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着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无人机,飞机,图像处理,微波,轨迹,视觉。
自动着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妙香[1](2019)在《佳明公司一键式自动着陆系统将获FAA批准》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2日,美国佳明公司宣布研发出用于通用飞机的一键式飞机自动着陆系统,预计该系统将很快获得FAA批准。这是佳明公司在过去8年来,秘密开发的一种新功能。据称该系统最初为单座飞机设计,集成在该公司研制的驾驶舱航电系统中,在飞行员丧失能力的情况下,可由包括乘(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19-11-26)
吉利[2](2017)在《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在长时监控、热点巡逻、城市交通监控、搜救行动等任务中展现的优秀能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任务需要无人机具备检测特定目标的能力,以及长时间的稳定性。近来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小型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具备视觉能力的无人机的开发。因此,对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着陆标志识别和位姿估计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实时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一方面,该算法由用于获取视觉目标(无人机停机坪)和计算目标参数两个部分组成,目标识别部分综合利用着陆目标的颜色、形态和局部特征实现精确检测。另一方面,无人机和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使用无线电和移动专网传输两种方案。本文结合图像处理和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来进行精确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无人机基于图像处理系统更新其着陆目标参数,并使用该参数来跟踪着陆点。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标志物多特征融合的SURF特征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进行着陆标志图像的检测,实现了无人机自动着陆,并且能准确地跟踪特定目标。(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0-26)
陈茂武[3](2017)在《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动着陆导航技术与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的自动着陆技术对于无人机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核心技术是位姿参数的解算和合作目标的识别,本文从无人机自动着陆的工程实际需求出发,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自主着陆技术与系统。首先,针对P3P算法存在多解与多特征点的位姿解算算法在使用条件和性能上不具备工程实用性问题,根据真值的唯一性特点,设计了以四个点作为合作目标点采用两组P3P算法来确定位姿参数的方法;且对于现有的P3P算法稳定性和实时性差、精度低的问题,在SP3P算法基础上通过简化约束方程,提出了计算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强的SRP3P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其实时性提高了约39%,精度提高了约20%。其次,从第四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意大奖赛的工程实际应用需求出发,为了解决传统位姿解算算法的冗余计算和实时性不好的问题,将透视投影模型的成像特点与实际比赛特性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矩形目标的快速解算偏航角的算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精度满足实际导航的需要,对于符合矩形目标特征的偏航角解算具有普适性,相比于传统位姿解算算法,效率更高;相比于灭影点算法,对像素点精度要求更低,具有工程实用性价值。再次,针对复杂背景下的可见光合作目标提取问题,根据目标的灰度直方图特点,提出了一种先进行谷底阈值分割后进行连通域特征判断的合作目标识别方法。经过实验验证,相比于传统的阈值分割算法,在阈值选取上具有自适应性,相比于Meanshift+双Otsu算法在边界提取上更精确,且实时性上提高了约50%。为了适应全天候的着陆环境,又设计了以红外激光灯为合作目标的成像系统和相应的目标识别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针对目前缺乏从系统角度将位姿解算算法和目标识别方法进行综合整体设计的研究,根据系统需求,设计并构建一个用于测量位姿的视觉导航系统。依据技术指标和按照功能对系统进行了模块化的划分,并分别完成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导航精度和实时性方面达到了无人机着陆的工程实际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王申江,李中[4](2017)在《民用飞机自动着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在航空特别是民用航空领域中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自动着陆更是民机取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卖点。自动着陆系统可以在气象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保证飞机安全着陆,从而极大地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和心里负担,同时也保证了飞机运营的准点率。本文简述了自动着陆系统对机载系统和设备的要求,并对空客公司正在运营的先进民用飞机自动着陆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7年04期)
陈磊[5](2016)在《民用飞机仪表自动着陆系统控制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基于仪表的自动着陆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波音747飞机为对象,分别对自动着陆系统纵向以及横侧向控制律进行了设计,运用MATLAB软件得到了自动着陆系统仿真软件,该仿真软件的构建及分析结果为自动着陆系统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可应用于工程实际。(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09期)
吴赛飞,王新华,贾森,王硕,杨铭超[6](2016)在《基于红外视觉的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需要跟踪速度快、精度高的引导系统,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红外视觉的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视觉着陆引导系统的原理、组成,并分析其数学模型;在无人机上设计了红外视觉识别标志,设计并编写了引导系统图像处理算法和视觉跟踪算法;设计视觉着陆引导控制结构;最后,通过试飞实验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跟踪速度和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动着陆引导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固定翼无人机精确自动着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6年03期)
黎琼炜,李效辉,安邵龙,董智明,王越超[7](2015)在《飞机微波着陆模拟器自动计量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简述了MLS模拟器及其计量性能要求,然后对研制的MLS模拟器自动计量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硬件分系统组成及其关键技术,软件分系统架构及其核心流程;最后将自动计量系统应用于多台MLS模拟器的校准/检定。应用表明,MLS模拟器自动计量系统能够解决MLS模拟器计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MLS机载设备各项参数准确一致,进而保证了飞行安全。(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汤博麟[8](2015)在《基于图像处理的四旋翼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无人机在军民应用的信息化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用十分广泛。无人机造价较低、以其良好的适应力、多样化的功能等良好特性使其成为科研的潜在热点。由于着陆环节的故障发生率极高,军用和民用领域应用时对其智能化着陆系统又有着很高需求,因此对于自动着陆的实现和改善显得十分必要。尤其着陆过程在整个无人机航行中是相对重要且复杂的环节,如何实现其安全精确着陆是无人机研发领域的一个关键技术。本课题为基于单目摄像机的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四旋翼飞行器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原理和自动着陆的用途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采用了高斯金字塔算法进行向下采样减少数据量;通过几种算法效果对比利用实时性更好的二值化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采用开-闭运算、Sobel算子进行图像降噪并完成图像轮廓提取;再次,对已经获取的图像信息采用霍夫变换对其完成特征提取,根据所提取的角点来判断并纠正飞行位姿,使达到机身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相重合,进入待降落模式;最后,经过比较采用比经典PID调节收敛更加迅速的粒子群算法(PSO)进行PID控制器的设计,利用Simulink来构建仿真模型,从而使着陆角度和高度达到稳态模式,并进行实验来判断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部分对自动着陆的误差精度影响,初步完成了对四旋翼飞行器自动着陆的功能实现。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是对四旋翼飞行器的自动着陆控制进行了一个系统化的研究和设计,在某些环节的实现上具备较好的创新,对图像处理环节和飞行控制器的设计环节的实现可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30)
徐宁,董新民,程建锋,王昱苏[9](2013)在《微波着陆系统横向自动进近控制律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发挥微波着陆大范围着陆制导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波着陆横向轨迹自动生成控制律,可根据飞机初始位置和姿态生成一条进近轨迹并控制飞机沿此轨迹对准跑道中心线;提出了单圆、S型和直接指数进近3种进近模态,并分别对3种模态设计了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指引飞机在不同初始条件下对准跑道。(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3年07期)
曲东才,冯玉光,程继红,任建存[10](2013)在《飞机自动拉平着陆系统设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自动拉平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对拉平轨迹及指数拉平规律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自动拉平着陆系统结构图,并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参数合适、结构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并能满足预定的着陆参数要求。(本文来源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自动着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人机在长时监控、热点巡逻、城市交通监控、搜救行动等任务中展现的优秀能力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任务需要无人机具备检测特定目标的能力,以及长时间的稳定性。近来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小型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具备视觉能力的无人机的开发。因此,对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着陆标志识别和位姿估计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实时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一方面,该算法由用于获取视觉目标(无人机停机坪)和计算目标参数两个部分组成,目标识别部分综合利用着陆目标的颜色、形态和局部特征实现精确检测。另一方面,无人机和控制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使用无线电和移动专网传输两种方案。本文结合图像处理和全球定位系统导航来进行精确的目标检测和识别。无人机基于图像处理系统更新其着陆目标参数,并使用该参数来跟踪着陆点。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标志物多特征融合的SURF特征图像识别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进行着陆标志图像的检测,实现了无人机自动着陆,并且能准确地跟踪特定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着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王妙香.佳明公司一键式自动着陆系统将获FAA批准[N].中国航空报.2019
[2].吉利.基于图像识别的无人机自动着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7
[3].陈茂武.基于视觉的无人机自动着陆导航技术与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4].王申江,李中.民用飞机自动着陆系统研究[J].科技视界.2017
[5].陈磊.民用飞机仪表自动着陆系统控制律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6
[6].吴赛飞,王新华,贾森,王硕,杨铭超.基于红外视觉的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16
[7].黎琼炜,李效辉,安邵龙,董智明,王越超.飞机微波着陆模拟器自动计量系统研制[J].宇航计测技术.2015
[8].汤博麟.基于图像处理的四旋翼自动着陆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9].徐宁,董新民,程建锋,王昱苏.微波着陆系统横向自动进近控制律设计[J].电光与控制.2013
[10].曲东才,冯玉光,程继红,任建存.飞机自动拉平着陆系统设计及仿真[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