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郁清胃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颗粒,食管,胰岛素,郁热,积分学,中西医结合,综合征。
开郁清胃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石福恒,谢占武[1](2014)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观察患者胸骨后烧心感、胸痛、上腹胀痛不适等症状改变情况,RDQ积分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22.22%、12.73%,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DQ积分均下降,治疗后第4周和随访结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94%、12.73%,以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不良反应有交叉重迭现象。组间比较,头痛发生率和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联合中药化郁清胃颗粒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RDQ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使用西药。(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14年07期)
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2](2012)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分为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与RE(reflux esophagitis,RE)。流行病学表明,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GERD的发病率为7.76%~10.19%,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GER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心身、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对GERD的研究逐渐深入,运用中医药治疗GERD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7年5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对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2-12-16)
陈良,仝小林,赵天宇,董柳,赵昱[3](2010)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和餐后30、60、120、180min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着降低(P<0.01),空腹及糖负荷后0.5、1、2、3h的胰岛素水平显着降低(P<0.01);患者经胰岛素抵抗调整后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0年07期)
朱英华,成洪书[4](2010)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化郁清胃颗粒,西药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相关病情变化进行比较,治疗组发作频率、胃中不适感,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等明显减轻,21例中,痊愈1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21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经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6,P<0.05)。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烧心、胸痛和口中酸苦味等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0年19期)
陈良,仝小林,赵天宇,董柳,李敏[5](2010)在《开郁清胃颗粒影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结果:两组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着降(P<0.01),显着降低各个空腹、糖负荷后0.5 h、2 h、3 h的胰岛素水平(P<0.01);明显降低患者的HOMA-IR,并明显升高ISI。并且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本文来源于《吉林中医药》期刊2010年04期)
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6](2010)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最后纳入疗效统计87例,分别用化郁清胃颗粒(中药组)、奥美拉唑(西药组)及两者联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疗程4周,随访4周。结果中药组对GERD的胃中不适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对口中酸苦味的改善与西药组相当(P>0.05),且中药组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西药组(P<0.017);中西药联合则可以明显改善各单项症状的积分及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整体积分。结论化郁清胃颗粒可以明显改善GERD胃内容物反流和口中酸苦味症状,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也优于奥美拉唑;而中西药联合应用对于GERD肝胃郁热证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0年02期)
汪红兵,胡锦丽,吴兵,张声生[7](2009)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分为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与RE(reflux esophagitis,RE)。流行病学表明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GERD的发病率约为(本文来源于《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0-16)
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8](2009)在《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分为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与RE(reflux esophagitis,RE)。流行病学表明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GERD的发病率约为7.76%~10.19%,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期刊2009-10-14)
仝小林,柳红芳,刘红星[9](2009)在《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胰岛素抵抗大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方法: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龄Wastar大鼠。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后检测各项指标。结果: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肝脏及肌肉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升高(P<0.01或P<0.0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增加肝及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柳红芳,仝小林,刘红星[10](2009)在《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方法32周龄雄性OLETF实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选用同周龄Wistar大鼠。各组分别给药4周行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后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胃动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甘油叁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胰腺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胃动素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OLETF大鼠的皮质醇、甘油叁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OLETF模型组胰岛表现为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增生,开郁清胃颗粒大、小剂量组胰岛结构明显好于模型组。结论开郁清胃颗粒能降低OLETF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理与升高IGF-1,降低皮质醇、甘油叁酯和胆固醇水平有关,并能有效地保护OLETF鼠胰腺组织形态结构。(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开郁清胃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临床分为NERD(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与RE(reflux esophagitis,RE)。流行病学表明,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GERD的发病率为7.76%~10.19%,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等,GER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心身、工作和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药对GERD的研究逐渐深入,运用中医药治疗GERD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7年5月-2009年3月我们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对中药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郁清胃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石福恒,谢占武.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72例[J].陕西中医.2014
[2].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C].北京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2
[3].陈良,仝小林,赵天宇,董柳,赵昱.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
[4].朱英华,成洪书.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
[5].陈良,仝小林,赵天宇,董柳,李敏.开郁清胃颗粒影响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
[6].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
[7].汪红兵,胡锦丽,吴兵,张声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C].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
[8].胡锦丽,汪红兵,吴兵,张声生.化郁清胃颗粒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2009
[9].仝小林,柳红芳,刘红星.开郁清胃颗粒对OLETF大鼠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
[10].柳红芳,仝小林,刘红星.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