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灵敏度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灵敏度,助力,电压,分岔,模态,算法,极限。
灵敏度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艳,李生虎,雷庆坤,董王朝[1](2016)在《基于变比连续化的风电系统OLTC电压控制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功率快速变化导致电压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简称OLTC)通过改变无功分布实现调压,无需新增投资.普通变比灵敏度算法未考虑变比的离散约束,所得灵敏度不很准确,用于指导OLTC变比调节存在误差.采用二进制编码,将变比转化为0-1变量的线性组合,引入NCP函数将0-1变量连续化,提出基于NCP函数的连续化变比灵敏度算法,以应用于风电系统电压控制.探讨分析影响OLTC变比调节的因素.算例分析表明该文算法是有效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张淼[2](2014)在《结构实模态参数的高阶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对称单频系统,讨论其无阻尼实模态参数的高阶灵敏度分析的算法。建立了计算模态灵敏度的算法流程,通过该流程获得了一、二阶模态灵敏度系数的控制方程,即可同时获得固有频率及实模态一、二阶灵敏度。由于算法的可操作性强,更高阶灵敏度的精确值可依次获得。(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生虎,朱莹,朱婷涵[3](2013)在《继电保护系统长期和短期可靠性的参数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继电保护系统是典型的多元件、多状态、不确定系统,其可靠性对电网安全极为重要。保护系统长期可靠性与元件可用度有关;短期可靠性与元件可用度和状态初值有关。为确定关键元件,提高保护系统可靠性,针对继电保护系统长期和短期可靠性评估,提出状态概率对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算法。证明稳态状态概率可用转移率矩阵逆矩阵的最后一列表示,稳态状态概率的参数灵敏度,可用转移率矩阵及其偏导表示。证明瞬时状态概率的矩阵指数,可展开成矩阵级数后求导,随级数数增加导数最终收敛。以输电线路双重保护方案为例,验证了状态概率灵敏度模型的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3年01期)
李刚,陈瑞娟,郝丽玲,周梅,林凌[4](2012)在《叁维磁共振电阻抗成像的改进分层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人体组织电导率的叁维成像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层灵敏度磁共振电阻抗重建算法.利用单方向磁感应强度信息,对叁维电导率图像实行分层重建,每层重建仅利用该层磁通密度分量测量数据,然后对单层重建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叁维电导率重建图像.叁介质长方体模型上的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的分层重建算法改善了层间串扰现象,可以获得比一般分层算法甚至整体算法更高的图像分辨率,而且重建时间较整体算法显着减少;基于人体腿模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复杂模型叁维重构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仿体实验验证算法的重建效果.改进的分层灵敏度重建算法降低了灵敏度矩阵法的计算机硬件需求,减少了重建时间,对MREIT的叁维重建具有较高的成像精度和求解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2年06期)
耿佳[5](2012)在《基于H_∞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动力转向技术,它通过软件算法对转向系统进行精确的电子控制,从而实现汽车不同速度段时对转向系统轻便性与灵活性的要求。目前对于EPS系统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基本助力特性和自身稳定性的实现,至于将EPS系统融入汽车转向系统,考虑车辆整体综合性能的研究不多。此外,EPS系统还是一个多控制目标系统,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等特性。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介绍EPS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这项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控制器的算法结构简单,无法保证较高的精确性能和跟踪性能,或者无法很好的解决EPS系统非线性、非精确控制对象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或者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装配EPS对车辆整体性能的影响。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确立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其次详细的建立EPS系统模型、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和轮胎模型,并通过叁个模型共有的中间变量将它们结合,得到一个体现装配EPS系统汽车助力特性和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综合模型。综合模型的推导为研究EPS系统对汽车综合性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然后针对EPS系统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等特性,通过推导助力差、路感差、横摆角速度差等性能指标表达式和选择合理的加权函数,构造出EPS系统混合灵敏度问题的H_∞标准化模型,进而求解出EPS系统的H_∞控制器。论文最后对包含H_∞控制器的EPS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_∞控制器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满意的助力和路感、使车辆整体操纵稳定性得到改善,而且系统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2-05-01)
陈慧鹏,陈立平,王君明[6](2010)在《基于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EPS控制框图。根据该系统特性,选择基于H∞混合灵敏度的控制方法。在对S/T奇异值曲线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根据系统频域关键参数先构造闭环函数然后反推出系统控制器的方法。EPS系统频谱分析及路面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简单有效,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能和鲁棒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高煜[7](2009)在《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辐射与声学灵敏度算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结构低噪声设计这一日益受到关注的课题,开展了关于结构声辐射计算方法及其在声学灵敏度分析应用方面的研究。首先,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声辐射计算问题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接着,在实现和改进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辐射算法及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半自由声场的基于半自由场波迭加方法的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为了克服常规波迭加方法在随机声场分析中的缺点,提出了统计波迭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随机振动结构的声学灵敏度分析;针对能量有限元法和能量边界元法的缺点,提出了可以计算高频辐射声场的能量源波迭加方法,并对其在高频声学灵敏度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文的每章内容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回顾了声辐射计算和声灵敏度分析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了声学分析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本章首先介绍了声辐射问题的声学基础和定解问题,进而对声辐射问题的求解方法进行论述,即对边界Helmholtz积分方程和边界Helmholtz积分方程的离散化形式——边界元法的理论进行回顾,并以边界元法为基础,介绍了结构设计参数的声灵敏度分析的叁种数值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求解过程。第叁章本章首先介绍了波迭加方法的理论基础,给出了波迭加方法的理论计算公式,对波迭加方法和边界元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详细描述了波迭加方法的数值实现过程,并对影响数值计算精度的一些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对波迭加方法在结构声辐射分析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之后,在利用波迭加方法进行结构声辐射计算的基础上,对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灵敏度算法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灵敏度计算公式,对公式进行了离散化处理,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学灵敏度算法在结构声学优化设计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四章本章根据半自由场中存在反射声波这一特性,给出了基于半自由场波迭加方法的声辐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半自由场波迭加方法在半自由场声辐射计算中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半自由场声灵敏度分析算法,克服了在半自由场中进行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时反射声对灵敏度计算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本章提出的灵敏度算法在半自由声场中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对在半自由场声学计算中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第五章本章在常规波迭加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统计的方法,提出了可以计算随机振动结构辐射声场的统计波迭加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随机振动结构设计参数的声学灵敏度分析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基于统计波迭加声灵敏度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六章本章提出了一种可以计算结构高频辐射声场的能量源波迭加方法,并在所提出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高频声辐射结构的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对不同形状声源的进行了仿真分析,计算结果证明了能量源波迭加方法在高频声场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9-09-01)
李勇,张勇军,刘巍,陈旭,蔡广林[8](2008)在《电压稳定极限点的快速判定及其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负荷裕度最大化的最优潮流计算结果,区分了电压稳定极限点,即鞍结分岔点和极限诱导分岔点,并求出了负荷裕度对控制变量的灵敏度。这种方法在求解极限点时避免了使用连续潮流法,在计算灵敏度时避免了求解潮流雅可比矩阵零特征值对应的左特征向量,节省了时间,适用于在线分析。极限点的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有功出力的再调度,充分挖掘了系统的潜在裕度。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灵敏度线性估计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网技术》期刊2008年18期)
向阳[9](2008)在《结构优化的连续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结构作大修改,文章提出了用原始结构的模态参数计算结构改变后的模态参数的灵敏度算法,建立了一种对结构进行多点动态修改的连续灵敏度优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易与各种优化方法结合,自动地寻找优化方向。最后以一个多自由度离散系统为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算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08年12期)
马平,蔡兴国[10](2008)在《估计支路型事故后系统电压稳定边界的灵敏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改进的灵敏度算法估计支路型故障后系统的电压稳定边界。该方法首先在事故前的鞍结分岔点引入置换定理将预想故障支路对系统的作用转换为2个独立功率源对系统的作用,而后通过置换后的系统方便地求出负荷参数对支路传输功率的灵敏度,来估计事故后系统的电压稳定边界。所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在简单灵敏度法中因负荷参数和支路导纳之间强非线性引起的估计误差。通过New-England 39节点系统、某实际6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此算法与现有的简单灵敏度法相比,无需增加计算量就可给出更精确的估计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灵敏度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对称单频系统,讨论其无阻尼实模态参数的高阶灵敏度分析的算法。建立了计算模态灵敏度的算法流程,通过该流程获得了一、二阶模态灵敏度系数的控制方程,即可同时获得固有频率及实模态一、二阶灵敏度。由于算法的可操作性强,更高阶灵敏度的精确值可依次获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灵敏度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王艳艳,李生虎,雷庆坤,董王朝.基于变比连续化的风电系统OLTC电压控制灵敏度算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2].张淼.结构实模态参数的高阶灵敏度算法[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李生虎,朱莹,朱婷涵.继电保护系统长期和短期可靠性的参数灵敏度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
[4].李刚,陈瑞娟,郝丽玲,周梅,林凌.叁维磁共振电阻抗成像的改进分层灵敏度算法[J].计算物理.2012
[5].耿佳.基于H_∞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
[6].陈慧鹏,陈立平,王君明.基于混合灵敏度算法的电动转向控制系统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
[7].高煜.基于波迭加方法的声辐射与声学灵敏度算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8].李勇,张勇军,刘巍,陈旭,蔡广林.电压稳定极限点的快速判定及其灵敏度算法[J].电网技术.2008
[9].向阳.结构优化的连续灵敏度算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8
[10].马平,蔡兴国.估计支路型事故后系统电压稳定边界的灵敏度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