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在寒霜交加中期待凤凰涅槃

光伏企业在寒霜交加中期待凤凰涅槃

王志敏1王玉梅2

(1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防灾科技学院工会,北京燕郊065201)

中图分类号:F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270-01

摘要:中国在世界光伏产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虽然光伏产业产能巨大,但市场却严重依赖国外且光伏企业“技术空心化”严重,大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造成成本和品质与国际同行无法抗衡。本文从国家、地方等方面讲诉中国光伏企业兴盛所需要的环境。

关键词:光伏;多晶硅;欧债危机;自主创新;扩大内需

在世界光伏产量排行榜上,美国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后来被日本所替代,再后来被欧洲替代,最后被中国替代。“十一五”期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0年连续4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世界15大太阳能电池厂商里面,中国大陆和台湾占到了9个,国外占了6个。2007年以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600个城市中,有300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100多个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

中国光伏产业产能巨大,而市场却严重依赖国外的现状为行业快速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忧,再加上中国光伏企业“技术空心化”严重,大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造成成本和品质与国际同行无法抗衡。进入2011年后,随着欧美经济衰退,主权债务危机升级,国际市场增长速率明显放缓,这就造成了国内产能的增加和国外市场需求之间严重失衡,中国光伏行业进入前所未有的艰难时期。整个2011年,全国光伏厂家有近70%倒闭或处于停产状态,近20%的厂家生产负荷不足50%。2011年年报显示,无锡尚德亏损超过10.067亿美元,英利亏损5.098亿美元,阿特斯2011年仅第四季度亏损就达到了5990万美元。

光伏产业链中,一直有“拥硅者为王”的说法,然而多晶硅企业也随着终端市场的萧条和产能的扩张变得风光不再。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量是4.5万吨,2011年达到9万吨,增长100%,而同期需求仅增长了25%,从2011年5月开始,多晶硅价格急剧下降,从每吨70万元迅速下降到20万元左右,跌幅近70%。其实早在2009年,多晶硅就被定位为十大产能过剩行业之一。但由于当时的暴利和行业的红火,大量投资者疯狂进入,最终导致产能进一步过剩。目前多晶硅市场价格仍维持在每吨20万人民币左右,但多数国内企业的成本在每吨40万元左右,好一些的企业也在每吨30万元,仅有少数企业能将成本控制在每吨20万元以下。而国外同行,如德国Wacker的成本在每吨16万元的水平上已经保持了多年。这就造成了2011年10月份以来国内多晶硅企业全面停产的景象。从现在的情况看,即使市场在未来能够恢复,多晶硅价格也不可能再回到每吨40万以上了,20万左右的价格足以使国外及国内的行业龙头开足马力,满足市场需求。20多万元的市场价格将会使国内大多数企业无法选择复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工生产设备的锈蚀和老化会使企业彻底陷入停产,而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不会停滞,很多新技术会出来并投入运用,这就会为停产中的多晶硅企业雪上加霜。而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随着市场的好转、技术创新的运用,竞争优势会愈发明显。

光伏行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已经引起高层重视。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明确表示,“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光伏、风能等产业盲目扩张。”这一方面表明中央对国内光伏行业盲目发展的严重不满,同时也是保护现有光伏企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

中国光伏企业如何在内外交困中找到转机,是需要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和企业自身共同思考的问题。然而,既已进入寒冬,相信春天也不会太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等着被冻死,唯有裹紧棉衣,强身健体,方有机会迎接温暖春天的到来。而且情况也没有糟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事实上,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只是相对的过剩,全球的装机容量仍然是逐年增长的,只是最近几年产能的扩张速度超过了市场的增长速度而使整个行业显得过剩。光伏行业的光明前景还是为大家所共识的,行业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旦世界经济的大趋势向好,人们会将目光从自身生存重新转移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考虑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这个时候光伏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就会真正爆发起来,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前期扩张严重的企业会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国内光伏企业要在这次危机中渡过难关,除了企业自身在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加强管理和增强融资能力等发面苦练内功之外,还需要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能够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帮助陷入泥潭中的光伏企业战胜危机。

国家层面上需要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扩大内需。通过加速推进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光伏建筑一体化,进一步扩大光伏装机容量。近年来,我国光伏能源利用取得了积极成就,2011年国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GW,占我国产量的20%。这意味着以往我国产能90%的出口量已经降至80%,国内市场明显增长。然而相对于欧美主要国家,我国光伏市场发展总体上还显得滞后,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与发展现状,与我国世界第一的光伏组件生产大国不相匹配,与巨大的能源消耗不相匹配,更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不相匹配。对于中国这样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未来能源矛盾将更加突出。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的环境容量,要解决能源瓶颈就更加困难,因此发展清洁的新能源就成为未来十年中国能源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适时、动态增加和扩大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充分挖掘行业潜力、释放企业热情,促进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光伏组件价格进一步下降,再加上我国光伏发电每度1元的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国内光伏市场全面启动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在资源配置、税收、融资等多方面对当地的光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和帮助。当然,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中,企业是永恒的主角,“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在行业面临危机时,企业自身必需修炼内功,在困难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多渠道融资能力,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缩小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信在国家、地方政府和光伏企业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光伏企业一定会在这次生死考验中实现凤凰涅槃,重获新生。

作者简介:王志敏,(1974-),博士研究生,2011年河南省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于河南朝歌日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光伏技术、新能源材料。

标签:;  ;  ;  

光伏企业在寒霜交加中期待凤凰涅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