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耐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滤膜,疏水,总状花序,脱盐,卵形,聚酰胺,等离子体。
耐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世丰[1](2019)在《“雄鸡”梨树耐污染、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一文中研究指出“雄鸡”梨树chantileer pear,梨属蔷薇科植物,产于中国东部及东南部,朝鲜、日本等地均有种植。“雄鸡”梨树属中等乔木,高可达8至10米;树冠为狭圆锥形(或瘦长直立金字塔形),冠幅可达4至5米;枝干粗壮、褐色,带有枝刺;叶片宽卵形或卵形(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19-12-26)
赵爽[2](2018)在《用于染料废水脱盐的高通量、耐污染疏松纳滤复合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大约7×10~5吨染料,种类繁多,并在纺织,塑料,橡胶和皮革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染料的合成过程当中,由于无机盐的存在,染料的稳定性及纯度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氯化钠,硫酸钠等无机盐常用来提高上染率。纺织品染色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不仅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对染料废水的脱盐处理及回用迫在眉睫。膜分离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传统纳滤膜对于二价盐的截留率过高,难以有效实现染料中电解质的脱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制备疏松型纳滤膜实现活性染料与电解质的有效分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天然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并将改性PEI通过静电吸引沉积在带负电荷的水解PAN超滤膜表面制备新型疏松纳滤膜。另外,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诸多手段对复合膜的表面化学组成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表征。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对甲基蓝与刚果红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97.3%和97.1%,但对NaCl的截留率仅5%。同时,该膜具有较大的渗透通量(51 L/(m~2·h)压力为0.2 MPa)和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91.7%),并且在30h的长期运行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2)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焦性没食子酸(PG)与ε-聚赖氨酸(ε-PL)共沉积在PAN超滤基膜表面,并对改性膜表面进行聚乙二醇化后制备得到具有抗微生物污染的复合疏松纳滤膜。当PG/ε-PL的质量比为1:1,4-arm-PEG的浓度0.4g/L时,制备的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最佳,其通量为76.3L m~(-2) h~(-1) MPa~(-1),对甲基蓝,酸性品红,结晶紫以及亚甲基蓝的截留率分别为98.9±0.2%,97.5±0.1%,81.1±0.5%和69.5±0.5%,对NaCl的截留率仅17%。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展现出了较好的抗菌性能。(3)通过对基膜进行改性并在膜表面引入Co~(2+),低温(50℃)原位生长Co/Ni水滑石。在膜表面构建更多的二维传质通道,达到了提升膜的分离性能的目的。并通过SEM、XRD、XPS等手段对疏松纳滤膜进行了表征。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对甲基蓝与酸性品红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97.9%和97.5%,但对NaCl的截留率低于3%。同时,该膜具有较大的渗透通量为198.6 L m~(-2) h~(-1) MPa~(-1)和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91.7%),并且在30h的长期运行中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4)通过调控氧化石墨烯层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π-π堆叠作用来调控层间距,实现了精确离子筛分。并通过SEM、XRD、XPS等诸多手段对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除此之外,还对氧化石墨烯层间传质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陶正兴,朱加生[3](2017)在《耐污染反渗透膜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反渗透是采用膜法分离的水处理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和细菌等杂质。本文以耐污染反渗透膜在某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为例,对其进出水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研究了耐污染反渗透膜的性能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耐污染反渗透膜的回收率、产水电导率和脱盐率等性能指标在短时间内保持稳定,膜的性能衰减较小;良好的预处理设计对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7年08期)
李银[4](2017)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迈克尔加成改性构建混合电荷耐污染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污染是反渗透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研发耐污染反渗透膜对于提高反渗透膜应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两性离子被证实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耐膜污染反渗透膜改性材料,但存在原料选择范围狭窄,改性手段对化合物官能团、反应条件和设备要求严格等缺点,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为此,本论文在两性离子耐污染机理的启示下提出在反渗透膜表面引入与两性离子具有类似荷电与水合效应的混合电荷层,以提高反渗透膜表面耐污染改性的实际应用可行性。本论文以聚乙烯亚胺(PEI)、2-丙烯酰氨基-2-甲基-1-丙烷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叁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设计了一个温和的“表面胺化+迈克尔加成”两步改性法,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构建了局部电荷平衡的混合电荷层,制备出混合电荷层修饰的反渗透膜;以亲水性和荷电性为指标,对改性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通过表面性质和结构表征,考察了改性过程对膜结构的影响;考察不同污染物对氯化钠水溶液反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评价改性膜的耐污染性能,并分析了耐污染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构建的混合电荷表面改性层具有优异的耐污染性能。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表面胺化+迈克尔加成”两步改性方法设计:首先通过酰胺化反应在原膜表面接枝PEI,为后续迈克尔加成引入氨基反应位点;其次以AMPS(阴离子)和DMC(阳离子)为原料,与氨基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混合电荷层。表面性质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通过两步法可成功在反渗透膜表面构建混合电荷层,且对膜结构无明显破坏作用。(2)“表面胺化+迈克尔加成”两步法条件优化:以膜表面亲水性和荷电性为评价指标,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酰胺化反应-PEI浓度为3wt%,反应温度为39°C,反应时间为lh;迈克尔加成反应-采用同步接枝法,AMPS/DMC总浓度为lwt%,阴阳离子配比为1:1,反应温度为29°C,反应时间为150min。优化后的膜表面呈局部电中性状态且亲水性大幅提升。(3)改性膜分离性能和耐污染性能评价:在25°C,1.6MPa的操作条件下,将改性膜用于2000mg/L氯化钠溶液的分离,结果表明:水通量略有降低,由44.8 L·m-2· h-1降为39.6 L·m-2· h-1,截留率略有提升,分离性能基本不受影响;耐氯性能无明显变化;以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腐植酸钠、牛血清蛋白以及溶菌酶为污染物,进行动态耐污染实验发现,单一和复合污染物条件下,改性膜均能表现出优异的耐污染性能;通量恢复实验表明改性膜经纯水清洗后具有优良的通量恢复率。(4)耐污染机理分析:膜表面污染过程中,小分子有机物受静电相互作用影响更大,也更易克服亲水壁垒,造成膜污染;不同电性蛋白质间的复合对膜污染程度基本无影响,但在污染初期,受静电吸引作用影响,具有加速膜污染形成的作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蛋白质的复合则对膜污染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在两性离子耐污染机理的启示下,采用“表面胺化+迈克尔加成”两步法,简单温和地在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构建了电荷平衡的混合电荷层,不仅实现了反渗透膜耐污染性能地提升,而且克服了两性离子材料原料选择范围小、反应过程严苛复杂等不足,为开发耐污染反渗透膜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6-01)
祝敏,沈广录,黄洪伟,梁松苗,金焱[5](2017)在《宽流道反渗透膜耐污染性分析及其在电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宽流道反渗透膜的抗污染效果,并结合电厂应用案例,以煤矿井水为原水,对宽流道反渗透膜和混床工艺制备锅炉补给水的实际应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宽流道反渗透膜表现出较高的耐污染性,用于处理原水水质较为复杂的锅炉补给水的工艺可靠,产水水质满足电厂锅炉补给水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7年03期)
袁晓彤[6](2017)在《MBFR中疏水性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及耐污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膜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是将高效膜曝气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水污染控制技术,在MBfR中,膜作为氧气传质及生物膜附着的双重载体,其氧气传质性能、稳定性能、耐污染性能、生物亲和性能等对系统的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适用于MBfR的商品化膜尚不多见。论文针对MBfR研究中疏水性微孔膜供氧能力不足、耐污染性较差等问题,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多巴胺(Dopamine,DOPA)为单体,利用自聚合法对课题组自制疏水性PVDF中空纤维微孔膜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响应曲面法以氧传质性能为主要评价指标优化表面改性条件,结果表明:通过投加氧化剂高碘酸钠(S),可加速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在膜表面上的沉积速率,大大缩短涂覆时间。当最佳表面改性条件DOPA浓度0.85 g/L,n(S):n(DOPA)=1.5,涂覆时间6 h,热处理温度40 ℃C时,多巴胺改性膜具有与PVDF原膜相似的机械性能;其氧气传质特性显着优于原膜,氧总转移系数(KLa)提高至原膜的2.14倍(由0.78× 10-2 min-1提高至1.67× 10-2 min-1),此外膜表面静态接触角及形貌监测结果表明,改性膜表面亲水性提高(接触角自原膜76.7 °降至36.3 °),粗糙度增加(由190.33 A增加至355.91 A)。通过投加氧化剂S,可以加速DOPA的自聚合氧化过程,提高PDA在膜表面的沉积速率,提高PDA聚合层在膜表面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多巴胺改性膜的化学稳定性,在极性溶液丙酮、强酸(HC1 pH1.0)、强碱(NaOHpH13.0)叁种极端环境中,通过投加氧化剂S,PDA聚合层的稳定性分别提高了 96.5%,85.1%与48.8%。此外,最佳表面改性条件下多巴胺改性膜化学稳定性实验表明,多巴胺改性膜在极性溶液丙酮、强酸(HC1 pH1.0)、强碱(NaOHpH13.0)叁种极端环境及纯水pH7.0常规使用环境中巴胺改性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但耐碱性较弱。以牛血清白蛋白(BSA)、腐殖酸(HA)、海藻酸钠(SA)为典型污染物,结合XDLVO理论评价原膜、改性膜与叁种污染物及污染物之间在不同pH值(pH 4.0、7.0、10.0)下界面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在pH为4.0的条件下,叁种污染物与原膜之间的界面作用能均为负值,表现为吸引力;随pH升高,作用能逐渐增大至正值,表明随着pH的升高,污染物与膜之间的排斥力逐渐增大,从而减缓膜污染,改性膜抗污染性能优于原膜,SA在膜上的吸附量最多,HA其次,BSA最少。通过膜污染实验证明,XDLVO理论的预测与污染实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应用在MBfR系统膜污染机制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7-02-22)
张利娟,袁晓彤,王暄,吕晓龙,温琦[7](2016)在《MBfR中PVDF/pDOPA改性膜耐污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膜生物膜反应器(MBf R)研究中疏水性微孔膜供氧能力不足、耐污染性较差等问题,采用自聚合法对自制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制备适用于MBf R技术的PVDF/p DOPA中空纤维复合膜。选取典型有机污染物牛血清白蛋白(BSA),考察原膜及表面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并采用XDLVO理论定量解析BSA对PVDF原膜及PVDF/p DOPA改性膜的污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改性膜对BSA的吸附速率低于原膜,最终BSA吸附量为原膜的62.1%,进一步的氧传质实验表明BSA污染后,改性膜的氧总转移系数衰减率(14.0%)低于原膜(21.9%),显示出优于原膜的抗污染性能。XDLVO理论所涉及到的叁种界面自由能中,粘附阶段和粘聚阶段的极性力界面自由能均起主导作用,决定总界面自由能的性质,范德华力界面自由能和静电力界面自由能绝对值相对较小,对膜污染影响较为微弱;PVDF/p DOPA改性膜与BSA之间的总表面自由能(10.53 m J/m2)远大于PVDF原膜(-12.52 m J/m2),较好的解释了原膜与改性膜耐污染性能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8期)
张跃端,丁昀,王少锋,魏巍,杨庆[8](2016)在《等离子体改性PVDF微滤膜MBR耐污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在MBR中的膜污染情况,采用低温等离子气相接枝(PIGGP)对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进行改性.经PIGGP改性后的膜纯水通量有所提高,固有阻力Rm由8.75×1011 m-1降低至8.44×1011 m-1;采用正压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平行对比试验,考察改性膜、原膜的比通量衰减及污染阻力分布,发现PIGGP改性膜可逆滤饼层阻力仅占过滤总阻力的36.48%,远小于原膜的57.74%;膜的水力和超声清洗结果显示:PIGGP改性膜通量恢复率均明显好于原膜.反映出改性膜不但可有效降低膜滤饼层的形成与压密,而且膜污染更易得到清除;说明PIGGP改性可显着提高PVDF微滤膜的耐污染性能.试验期间,PIGGP改性膜COD平均去除率93%,略优于原膜91%的去除率;改性膜和原膜出水氨氮和浊度基本相当,分别为3.0~6.0mg/L、0~0.5NTU,表明PIGGP改性未对PVDF微滤膜分离精度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李红宾,石文英,朱红英,王薇,苏玉恒[9](2016)在《耐污染性复合纳滤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化纳滤膜绝大多数采用由二元胺与多元酰氯在非织造布基超滤膜表面界面聚合得到的复合纳滤膜。复合纳滤膜以其基膜和功能层材料可以分别设计,能够在较低压力下同时获得高脱盐率和水通量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膜法水处理领域中。然而由于因环境中无机盐结垢、胶体、有机物和生物膜引起的膜污染,造成产水水质及膜通量的下降,膜寿命大大降低且运行成本增加,迫切需要提高复合纳滤膜的耐污染性。本文从新型单体开发、功能层及新型基膜这叁大方面探讨目前复合纳滤膜耐污染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制备方法中亟需深入研究的内容和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6年06期)
程喜全[10](2016)在《高通量耐污染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抗生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在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工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低能耗、低排放、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势,膜分离技术逐渐取代传统的萃取、精馏等分离技术,备受关注。由于具有独特的孔径结构与荷电性能,纳滤膜一般被认为是依靠压力驱动,无相变、可实现分子级别的膜分离过程,在活性小分子有机物质,诸如抗生素、药物分子、催化剂等的分离应用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商用化纳滤膜渗透通量低、易污染、耐氯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根据被分离物质尺寸开发高通量耐污染复合纳滤膜逐渐成为纳滤膜制备的新思路。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不同种类的新型亲水性复合纳滤膜进行抗生素分离。重点研究了新型亲水性纳滤膜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分离性能;同时也探讨了分离条件对纳滤膜的抗生素分离的影响,以拓宽纳滤膜的应用范围。采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分子与均苯叁甲酰氯(TMC)通过界面聚合工艺制备聚乙二醇基复合纳滤膜。通过改变界面聚合工艺,端氨基聚乙二醇分子量、分子结构等参数获得综合分离性能优异的复合纳滤膜;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分析仪、接触角测试仪等对膜的化学结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溶质传递法测试膜孔径分布;测试聚乙二醇基纳滤膜的的耐污染性、耐氯性与分离性能。研究表明,使用分子量600 g mol~(-1)的端氨基聚乙二醇与分子量为2000 g mol~(-1)的4臂端氨基聚乙二醇作为水相单体所制备的聚乙二醇基复合纳滤膜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能,纯水渗透通量可分别达13.2 L m~(-2) h~(-1) bar~(-1)与9.4 L m~(-2) h~(-1) bar~(-1),是由间苯二胺(MPDA)所制备传统聚酰胺(记为MPDA/TMC)复合纳滤膜的3倍以上,平均孔径分别为0.42 nm和0.38 nm,截留分子量分别为677.8 g mol~(-1)与496.2 g mol~(-1),表面荷正电,对Mg Cl2的截留率分别为95.4%和98.1%。此外,与MPDA/TMC复合纳滤膜相比,由于有饱和的醚氧基团,该种纳滤膜还具有优异的耐污染性能与耐氯性能。使用该种纳滤膜对抗生素进行分离试验,研究表明,与MPDA/TMC复合纳滤膜相比(5 bar下约7.8 L m~(-2) h~(-1)),相同压力下聚乙二醇基复合纳滤膜溶液通量是其4.5倍以上,对荷正电抗生素(妥布霉素)具有92.4%以上的截留率,适用于荷正电抗生素的浓缩与提纯。通过多巴胺涂覆进一步调节该种复合纳滤膜的孔径,使得该种纳滤膜对小分子量荷负电或两性抗生素分子的截留率大幅度提升,溶液通量仍可保持MPDA/TMC复合纳滤膜的3倍以上。调节进料温度、进料压力、进料流速可以改变膜的传质过程与浓差极化现象,从而优化该种纳滤膜的分离性能。当进料温度为30 oC,进料压力为8 bar,进料流量控制在70 L h~(-1)进料浓度为100 ppm时,该种纳滤膜对头孢氨苄的截留率可高达93.1%,渗透通量高达61.5 L m~(-2) h~(-1)。当浓度为800 ppm时,仍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长期使用下,该种膜溶液通量稳定,清洗后溶液通量易恢复(通量恢复率90%以上)。采用没食子酸(GA)、聚乙烯亚胺(PEI)共涂覆制备新型疏松复合纳滤膜;通过对自支撑膜成膜行为、自愈行为、表面结构的研究,探索没食子酸聚乙烯亚胺的成膜机理。制备了GA/PEI复合纳滤膜,研究涂覆条件对膜染料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其化学结构、表面结构及分离性能,发现该种纳滤膜聚有疏松的孔径结构,平均孔径约为0.53 nm,截留分子量约为950.0 g mol~(-1),纯水渗透通量达18.0 L m~(-2) h~(-1) bar~(-1),接触角小于40 o,亲水性能良好,具有优异的耐污染性能。该种膜在醇类、四氢呋喃(THF)溶剂中性能稳定,具有优异的耐溶剂性能。该种膜对阿奇霉素、孟加拉玫瑰红等较高分子量有机物(700~(-1)000 g mol~(-1))具有突出的分离效果。当进料温度为25 oC,进料压力为5 bar,进料流量为70L h~(-1)时,该种膜对阿奇霉素的渗透通量可高达41.3 L m~(-2) h~(-1),截留率高达96.3%。(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耐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大约7×10~5吨染料,种类繁多,并在纺织,塑料,橡胶和皮革工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染料的合成过程当中,由于无机盐的存在,染料的稳定性及纯度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氯化钠,硫酸钠等无机盐常用来提高上染率。纺织品染色过程中产生的高盐废水不仅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对染料废水的脱盐处理及回用迫在眉睫。膜分离技术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传统纳滤膜对于二价盐的截留率过高,难以有效实现染料中电解质的脱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制备疏松型纳滤膜实现活性染料与电解质的有效分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天然多酚类物质没食子酸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并将改性PEI通过静电吸引沉积在带负电荷的水解PAN超滤膜表面制备新型疏松纳滤膜。另外,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诸多手段对复合膜的表面化学组成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深入的表征。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对甲基蓝与刚果红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97.3%和97.1%,但对NaCl的截留率仅5%。同时,该膜具有较大的渗透通量(51 L/(m~2·h)压力为0.2 MPa)和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91.7%),并且在30h的长期运行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2)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将焦性没食子酸(PG)与ε-聚赖氨酸(ε-PL)共沉积在PAN超滤基膜表面,并对改性膜表面进行聚乙二醇化后制备得到具有抗微生物污染的复合疏松纳滤膜。当PG/ε-PL的质量比为1:1,4-arm-PEG的浓度0.4g/L时,制备的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最佳,其通量为76.3L m~(-2) h~(-1) MPa~(-1),对甲基蓝,酸性品红,结晶紫以及亚甲基蓝的截留率分别为98.9±0.2%,97.5±0.1%,81.1±0.5%和69.5±0.5%,对NaCl的截留率仅17%。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展现出了较好的抗菌性能。(3)通过对基膜进行改性并在膜表面引入Co~(2+),低温(50℃)原位生长Co/Ni水滑石。在膜表面构建更多的二维传质通道,达到了提升膜的分离性能的目的。并通过SEM、XRD、XPS等手段对疏松纳滤膜进行了表征。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膜对甲基蓝与酸性品红的截留率分别达到了97.9%和97.5%,但对NaCl的截留率低于3%。同时,该膜具有较大的渗透通量为198.6 L m~(-2) h~(-1) MPa~(-1)和较好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91.7%),并且在30h的长期运行中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4)通过调控氧化石墨烯层间的静电排斥作用和π-π堆叠作用来调控层间距,实现了精确离子筛分。并通过SEM、XRD、XPS等诸多手段对氧化石墨烯薄膜进行了表征。除此之外,还对氧化石墨烯层间传质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世丰.“雄鸡”梨树耐污染、适应性强、景观效果好[N].中国花卉报.2019
[2].赵爽.用于染料废水脱盐的高通量、耐污染疏松纳滤复合膜的制备[D].北京工业大学.2018
[3].陶正兴,朱加生.耐污染反渗透膜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
[4].李银.聚酰胺反渗透膜表面迈克尔加成改性构建混合电荷耐污染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7
[5].祝敏,沈广录,黄洪伟,梁松苗,金焱.宽流道反渗透膜耐污染性分析及其在电厂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17
[6].袁晓彤.MBFR中疏水性PVDF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及耐污染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7].张利娟,袁晓彤,王暄,吕晓龙,温琦.MBfR中PVDF/pDOPA改性膜耐污染性能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6
[8].张跃端,丁昀,王少锋,魏巍,杨庆.等离子体改性PVDF微滤膜MBR耐污染性能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
[9].李红宾,石文英,朱红英,王薇,苏玉恒.耐污染性复合纳滤膜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6
[10].程喜全.高通量耐污染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在抗生素分离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