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论文文献综述)
罗春洪[1](2016)在《当代中国道德影响力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而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在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或明或暗的感觉一股“邪气”徘徊裹挟,理性僭越精神,物欲超越价值。于是,社会生活中伦理失序、道德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而变本加厉,恶性循环,日益挑动人们神经。让人警醒的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进步,人的伦理精神沦丧,道德价值不足为要,人们在功利主义场域追逐中,陷入精神迷茫的泥沼,成为“原子式”的“单向度的人”。于是社会道德权威走向消解,道德干预社会事务的作用日益式微。为此,发挥道德影响力,重塑道德权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吁求。道德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规定性和方式,社会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正能量的发挥和践行的程度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根基和动力支持。道德影响力,即道德的影响力,是指一个社会的道德资源对这个社会渗透的程度(广度、深度、效度),以及影响社会和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程度。道德影响力从其生发之源、系统结构、实现机制上讲是一个较为庞杂的理论系统。从生发之源上,道德起源的发展孕育了其影响力生成,道德功能的发挥成就了社会道德影响力。在人和社会的内在发展上,人的生存方式和人性需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客观需求是道德影响力生成的内在缘由。从其运行的体系结构上,道德影响力有其生存立足的客观基础、意识情感及其表达方式、评判影响力的标准、在实践中体现社会影响的方式表达“四位一体”的结构系统。在理论上,道德影响力的实现机制是,养成美德,培养品性、践履良心,自律自为、政治教化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宗教规制的敬畏约束和习俗传统的自发秩序、法律保障和意识形态渗透。道德影响力的现实生态境况有积极的表现更有消极的隐忧,从其权威弱化上看,有道德评价的机制乏力、道德干预的角色退场、底线失守和悖德肆意再现等表现,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泛市场化和功利主义的侵蚀、道德权威神圣性退隐、工具理性的统治与祛魅、对悖德行为的肆意宽容庇护以及人自身弱点无限放纵偏差。推进道德影响力的社会建构工程,应从思想上归正思想认识,回归道德生活价值,在现实中重构符合生活的道德运行机制和生存文化,通过法制保障、制度引导、环境优化确保道德影响力发挥,让社会履德有益,个人能自我净化,提高道德能力,自发促成道德影响力。
赵标[2](2013)在《“自然”与“必然”的融贯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探讨戴震批判理学动因。戴批判理学,既有深刻学术、思想动因,又有强烈政治、社会动因。就前者言,它是戴在学界普遍沉醉考据学,罕有义理学建构,且与大众多受程朱理学价值观左右学术、思想背景下,为打破理学权威,创立映射明清实学思潮所蕴肯定情欲合理性、崇尚知识理性时代精神新义理学,以启迪蒙昧,助推实学取代理学学术发展大势,不断推动社会进步而作出。就后者言,它是戴激于清廷利用理学强化统治秩序,导致“以理杀人”危害,造成政治禁锢与社会压抑强烈义愤,希冀通过戳穿理学为孔孟道统忠实继承者谎言,给予建立在程朱道统之上统治秩序釜底抽薪的重创,以期冲破政治禁锢,释放社会活力。第二章探讨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理论基石。主张“必然”本于、因顺“自然”,“自然”归于、遵循“必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构成戴理学批判思想——批判理学,创立新义理学理论基石。戴探讨二者关系,确立“自然”与“必然”相融贯,是为更好解决个体自由、生命活力与秩序规范,主观目的与客观规律关系问题。戴认为理学与心学均未能妥善解决此问题:前者尊“当然”为“必然”,贬抑“自然”生命;后者重“自然”与“当然”,轻忽知识理性(“必然”),均将“自然”与“必然”割裂。第三、第四章探讨戴震理学批判思想要旨。第三章探讨戴震天道观与人性论。天道观上,戴一方面运用训诂学批理学割裂理气关系的理本论,揭其背离儒学、沾染佛道,消解其权威性;另方面确立气化“生生”而“条理”气本论、宇宙观,揭示宇宙自然既富生机活力又井然有序融贯特征,以此为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提供天道依据。人性论上,戴从气化“生生”而“条理”天道观出发,提出“血气心知”人性一元论。“血气心知之性”不仅为戴思想核心范畴,亦为戴批驳理学崇理抑欲与重知不够(程朱)或轻之(陆王)偏颇,创立肯定情欲合理性、崇尚知识理性新义理学提供人性根据。立足“血气心知之性”,戴揭批理学割裂“自然”与“必然”在人性论上的表现——人性二元论。戴就“血气心知之性”言“善”。因其对性“善”内涵的阐释,非从孟子、理学先验、德性而是从经验、知性视角切入,故已偏离孟子本义,而彰荀学色彩。就“血气心知之性”言“善”,既反映戴对儒家传统人性论的改造,又是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在人性论上的贯彻、应用。第四章探讨戴震价值观与认识论。价值观上,戴依其就“血气心知之性”言“善”论,提出“遂欲达情”与“忠恕”之道相统一主张。对情欲合理性的肯定,表达戴对自然生命的关切,对个体自由的向往,对生命活力的追求。对“忠恕”之道的倡导,又反映其对道德生命的关注,对秩序规范的重视。与理学强调恪守天理以维系秩序异趣,戴大力彰显性善论自主、自律精神,发扬“忠恕”之道,主张通过个体“以情絮情”自律方式,实现情欲合理满足与共同满足,以期将秩序规范与个体情欲统一,避免外在律令对自然本性的压抑。戴既主“遂欲达情”又倡“忠恕”之道,是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在价值观上的体现、落实,表达其对自然生命与道德生命双重关怀。基此,戴揭批理学割裂“自然”与“必然”在价值观上的表现——崇天理抑情欲。认识论上,戴主“重知”,倡“知先行后”。这既是对早期儒学、程朱理学认识论思想的继承,又是其“血气心知之性”在认识论上的逻辑推演与必然展开。在戴思想世界中,情欲、知识与道德构成如下关系:情欲是知识、道德基础,知识、道德为其合理满足提供理性指导;知识为情欲、道德枢纽,情欲遂达与道德成就均需知识作保障;道德则是情欲在知识辅助、引导下获得合理满足的结果。戴颠覆理学道德本体论,确立情欲本体论,并将知识从道德宰制下解放出来,获得独立地位。基于对知识理性枢纽意义的认识,戴不仅提出“贵学”,主张不断扩充心知,实现“解蔽”,而且还提出“进于圣智”境界追求。“圣智”范畴既表达戴谋求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相统一价值旨趣,又显示其将不断获得智慧视为进达“仁且智”圣人境界的根本途径——此即儒学“明而诚”路径,异于理学由道德通达圣人境界的“诚而明”之路。戴希冀用“智”而非“知”融摄道德,表明其既注意到一般知识与道德可能存在的矛盾,又对智慧能解决二者冲突怀有自信,故是对理学重知不够或轻之做法的扬弃。戴倡扩充心知,从其“蒙昧”状态进达“圣智”境界,亦是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反映、要求。第五章探讨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历史反响、地位、不足及其现实意义。尽管戴对理学的批判,未能在乾嘉学界赢得广泛同情与赞誉,但其承继早期启蒙思想,不仅顺乎时代潮流,打破思想界沉寂局面,助推实学思潮取代理学趋势,且开创乾嘉新义理学。其所树“感性启蒙”与“知性启蒙”两大典范,亦泽被后学、绵延近世。不过其藉疏证《孟子》阐发己意,亦造成《孟子》思想“扁平化”。戴理学批判思想存在囿于道统,评断陆王、佛老有失客观等不足,对当下学术理论创新、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均具重要启示。
翁君怡[3](2011)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 ——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互动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众文化领域的“中美电影影响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点。国内学者倾向于从西方霸权话语的角度探讨好莱坞中国(华人)形象生成与发展。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探讨中美双方电影领域的互动影响,对于大陆学术界而言,这是一片有待深度开拓的沃野。传统学术界认为对“中华形象”的言说权掌握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强势媒介手中?我们不禁要反思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华人电影工作者是否有言说自身的权利?如果有,那么华人影者如何塑造又是向世界传递了怎样的“自塑中华形象”?华人通过影像发出了自我言说的声音,这种声音之于好莱坞是被吸收,还是曲解,或者是遮蔽?这是本文要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传统学术观点认为好莱坞立足于西方文化对东方的想象与阐释,通过中华这面镜子只是想反映自己的欲望,却忽视了被反映者之于形象生成的能动作用。然而通过考察中美电影之间的互动影响可以发现,一旦“自塑中华形象”在国际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便获得了在某种程度参与、修整、乃至重塑“好莱坞中华形象”的权力!与西方文化内部固有的东方传统一道成为了好莱坞言说中华的重要资源。本文以历史的线性发展为经,以中美双方的电影交互影响为纬,经纬交错立体而非片面地勾勒出以电影为载体、以中美双方“中华形象”为核心的异质文化交流谱系。当然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华人电影工作者的“自塑中华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同样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保全自身的“民族性”同时适应“全球化”发展,这一重大命题同样是影像世界不可回避的重要难题。华人电影工作者如何突出电影“民族性”,又不落入“东方主义”的窠臼?如何对待“普世价值”,拒绝还是重新审视?“和而不同”或许可以为中西电影互动,推而广之异质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超越“东方主义”的“全球主义”模本。
罗锋[4](2011)在《“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发起了一场“新纪录运动”,其中大部分影像开始关注底层群体。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论文以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历史背景中考察底层影像的生成语境,探究底层影像如何呈现、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底层社会,以及如何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中理解、认识底层影像,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探讨底层影像之于历史书写的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力求细致地追踪中国纪录片中底层影像的嬗变轨迹。对底层影像嬗变轨迹的梳理决不仅限于这一描述行为本身,其最终目的在于为进一步详尽分析讨论1990年代纪录片底层形象的集中呈现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若没有对当代纪录片中关于底层影像的讨论,我们也就无法了解后期中国电视纪录片为何会被称为“专题片”,进而也就难以理解新纪录运动中底层影像出现所带来的视觉力量和思想冲击。第二章主要考察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生成语境。除了社会转型这一维度外,本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试图揭示出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出现背后存在的复杂语境。第三章主要讨论底层影像是如何呈现底层的问题。这一部分首先从当下的大型纪录片切入并对其一味追求视觉奇观效应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而去考察底层叙事如何建构自己的修辞方式,其中重点讨论了影像呈现底层的两种手法:回归现场和日常生活叙事,并着重分析了底层影像偏重于记录日常生活的缘由。第四章对底层影像的考察由外部转向内部,深入影像文本当中去解读影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底层空间。本章粗略地将底层划分为下岗工人、农民工和性工作者三大类别分别加以观照,尝试着结合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同时结合南亚庶民研究学派相关学说来探讨底层影像之于历史书写的意义。第五章将影像文本内外结合起来,以“看”与“被看”的关系为总体性视角来观照底层影像。首先简要论述了“底层能否发声”这一问题;其次侧重于从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观看关系来对底层影像涉及到的伦理问题展开分析;最后由底层影像与西方电影节和各类影展的观看关系切入,论述了简单套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站在泛道德立场理解底层影像可能存在的风险。结语部分则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再次对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作一总体观照;同时对本研究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打算开展的研究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隽鸿飞[5](2002)在《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发展哲学是一个以主题为核心的问题域,它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而各个领域的转型或变迁所环绕的核心是人的生存方式的变迁。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从文化的研究入手,通过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建构当代的发展哲学。马克思的哲学实质上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是哲学与人类学结合的典范。本文认为,人类学的研究是贯穿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始终的,正是通过人类学的研究,马克思使其早期关于人类社会的形而上的阐述与现实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结合起来,确立了从人的生存方式阐述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全新的理论体系。以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为指导,本文分别对现代西方文明和中国现代化这两种不同的发展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现代西方文明开创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并建立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从而实现了人之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中国的现代化却表现出明显的迟滞性。这是由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背景造成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民族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消逝和全球文化的生成,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全球化生存——正在形成。
赵海月[6](2000)在《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文中研究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文化优秀传统 ,在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冲突中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其中的“天下主义”与“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则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在生态危机与核战争威胁面前 ,弘扬“天下主义”与“天人合一”精神 ,有利于避免灾难 ,促进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二、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道德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缘起:道德权威的消解和道德作用的式微 |
1.2 影响力与道德影响力 |
1.2.1 影响力 |
1.2.2 道德影响力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4 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基本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道德影响力的生发之源 |
2.1 源于道德的起源和功能 |
2.1.1 道德起源蕴含道德影响力 |
2.1.2 道德功能成就道德影响力 |
2.2 源于个体生存的需要 |
2.2.1 人的生活受道德影响而成 |
2.2.2 人性需要兼具道德影响力 |
2.3 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
2.3.1 经济发展需要道德影响力辩护 |
2.3.2 社会稳定需要道德影响力整合 |
第3章 道德影响力的系统结构 |
3.1 道德影响力的客观基础 |
3.1.1 动力基础:善的生存方式 |
3.1.2 实践基础:人的生长环境 |
3.1.3 社会基础:社会发展因素 |
3.2 道德影响力的意识情感 |
3.2.1 道德情感的社会作用 |
3.2.2 道德影响力的情感形态 |
3.3 道德影响力的评价标准 |
3.3.1 集体主义标准 |
3.3.2 社会公正标准 |
3.3.3 人道主义标准 |
3.4 道德影响力的实践方式 |
3.4.1 践履优良的道德行为 |
3.4.2 秉持公正的道德评价 |
3.4.3 施行积极的道德教育 |
3.4.4 注重高尚的道德修养 |
第4章 道德影响力的实现机制 |
4.1 美德与品性机制 |
4.1.1 美德影响力的体现 |
4.1.2 品德影响力的生成 |
4.2 良心与自律机制 |
4.2.1 良心:道德主体内在主观立法 |
4.2.2 自律:道德外在律令自觉生成 |
4.3 政治教化与社会舆论机制 |
4.3.1 政治教化引领道德舆情 |
4.3.2 社会舆论生发道德影响 |
4.4 宗教与习俗传统机制 |
4.4.1 宗教:敬畏约束的道德影响力 |
4.4.2 习俗:自发秩序的道德影响力 |
4.5 法律与意识形态机制 |
4.5.1 法律保障道德影响力的生成 |
4.5.2 意识形态的道德影响力渗透 |
第5章 道德影响力的弱化与原因 |
5.1 道德影响力的弱化表现 |
5.1.1 道德评价的机制乏力 |
5.1.2 道德干预社会事务的角色退场 |
5.1.3 社会角色的道德底线失守严重 |
5.1.4 社会悖德事实肆意再现 |
5.2 道德影响力的弱化原因 |
5.2.1 泛市场化与功利主义的侵蚀 |
5.2.2 道德价值的神圣权威退隐化 |
5.2.3 工具理性的统治与袪魅作用 |
5.2.4 对悖德行为肆意宽容与庇护 |
5.2.5 人性弱点的无限放纵与偏差 |
第6章 道德影响力的回归与提升 |
6.1 归正道德本质认识,回归社会生活本原 |
6.1.1 道德是文化价值性存在 |
6.1.2 道德应回归和指导生活 |
6.2 培植道德文化体系,重构道德运行机制 |
6.2.1 重构道德价值生成导向 |
6.2.2 重建道德他律生成文化 |
6.3 推动道德法制化,维护道德神圣性和崇高性 |
6.3.1 用法威维护德威,保障道德影响力 |
6.3.2 以法律责罚败德,维护道德权威性 |
6.4 建构道德制度化,完善道德评价与执法机制 |
6.4.1 创设道德组织机构,强化道德干预社会角色 |
6.4.2 发挥传媒参与作用,构建道德评价和督促机制 |
6.5 规范制度运行,优化道德影响力生成环境 |
6.5.1 强化市场活动规范化,促进经济行为秩序化 |
6.5.2 完善政治运行规范化,营造制度运行良善环境 |
6.5.3 唱响文化生活主旋律,引领社会道德价值主流 |
6.6 健全社会机制,保障社会履德有益 |
6.6.1 构建体制保障,营造社会公平氛围 |
6.6.2 严惩道德错置,保障社会履德有益 |
6.7 强化道德自我净化,提高道德主体践行能力 |
6.7.1 促成道德净化,补足人格追求精神之钙 |
6.7.2 强化道德净化意识,提高道德践履能力 |
结语:推进道德影响力研究,构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经典文献 |
(二)中文着作 |
(三)中文译着 |
(四)期刊文章 |
二、英文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自然”与“必然”的融贯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戴震批判理学动因探析 |
1.1 映射实学精神,助推实学思潮——戴震批判理学的学术使命 |
1.1.1 理学的产生、演变及其缺陷 |
1.1.2 明清实学思潮的兴起、鼎盛及其对理学的修正、批判总结 |
1.1.3 映射实学精神,助推实学思潮——戴震批判理学的学术使命 |
1.2 冲破政治禁锢,释放社会活力——戴震批判理学的政治、社会指向 |
1.2.1 禁锢与压抑——清中叶政治、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 |
1.2.2 冲破政治禁锢,释放社会活力——戴震批判理学的政治、社会指向 |
第二章 “自然”与“必然”的融贯——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石 |
2.1 尊“当然”为“必然”,贬抑“自然”生命——程朱理学的根本缺陷 |
2.1.1 尊“当然”为“必然” |
2.1.2 贬抑“自然”生命 |
2.2 重“自然”与“当然”,轻忽知识理性(“必然”)——陆王心学的根本缺陷 |
2.2.1 重“自然”与“当然” |
2.2.2 轻忽知识理性(“必然”) |
2.3 “自然”与“必然”的融贯——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石 |
2.3.1 戴震“自然”、“必然”范畴内涵界说 |
2.3.2 “必然”本于、因顺“自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要旨之一 |
2.3.3 “自然”归于、遵循“必然”——“自然”与“必然”相融贯理论要旨之二 |
2.3.4 戴震“自然”与“必然”之辨和玄学“自然”与“名教”之辨的简要比较 |
第三章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要旨发微(上) |
3.1 气化“生生”而“条理”——戴震理论基石的天道依据 |
3.1.1 理学理本论的确立 |
3.1.2 戴震对理学理本论的解构 |
3.1.3 气化“生生”而“条理”——戴震对气本论的建构 |
3.2 就“血气心知之性”言“善”——戴震理论基石的人性展露 |
3.2.1 “天地(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学的人性二元论 |
3.2.2 “血气心知之性”——戴震的人性一元论 |
3.2.3 就“血气心知之性”言“善” |
3.2.4 “性”善“才”亦美 |
第四章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要旨发微(下) |
4.1 “遂欲达情”与“忠恕”之道的统一——戴震理论基石的价值关怀 |
4.1.1 “遂欲达情” |
4.1.2 戴震对理学理欲观的揭批 |
4.1.3 “忠恕”之道 |
4.2 “重知”“贵学”,“进于圣智”——戴震理论基石的认识指向 |
4.2.1 “重知” |
4.2.2 “贵学” |
4.2.3 “进于圣智” |
第五章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历史反响、评价与现实启示 |
5.1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历史反响 |
5.2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评价 |
5.2.1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历史地位 |
5.2.2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不足 |
5.3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的现实启示 |
5.3.1 对学术理论创新的启示 |
5.3.2 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共建与融合——对当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
5.3.3 在正义中谋求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 ——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互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
文献综述 第二节 |
研究内容、方法及关键词 第三节 |
研究意义和创新价值 第一章 |
单方言说—1896-1973年间的好莱坞"中华形象" 第一节 |
不间断地凝视—好莱坞中国情结(1896-1973) 第二节 |
妖魔化的负面叙事 第三节 |
"礼赞化"的正面肯定 第四节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自塑中华形象(1973~1999)(上):"功夫中国"—香港电影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一节 |
"邵氏"开启的海外中国功夫热 第二节 |
中华大丈夫—李小龙反"好莱坞华人男子形象"建构 第三节 |
全球"小人物"—成龙影片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四节 |
黑色江湖的"道义"与"暴力"—香港黑帮片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五节 |
古典中国的现代精神—论徐克电影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六节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自塑中华形象(1973-1999)(下):(大陆、台湾及海外) 第一节 |
第五代、第六代大陆电影中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二节 |
台湾新电影中的自塑中华形象 第三节 |
好莱坞语境下的华裔自塑中华形象 第四章 |
好莱坞整编"自塑中华形象"(1973~至今) 第一节 |
资源整编 第二节 |
整编策略 第五章 |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美电影互动的反思 第一节 |
从《落花》到《2012》—变化中的好莱坞中华形象 第二节 |
二十一世纪中国式大片的全球战略 第三节 |
"差异性"和"普世性"—寻找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的交流基点 第六章 |
结论 附录1 |
电影片名 附录2 |
民国七十六年台湾电影宣言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4)“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从遮蔽到敞开:问题、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纪录片底层叙事的嬗变轨迹 |
第一节 “模糊的面相”:早期纪录片中的底层叙事 |
第二节 “点缀的面相”:当代纪录片中的底层叙事 |
第三节 “质感的面相”: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叙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生成语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视角:从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 |
第二节 中观视角:"85新潮"运动与艺术的社会学转向 |
第三节 微观视角:文艺类知识分子的角色认同 |
第四节 重回现实:底层社会的生成与表达渠道的找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底层影像的“观点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由“大型纪录片”生发的疑问 |
第二节 “观点声音”: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 |
第三节 日常生活叙事与底层影像的"编织" |
第四节 日常生活叙事的“焦虑”与检视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种“索引关系”:关于底层影像的文本解读 |
第一节 突遭"扼喉"的下岗:纪录影像中的下岗失业群体 |
第二节 身份认同·新游民:底层镜像中的“城市候鸟” |
第三节 从"缺席"到"在场":镜像中的性工作者 |
第四节 "历史的细语":底层影像与历史书写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观看之道:底层影像的伦理考量与道德立场批评的反思 |
第一节 从"被看"到"看":底层可以发声吗? |
第二节 底层叙事的伦理考量 |
第三节 关于底层影像的泛道德立场批评的反思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重生于底层影像中的“无名者的生活” |
一、底层影像与“无名者的生活” |
二、重回起点、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相关参考影像资料一览表 |
后记 |
(5)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 发展的多重内涵 |
二、 作为一个问题域的发展哲学 |
三、 发展哲学研究的文化视角 |
四、 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建构当代的发展哲学 |
第1章 发展哲学视域的马克思 |
1.1 马克思的哲学与人类学 |
1.2 对人的本质的新阐释 |
1.3 传统理解的批判与反思 |
1.4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 |
第2章 现代西方文明:一个成功转型的范例 |
2.1 中世纪:现代西方文明的孕育时期 |
2.2 现代西方文明的生成 |
2.3 现代西方文明的批判与反思 |
第3章 中国的现代化:一个迟滞转型的范例 |
3.1 中国的现代化:从“器物、制度到文化”,还是从“文化、制度到器物”? |
3.2 遗失的启蒙 |
3.3 中国现代化动力的分析 |
3.4 作为“理想”的共产主义 |
3.5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
第4章 全球化: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
4.1 全球化的含义 |
4.2 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 |
4.3 全球文化的生成何以可能? |
4.4 全球化: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
二、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 |
三、终极关怀:天下主义与天人合一 |
四、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道德影响力研究[D]. 罗春洪.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4)
- [2]“自然”与“必然”的融贯 ——戴震理学批判思想研究[D]. 赵标. 西北大学, 2013(02)
- [3]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形象” ——以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互动为中心[D]. 翁君怡.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4]“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D]. 罗锋. 复旦大学, 2011(02)
- [5]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 隽鸿飞. 黑龙江大学, 2002(02)
- [6]主导中的冲突与终极中的关怀:文化上的思索[J]. 赵海月. 理论观察,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