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
摘 要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老子;思想;道;虚无;辩证法;转化;无为
一、“道”体的阐述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道”似有似无,似某种形象,又似某种实物,在幽远深邃的情况下,好像有某种细微的东西,而且很实在。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混沌为一体,无边无际,无可名状,无形无象,是人们凭着感官无法具体触及的,所以,“道”就是“无”。“无”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一无所有,老子的“无”是为更好地证明“道”的存在。“虚无”描绘“道”的无形、无声、无物。“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2]“道”最终归结到什么也没有,即“复归于无物”。
互动直播课堂根据生源的特点,并不硬性规定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授课方式、课程难点、重点,不能根据预设的程序机械化地操作,应根据实际需要自然生成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非常严格的计划与提前的预设,抛弃程序化、录像化、机械型、重复性的教学。直播教学根据各班的个性特点,开展直播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现场生成、因无预设而具有惟一性与不可重复性。
“道”是混成之物,其中有形象,有实物,有细微的精气,万物皆始于它,这是“道”的物质属性。同时,“道”无形、无声、无迹,道即“无”。这又是“道”具有精神的属性。“道”的这两方面属性,说明“道”处于一种精神与物质没有明确区分的混沌状态。“道”“派生万物”,让人们看到了老子哲学里的唯物主义性质;“精神产生物质”,又让人们看到了老子哲学的唯心主义影子。
二、道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混沌而成,天地本原,先天地生,寂静空虚,独立生存,循环不息。宇宙中有人、地、天、道这四种伟大的存在,“道”是其中最高的,天、地、人都源于它。“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虚空的,隐没不现的,但作用无穷,“我”不知道,是谁家之子,好像是在天帝之前。从《老子》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道”在天地之前就有了,它是万物之祖。
将术后成模动物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丹酚酸B高、低剂量组(20、10 mg/kg),每组20只,另取20只动物仅开胸不结扎冠脉作为假手术组。各组均于术前7 d开始ip给药,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p等量生理盐水。
“有生于无”又可说成“无中生有”。“无”指“道”,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的东西。“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作为天地之始的“无”,产生了作为万物之母的“有”。“无”“有”在老子看来,都是“道”,“道”就是无、有的统一体。“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作用。在距今2 500年的春秋时代,老子就提出了“无中生有”的观点,难能可贵,具有伟大的哲学意义。
三、“道”的规律性
(一)事物具有正反两面属性,相反相成
“反者道之动”,老子认为,事物总是朝着它反方向变化发展的,并认为这是“道”的永恒规律。老子看到在动荡的社会里,人的贵贱、福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朝着它的相反方向变化。在2 000多年前,老子思想里就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地方都阐述了这个道理,“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正是老子治理国家的玄机谋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老子的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很可贵的,对提升人类认识、拓展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起着进步意义。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偶发性,甚至频发性早搏,应与心肌炎引起的早搏鉴别。符合下列情况者属良性早搏:无心脏病史,常偶然发现;宝宝无自觉症状,活动如常,心脏不大,无器质性杂音;早搏在夜间及休息时多,活动后心率增快,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
(二)事物对立双方关系不是绝对对立,是可以转化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两种属性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离开了美、善、有、难、长、高,则丑、恶、无、易、短、低就不存在了;同样,离开了后者,前者也不成立。以音声为例,没有唱出的声音,就不会感知到回音;感知不到回音,也就没有唱出的声音,二者融合才能体会到和谐之美。老子的这一观点,揭示了事物正反两种不同的属性,目的是希望人们全面看待事物本身,不偏执看待一切。
(三)物极必反——柔弱胜刚强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最柔弱,可要打败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也只有水能做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这正是老子由“弱”走向“强”的辩证理念。他认为,表面强大者处于劣势,表面柔弱者处于优势,柔弱会战胜刚强。柔美谦下,不争夺,处卑下却润泽万物,合于天道。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无处不在,以柔克刚,正言若反,倡导人要具有柔弱、慈爱、俭吝、谦下、不争的品格。
四、道的境界——无为
道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并不是字面意义所含的“不要作为”,而是“不要作出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句话的意思是,“道”永远顺应自然规律,所以就能无所不为。侯王如能坚守它,万物就会自己成长变化。成长变化而产生私欲时,“我”将用“道”的质朴来震慑它。用“道”的质朴来震慑它,就不会产生私欲。万事万物不会产生私欲,天下便自然归于正道。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才具有深妙的意味。正是“道”的深远而看不见的品格,才生养、推动万物。“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作无为之为,行无事之事,品无味之味。“为无为”是为了有为,“事无事”是为了成事,“味无味”是为了品味。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更不是消极的不作为,它是“道”的最高境界,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最高状态。
参考文献
[1][2]饶尚宽.老子·二十一章[M].北京:中华书局,2019.55.36-37.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25(2019)08-0041-02
作者简介潘晓瑾(1978-),女,上海人,安徽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先秦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周 丹】
标签:老子论文; 万物论文; 哲学论文; 思想论文; 柔弱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先秦哲学论文; 道家论文; 《文化学刊》2019年第8期论文; 安徽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