据 |
2.3.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2.3.4 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 |
2.3.5 统计年鉴与普查数据 |
2.3.6 观测数据 |
第3章 耕地景观结构分类与格局变化分析 |
3.1 像元尺度耕地景观结构分类模型 |
3.1.1 理论基础 |
3.1.2 耕地景观结构分类体系及各耕地景观类型定义 |
3.1.3 耕地景观结构分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
3.2 模型验证 |
3.2.1 理论假设 |
3.2.2 验证指标设计与地理背景统一 |
3.2.3 一致性判断与模型验证 |
3.3 多尺度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3.3.1 耕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3.3.2 耕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
3.3.3 耕地功能格局转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分异研究 |
4.1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模型构建 |
4.1.1 驱动假设分析与因子筛选 |
4.1.2 驱动情景与模型设计 |
4.1.3 驱动因子空间化处理 |
4.1.4 梯度分析模型选择 |
4.2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4.2.1 国家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2 省域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4.2.3 市域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
4.3 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动力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
4.3.1 时间尺度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动力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
4.3.2 空间尺度层面耕地景观格局变化动力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耕地空间管控设计 |
5.1 耕地空间管控结构 |
5.2 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
5.2.1 耕地地块功能划分 |
5.2.2 耕地地块筛选 |
5.2.3 理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 |
5.3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5.3.1 城市历史边界信息提取与分析 |
5.3.2 城市扩展边界模拟 |
5.3.3 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
5.3.4 城市开发边界修正与划定 |
5.4 耕地空间管控边界划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以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7)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耕地 |
2.1.2 耕地利用 |
2.1.3 耕地经营 |
2.1.4 转型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耕地利用转型特征研究 |
2.2.2 耕地利用转型机理研究 |
2.2.3 耕地利用转型途径研究 |
2.3 总结分析 第三章 耕地利用转型基础理论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地关系理论 |
3.1.2 地域分异理论 |
3.1.3 农业区位理论 |
3.1.4 土地利用转型理论 |
3.2 理论内涵 |
3.2.1 耕地利用转型内涵 |
3.2.2 耕地利用转型内容 |
3.2.3 耕地利用转型发展阶段 |
3.2.4 耕地利用转型演化机理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研究区与数据源 |
4.1 典型研究区 |
4.1.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概况 |
4.1.2 土地利用变化 |
4.1.3 社会经济条件 |
4.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4.2.1 数据源 |
4.2.2 数据处理 第五章 耕地利用转型特征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源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显性形态时空演变特征 |
5.2.1 耕地数量时空演变特征 |
5.2.2 耕地空间时空演变特征 |
5.2.3 耕地利用显性转型的区域差异 |
5.3 隐性形态时空演变特征 |
5.3.1 投入强度时空演变特征 |
5.3.2 规模状态时空演变特征 |
5.3.3 产出情况时空演变特征 |
5.3.4 耕地利用隐性转型的区域差异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耕地利用转型发展规律研究 |
6.1 耕地利用模式分析 |
6.1.1 耕地利用模式分区方法 |
6.1.2 耕地利用格局时空分异规律 |
6.1.3 耕地利用模式分区结果 |
6.2 耕地利用转型水平综合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2.2 耕地利用转型协调度模型 |
6.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 耕地利用转型发展阶段划分 |
6.3.1 转型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
6.3.2 转型发展阶段划分结果 |
6.3.3 转型发展阶段演变规律 |
6.3.4 转型发展阶段时空格局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耕地利用转型机理研究 |
7.1 耕地利用转型形成机理 |
7.1.1 转型形成原因 |
7.1.2 转型发展原因 |
7.2 耕地利用转型驱动机理 |
7.2.1 转型驱动因素评价模型 |
7.2.2 转型驱动因素结果分析 |
7.3 耕地利用转型运行机理 |
7.3.1 转型基本过程 |
7.3.2 转型要素支持 |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研究 |
8.1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与原则 |
8.1.1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目标 |
8.1.2 转型优化调控基本原则 |
8.2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模型构建 |
8.2.1 平原区耕地利用转型优化 |
8.2.2 丘陵区耕地利用转型优化 |
8.2.3 山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优化 |
8.3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与措施 |
8.3.1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建议 |
8.3.2 耕地利用转型优化调控的措施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讨论 |
9.2 主要结论 |
9.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8)基于CA-MAS的乡镇尺度农用地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用地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
1.3.2 农用地变化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1.5.2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
1.5.3 多智能体模型 |
1.5.4 指标权重排序估计方法 |
1.5.5 PRA半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 |
1.5.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用地 |
2.1.2 多智能体 |
2.2 农用地变化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集约用地理论 |
2.2.3 人地协调理论 |
2.3 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集成 |
第三章 研究区选择和数据准备 |
3.1 官林镇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2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土地利用特点 |
3.3 数据来源 |
3.4 数据处理 |
3.4.1 遥感数据选择 |
3.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4.3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
3.4.4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
3.5 问卷设计与调查 |
3.5.1 问卷设计思想及原则 |
3.5.2 问卷主要内容 |
3.5.3 预调查 |
3.5.4 样本选择和问卷发放 |
第四章 农用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用地变化特征分析 |
4.1.1 农用地规模变化分析 |
4.1.2 农用地变化流向分析 |
4.2 环境因素分析 |
4.2.1 环境因素的选择 |
4.2.2 环境因素结果分析 |
4.3 主体决策行为分析 |
4.3.1 政府决策行为分析 |
4.3.2 农户决策行为分析 |
4.3.3 企业决策行为分析 |
第五章 农用地变化模拟模型建立 |
5.1 模型软件平台简介 |
5.2 环境要素层 |
5.3 元胞自动机层 |
5.4 多智能体层 |
5.4.1 政府智能体决策行为表达 |
5.4.2 农户智能体决策行为表达 |
5.4.3 企业智能体决策行为表达 |
5.4.4 多智能体空间决策行为交互 |
5.5 元胞自动机层和多智能体层的结合 |
第六章 农用地变化模拟模型实现 |
6.1 数据库建立 |
6.2 模型实现流程 |
6.3 元胞自动机层实现 |
6.4 多智能体层实现 |
6.4.1 政府智能体模块 |
6.4.2 农户智能体模块 |
6.4.3 企业智能体模块 |
6.4.4 各智能体决策交互模块 |
6.4.5 多智能体层参数确定 |
6.5 元胞自动机和多智能体结合模块 |
6.6 模型精度检验 |
6.7 农用地变化模拟和预测 |
6.8 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附件 |
农户调查问卷 |
企业调查问卷 |
政府调查问卷 |
(9)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回顾 |
1.3.1 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 |
1.3.2 面源污染相关研究 |
1.3.3 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
1.3.4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耕地面源污染 |
2.1.3 耕地生产效率 |
2.1.4 耕地环境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效率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 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
2.3.1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函数 |
2.3.2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解析 |
3 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
3.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及数量变化 |
3.1.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 |
3.1.2 江西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及增减情况 |
3.1.3 省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1.4 省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2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分析 |
3.2.1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总体趋势 |
3.2.2 省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2.3 省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3 江西省耕地产出分析 |
3.3.1 江西省耕地产出总体趋势 |
3.3.2 省内耕地产出比较 |
3.3.3 省际耕地产出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及其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 |
4.1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分析 |
4.1.1 耕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 |
4.1.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4.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成因 |
4.2.1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面源污染形成的客观动力因素 |
4.2.2 农户生产经营短视行为是耕地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头 |
4.2.3 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剧了面源污染 |
4.2.4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不当政策助推了面源污染 |
4.3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相关性检验 |
4.3.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EKC”理论分析 |
4.3.2 模型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
5.1 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1 BCC模型 |
5.1.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技术效率评价 |
5.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比较 |
5.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再分析 |
5.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
5.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比较 |
5.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再分析 |
5.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
5.5.1 δ收敛分析 |
5.5.2 β收敛分析 |
5.5.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
6.1 模型与方法 |
6.1.1 Malmquist指数模型 |
6.1.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6.1.3 面板Tobit模型 |
6.2 变量及数据 |
6.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检验 |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检验 |
6.5.2 面板Tob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研究 |
7.1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目标和原则 |
7.1.1 效率提升的目标 |
7.1.2 效率提升的原则 |
7.2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模式探析 |
7.2.1 农田集约种植模式 |
7.2.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7.2.3 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
7.2.4 用地养地结合模式 |
7.3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
7.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 |
7.3.2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 |
7.3.3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 |
7.3.4 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收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区农业生产历史规律特点 |
3.3 研究数据收集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耕地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
4.1 遥感影像分类解译 |
4.2 耕地总量变化特点分析 |
4.3 耕地数量转换关系分析 |
4.4 耕地空间变化特点分析 |
4.5 耕地自然质量变化特点分析 |
4.6 耕地景观指数变化特点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变化驱动力的数理分析 |
5.1 耕地变化信息提取与驱动因子选择 |
5.2 耕地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
5.3 银川市耕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耕地变化规律预测 |
6.1 研究模型和数据准备 |
6.2 CA-Markov模型参数调试 |
6.3 2009-2020年耕地变化规律预测分析 |
6.4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图斑综合排序模型的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
7.1 基于耕地变化规律的基本农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图斑综合排序模型及基本农田布局优化结果分析 |
7.3 银川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基本结论和创新点 |
8.2 银川市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烟台地区耕地资源流向及宏观驱动机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效应评价、驱动因素及策略调整研究[D]. 曹冲.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一带一路”耕地资源评价及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D]. 田人渠.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政策主导下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过程、机制与优化 ——以中国东北三省为例[D]. 田俊峰. 吉林大学, 2020(08)
- [5]甘肃省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永康.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6]耕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机理研究与空间管控设计[D]. 姜朋辉. 南京大学, 2017(01)
- [7]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与机理研究[D]. 李全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8]基于CA-MAS的乡镇尺度农用地变化模拟研究[D]. 张子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 黄祥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银川市耕地变化与基本农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建春.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