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唐亚卓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该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的间隙测量机构位于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垫片选择机构位于固定机构的后侧;控制器根据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垫片选择机构选择并推出垫片;间隙测量机构的第一拨片、第二拨片平行垂直设于测量支撑台上方;拨片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第一拨片、第二拨片分别左右拨动以使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第一拨片的位移量,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第二拨片的位移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测量、选择垫片,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支撑台及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上的固定机构、间隙测量机构、垫片选择机构、控制器;所述间隙测量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所述垫片选择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选择并推出垫片;所述间隙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拨片驱动部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的位移量。

设计方案

1.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支撑台及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上的固定机构、间隙测量机构、垫片选择机构、控制器;

所述间隙测量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

所述垫片选择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选择并推出垫片;

所述间隙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拨片驱动部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的位移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驱动部件包括气缸、双向滑台,所述双向滑台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拨片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拨片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往相反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测量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部件、支撑板,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做升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的升降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的自由端伸入和\/或拔出所述差速器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选择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多个垫片存放器、垫片选择驱动器,多个所述垫片存放器分成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组,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垫片存放器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驱动对应的所述垫片存放器推出所述垫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的空载力矩检测机构,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伺服部件,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伺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的检测的空载启动扭矩判断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左半轴、电机,所述左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左半轴的头部形状为与所述半轴齿轮的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锥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左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右半轴,所述右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左半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半轴齿轮及所述右半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控制报警器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支撑块、定位块、限位轴承、固定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半轴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和\/或显示控制器输出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三个挡板、防护罩,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所述垫片选择机构、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三个所述挡板与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边缘以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新能源减速器、传统手动变速器、DCT及AMT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差速器内部半轴齿轮需要装配垫片,其原因如下:

(1)差速器的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为直齿轮,并且按照垂直角度装配,在汽车左右车轮产生差速时发生相对滚动,由于受直齿和安装角度限制,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在传递力矩时齿侧间隙较大,容易产生偏载和过渡磨损等现象,导致断齿和齿面烧结等问题产生,影响汽车行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装配垫片,通过垫片厚度来调节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黏合位置以减小齿侧间隙,从而达到最佳的传递效果。

(2)差速器壳体为铸铁材料,半轴齿轮转动时磨损较快,通过增加垫片可以大大降低差速器壳体的磨损,延长差速器的寿命。

现有差速器的装配垫片存在如下问题:

(1)装配难度大:由于差速器内部有两个半轴齿轮和两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有两个调整平垫片,两个行星齿轮有两个固定厚度的球面垫片,装配时需要将这个四个垫片加四个齿轮同时装进差速器壳体内腔中,受差速器的内腔空间限制,装配难度非常大。

(2)重复装配次数多:将四个齿轮和垫片装入差速器壳体内腔后,为了验证垫片厚度是否合适,需要进行力矩测试,扭矩满足要求才能确认齿轮啮合间隙合适,不合适需要拆卸后另外选择重新装配和测试,垫片从薄到厚一般有十几组,最多的时候需要拆装十几次才能符合要求。

(3)成本高、时间长:因装配难度大、重复次数多,此工位一般配备的人员多,装配时间也是最长的,严重影响整体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差速器齿轮垫片难以确定准确厚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支撑台及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上的固定机构、间隙测量机构、垫片选择机构、控制器;所述间隙测量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所述垫片选择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选择并推出垫片;所述间隙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拨片驱动部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的位移量。

进一步的,所述拨片驱动部件包括气缸、双向滑台,所述双向滑台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拨片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拨片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往相反方向运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还包括升降驱动部件、支撑板,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做升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的升降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的自由端伸入和\/或拔出所述差速器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垫片选择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多个垫片存放器、垫片选择驱动器,多个所述垫片存放器分成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组,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垫片存放器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驱动对应的所述垫片存放器推出所述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的空载力矩检测机构,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部件、第二检测部件、伺服部件,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伺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部件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的检测的空载启动扭矩判断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左半轴、电机,所述左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左半轴的头部形状为与所述半轴齿轮的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锥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左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包括第二固定座、右半轴,所述右半轴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左半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半轴齿轮及所述右半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控制报警器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支撑块、定位块、限位轴承、固定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半轴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显示部件,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和\/或显示控制器输出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三个挡板、防护罩,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所述垫片选择机构、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三个所述挡板与所述防护罩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边缘以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所述垫片选择机构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选择并推出垫片;所述间隙测量机构包括第一拨片、第二拨片、拨片驱动部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所述第二拨片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的位移量;通过自动化测量和选择垫片,不需人工干预,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测量、选择垫片,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差速器齿轮垫片难以确定准确厚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包括:测量支撑台10及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10上的固定机构、间隙测量机构30、垫片选择机构40、控制器;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选择并推出垫片;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包括第一拨片31、第二拨片32、拨片驱动部件33、第一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二位移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10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31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32的位移量。通过自动化测量和选择垫片,不需人工干预,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31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32的压力,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控制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工作,从而更准确的记录第一拨片31、第二拨片32的位移量,提高了差速器装配的准确性,减少了次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包括气缸、双向滑台,所述双向滑台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拨片31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拨片32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滑块运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往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滑块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拨片31运动,第二气缸驱动第二拨片32运动,控制器控制第一气缸驱动、第二气缸同时驱动第一拨片31、第二拨片32往相反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还包括升降驱动部件34、支撑板35,所述升降驱动部件34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5上端,用于驱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做升降运动;其中,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的升降运动带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的自由端伸入和\/或拔出所述差速器壳体,从而避免把差速器固定在固定机构上时产生磕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部件34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光栅尺,用于带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做升降运动,实现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位移量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的自由端伸入和\/或拔出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准确性,避免磕碰损坏零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升降驱动部件34还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用于带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做升降运动,实现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位移量的精准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中,升降驱动部件34还包括做直线伸缩运动的气缸,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5上端,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安装在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气缸的伸缩运动驱动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做升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包括第一支撑架41、第二支撑架42、多个垫片存放器43、垫片选择驱动器(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垫片存放器43分成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41、所述第二支撑架42的两组,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垫片存放器43工作;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驱动器驱动对应的所述垫片存放器43推出所述垫片。通过自动化选垫,避免人工选垫的误差,从而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在同一个垫片存放器43中存放多个相同规格的垫片,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41上的垫片存放器43用于推出半轴齿轮靠近差速器左壳体的垫片,第二支撑架42上的垫片存放器43用于推出半轴齿轮靠近差速器右壳体的垫片,从而避免人工误操作,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所有的垫片存放器43安装在第一支撑架41上,因而结构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存放器43的形状为中空的圆柱体,该圆柱体内腔的直径大于和\/或等于垫片的直径,从而使垫片从圆柱体的上端放入并且在所述垫片存放器43中堆叠成一列,圆柱体的上端设有盖体,圆柱体的下端设有推送板,垫片选择驱动器用于控制所述推送板运动以打开和\/或关闭圆柱体的腔体。可以理解的是,垫片存放器43还可以是中空的长方体,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垫片存放器43还包括垫片放置槽,垫片放置槽与所述垫片存放器43连通且位于靠近工人的一侧,垫片选择驱动器控制所述推送板打开推送出一块垫片到垫片放置槽中,从而便于工人取出垫片,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的空载力矩检测机构,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检测部件51、第二检测部件52、伺服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检测部件51、所述第二检测部件52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伺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51、所述第二检测部件52靠近和\/或远离所述固定机构;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空载力矩检测机构的检测的空载启动扭矩判断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从而自动化检测,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减少了次品流通到消费者。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检测部件51包括第一固定座、左半轴511、电机,所述左半轴511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左半轴511的头部形状为与所述半轴齿轮的内花键配合的外花键锥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左半轴511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二检测部件52包括第二固定座、右半轴521,所述右半轴521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其中所述左半轴511转动以带动所述半轴齿轮及所述右半轴521转动。通过左半轴511、右半轴521将半轴齿轮顶紧在行星齿轮上,所述左半轴511转动以带动所述半轴齿轮及所述右半轴521转动,控制器记录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伺服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控制器控制两个伺服部件同时驱动第一检测部件51、第二检测部件52往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位移量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检测所述差速器的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的准确性,提高了差速器装配的准确性,延长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伺服部件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光栅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实施例中,伺服部件还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三气缸驱动第一检测部件51直线伸缩运动,第四气缸驱动第二检测部件52直线伸缩运动,控制器控制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同时驱动第一检测部件51、第二检测部件52往相反方向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报警器91,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差速器的扭矩是否符合规范控制报警器91工作。在控制器判断出差速器的扭矩不符合规范时,控制报警器91显示红灯并发送声音提醒;在控制器判断出差速器的扭矩符合规范时,控制报警器91显示绿灯。从而自动化实现了准确检测和有效提示,减少了次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部件21、第二固定部件22,所述第一固定部件21包括第一支撑块、定位块、限位轴承、固定驱动气缸,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块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驱动气缸驱动所述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2包括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半轴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放入在第二支撑块上,固定驱动气缸驱动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把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压止在差速器的第一端,并且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压止在第二支撑块上,从而确保了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半轴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提高了差速器装配的准确性,减少了次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块设有与差速器的第一端形状配对的第一定位槽,第二支撑块设有与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形状配对的第二定位槽;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放入在第二支撑块的第二定位槽中,固定驱动气缸驱动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把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压止在差速器的第一端,并且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压止在第二支撑块的第二定位槽中,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与所述半轴齿轮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提高了差速器装配的准确性,减少了次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显示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显示部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和\/或显示控制器输出的信息。通过可视化显示,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件包括触摸屏。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部件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带有显示屏和按钮。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三个挡板92、防护罩93,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所述防护罩93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10上方,三个所述挡板92与所述防护罩93安装在所述测量支撑台10边缘以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盒体。从而避免测量支撑台10的零件掉落到测量支撑台10外,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还包括整理台94,整理台94与测量支撑台10并列设置,用于拆装差速器壳体。

差速器的半轴齿轮需要的垫片厚度的测量过程:

S1:把差速器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球面垫片、行星齿轮轴装入差速器壳体中;

S2:将差速器壳体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放入在第二支撑块上,固定驱动气缸驱动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把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压止在差速器的第一端,并且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压止在第二支撑块上;

S3:把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的自由端伸入所述差速器壳体中并且位于两个半轴齿轮中间,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驱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分别往左右方向运动,第一拨片31、第二拨片32接触到半轴齿轮时,第一位移传感器记录第一拨片31位置H1,第二位移传感器记录第一拨片31位置H2;

S4: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驱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分别继续往左右方向运动直至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第一位移传感器记录第一拨片31位置H3,第二位移传感器记录第一拨片31位置H4;

S5:控制器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推出左壳垫片、右壳垫片,其中左壳垫片厚度为H3-H1,右壳垫片厚度为H4-H2。

S6:取下差速器壳体并拆解,再把差速器的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球面垫片、行星齿轮轴、左壳垫片、右壳垫片装入差速器壳体中。

差速器的空载力矩测量过程:

S7:把S6装好的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放入在第二支撑块上,固定驱动气缸驱动定位块沿限位轴承限位方向运动把定位块的第一定位槽压止在差速器的第一端,并且把差速器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压止在第二支撑块上;

S8:所述伺服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检测部件51、所述第二检测部件52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直至左半轴511、右半轴521将半轴齿轮顶紧在行星齿轮上,左半轴511头部的外花键与所述半轴齿轮的内花键配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左半轴511以自身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左半轴511转动以带动所述半轴齿轮及所述右半轴521转动,控制器记录半轴齿轮空载启动扭矩;

S9:控制器判断出差速器的齿轮空载启动扭矩不符合规范时,控制报警器91显示红灯并发送声音提醒,进入步骤S10;在控制器判断出差速器的齿轮空载启动扭矩符合规范时,控制报警器91显示绿灯,进入步骤S11;

S10:取下差速器并拆解,进入步骤S1;

S11:取下差速器按合格产品归类存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的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方,用于测量水平固定在所述固定机构上的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垫片厚度;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位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垫片选择机构40选择并推出垫片;所述间隙测量机构30包括第一拨片31、第二拨片32、拨片驱动部件33、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平行垂直设于所述测量支撑台10上方;所述拨片驱动部件33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拨片31、所述第二拨片32分别左右拨动以使所述差速器的两个半轴齿轮分别顶紧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端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一拨片31的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测量所述第二拨片32的位移量;通过自动化测量和选择垫片,不需人工干预,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测量、选择垫片,提高了准确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差速器齿轮垫片难以确定准确厚度的问题。

以上举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587.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295938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G01B 21/08

专利分类号:G01B21/08

范畴分类:31B;

申请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山路8号半导体产业园

发明人:唐亚卓

第一发明人:唐亚卓

当前权利人:江苏御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隆毅

代理机构:44426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差速器齿轮垫片测量装置论文和设计-唐亚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