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家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一、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鹏[1](2021)在《噬菌体组合物抗兔肠道病原菌感染作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是引起家兔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制约了兔产业的健康发展。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进行防治,然而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加剧致使养殖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自2020年开始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该政策的落地实施成为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因此,寻求新型抗生素替代品具有重要意义。噬菌体是一种能寄生在细菌上的病毒,利用其自身特异性侵染细菌,使被感染的细菌裂解死亡。噬菌体疗法是利用噬菌体进行抗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只针对特定的细菌起作用,对正常菌群、人体和动物细胞并无影响,因此将其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兔源大肠杆菌噬菌体进行了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基因组特征研究,以及评估其对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旨在为利用噬菌体防控兔大肠杆菌病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浙江省某兔场腹泻病兔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经革兰氏染色和PCR鉴定,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1株,命名为ZJE1株,ZJE1株对头孢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较敏感;以大肠杆菌分离株ZJE1为宿主菌,分离纯化出噬菌体5株,分别命名为ZRP1、ZRP2、ZRP3、ZRP4和ZRP5,并对噬菌体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用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发现噬菌体分离株由六角形的头部、可收缩的尾鞘和尾管组成,5株噬菌体均属于肌尾噬菌体科。采用双层平板法测定了噬菌体分离株的宿主谱、最佳感染复数、p 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ZRP1、ZRP2、ZRP3、ZRP4和ZRP5在p H5-7、55°C范围内保持良好活性,潜伏期为11-19分钟内,具有宿主特异性,在常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通过裂解活性测定5株噬菌体体外抗大肠杆菌ZJE1作用,发现5株噬菌体均能裂解ZJE1,ZRP5活性较高,滴度为3.68×1011PFU/m L。采用Illumina Hi Seq方法对5株噬菌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结果显示5株噬菌体均为双链DNA的烈性噬菌体,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其中噬菌体ZRP1为Wifcevirus属,基因组长度68201bp,GC含量为46.16%;噬菌体ZRP2和ZRP3为Vequintavirus属,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37511 bp、136351 bp,GC含量分别为43.61%、43.70%;噬菌体ZRP4和ZRP5为Tevenvirinae亚科、Krischvirus属,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67091 bp、166580 bp,GC含量分别为40.40%、40.25%;5株噬菌体均为较新型噬菌体。进一步对ZRP4和ZRP5两株T4-like噬菌体进行比较基因组及功能分析,噬菌体ZRP4和噬菌体ZRP5基因组均由头部结构蛋白、DNA包装、尾管和尾鞘结构蛋白、基板结构蛋白、长尾纤维结构蛋白、裂解酶蛋白和调控酶蛋白模块组成。用噬菌体保守基因衣壳蛋白gp23基因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噬菌体ZRP4与KFS-EC属同一分支,噬菌体ZRP5与E26属同一分支,两株噬菌体基因仅有15个差异氨基酸;以T4噬菌体远端尾丝蛋白gp37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噬菌体ZRP4与RB49属同一分支,噬菌体ZRP5与E26属同一分支,两株噬菌体基因C末端956-1215位氨基酸(260个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ZRP4和ZRP5两株共有基因249个,ZRP4特有基因23个,ZRP5特有基因18个。通过体外抑菌试验优选噬菌体ZRP1、ZRP2、ZRP3、ZRP4及ZRP5的等比组合物命名为ZRP1-5,用35日龄新西兰实验兔进行体内试验,评估噬菌体ZRP5与噬菌体组合物ZRP1-5抗ZJE1的作用效果。试验分组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攻毒对照组)、C组(灌胃噬菌体ZRP5裂解液)与D组(灌胃噬菌体组合物ZRP1-5裂解液)。灌胃噬菌体或噬菌体组合物裂解液后,同时对B组、C组、D组分别经口灌胃50 m L浓度为4×108 CFU/m L的大肠杆菌ZJE1菌液。结果显示,B组(攻毒对照组)实验兔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和血清内毒素明显呈上升趋势,而C组和D组(噬菌体治疗组)实验兔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清中内毒素的含量显着低于B组(P<0.05)且实验兔的增重显着高于B组(P<0.05);回肠切片镜检结果显示,攻毒感染组实验兔肠上皮绒毛损伤明显,噬菌体治疗组实验兔的肠上皮则保持完整。结果表明噬菌体ZRP5和噬菌体组合物ZRP1-5在体内外均能杀灭兔源大肠杆菌,且噬菌体组合物ZRP1-5治疗效果优于噬菌体ZRP5。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一种理想的兔大肠杆菌噬菌体组合物,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遗传学背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临床开发抗兔源大肠杆菌感染的噬菌体组合物提供参考。

李士栋,宋大伟,阎英凯[2](2021)在《三种常见家兔肠道致病菌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腹泻疾病是目前制约我国兔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对导致家兔腹泻常见的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毛状芽孢杆菌3种细菌进行简要综述,为家兔养殖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汪强荣[3](2020)在《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鹿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合理,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形成僵鹿,严重时会引起仔鹿死亡。大肠杆菌传播迅速,一旦发病,该病传播迅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兽医临床主要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病,由于抗生素的长时间不规范使用,细菌在药物压力下就产生了耐药菌。由于使用的抗生素不同,不同地域、不同鹿场的细菌耐药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治疗前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可在药物选择和预防、控制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试验主要采集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规模较大的一个种鹿场腹泻仔鹿的肛拭子,对腹泻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内容。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种鹿场采集的腹泻仔鹿的肛拭子用细菌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微量生化管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等鉴定方式。105份仔鹿腹泻肛拭子中检测出携带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62株。毒力基因的检测。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种鹿场共采集105份仔鹿腹泻粪便样本,共分离到65株大肠杆菌;采用常规PCR方法,对大肠杆菌毒力岛(ETT2,eaeA,sepA,ler,irp2,h1yA)、毒素(afaD-8,estA,estB,Stx1,Stx2,LT-I,LT-II,EAST1)、粘附素(K88,K99,987p,F1,F41,F17,F18,saa,CS31A,afaE-8)编码基因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抗原基因,总共26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异性毒力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总共检测出携带毒力基因的大肠杆菌62株。在分离的62株分离株中,有96.8%(60株)的分离株携带至少一种粘附素基因,其中以F1(60/62)基因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F17(13/62),CS31A(4/62),afaE-8(2/62),K88(1/62)。没有检测到K99、F41、F18、987P和saa基因;62株分离株中至少携带一种毒素,其中以ETT2(59/62)的检出率最高,其次是irp2(12/62),eaeA(7/62),LT-II(5/62),hlyA(5/62),ler(4/62);H7抗原检出11株。没有检测到LT-I、O157、Stx1、Stx2、EAST1、aFaD8和Sep。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纸片法,选取兽医临床上常用的19种抗生素对62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克林霉素、麦迪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性最高,耐药率分别为85.5%、80.6%和79.0%;分离株对氟苯尼考和头孢哌酮很敏感,敏感率为100%。部分耐药基因的PCR扩增。通过PCR方法对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的部分已经研究报道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喹诺酮类检测了gyrA、gyrB、parC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25.8%、95.2%;氯霉素类的代表基因主要是floR基因和clma基因,floR基因的阳性结果为8.1%,clma基因的阳性结果为3.2%;磺胺类的代表基因主要是Sul2基因,Sul2基因的阳性结果为29.2%;氨基糖苷类代表基因主要是Aph(3’)和aadA基因,阳性结果分别为14.5%和12.9%;四环素类代表基因主要是tet(B)基因,阳性结果为6.5%;β-内酰胺类代表基因主要是blaTEM和blaCTX基因,阳性结果分别为30.6%和29.0%。采用简便易行的理化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鹿场内致仔鹿腹泻的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耐药基因检测,初步掌握该地区内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状况,为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快速诊治和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

王佳佳,刘玉梅,刘宁,谢辉,孙雪岩,宋怡婉,张自强[4](2020)在《家兔源性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文中研究指明兔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都可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等疾病,二者混合感染后对仔兔危害极大。为了确定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河南省某兔场断奶前后病死仔兔进行剖检。通过采集腹泻、死亡仔兔肝脏、肺脏、脾脏、盲肠、肠系膜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PCR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仔兔为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经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对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拉定等五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上述研究结果为兔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了参考。

王佳佳,王丽,许璐冰,张伊阳,谢辉,张自强[5](2019)在《兔源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兔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都可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等疾病,其混合感染后对仔兔危害极大。为了确定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河南省某兔场断奶前后病死仔兔进行剖检,采集腹泻、死亡仔兔肝脏、肺脏、脾脏、盲肠、肠系膜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PCR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兔肝脏感染菌为大肠杆菌,肠系膜感染菌为克雷伯氏菌。经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同时对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拉定等五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该研究为兔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参考。

李重阳,孙佳芝,王永明,王晓丽[6](2019)在《兔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初步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对滨州市地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本研究分离鉴定多家兔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生化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兔大肠杆菌35株,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兔大肠杆菌可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麦芽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27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80%)株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92.6%)最高,对头孢哌酮、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利福平、头孢氨苄和磷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69%、53%、48%、31%、16%、11%、8%、8%。本研究对滨州市多家兔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种类进行初步的调查,为今后兔场大肠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前期数据和科学的方法。

宋晓莉[7](2019)在《江苏部分地区肉羊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部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肉羊腹泻是肉羊养殖业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对肉羊养殖的影响不容小觑。因其携带的毒力因子和血清型复杂多样,以及由于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导致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给生产中预防和控制肉羊大肠杆菌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揭示临床健康肉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携带情况及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于2017~2018年采集江苏部分地区临床健康肉羊源肛拭子样品共计925份样品,运用PCR方法对其主要毒力基因(K88、K99、987P、F41、HPI、LEE、ST1、ST2、LT1、Stx1、Stx2、Stx2e)进行了快速检测及分离鉴定。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样品中各毒力因子有所差异,并且与猪、禽、牛、禽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分布存在差异,Stx1+毒素阳性率(31.57%)过高,而在羊身上却不致病,很可能肉羊是人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储存宿主。样品中未检测到987P、F18、ST2、Stx2e,K88+检出率为1.62%,仅在扬州和海门地区检出;F41+、K99+的总检出率分别为0.97%与0.11%,仅在扬州市检出;HPI+总检出率为40.43%;LEE+总检出率为4.65%;HPI+总检出率为31.57%;Stx2+总检出率为2.83%,仅在扬州、海门、灌云检出,Stx1和Stx2;ST1+仅在扬州检出,总检出率为0.11%。共分离到59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共可分为13种不同毒力因子组合,依次为K88+(11株)、F41+(1株)、LEE+(32株)、HPI+(211 株)、Stx1+(176 株)、Stx2+(7 株)、K88+HPI+(4 株)、LEE+HPI+(38 株)、LEE+Stx1+(6 株)、HPI+Stx1+(83 株)、HPI+Stx2+(6 株)、LEE+HPII+Stx1+(11 株)、LEE+HPI+Stx2+(5株)。为探明临床健康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O抗原型,采用玻板凝集试验对选取的235株分离株进行了 O抗原型测定,结果显示,有120株(51.06%)定型,073为优势血清型,其中3株(1.28%)为08血清型,3株(1.28%)为020血清型,97株(41.28%)为073血清型,8株(3.40%)为078血清型,9株(3.83%)为0157血清型,与之前所报道的猪、鸡、兔、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型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不同饲养模式、季节、品种的样品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差异,比较分析后结果显示,在不同饲养模式下,毒力因子检出率在总体上是放养式>半封闭式>全封闭式;不同季节毒力因子检出率在总体上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不同品种毒力因子检出率在总体上是波杂羊>湖羊>山羊>藏羊。为探明临床腹泻肉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携带情况及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于2017~2018年采集江苏地区发生腹泻的24个肉羊养殖场共计75份样品,运用PCR方法对其主要毒力基因(K88、K99、987P、F41、HPI、LEE、ST1、ST2、LTI、Stx1、Stx2、Stx2e)进行了快速检测及分离鉴定。数据统计表明,不同地区样品中各毒力因子有所差异,并且与之前报道的猪、牛、兔、禽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分布有所差异,采集的样品中未检测到 K99+、987P+、F41+、F18+、STI+、ST2+、Stx2e+;K88+总检出率为 6.67%,仅在扬州和海门地区检出;HPI+总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6.67%,LEE+总检出率为24%。Stx1+检出阳性率较高,为33.33%;Stx2+仅在扬州、海门、泗阳检出,总检出率为4%。共分离了 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可分为11种不同毒力因子组合,依次为K88+(5株)、HPI+(4 株)、LEE+(2 株)、Stx1+(9 株)、Stx2+(1 株)、HPI+Stx1+(12 株)、HPI+Stx2+(2 株)、LEE+HPI+(3 株)、LEE+Stx1+(12 株)、LEE+Stx2+(1 株)、LEE+HPI+Stx1+(5株)。为探明临床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O抗原型,采用玻板凝集试验56株分离株进行了 O抗原型测定,结果显示,有33株(58.93%)确定分型,073为优势血清型,其中1株(1.79%)为08血清型、24株(42.86%)为073抗原型、3株(5.36%)为078抗原型、5株(8.93%)为0157抗原型,与之前所报道的猪、鸡、兔、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型存在较大差异。为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指导,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对江苏地区的健康和腹泻肉羊源29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 13种抗生素的药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临床健康与腹泻肉羊源分离株对13种药物的敏感度差异不大,但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之间有所差异,大多数菌株对多黏菌素B和磷霉素较敏感,强力霉素耐药性最强,四环素和新霉素次之。为测定带有不同毒力因子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选取O抗原型为073的3株临床健康肉羊源分离株(HPI+、Stx1+、HPI+Stx1+各1株),运用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测定其毒力。结果表明,同时带有HPI+和Stx1+的分离株毒力最强,其次单独是带有Stx1+的分离株,单独带有HPI+的分离株毒力相对较弱,可见,毒力因子的数量与毒力成正相关。

张懋[8](2019)在《小熊猫源大肠杆菌病的病理诊断、病原鉴定与全基因组测序》文中指出小熊猫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具有独特的生态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许多动物园都引进饲养,随着圈养数量的增加,疾病引起的死亡报道也不断增加。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复杂,临床动物感染大肠杆菌病病理表现各异,主要以肠道病变为主。临床兽医仅通过发病特征往往不能准确判定病因,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相关诊断。2018年4月本实验室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得一死亡小熊猫组织样品,通过病理组织学及细菌学方法对其进行病因诊断,综合诊断为该小熊猫因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引发败血症导致多系统衰竭致死。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常规分离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性试验、小鼠攻毒试验、以及细菌全基因组的检测等相关试验,结果为:1.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灰白色,微凸,在麦康凯平板上菌落成红色,单个菌落直径约为12mm,在显微镜下多为单个分布的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且无芽孢,长约13μm。2.分离菌株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与NCBI细菌基因库比对,与已有大肠杆菌序列重合度达99%以上。3.对18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耐药,对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高度敏感。4.小鼠攻毒试验得出半数致死量LD50=6.5×107 CFU/mL,攻毒小鼠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与死亡大熊猫的肠道病理组织变化吻合。5.全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大肠杆菌高度同源,检测出耐药基因21个,毒力基因713个。综上,通过病理学诊断与细菌学鉴定相结合确诊该小熊猫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死;通过对分离菌株开展耐药性试验,可为小熊猫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用药选择提供参考,小鼠攻毒试验有利于把握该菌株的致病力;全基因测序技术在基因水平揭示该大肠杆菌遗传特性,将小熊猫大肠杆菌病致病机理的研究深入到基因水平,为未来相关疫苗研发提供基础资料。

李重阳,孙佳芝,王永明,王晓丽[9](2018)在《兔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初步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为对滨州市地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本研究分离鉴定多家兔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生化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兔大肠杆菌35株,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兔大肠杆菌可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麦芽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27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80%)株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92.6%)最高,对头孢哌酮、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利福平、头孢氨苄和磷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69%、53%、48%、31%、16%、11%、8%、8%。本研究对滨州市多家兔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种类进行初步的调查,为今后兔场大肠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前期数据和科学的方法。

李天芝,于新友,沈志强[10](2016)在《一株兔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山东滨州某兔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O128型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中,该菌株对昆明系小白鼠、仔兔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二、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噬菌体组合物抗兔肠道病原菌感染作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概述
        1.1 大肠杆菌简介
        1.2 兔大肠杆菌病简述
        1.3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分类
        1.4 大肠杆菌EPEC发病机制
        1.5 大肠杆菌治疗与防控
    2 噬菌体及噬菌体治疗概述
        2.1 噬菌体简介
        2.2 噬菌体结构与分类
        2.3 噬菌体生命周期
        2.4 噬菌体研究与应用
        2.5 烈解性噬菌体治疗的特点
        2.6 噬菌体治疗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兔源大肠杆菌噬菌体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菌株与噬菌体样品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1.5 噬菌体分离纯化
        1.6 噬菌体电镜观察
        1.7 噬菌体宿主谱测定
        1.8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测定
        1.9 噬菌体p H稳定性测定
        1.10 噬菌体热稳定性测定
        1.11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1.12 体外条件下噬菌体对宿主菌的作用效果
        2 试验结果
        2.1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2.2 噬菌体分离及电镜观察
        2.3 噬菌体宿主谱测定
        2.4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测定
        2.5 噬菌体p H稳定性测定
        2.6 噬菌体热稳定性测定
        2.7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测定
        2.8 体外条件下噬菌体对宿主菌的作用效果
        3 讨论
    第二章 两株 T4-like 噬菌体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菌株与噬菌体样本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噬菌体基因组制备
        1.5 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
        1.6 噬菌体ZRP4和ZRP5 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结果
        2.2 噬菌体ZRP4和ZRP5 基因组的一般特性
        2.3 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与尾丝蛋白序列分析
        2.4 噬菌体差异基因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噬菌体组合物抗兔大肠杆菌作用效果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细菌及噬菌体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体外条件下噬菌体组合物对宿主菌的作用效果
        1.5 口服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模型的建立
        1.6 噬菌体对兔致病性大肠杆菌ZJE1 的防治效果
        2 试验结果
        2.1 体外条件下噬菌体组合物对宿主菌的作用效果
        2.2 口服致病性大肠杆菌发病模型的建立
        2.3 噬菌体对兔致病性大肠杆菌ZJE1 的防治效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个人简历
致谢

(2)三种常见家兔肠道致病菌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1.1 形态与生化特性
    1.2 临床症状
    1.3 敏感药物与耐药性
2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2.1 形态与生化特性
    2.2 临床症状
    2.3 敏感药物与耐药性
3 毛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iliformis)
    3.1 形态与生化特性
    3.2 临床症状
    3.3 敏感药物与耐药性

(3)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1章 引言
    1.1 大肠杆菌的一般特征
    1.2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鹿腹泻病
    1.3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研究进展
        1.3.1 粘附素(adhesins)
        1.3.2 肠毒素
        1.3.3 志贺毒素
        1.3.4 毒力岛ETT2
        1.3.5 α溶血素(α-haemolysin,hlyA)
    1.4 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4.1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
        1.4.2 耐药性产生机理
        1.4.3 几大类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理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致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
        2.2.2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2.2.3 大肠杆菌形态学鉴定
        2.2.4 大肠杆菌生化鉴定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试验结果
        2.3.1 粪便样品分离结果
        2.3.2 菌落形态与菌体形态观察结果
        2.3.3 生化鉴定结果
        2.3.4 16S rRNA鉴定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致仔鹿腹泻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
    3.1 试验材料
        3.1.1 菌种来源
        3.1.2 试验动物
        3.1.3 试验阳性菌株
        3.1.4 实验试剂
        3.1.5 实验仪器
        3.1.6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菌DNA的提取
        3.2.2 PCR扩增条件的设定
        3.2.3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
        3.2.4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回收
        3.2.5 小鼠致病性试验
    3.3 试验结果
        3.3.1 粘附素基因检测结果
        3.3.2 毒素基因检测结果
        3.3.3 致病性试验结果
        3.3.4 毒力基因测序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
    4.1 试验材料
        4.1.1 菌种来源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1.4 PCR扩增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试验方法
        4.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4.2.2 耐药基因PCR扩增
    4.3 试验结果
        4.3.1 药敏试验结果
        4.3.2 仔鹿大肠杆菌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兔源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3 细菌分离纯化
    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1.5 PCR鉴定
        1.5.1 细菌DNA的提取
        1.5.2 PCR扩增反应体系(25μL)
    1.6 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临床剖检
    2.2 形态及培养特性观察
    2.3 PCR鉴定
    2.4 药敏试验
3 小结与讨论

(6)兔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初步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病料的分离鉴定
    1.3 生化鉴定试验
    1.4 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病料的分离鉴定
    2.2 生化鉴定试验
    2.3 药敏试验
3 讨论

(7)江苏部分地区肉羊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1 大肠杆菌所致羊的疾病
        1.1 羊大肠杆菌病
        1.2 母羊乳房炎
    2 大肠杆菌常见毒力因子流行现状
        2.1 黏附素性菌毛
        2.2 肠毒素
        2.3 毒力岛
    3 检测方法
        3.1 免疫学检测方法
        3.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4 羊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性
        4.1 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
        4.2 国内外羊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一: 临床健康肉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相关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
        2.2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3 讨论
研究二: 临床腹泻肉羊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相关特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样品的快速检测结果与分析
        2.2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3 讨论
研究三: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及毒力测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2.2 半数致死量(LD_(50))试验结果
        2.3 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小熊猫源大肠杆菌病的病理诊断、病原鉴定与全基因组测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小熊猫研究概况
        1.1.1 种群分布现状
        1.1.2 圈养资源及主要疾病
    1.2 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1.2.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1.2.2 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鉴定方法
        1.2.3 各种动物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1.2.4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与耐药现状
    1.3 细菌全基因测序技术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小熊猫源大肠杆菌病的病理诊断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样品采集
        2.1.3 实验步骤
    2.2 实验结果
        2.2.1 病理剖检结果
        2.2.2 病理组织学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小熊猫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细菌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
        3.2.2 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
    3.3 讨论
第4章 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分离菌株的小鼠攻毒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小鼠攻毒方法及半数致死量测定
        5.1.3 小鼠组织细菌分离鉴定
        5.1.4 分离菌株感染小鼠后的病理学研究
    5.2 实验结果
        5.2.1 攻毒小鼠剖检变化及半数致死量的计算
        5.2.2 攻毒小鼠组织病理学变化
    5.3 讨论
第6章 分离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测序流程
        6.1.3 信息分析流程
    6.2 结果
        6.2.1 基因组组装结果
        6.2.2 编码基因预测结果
        6.2.3 基因岛预测结果
        6.2.4 前噬菌体预测结果
        6.2.5 基因组功能注释结果
        6.2.5.1 通用数据库注释结果
        6.2.5.2 专有数据库注释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四、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噬菌体组合物抗兔肠道病原菌感染作用效果研究[D]. 王志鹏.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三种常见家兔肠道致病菌的研究现状[J]. 李士栋,宋大伟,阎英凯. 中国养兔杂志, 2021(02)
  • [3]新疆第二师腹泻仔鹿粪中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D]. 汪强荣. 塔里木大学, 2020(10)
  • [4]家兔源性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王佳佳,刘玉梅,刘宁,谢辉,孙雪岩,宋怡婉,张自强. 中国兽医科学, 2020(04)
  • [5]兔源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A]. 王佳佳,王丽,许璐冰,张伊阳,谢辉,张自强. 第九届(2019)中国兔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9
  • [6]兔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初步调查研究[J]. 李重阳,孙佳芝,王永明,王晓丽. 中国养兔, 2019(03)
  • [7]江苏部分地区肉羊源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部分特性研究[D]. 宋晓莉. 扬州大学, 2019(02)
  • [8]小熊猫源大肠杆菌病的病理诊断、病原鉴定与全基因组测序[D]. 张懋.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兔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初步调查[A]. 李重阳,孙佳芝,王永明,王晓丽. 第八届(2018)兔业发展大会论文集, 2018
  • [10]一株兔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 李天芝,于新友,沈志强. 中国养兔, 2016(04)

标签:;  ;  ;  ;  ;  

家兔大肠杆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