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审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小学生数学审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李慧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同德实验学校134100

【摘要】“坚持问题导向”一直是各类行业领导要求工作人员干工作的前提,其原因在于弄清问题,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有了明确目的,再为之付出努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如南辕北辙的主人公一样,徒然付出,不能达到目的。这样的道理在小学数学上尤为明显,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一年级要求数学教师领读题目,二年级习惯于数学教师领读题目,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造成解决问题时出现低级错误。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实例,就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作一探究,以期潜移默化中提高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小学数学;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69-01

一、渗透审题技巧,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时有出现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现象,这类学生常被教师冠以“马虎、大意、不认真”等修饰,实则是这类学生审题不透,没有弄清题意的原因导致。面对此类学生,很多老师大挠其头,不知如何应对。其实这类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找准问题关键,从学生生活及自身爱好入手,可有效解决。笔者小学时,有幸遇到一位睿智的老师,告诉我们把题目用线段表示出来,形成直观认识,解决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笔者加以修改运用,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如,莉莉的家乡受到政策优惠,修了宽阔的公路可以直通县城,有100米需要莉莉的村子进行道路两旁绿化,每隔10米种一棵杨树,两头都要种上,问一共要种多少棵。这样的文字题目,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不难,但“既是两旁绿化、又是两头都种”的细节要注意到却不容易。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发挥你们绘画的天赋,把题目中的意思用画作展示出来,学生兴趣高昂,积极去探索自己画的内容是否符合题意,是否两边都画上了树木,是否两头也都画上了树木,等等。

通过学生自己绘画,既要保证与题目对应,又要保证对自己的画作满意,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不但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对题目的要求了然于胸,对于要求解决的问题也自然入脑入心,同时画作直观展示,通过数数,得出答案22棵。教师适时引导22棵杨树的由来,每隔10米一棵,共10棵,又因两头都种,所以一边就是10+1共11棵,又因为两边都种,所以11+11共22棵。不但顺利解决了题目,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审题技巧,提高了学生审题能力,通过审题提高了思考能力,对同类题型,解决起来也就轻而易举了。

二、培养审题能力,养成学生细致认真态度

审题,必须细致认真,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解题答案相差甚大。古语说“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就是这个道理。数学作为一门最严谨的学科,承担着从小就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任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获得一些解题经验后,再遇到类似题目就会想当然,不单是解题方法的想当然、更是直接解题过程的想当然。如,题目一:某学校3年级2班有男生16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女生多少人?题目二:某学校3年级2班有女生16人,女生比男生多5人,男生多少人?两个题目只有“男”和“女”对换了一下位置,当这两个问题分成两节课(尤其是第一节课最后做第一题,第二节课一上课就做第二题)去做练习时,出现了大部分学生算式与上节课算式雷同的现象,这充分暴露了学生受到经验影响,没有认真审题,直接想当然的认为是在复习而列出了与上节课相同的算式,最终谬之千里。

如上所言,如果两个题目同时列出,则结果却大不相同。题目一能够写对的学生,绝大部分题目二也能够写对,这又说明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只是审题时出现一丝恍惚,作出了想当然的判断,结果自然错误多多。受此启发,笔者设计了很多类似题目,如计算题“133+331”和“131+313”,“456-213”和“456-312”等等;读数题“一千零二十点一”和“一千零二点一”等;应用题如上例题之类,供学生对比思考并解决。当类似的题目出现在同一时间、同一张试卷,学生自然而然认为这不是同一道题,又因为文字类似,而越发谨慎读题、认真审题,出现错误的情况便大大减低。同时,教师适时出面引导,正面提醒,反面警示,潜移默化中学生认识到审题重要性,逐渐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也自然养成了细致认真的生活学习态度。

三、培养审题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能力还不够高,远远不能满足数学课所需文字的要求,这造成学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也感觉没有能力去完整的弄清题意,学生自己没信心,也就对审题没有任何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千方百计去培养学生的审题兴趣,甚至可以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出发,以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敢于尝试、主动审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这样一道题:小红家开了一个养殖厂,喂养了12头奶牛和33只奶羊,一头奶牛一周可以挤7升鲜奶,一只奶羊一周可以挤2升鲜奶,问小红家一周可以产多少鲜奶。从字面看这些题不难理解,但让学生认真审题却有些为难,因为低年级小学生对语言的前后搭配和组合关系还不够理顺。此时,笔者作了这样的设计:

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读了一遍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了一遍,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整个题目的意思。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帮助,学生很容易复述出这样的重点:“有12头奶牛,一头产奶7升;33只奶羊,一只产奶2升。”这时就说明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题意。随后,再突出强调,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加深印象,只要明确了“共产多少奶?”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就不再困难。

综上而言,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便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不再认为数学就是枯燥无味的列算式、计算,也有很多其他的乐趣。同时,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结束语

审题的重要性,所有的数学老师都有明确的认知。但在平时教学中,普遍应用最多的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不停的告诉学生要细嚼慢咽,仔细认真,真正弄清题意再做解答,千万不要马虎大意,等等。在教研中,共同探讨比较多的也是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讨论研究,鲜少有对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综合教研,笔者抛砖引玉,就自己工作中的一点所思所想略作表达,期待更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能够引起共鸣,共同探讨,全方位将数学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宇航.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能力训练[J].教学与管理,2011(35).

[2]陈果立.小学低年级学生如何培养审题能力[J].数学教学参考,2016(23).

[3]曹一娉.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策略研究[J].小学数学世界,2018(2).

[4]纪岩峰、李亥令、赵可凸.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审题能力策略探讨[C],教师能力发展课题研究成果集(第十三卷).

标签:;  ;  ;  

小学生数学审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