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沙帽”的演变

“五沙帽”的演变

一、“乌纱帽”的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牛犁,张倩倩[1](2021)在《明代乌纱帽考析》文中研究表明乌纱帽来源于隋唐时期流行的幞头,经过不断变形在明代定型成为官员的常服帽式,与皇帝所戴的翼善冠造型相似,通过帽翅位置的不同加以区别。乌纱帽在明代的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基本不变,外部造型随着社会审美的变化而不断演变,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明朝服饰断代提供了佐证。同时,为了应对不同场合的需要,乌纱帽被附加了裘皮、簪花、展脚、垂带等多种实用或装饰性元素。由于乌纱帽在官员群体中的普适性使其逐渐成为象征符号,因时间及空间的差异而具有了各种特定含义。

宋春会[2](2021)在《艺术考古视域下明代男袍考析与结构复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有关服饰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类是以传统服饰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另一类是以少数民族服饰为载体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以沈从文为代表的老一辈研究学者主要聚集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体系及断代服饰文化体系的建构,研究的目的在于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研究的宽度。因清代历史遗存服饰较多且是距现代社会较近的一个朝代,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清代民国以来的传统服饰研究,研究内容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宽度。针对这种现象,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有意沿着清代往前推进,加之近年明代出土的一些墓葬及其服饰陆续面世并展出,为从艺术考古的视角进行有关明代服饰研究提供了一些实物支撑。明代服饰中男袍作为其中重要的服饰类别之一,目前学界少有关注和系统化的研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建构明代服饰文化体系,拓展明代服饰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代男袍的服饰形制与种类。以明代官方典籍、图像资料、服饰实物为基础,完成有关明代袍服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从封建等级秩序、元蒙遗风、僧道服饰的世俗化三个方面梳理出有关明代男性袍服的服饰类型、使用范围和穿着场合。研究认为明代早期统治者既已建构一套完整的封建等级体系,历经明朝不同时期不断补充完善,官方规制下明代服饰基本延续了明代早期的服饰形制,具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元蒙遗风袍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袍服“曳撒”进行分析,提出了曳撒在明代的发展路径及形制变迁,认为明代实际并存断腰袍、褶子衣以及马面式曳撒三种形制,提起明代曳撒不应只知马面式而忽略另外两种形制,透过曳撒探究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服饰文化交流与融合。以道袍、鹤氅、直身、直裰为代表的僧道服饰摆脱既定的穿着人群和范围,走向世俗化之路,成为人人皆可穿的服饰类型。(2)明代男袍的纹样类别与文化内涵。本内容从封建等级秩序出发,将男袍中的服饰图案分为龙纹、赐服纹样、补服纹样以及其他纹样,在图像比较、文献记载、实物分析的综合考证下,分析了明代早期至中晚期龙纹的形制特征及发展演变,并发现明代赐服纹样由早期的笼统模糊至中晚期图案和色彩更加明确,同时补证分析了男袍中补子的缝缀形式、构图结构、等级标识以及越级僭越。除封建等级外,明代男袍中的植物图案多选取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纹、云纹、杂宝纹、吉字纹等,借以表达美好的精神寄托。通过明代袍服纹样的类别及其变化研究,揭示了服饰纹样具有装饰功能的同时,是彰显身份标识和表达内在情感的外化表达。(3)明代男袍的服饰面料与典型工艺。基于有关明代服饰的基础研究,依托现已出土的服饰实物及相关研究基础,从艺术考古的视角对明代男袍的面料种类、典型工艺以及装饰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明代袍料的五大主要类型及其面料特性和主要用途,补证了罗织物由繁入简的发展趋势。从织造与装饰技艺出发,发现明代妆花、缂丝工艺中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织物中大量使用织金、银线、羽毛、孔雀羽等元素,并于明代中晚期创造了洒线绣、顾绣以及缂丝加绣的装饰方法,建构起有关明代男袍艺术特色的完整体系。(4)明代男袍的服饰结构分析与实物结构复原。明代男袍在中国服装史中具有典型的服饰结构,有很多典型的结构仅为明代所有,例如两侧有侧耳的袍服。通过对袍服结构进行剖析解读,发现明代袍服不管是直身袍还是断腰袍都存在扩大下摆的服饰共性,这一方面是对元蒙遗风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有不使内衣外露的礼仪功能。目前有关明代男性袍服的相关研究少有针对明代服饰的复原研究,主要是因为明代墓葬虽出土有较多明代服饰,但少有学者能近距离的观看、测量,且明代服饰距今几百余年,相关考古报告未能全面详近的进行记录,博物馆参观与实物总有一镜之隔,诸多限制条件为明代服饰复原提供难度。本文实施过程中能接触到部分明代服实物饰,可以近距离观看测量,获得明代袍服的一手资料,选择其中两件具有代表性的袍服类型进行结构复原,深感服饰复原的复杂性,提出复原应从现状出发,重在记录与传承。本课题旨在通过艺术考古的研究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艺术学、考古学、设计学等交叉学科的方法,结合理论研究与复原实践,在完成明代男袍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就其形制、图案、面料、艺术特色、文化内涵、时代特征等进行研究,建立起有关明代袍服的理论框架和艺术体系。

王永鹏[3](2021)在《民间年画的学仕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民众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对年画的抢救、保护、挖掘及学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民间年画不仅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以其吉祥寓意寄托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装点了人们的节日生活。而民间年画中的学仕图像以其集中鲜明的主题,深刻的内涵,丰富多样的题材、体裁、样式和风格,不仅反映了传统的学仕思想,也体现了广大民众的价值追求、情感观念、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对年画学仕图像的研究不仅是对年画艺术研究的深入,同时也是对民间文化乃至传统文化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古代社会,以学入仕是普通民众改变人生命运、提升社会地位、光宗耀祖的主要途径。人们希望通过读书学习参加科考,走上做官食禄的道路。因此,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以学入仕、科举及第、官禄高升的学仕思想,并将这种美好祈愿寄托在年画中,以此来满足民众的心理诉求。文中梳理了年画学仕图像的基本概况,对年画学仕图像的体裁和主题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学仕题材的年画是传统劝学思想、耕读文化、士人思想、科举文化、官禄思想的形象直观的艺术表达,并深刻反映了传统的学仕思想。换句话说,学仕思想不仅是学仕题材年画的思想源泉,指导或影响了学仕题材年画的创作,而且左右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文中对上述内容及这些思想观念的缘起与流传、与学仕年画的关系、学仕年画图像的面貌与艺术特征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学仕年画图像的文化内涵、思想理念、艺术面貌等取得较为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传统民间年画的历史价值。

孙丽侠[4](2021)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李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到李白,无论是李白其人还是李白的作品都受到文士阶层的认可和接受,当然也受到历代画家敬仰,画家基于对李白的理解创作了无比丰富的绘画佳作,这些作品成为展现李白形象的主要载体。本文以传世的传统人物画中有关李白形象的作品为主要研究文本,了解李白形象在传统人物画中建构的基础、建构的形式和形象,探析李白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分析了传统文人推崇李白的原因,从文献记载中探究李白所代表的文人的理想以及李白所塑造出的理想文人的典型角色,经过神化后的李白为李白形象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二章节对建构李白形象的笔墨语言和构图方式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线条和墨法的运用使李白形象呈现出“李白特色”,李白形象的经营与布置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第三章节从“写真”、吟诗、醉酒、游仙和诗意化这五个方面的李白形象展开论述,并指出“写真”的李白形象是对其文人身份的建构,“雅集赋诗”、“醉酒”、“游仙”中的李白为观者呈现出放荡不羁、潇洒超脱的形象特征,“诗意化”的李白形象不追求形似,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符号。第四章节论述了李白形象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李白身份的多重性使得李白形象更丰富、更立体,艺术家主观意识的加入使李白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寄托,随着历史的发展,对李白形象的审美追求呈现出时代特色。通过对传统人物画中李白图像的解读,研究李白形象的本质内容,从而探究李白形象背后的审美面貌和精神内涵。

李俞霏[5](2020)在《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文中认为礼仪服饰是一种象征意义远大于审美意义,具有规范化功能且集中反应社会价值观的服饰,比日常服饰更具稳定性。它强调某种礼仪的重要意义,标识着个人生活及社会关系的变化。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生裂变的时期,也是我国传统服饰尤其是礼仪服饰重回华夏传统、融合复兴并走向新生的重要时期。在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礼文化由思想到物质,由观念到服饰均产生深远影响。以婚、丧、祭为代表的礼仪服饰集地域民俗、礼制、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于一身。折射出明清山东民众对“礼”的尊崇及“俗”的融合,体现了人们的造物精神、审美意蕴和时代脉动。通过研究社会文明进程中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拓展了古代礼仪服饰的研究领域,为礼仪制度和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史料。对于进一步传承独具特色的地域服饰文化具有理论意义。同时,有助于深度发掘和秉持山东地域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服饰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从而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明清为时间主线,以山东为地域范畴,以礼仪服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东省博物馆、孔子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山东各地民俗馆中服饰实物,私人收藏家的传世服饰藏品以及墓葬出土的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品进行研究。运用数据统计法、聚类分割与智能提取法、色度测量技术对礼仪服饰进行实物分析结合地方史志、着作、论文等文献资料考证。理论揭示明清山东社会进程中以婚礼、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为代表的礼仪服饰嬗变,剖析时代的世风民俗与礼俗互动,构建出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的整体面貌与系统布局。同时结合数据分析,采用现代造型法则对传统元素及图形进行符号化提取,对款式图、结构图、尺寸、材质、纹样、构图形式、制作工艺进行梳理归纳,探寻差异性和规律性,建构出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研究体系。主要结论如下:(1)明清山东礼仪文化发展呈现出礼文化与地域民俗之间的渐进关系。婚丧礼仪经历了明初的去蒙古化、复兴传统礼仪从而使传统仪程留存完整。明中期至清中期的世俗化特征明显,传统观念淡化,阶级壁垒打破。清末由传统、繁琐走向新式、简约。祭孔礼仪在明代至清代更迭中日渐加隆,对祭祀礼仪的重视深入人心。(2)明清山东以婚、丧、葬、祭为代表的礼仪服饰具有尊重传统,保守持重的类型特征和鲜明的时代性。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习俗与信仰保留完整,服饰款式稳定。在穿着方式上沿用唐宋之制,采用上衣下裳的搭配方式。明代婚服品官严格按照服制穿搭,庶民根据自身经济能力的差异在款式、面料、饰品的选择方面有所不同。清代山东婚服在保留明代穿着方式和服装款式的同时呈现出部分满汉交融背景下的服饰的特征。丧服,表现出辨亲疏、讲孝道、重伦理传统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逐步简化、平民化的特征。葬服多为同时代华丽、鲜艳的棉礼服并饰有宗教色彩的纹样,以期在阴间的温暖、富足、护佑后代。阙里祭孔在明清已上升为国之重典,祭孔服饰具有官方定制的特殊性,穿搭方式不得随意更改。服饰“礼乐”教化为目的,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3)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遵循儒家天人合一的形制特征与五行五色的服饰色彩观。其形制的“十字型”平面结构,呈现出均衡、对称的特征。这与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互相依存。通过HSV颜色模型和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织物纹样图像分割与智能提取,有效获取了礼仪服饰色彩和图案的总体特征。认为明清山东婚、葬、祭服均恪守五行五色审美思想,色彩饱和艳丽。婚服崇尚红色,图案色与底色之间的明度对比关系中明代比清代对比强烈。丧服尚白,展现出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和敬畏之情以及儒家思想在山东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影响。葬服多以饱和的冷色为底色。明代葬服用色简约浓艳、对比强烈;清代葬服色彩多元、明度较高、色彩对比弱。祭服色彩相对单一,选用无图案或图案色占比极少,体现出慎终追远、庄严肃穆的人文情感。(4)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图案与工艺技法集地域性、艺术性和民俗性于一体。由于棉花在山东大面积种植,使得棉织物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丝织物出现在礼服当中,打破了服饰领域的阶级界限。同时,山东礼仪服饰图案具有典型的汉民族特色,图案布局讲求对称、均衡,繁简相宜。明代礼仪服饰图案造型较为粗犷、色彩稍显浓重。清代继承了明代图案的主题内容题材和构图进一步充实,整体图案更加细腻。图案具有丰富的吉祥寓意,是山东地域独特民俗风貌的写照。鲁绣是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技法。选用棉线做绣线,纹路苍劲,注重装饰性,具有北方地域的粗犷风格,是山东地域民俗思想的有力表达。(5)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明清山东礼仪服饰产生由表及里的影响。明清山东气候寒冷,极端天气频繁,使得婚葬服饰四季均以棉服为主,寓意温暖、富足。政治,对服饰制度起着主导作用,山东礼仪服饰在严谨的服制与地域民俗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礼俗互动特征。经济,为礼仪服饰流变提供了物质基础。棉纺织业和丝织业的发展加速了山东商业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着装观念由传统质朴转为奢华相向,以棉布为礼仪之衣是社会的进步。教育的重视造就了礼仪之邦依礼而行的思想氛围,祭孔服饰在道德规范中展现出丰富的礼文化的意蕴。

崔琦[6](2020)在《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南北朝隋至唐五代的服饰词语的演变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场理论,以史书、诗歌、小说等为主要研究资料,运用共时和历时、定量与定性、归纳与分析等研究方法,细致深入地考察了南北朝隋与唐五代服饰类词语共594个,根据人体着装的位置,将这些词语分为头衣、身衣、足衣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南北朝隋和唐五代两个时期各自所出现的服饰类词语,并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这些词语从南北朝隋至唐五代的发展演变,从而总结了服饰类词语概念场的特点、演变规律以及分析了这些演变发生的原因。如下: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概念场理论,择要介绍了我国汉语界采用这种理论对汉语研究取得的相关成绩。介绍了学界对名物、名物词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学界对“服饰类名物词”的研究现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南北朝隋时期服饰类概念场,从共时层面描写了南方服饰类名物词187个,其中头衣61个,身衣104个,足衣22个。北方服饰类名物词156个,头衣49个,身衣89个,足衣18个。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南方与北方服饰类词语相同的有70个,不同的南方有117个,北方有86个,南方无屦、靴、菲等词语,北方无鞋。同时南北服饰类概念场成员中的成员,除官方服饰职能不变,区分更细致之外,其他成员在职能与使用中均存在差异。同时也从民族融合、南北地域差异以及思想文化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南北方服饰词语差异的三大原因。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唐五代时期服饰类概念场,从共时层面描写了唐五代时期服饰类名物词430个,其中头衣类130个,身衣231个,足衣69个。第三章主要将南北朝隋时期与唐五代时期服饰类名物词进行比较研究,以考察服饰类概念场发展到另一个时期的历时演变情况,展示历时层面的变化,通过比较发现,两个时期共有词语109个,头衣37个,身衣58个,足衣14个。两个时期不同的词语,南北朝隋时期有164个,唐五代有321个,由于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时期出现的594个词语呈现出复杂的继承演变关系,因此又对其从唐五代时期继承而来的词语、唐五代时期新增加的词语、唐五代时期消失的词语、唐五代时期词形相同意义发生变化的词语、同实异名的词语以及构词能力变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分类。同时也对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概念场中的成员使用差异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的历时演变的特点及其原因。从词语的稳固性、词语变化系统性、服饰词语的民族性、服饰词语开放性与包容性、高频成员的更替、同实异名、复音节化趋势等六个方面归纳了服饰类词语的演变特点,并从外部原因(如舆服制度的演变、手工业的发达、文化政策的开放、审美思想的变化)及语言内部原因(如语言的自我调节机制、表义清晰化的需求)等方面阐释了服饰类概念场演变的原因。自古至今,服饰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服饰的变化反映在词语的变化上。探讨词语的变化,其核心也就是探讨这些服饰概念的词汇上的变化,这是汉语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概念场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服饰概念场从南北朝隋至唐五代的历时演变,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服饰类概念场在不同时期的情况,同时也为我们运用概念场理论来探讨和了解名物词演变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借鉴。

陶珊珊[7](2020)在《明曲插图臧改本《南柯记》图像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柯一梦”作为民间传奇故事,流传甚为广泛,其所产生的图像也十分丰富。晚明戏曲家臧懋循插图本《南柯记》出自《玉茗新词四种》,改本于汤显祖《玉茗堂四梦》。图与曲本分置,图置曲本前。该插图本内容丰富、刻印精美、每折附图、共有35折,从明清至今深受观者喜爱。臧懋循插图本的图像生动再现曲本中的艺术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场景,而曲本又与“图本”相呼应,构成了“图—文”叙事的往复与循环,图像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制作并延续。本文在图像叙事的视域中,探析《南柯记》图像中严密的内在逻辑所构成的叙事原型,以及图与曲本分置两者又顺势模仿的图文关系。图与曲本虽是不同的艺术媒介形式,但在其思想活动上有重合之处,具有叙事性的图像原型可为今后叙事性绘画创作实践提供参考,也能够为插图绘画的创作与传承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本文的第一章主要对《南柯记》的故事及其版本作以概述。梳理了“南柯”故事的源流与着录,并对《南柯记》的图像版式、社会文化背景等作以简述。第二章主要从人物、场景等两个方面对《南柯记》的图像叙事原型进行图像学分析,分别论述了人物与场景的叙事构成和符号化的成因。第三章主要从图像叙事的角度,探讨《南柯记》中折目与图像以及文本与图像的图文关系,第四章分析《南柯记》与《玉茗堂新词四种》中的异同和其他涉及礼仪、日常生活图像叙事的空间范式。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文章各章节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指出《南柯记》在我国古代传奇故事中的价值与地位。

张靖[8](2019)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文中认为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喜庆时节的装饰品,更是反映我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晋南木版年画是结合了绘画、雕刻与印刷的民间美术门类,也是“年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戏曲年画数量丰富、题材宽泛、画工精细,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戏曲演剧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戏曲面貌以及戏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晋南木版年画产生于宋金时期的平阳、绛州地区,并形成了雕刻、印刷、流通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晋南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密不可分,讲求观赏与实用的一致性。晋南木版年画在体裁形式上包含门画、中堂画、拂尘纸、窗画、纸灯画等诸多形式,在年画题材方面包括天仙神只、人情风俗以及戏曲故事等内容。其中,戏曲故事类题材的年画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年画艺人将戏曲与年画相结合,抓取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创作出可供人们长久观赏的戏曲年画。戏曲年画的故事内容大多出自当地盛行的梆子腔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戏曲的剧本、脚色、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脸谱勾勒等都对戏曲年画产生影响,特别是梆子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促成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笔法干练稚拙、造型简朴生动、色彩装饰意味浓重和构图巧妙独特等艺术特色。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中反映梆子腔剧目的故事内容众多,常见的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梆子腔的蓬勃发展是促成清代后期晋南戏曲年画创新和繁荣的客观条件,晋南地区梆子腔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地戏曲年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造型风格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戏曲图像的叙事性逐步增强。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的故事内容是对戏曲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演出场景的描摹,是戏曲年画较之于门神画、吉祥画等象征性木版年画的最大区别。清代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欣赏戏曲年画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回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中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同时,戏曲年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将人们的情感情趣转换为可视的图像符号,其图像嬗变过程是将美术学与符号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观点结合,由图像、语言、修辞及文化寓意所组成,采用定格瞬间性时空的表现手法,将戏曲年画置于社会生活与梆子腔的蓬勃发展之下,用生动的图像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人情和生活百态,在传播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寄托愿景的重要作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地域化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构图、线条以及装饰上,而在色彩特征的研究以色彩相互间的对比为主,将其置于艺术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出融合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地域化的叙事特征,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自然也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语言,作为广大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艺术思维的重要载体,需要挖掘隐含在戏曲年画与戏曲在传情达意、虚拟性、程式化背后的一致性内涵。

蒲柯宇[9](2019)在《隐然的秩序 ——传统漆纱工艺的新探析与再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丝绸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汉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它对中国历史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世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生漆并广泛应用的国家,故生漆又成为“中国漆”。把髹漆技术与丝织技艺结合,不仅是两种传统工艺的融合,更是两种国粹的结合。上个世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顶保存完好的漆纱冠(漆纱的渊源可以追随到以此或更早),漆纱冠被视为一种首服的样式流行于不同的朝代,作为人们熟知的“乌纱帽”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在乾隆时期的金漆窗纱中还能看到这种髹漆的丝织物,随后这种工艺便逐渐没落。漆纱工艺的技术、形制,功能随着历史的更迭在不同时期都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它特有的材料质感、工艺技术与文化含义使其不同于其他织物。本文将传统漆纱工艺置于当代语境之中,通过样本研究回溯传统漆纱的制作工艺,以实践案例来探讨传统漆纱工艺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演进。在理论架构方面,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的方法,以漆纱工艺中的复合工艺特质与特殊的材料语言作为主要的着眼点,借由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结合文化创意设计的方法,从外而内的“三个层次”(材料、功能、美学)与实践的载体组成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传统工艺材料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表达方法。在内容上面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第一部分是对漆纱的概述,作者从传统漆纱的历史沿革上进行明晰,分别探究传统漆纱工艺在中国历史发展与传承以及它的形式与功能,同时梳理了漆纱工艺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现状;第二部分作者则从五个节点来对漆纱进行解构与重塑,从结构、质感、髹饰、造型、色彩来探讨创新实验与再设计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其原有的功能性特点进行再设计的思考,第四部分主要从文化意象的角度来阐释漆纱所具备的美学意涵该如何表达;最后一部分就是设计载体的选择,以及对前面三个层次的设计应用,探讨如何在当下空间中呈现。作者在材料与工艺的实验中加入新的方法,在设计与创作中理解传统漆纱中的精神文化含义,且引申出其背后的“隐然美”与“秩序感”的美学特点。同时,通过自身实践来探讨传统工艺漆纱在当下设计中的应用,在当代文化与传统手工艺之间建立一种多层次的、跨时空的对话。

武梅琳[10](2016)在《固化“X帽(子)”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中,固化的"X帽(子)"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其与中国古代的国家建制、社会习俗、个人身份乃至道德修养均有密切联系。本文从语义学、词汇学角度入手,分析固化"X帽(子)"的构成及词义形成的路径机制,发现其中一类以转喻为动因形成,其词义演变路径为:(1)("X"的基本义+"帽(子)"的基本义)—(2)结构的借代义1("X"的基本义+"帽(子)"的借代义)—(3)结构的借代义2("X帽(子)"整体代指"相应的职业身份或相应的人");一类以隐喻为动因形成,其词义演变路径为:(1)("X"的基本义/引申义+"帽(子)"的隐喻义)。同时,本文还从历时的角度揭示由"冠"到"帽"的词语替换与词义演变,以进一步阐释"X帽(子)"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

二、“乌纱帽”的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纱帽”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乌纱帽考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乌纱帽的起源与明代乌纱官帽的确立
    1、乌纱帽的起源与发展
    2、明代乌纱官帽的确立及其与翼善冠之关系
二、明代乌纱帽的结构、材质特征与造型演变
    1、明代乌纱帽的结构与材质特征
    2、明代乌纱帽的造型变化
三、明代乌纱帽的装饰艺术
    1、乌纱帽的裘皮装饰
    2、乌纱帽的簪花、展脚与垂带装饰
四、乌纱帽的符号与象征意义
    1、乌纱帽之于明朝—社会地位与权利的象征
    2、乌纱帽之于后世—官员与官权的代名词
    3、乌纱帽之于他国—附属国的标志
五、结语

(2)艺术考古视域下明代男袍考析与结构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难点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艺术考古学的概念界定
        1.5.2 男袍的概念界定
        1.5.3 复制与复原的概念界定
    1.6 明代男袍发展的时代特征
        1.6.1 中央集权的政治衰退
        1.6.2 社会经济的深度发展
        1.6.3 民间思想的自由活跃
第二章 明代男袍的形制与种类
    2.1 服饰规章袍服
        2.1.1 帝王至郡王冠服
        2.1.2 长子至奉国中尉冠服
        2.1.3 文武官冠服
        2.1.4 儒士人员冠服
        2.1.5 士庶阶层冠服
    2.2 元蒙遗风袍服
        2.2.1 辫线袍与贴里
        2.2.2 曳撒
    2.3 僧道世俗袍服
        2.3.1 鹤氅
        2.3.2 道袍
        2.3.3 直身
        2.3.4 直裰
    2.4 内外穿着袍服
        2.4.1 外袍的服饰特征
        2.4.2 内袍的服饰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男袍的服饰纹样类别与文化内涵
    3.1 身份标识的直观符号图案
        3.1.1 龙纹
        3.1.2 赐服动物纹样
        3.1.3 补服动物纹样
        3.1.4 其他动物纹样
    3.2 吉祥寓意的情怀表达图案
        3.2.1 植物花卉图案
        3.2.2 云纹
        3.2.3 杂宝纹
        3.2.4 吉字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男袍的服饰面料与典型工艺
    4.1 袍服面料的种类
        4.1.1 纻丝
        4.1.2 纱
        4.1.3 罗
        4.1.4 绢
        4.1.5 绫
    4.2 织造技艺
        4.2.1 妆花工艺
        4.2.2 缂丝工艺
        4.2.3 织成袍料
    4.3 装饰工艺
        4.3.1 刺绣
        4.3.2 镶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男袍的服饰结构分析与样本结构复原
    5.1 明代男袍的服饰结构分析
        5.1.1 直身袍的下摆形式与结构处理
        5.1.2 断腰袍的下摆形式与结构处理
        5.1.3 明代男袍下摆演变的原因分析
    5.2 明代男袍中的褶裥和分割线
        5.2.1 褶裥
        5.2.2 分割线
    5.3 明代男袍的实物标本分析
        5.3.1 明四合如意云纹圆领宽袖直身袍样本分析与结构复原
        5.3.2 明四合如意云纹圆领窄袖直身袍样本分析
        5.3.3 明净面交领宽袖断腰袍样本分析与结构复原
        5.3.4 明四合如意云纹交领宽袖直身袍样本分析
    5.4 明代男袍结构复原分析与思考
        5.4.1 节物尚用的节俭理念
        5.4.2 平面结构中的立体空间
        5.4.3 服饰复原的记录传承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明代男袍实物汇总表
附录C:《天水冰山录》藏圆领袍及服饰面料数量汇总
附录D:明代赐服汇总
附录E:定陵藏罗绢织物袍服汇总表

(3)民间年画的学仕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间年画学仕图像概述
    第一节 民间年画学仕图像的简要特征
    第二节 民间年画学仕图像的分类
    注释
第二章 读书劝学年画图像——求学取仕的人生基础
    第一节 读书求学教化人生
    第二节 耕读传家的士农融合
    第三节 文人雅士的士人思想
    注释
第三章 科举功名年画图像——功成名就的学仕目的
    第一节 文星崇拜和科举功名
    第二节 步步高升的科考如意
    第三节 状元及第的终极追求
    注释
第四章 加官进爵年画图像——学仕思想的更高诉求
    第一节 为官得禄的富贵人生
    第二节 官禄高升的不懈追求
    第三节 家族世禄的代代相传
    注释
第五章 年画学仕图像的艺术表现
    第一节 学仕图像视觉符号的隐喻
    第二节 年画学仕图像的形式构成
    第三节 年画学仕图像的造型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4)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李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李白形象建构的基础
    第一节 文人的理想
    第二节 理想的文人
    第三节 神化的李白
第二章 传统人物画中李白形象的形式语言
    第一节 笔墨的拓展与延续
        一、以线造型
        二、以墨立意
    第二节 构图的经营与布置
        一、主宾有序、疏密有别
        二、巧用布白、边角处理
        三、题款钤印
第三章 传统人物画中李白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写真”的李白形象
    第二节 醉酒的李白形象
    第三节 雅集赋诗的李白形象
    第四节 游仙的李白形象
    第五节 诗意化的李白形象
第四章 李白形象背后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李白身份的多重性
    第二节 艺术家的精神寄托
    第三节 时代精神的反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明清山东礼仪文化的演变
    2.1 明初山东礼仪文化
        2.1.1 明初山东婚礼的特征
        2.1.2 明初丧葬礼仪
    2.2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礼仪文化
        2.2.1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婚礼仪
        2.2.2 明中期至清中期山东丧葬礼仪
    2.3 清末山东礼仪文化
        2.3.1 清末山东婚礼仪
        2.3.2 清末山东丧葬礼仪
    2.4 明清山东祭孔礼仪文化
        2.4.1 祭孔人员的组成与来源
        2.4.2 祭孔规模加隆
        2.4.3 从祀有序增删
        2.4.4 乐舞传承中创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类型与搭配
    3.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划分依据及服饰类型
    3.2 明代山东婚服特征
        3.2.1 明代山东女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3.2.2 明代山东男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3.3 清代山东婚服特征
        3.3.1 清代山东女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3.3.2 清代山东男子婚服特征与搭配方式
    3.4 明清山东丧葬礼仪服饰特征
        3.4.1 明清丧服制度
        3.4.2 明清山东丧服特征
        3.4.3 明代山东葬服特征
        3.4.4 清代山东葬服特征
    3.5 明清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
        3.5.1 明代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与搭配方式
        3.5.2 清代山东祭孔礼仪服饰特征与搭配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形制特征
    4.1 明清山东婚服形制
        4.1.1 明代山东婚服形制
        4.1.2 清代山东婚服形制
    4.2 明清山东丧服形制
        4.2.1 明代山东丧服形制
        4.2.2 清代山东丧服形制
    4.3 明清山东葬服形制
        4.3.1 明代山东葬服形制
        4.3.2 清代山东葬服形制
    4.4 明清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4.4.1 明代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4.4.2 清代山东祭孔服饰形制
    4.5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局部造型特征
        4.5.1 崇儒家彰礼乐的领襟与弓鞋造型变化
        4.5.2 内省与扩散下的袖型变化
        4.5.3 以造型为导向的装饰结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色彩
    5.1 礼仪服饰色彩模型构建
    5.2 明清山东婚服色彩特征及构成
        5.2.1 明代山东婚服色彩
        5.2.2 清代山东婚服色彩
    5.3 明清山东丧葬服装色彩特征与构成
        5.3.1 明代山东葬服色彩
        5.3.2 清代山东葬服色彩
    5.4 明清山东祭孔服装色彩特征与构成
        5.4.1 明代山东祭服色彩
        5.4.2 清代山东祭服色彩
    5.5 明清山东礼服的色彩差异与图像分析
        5.5.1 明清山东礼服的色彩差异
        5.5.2 明清山东礼服图案图像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面料与工艺技法
    6.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
        6.1.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装饰特征
        6.1.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题材
        6.1.3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
        6.1.4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图案的装饰形式
    6.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与工艺技法
        6.2.1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面料
        6.2.2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的工艺技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影响因素
    7.1 明清山东地理及气候因素
        7.1.1 山东地理地貌特征
        7.1.2 自然环境与气候
    7.2 明清山东政治影响
        7.2.1 扩大移民,习俗互通
        7.2.2 恢复礼制,重易华服
    7.3 明清山东经济发展
        7.3.1 明清山东棉纺织业
        7.3.2 明清山东丝织业
    7.4 明清山东教育与文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实物明细表
附录 C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色彩实验数据表

(6)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理论简介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南北朝隋服饰类概念场研究
    第一节 南方服饰类概念场
    第二节 北方服饰类概念场
    第三节 南北方服饰类概念场之对比
    第四节 南北方服饰类概念场差异原因探析
第二章 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研究
    一 头衣类
    二 身衣类
    三 足衣类
第三章 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对比研究
    第一节 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
    第二节 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之对比
第四章 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历时演变分析
    第一节 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演变特点
    第二节 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概念场历时演变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明曲插图臧改本《南柯记》图像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相关问题说明
2.《南柯记》故事及其版本概述
    2.1 “南柯”历代流传与着录
        2.1.1 “南柯”唐、宋代流传与着录
        2.1.2 “南柯”元、明、清代流传与着录
    2.2 明曲发展阶段及其兴盛原因
        2.2.1 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2.2 明代书坊繁荣
        2.2.3 明代通俗文学“雅化”
    2.3 “南柯”故事相关版本
        2.3.1 图像与文本编排
        2.3.2 内容与形式变动
        2.3.3 思想与情感简化
3.臧本《南柯记》图像叙事原型分析
    3.1 人物原型分析
        3.1.1 人物图像的组合秩序与构成形式
        3.1.2 人物原型符号化及其成因
        3.1.3 人物原型的主题选择
    3.2 场景原型分析
        3.2.1 场景图像组合秩序与构成形式
        3.2.2 场景原型的符号化及其成因
        3.2.3 场景的相似性选择
4.臧本《南柯记》图文关系
    4.1 折目与图像关系
        4.1.1 折目与图像概述
        4.1.2 折目与图像相互错位
    4.2 戏本叙事与图像关系
        4.2.1 戏本与图像概述
        4.2.2 戏本与图像错位
    4.3 《南柯记》图文互构中之于插图造型影响分析
        4.3.1 图文互构关系
        4.3.2 图文互构关系对的插图造型影响
5.臧本《南柯记》其他若干问题研究
    5.1 《南柯记》与《玉茗堂新词四种》的异同
        5.1.1 新词四种的相似性
        5.1.2 新词四种的差异性
    5.2 《南柯记》中其他图像语言
        5.2.1 礼仪图像叙事的空间范式
        5.2.2 日常生活图像叙事的空间范式
6.结语
7.参考文献
8.附录
9.致谢
10.硕士阶段发表论文以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8)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晋南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 年画流变简述
    第二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第二章 清代晋南平阳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德隆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兴昌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西芦曲印改良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节 张家画坊戏曲年画
    第五节 天泰成画局戏曲年画
第三章 清代晋南绛州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益盛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天福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无名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章 清代晋南戏曲演出与戏曲年画的图像嬗变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与当地戏曲演出关系
    第二节 梆子腔影响下的年画图像嬗变
    第三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语-图”符号关系
第五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机制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表现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成因
第六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美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戏曲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9)隐然的秩序 ——传统漆纱工艺的新探析与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漆纱工艺相关研究
        1.3.2 织物涂层整理技术相关研究
        1.3.3 丝织材料与设计相关研究
        1.3.4 文化创新设计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
        1.5.1 应用前景
        1.5.2 学术价值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漆纱的概述——漆纱工艺的溯源与现状
    2.1 传统语境中的漆纱工艺
        2.1.1 漆纱的溯源
        2.1.2 形制与用途
        2.1.3 漆纱的功能
        2.1.4 其他传统织物涂层整理技术
    2.2 当代语境中的漆纱工艺
        2.2.1 作为一种涂层技术
        2.2.2 作为一种装饰手法
        2.2.3 作为一种形式语言
        2.2.4 作为一种文化象征
第3章 解构与实验——材料与工艺的新探析及再设计
    3.1 漆纱结构的再设计
        3.1.1 漆纱的织物结构解析
        3.1.2 织物结构的再设计
    3.2 漆纱髹饰的再设计
        3.2.1 漆纱的髹饰特点
        3.2.2 髹饰的再设计
    3.3 漆纱质感的再设计
        3.3.1 视觉质感的再设计
        3.3.2 触觉质感的再设计
    3.4 漆纱造型的再设计
        3.4.1 漆纱的造型特点
        3.4.2 造型的再设计
    3.5 漆纱色彩的再设计
        3.5.1 漆纱的色彩特征
        3.5.2 色彩的再设计
第4章 功能的延续——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再设计
    4.1 轻便性设计
    4.2 耐水性设计
    4.3 可塑性设计
第5章 隐然与秩序——“漆纱”美学意涵的设计表达
    5.1 隐然美——“纱”的意象化表达
    5.2 秩序感——视觉的重复性与规律性表现
    5.3 隐喻性——材料语言到文化含义的表达
第6章 延绵的对话——实践的载体在空间中的应用
    6.1 设计前的思路
    6.2 设计中的应用
        6.2.1 装饰性的设计应用
        6.2.2 功能性的设计延续
        6.2.3 美学性的设计表达
    6.3 空间中的呈现
        6.3.1 空间中的布景
        6.3.2 场域中的体验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0)固化“X帽(子)”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由“帽”构成的固化词语
    (一) 名词+帽 (子)
        1. 职业名+帽 (子)
        2. 学位名+帽 (子)
        3. 材质名+帽 (子)
        4. 其他名词+帽 (子)
    (二) 形容词+帽 (子)
二固化“X帽 (子) ”词义的形成机制与路径
    (一) 以转喻为动因形成的“X帽 (子) ”
    (二) 以隐喻为动因形成的“X帽 (子) ”

四、“乌纱帽”的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乌纱帽考析[J]. 牛犁,张倩倩. 艺术设计研究, 2021(03)
  • [2]艺术考古视域下明代男袍考析与结构复原研究[D]. 宋春会. 江南大学, 2021(01)
  • [3]民间年画的学仕图像研究[D]. 王永鹏.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1(02)
  • [4]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李白形象研究[D]. 孙丽侠.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研究[D]. 李俞霏. 江南大学, 2020(01)
  • [6]南北朝隋至唐五代服饰类名物词概念场研究[D]. 崔琦. 郑州大学, 2020(03)
  • [7]明曲插图臧改本《南柯记》图像叙事研究[D]. 陶珊珊. 西南大学, 2020(01)
  • [8]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D]. 张靖.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9]隐然的秩序 ——传统漆纱工艺的新探析与再设计[D]. 蒲柯宇. 四川美术学院, 2019(03)
  • [10]固化“X帽(子)”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J]. 武梅琳. 世界华文教学, 2016(00)

标签:;  ;  ;  ;  ;  

“五沙帽”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