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铝层论文-董健,窦炳胜,贺飞羽,孙彦辉,黄洪涛

渗铝层论文-董健,窦炳胜,贺飞羽,孙彦辉,黄洪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渗铝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涂层,残余热应力,有限元分析,氧化锆

渗铝层论文文献综述

董健,窦炳胜,贺飞羽,孙彦辉,黄洪涛[1](2019)在《不锈钢表面渗铝层/ZrO_2复合涂层残余应力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参数对渗铝层/ZrO_2复合涂层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NSYS 18.1软件中的Workbench模块,采用热力耦合的方法,对沉积过程中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下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保温时间由2 h增长至5 h,等效应力由895 MPa减小至862 MPa。沉积温度由400℃升高至700℃,等效应力由541 MPa增加至999 MPa。ZrO_2层厚度从2μm增加至14μm,等效应力由925 MPa减小至835 MPa,但是渗铝层-氧化锆层界面的剪切应力由59 MPa增加至101 MPa。基体厚度的变化对基体及渗铝层内的热应力影响不大,但对ZrO_2层有较大的影响,基体厚度由0.3 mm增加至0.8 mm,等效应力由745 MPa增加至850 MPa。渗铝层使等效应力由877 MPa减小至745 MPa,径向应力由-1235 MPa减小至-1072 MPa,剪切应力由105 MPa降低到89 MPa,轴向应力由-375 MPa减小至-312 MPa,其中ZrO_2层中的轴向应力改变明显,由-128 MPa减小至-39 MPa。结论增加渗铝保温时间,整个复合涂层的应力降低。沉积温度与室温相差越大,热匹配失衡越严重。ZrO_2层厚度增加,基体和渗铝层的应力均有升高,ZrO_2层内部除剪切应力稍增加外,其余应力均减小。基体厚度增加,ZrO_2层等效应力和径向应力均明显增大,因此应降低基体的厚度。渗铝层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蒋俊,李瑞迪,袁铁锤,王越,王敏卜[2](2019)在《放电等离子烧结K403镍基高温合金渗铝层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电场对原子扩散的促进作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快速升降温的优点,实现镍基高温合金的快速渗铝,并研究渗铝温度对K403镍基高温合金渗铝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渗铝后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900℃渗铝30 min,获得了厚度约为109μm的渗铝层,属于低温高活度渗铝;1 000℃的渗铝层厚度约为89μm,属于高温低活度渗铝。经1 000℃氧化后,质量增加速率从未经处理镍基高温合金的2.5 mg/cm~2下降到渗铝镍基高温合金的1.3 mg/cm~2,降低48%。同时摩擦因数从1.2减小至0.6,降低50%。体积磨损率从4.08%下降至0.392%,降低90.4%。(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王淑花,李游游,盖志宏[3](2018)在《工艺参数对Q235钢粉末渗铝层组织形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粉末渗铝层易出现较多孔洞的问题,利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渗铝层的形貌特征,研究渗铝温度、渗铝时间、渗剂稀土含量对Q235钢粉末渗铝层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渗剂配比为75%铝粉、20%氧化铝、5%氯化铵时,选取渗铝温度为700℃,渗铝时间为5 h,稀土氧化钇的加入量为0. 4%,此时制得的渗铝层质量最好。该研究可为低温条件下获得致密渗铝层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杨荣祥,蔡明[4](2018)在《镍基高温铸造合金表面渗铝层强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振动光饰强化方法实现了镍基高温铸造合金表面渗铝层的强化,研究了两个工艺对其力学性能与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渗铝层都包含Ni Cr以及Ni Al两类物相,经过水喷砂处理以及水喷砂处理+振动光饰处理的试样晶粒出现细化,且衍射峰往低角度方向出现偏移。经过渗铝+水喷砂处理+振动光饰强化处理后,试样表面残余压应力为515 MPa,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离表层0.1 mm的深度位置;随着深度增加,残余压应力值不断减小。通过渗铝+水喷砂处理+振动光饰表面强化处理,试样的疲劳寿命可以达到16.64×105h,是渗铝试样的4.5倍,利用振动光饰强化使材料疲劳性能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3期)

谢小武[5](2018)在《扭转过程中镍基合金渗铝层微裂纹形成及应力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镍基合金渗铝可显着提高其抗高温氧化性能。渗铝镍基合金在服役过程中将会受到应力作用,导致渗层产生微裂纹。本文采用热扩散方法,在K403合金表面制备渗铝层,研究在扭转应力作用下,K403合金渗铝层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本文利用JMatPro软件计算得到25℃下K403合金基体应力与应变速率(在0.001-1000s~(-1))之间的关系、渗铝层铝含量分别为:20wt.%、25wt.%、30wt.%的K403合金的应力与应变速率(在0.001-1000s~(-1))之间的关系和在常温下的杨氏模量、泊松比、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能。通过JMatPro软件计算所得到的材料数据和Auto-CAD绘出的渗铝层厚度分别为:20μm、25μm、30μm的叁维实体,分别导入DEFORM有限元软件中进行扭转模拟。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模拟扭转过程中,随着扭转角度的增大,试样表面等效应力增加,等效应力最大值首先出现在试样表面中间区域,中间区域易形成微裂纹。同一扭转角中,渗铝层铝含量为25wt.%、厚度为30μm的试样中间区域等效应力分布云范围和等效应力最大值最小,产生微裂纹的可能性最小。实验采用热扩散渗铝工艺在K403合金上制备渗铝层。研究不同渗铝工艺(渗铝温度为:800℃,保温时间:1~4小时)对渗铝层表面形貌、组织、相结构及厚度的影响。将渗铝后的试样进行扩散退火(退火温度为:980℃,保温时间分别为:3、5、7小时)。退火后的试样进行扭转实验(扭转角分别为:1°、3°、5°、7°、9°、11°),以着色法检测扭转后的试样表面微裂纹。采用金相显微镜、XRD、SEM(EDS)等方法,对渗铝试样进行表征及观察扭转后的试样表面微裂纹,探讨了不同扭转角和渗铝层不同铝含量、不同厚度与试样表面微裂纹的关系。渗铝的K403合金扭转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扭转角为1°,渗铝层均无微裂纹扩展。扭转角为3°,部分K403合金渗铝层产生微裂纹扩展。扭转角大于3°时,渗铝层均产生微裂纹扩展。随着扭转角的增大,微裂纹程度升高。在同一扭转角中,渗铝层铝含量为25wt.%,厚度为30μm的试样微裂纹数量最少,微裂纹最短。(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06-01)

谢小武,刘光明,张正义,罗强,黄健航[6](2018)在《K403镍基合金渗铝层微裂纹与扭转应力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扭转应变下K403镍基合金渗铝层厚度与渗铝层微裂纹的关系。应用Auto CAD建立试样及夹具模型,采用Jmat Pro软件计算渗铝层铝含量为25%(质量分数)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DEFORM软件进行有限元扭转模拟,研究了渗铝层应力变化规律。采用粉末包埋法在K403镍基合金表面制备渗铝层,渗铝试样通过扭转、着色,观察渗层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扭转角3°和5°,当渗铝层厚度在20~30μm,随着渗铝层厚度的增加,K403镍基合金渗铝层等效应力反而减小。渗铝层出现的微裂纹主要集中在试样中间区域。随着扭转角的增大,微裂纹分布将由中间向四周扩展。(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8年01期)

黄可中[7](2016)在《热浸渗铝热硫耐腐蚀性能与渗铝层孔隙及裂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钢进行热浸渗铝法渗铝,通过渗铝层检测及腐蚀试验数据分析,得出渗铝管的耐腐蚀性能与渗铝层的原始裂纹等级并无关联,为工程选取渗铝管材料提供试验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建设》期刊2016年05期)

刘奋军,姬妍,孟庆森,李增生[8](2016)在《镁合金表面真空热扩渗铝层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在镁合金表面以固态铝粉包埋镁合金基体,采用真空热扩渗方法制备合金化涂层的研究不多。采用真空热扩渗技术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改性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涂层的微观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显微硬度和电化学腐蚀试验考察了涂层的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所得涂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界面光滑平整,局部存在一定的微裂纹。改性层由镁-铝共晶反应产物α-Mg、Al12Mg_17和Al_3Mg_2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改性层显微硬度及耐氯离子腐蚀性能较基体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6年09期)

宋月鹏,刘自平,陈义祥,李江涛,高东升[9](2016)在《机械研磨对316L不锈钢表面及其低温渗铝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SEM),表面粗糙度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分析了机械研磨对316L不锈钢件表面及其低温渗铝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研磨过程中,材料表面在研磨球撞击、旋压等多种作用下产生大塑性变形,形成大量组织结构缺陷并细化表层晶粒,导致试样表面粗糙度变大,硬度提高,直接影响到热处理过程及其渗层性能;机械研磨处理的316L不锈钢试样经低温渗铝后,与对比试样相比,渗铝层硬度可提高2倍以上,抗高温氧化性及耐腐蚀性能均有显着提高,同时进行了相关机理的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李晓静,高永亮,杨力辉,郑顺奇[10](2015)在《工业纯铜渗铝层的热处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采用粉末包埋法对工业纯铜进行渗铝,为进一步提高渗铝层强化效果,采用固溶处理、时效、深冷处理等多种工艺对工业纯铜渗铝层进行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渗层的组织结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渗铝层为α+(α+γ_2)组织。固溶水冷后,获得类似马氏体的针状组织β',深冷处理后,获得具有一定脱溶析出的细小β'组织,β'在300℃时效处理时发生脱溶,析出大量弥散析出相。经各种热处理后,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抗氧化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固溶加热后直接液氮冷却+时效处理后,硬度达145.9 HRF;时效处理后大量弥第二相析出,有利提高耐磨性;渗层耐蚀性较纯铜提高一个数量级;热处理后组织更为细小致密,有效抑制表面氧化,表现出更好的抗氧化性。本研究采用的复合热处理工艺使纯铜渗铝层使用性能大幅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渗铝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电场对原子扩散的促进作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快速升降温的优点,实现镍基高温合金的快速渗铝,并研究渗铝温度对K403镍基高温合金渗铝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渗铝后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900℃渗铝30 min,获得了厚度约为109μm的渗铝层,属于低温高活度渗铝;1 000℃的渗铝层厚度约为89μm,属于高温低活度渗铝。经1 000℃氧化后,质量增加速率从未经处理镍基高温合金的2.5 mg/cm~2下降到渗铝镍基高温合金的1.3 mg/cm~2,降低48%。同时摩擦因数从1.2减小至0.6,降低50%。体积磨损率从4.08%下降至0.392%,降低90.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渗铝层论文参考文献

[1].董健,窦炳胜,贺飞羽,孙彦辉,黄洪涛.不锈钢表面渗铝层/ZrO_2复合涂层残余应力模拟[J].表面技术.2019

[2].蒋俊,李瑞迪,袁铁锤,王越,王敏卜.放电等离子烧结K403镍基高温合金渗铝层的制备及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3].王淑花,李游游,盖志宏.工艺参数对Q235钢粉末渗铝层组织形貌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2018

[4].杨荣祥,蔡明.镍基高温铸造合金表面渗铝层强化工艺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8

[5].谢小武.扭转过程中镍基合金渗铝层微裂纹形成及应力分布[D].南昌航空大学.2018

[6].谢小武,刘光明,张正义,罗强,黄健航.K403镍基合金渗铝层微裂纹与扭转应力关系[J].金属热处理.2018

[7].黄可中.热浸渗铝热硫耐腐蚀性能与渗铝层孔隙及裂纹研究[J].石油化工建设.2016

[8].刘奋军,姬妍,孟庆森,李增生.镁合金表面真空热扩渗铝层的微观组织与性能[J].材料保护.2016

[9].宋月鹏,刘自平,陈义祥,李江涛,高东升.机械研磨对316L不锈钢表面及其低温渗铝层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6

[10].李晓静,高永亮,杨力辉,郑顺奇.工业纯铜渗铝层的热处理工艺[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

标签:;  ;  ;  ;  

渗铝层论文-董健,窦炳胜,贺飞羽,孙彦辉,黄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