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韩邦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列传,海上,中西文化,现代性,奇书,都市,小说。
韩邦庆论文文献综述
胡艳秋[1](2017)在《韩邦庆与近代第一部文学期刊《海上奇书》》一文中研究指出1892年,近代的第一部文学期刊《海上奇书》在上海创刊,它也是第一部专门的小说期刊,创办人和编辑为韩邦庆一人。对于"小说界革命"后大量兴起的小说杂志而言,《海上奇书》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它不仅是专为刊登小说而设的小说专刊,而且首开在报刊上连载原创章回小说的体例。(本文来源于《编辑学刊》期刊2017年06期)
陈思思[2](2015)在《论张爱玲《海上花》对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女性形象的再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将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翻译成国语版与英文版,使《海上花列传》越过方言障碍,传播到全国及海外。由于两人在性别、经历、思想、情感上的差异,张爱玲对《海上花列传》进行了事实上的再创作。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给《海上花列传》中的女性形象增加了一些陌生的色彩。(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萧然[3](2013)在《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花列传》是韩邦庆在1894年创作的一部吴方言小说,以晚清上海妓院为中心,用赵朴斋和赵二宝兄妹为线索,记录了叁十多位烟花女子的日常生活片段,同时还写了一些与她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嫖客,共涉及一百多人。小说用现实主义的笔法详细描绘了他们之间的露水姻缘与当时上海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不可多得的描写晚清上海社会的佳作。《海上花列传》诞生在十九世纪末的上海租界,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它以《红楼梦》、《儒林外史》为圭臬,独辟蹊径,被誉为狭邪小说的压卷之作,不管是从思想、艺术还是人物刻画上,《海上花列传》的重要文学地位都不容忽视。鲁迅、胡适、孟瑶、章培恒等人都对《海上花列传》大加赞叹,张爱玲更是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来研究推广它,其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与接受。本文主要关注《海上花列传》的作者、人物、思想、艺术四个方面,试图对此小说做全方面的深入挖掘。《海上花列传》涉及的人物庞杂,上自达官贵族、名士文人,下至帮佣劳工等,给我们塑造了各式各样的人物,描绘出一幅晚清上海社会丰富的生活画卷。绪论部分尽可能搜集资料,对《海上花列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正文第一章关注《海上花列传》的作者,交代了作家的生平、创作动机及创作思想,为下文深入探讨打下基础。第二章展开人物形象论述,主要分为系列性的妓女形象和狎客形象来论述,并对李漱芳、王莲生、赵二宝进行了人物形象个案研究,鲜明的突出了他们的心理、性格特征。第叁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海上花列传》的思想内容,从狎妓交往中体现出来的妓女心态、狎客心态、文化内涵叁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指出他们在结交中流露出的心态,剖析人物的复杂面。第四章关注《海上花列传》的艺术结构技巧,主要从合传之体的穿插藏闪、平淡自然的人物塑造、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叁个方面进行分别阐释。此部分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加深对《海上花列传》的认识与理解。(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白雪梅[4](2012)在《清末文人韩邦庆生平思想考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是清末明初的落寞文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中西方文化相互涤荡、较量的背景下,他的内心是矛盾旁徨的。他批判传统试图颠覆传统,同时又无时无刻受着传统的约束,有时甚至是有意识地维护传统;他崇尚西方文化,希望学习西方文化以求富国强民,同时又处处以文化大国形象自居,排斥西方文明。(本文来源于《赣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徐炯,董国炎[5](2012)在《韩邦庆《太仙漫稿》的“接受”与“创新”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邦庆的文言短篇小说《太仙漫稿》诸篇,在《海上奇书》中连载,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新的大众接受方式,读者在接受过程的被动与能动昭示了晚清中国小说的接受美学。他的"出新"、"独造"的美学追求,反映为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别样翻新、对传统题材的另类书写,他在世故人情中突破寻常情理塑造女性形象,将致力写实的小说与注重隐喻的寓言融合,在实践中构建了属于韩邦庆的小说美学。(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王新鑫[6](2011)在《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写实风格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具有现代性的通俗小说,对它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从它的历史地位,以及阅读文本的感受谈起,对它用写实手法着就的俗世场景和情欲纠缠作解读,揣摩其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风格。(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1年24期)
樊玉梅[7](2008)在《试论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第一代洋场才子,韩邦庆暂时脱离了传统人生轨迹,混迹于小市民中,他体验着个体自由的开阔感和自我平凡的世俗感。这一切赋予他开放的心态和旺盛的创造力,创作了《海上花列传》这部近代小说。(本文来源于《成才之路》期刊2008年22期)
袁进[8](2007)在《都市叙述的发端——试论韩邦庆的小说叙述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邦庆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开风气者,他是近代最早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家;更重要的,在当时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为了探索这一描写还提出了相应叙述理论的小说家。这一叙述理论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常常被作家们所运用。韩邦庆最大的贡献在于运用了“穿插藏闪”的叙述方法,用以表现现代都市的时空,拓展了小说的表现能力。(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5期)
袁进[9](2006)在《开创都市叙述的新风气——试论韩邦庆的小说叙述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邦庆在中国小说史上是一个开风气者,他是近代最早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的小说家;更重要的,在当时描写现代都市的小说家中,他是唯一一位为了探索这一描写,还提出了相应叙述理论的小说家。这一叙述理论一直到现在为止,还常常被作家们所运用。韩邦庆对都市的叙述是从儒林外史脱化而来,吸收了其它古代小说的长处,最大贡献在于运用了"穿插藏闪"的叙述方法,用以表现现代都市的时空,拓展了小说的表现能力。它作为"连载小说"的开山之祖,其发表方式也体现了都市叙述的现代特点。(本文来源于《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6-11-01)
方迎九[10](2002)在《韩邦庆佚诗佚文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邦庆是近代创办个人文学期刊的第一人,也是吴语小说和狭邪小说的代表作家,本文辑录新发现的韩邦庆佚诗佚文,以备学界共享。(本文来源于《明清小说研究》期刊2002年02期)
韩邦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张爱玲将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翻译成国语版与英文版,使《海上花列传》越过方言障碍,传播到全国及海外。由于两人在性别、经历、思想、情感上的差异,张爱玲对《海上花列传》进行了事实上的再创作。她的女性主义思想给《海上花列传》中的女性形象增加了一些陌生的色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韩邦庆论文参考文献
[1].胡艳秋.韩邦庆与近代第一部文学期刊《海上奇书》[J].编辑学刊.2017
[2].陈思思.论张爱玲《海上花》对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中女性形象的再创作[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
[3].李萧然.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4].白雪梅.清末文人韩邦庆生平思想考评[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
[5].徐炯,董国炎.韩邦庆《太仙漫稿》的“接受”与“创新”美学[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6].王新鑫.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写实风格解读[J].文教资料.2011
[7].樊玉梅.试论小说《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J].成才之路.2008
[8].袁进.都市叙述的发端——试论韩邦庆的小说叙述理论与实践[J].社会科学.2007
[9].袁进.开创都市叙述的新风气——试论韩邦庆的小说叙述理论与实践[C].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
[10].方迎九.韩邦庆佚诗佚文钩沉[J].明清小说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