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潘诗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液氨加热池、氮化炉、氢气管、燃烧箱、水箱、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燃烧箱为半封闭式结构,所述燃烧箱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液氨加热池内放置有液氨钢瓶,所述液氨钢瓶与氮化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的氢气出口与燃烧箱通过氢气管连接,所述氢气管从下向上伸入所述燃烧箱内,所述水箱与液氨加热池通过第一循环管连接,所述液氨加热池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采用上述结构后,其有益效果是:可以节省电能,同时其热能不会浪费,热能利用率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氨加热池、氮化炉、氢气管、燃烧箱、水箱、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燃烧箱为半封闭式结构,所述燃烧箱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液氨加热池内放置有液氨钢瓶,所述液氨钢瓶与氮化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的氢气出口与燃烧箱通过氢气管连接,所述氢气管从下向上伸入所述燃烧箱内,所述水箱与液氨加热池通过第一循环管连接,所述液氨加热池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设计方案

1.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氨加热池、氮化炉、氢气管、燃烧箱、水箱、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燃烧箱为半封闭式结构,所述燃烧箱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液氨加热池内放置有液氨钢瓶,所述液氨钢瓶与氮化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的氢气出口与燃烧箱通过氢气管连接,所述氢气管从下向上伸入所述燃烧箱内,所述水箱与液氨加热池通过第一循环管连接,所述液氨加热池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管上设有一压力表,氢气管的出口端设有一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箱的下方为敞口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箱的上方为敞口结构,所述水箱与燃烧箱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和箱体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和箱体之间留有一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氨加热池内的一侧设有盖板,液氨加热池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分离杆,将液氨加热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可用于放置一个液氨钢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渗氮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关于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渗氮又称氮化,是指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内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劳强度和抗腐蚀性。氮化通常利用专门设备或井式氮化炉来进行。加工时,将工件放入氮化炉内,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和氢气,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氨气分解生成的氢气则直接排出,并通过燃烧排放。但是,每次氮化处理,大约需要10个小时,其尾气排放也大约需要10个小时,因此氢气燃烧时,其热能浪费。

另外,低温环境下,液氨钢瓶内的液氨不能完全通入氮化设备,严重时会有1\/3的残留量。因此,使用时,通常是将液氨钢瓶放入液氨加热池,并采用电加热方法使液氨加热池内的温度在30℃-50℃之间,以确保钢瓶内的液氨无残留,提高液氨的利用率。但是,每次氮化处理,其液氨供给大约需要10个小时,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渗氮工艺的不节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液氨加热池、氮化炉、氢气管、燃烧箱、水箱、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燃烧箱为半封闭式结构,可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燃烧箱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所述液氨加热池内放置有液氨钢瓶,所述液氨钢瓶与氮化炉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氮化炉的氢气出口与燃烧箱通过氢气管连接,所述氢气管从下向上伸入所述燃烧箱内,所述水箱与液氨加热池通过第一循环管连接,用于将水箱内的水排放至液氨加热池内,所述液氨加热池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循环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泵,用于将液氨加热池内的水注入水箱中,从而使水箱与液氨加热池形成水循环系统,使用时,可以将3-6台氮化炉的氢气管同时伸入燃烧箱,确保液氨加热池内的水始终保持在30℃-50℃左右,从而确保液氨钢瓶内的液氨可以完全使用,无残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氢气管上设有一压力表,用于观察氢气管内是否有氢气,氢气管的出口端设有一阀门,当压力表的数值达到一定数值时,打开阀门,点火即可燃烧氢气,且直至氢气排放完成后,都不用再点火。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箱的下方为敞口结构,便于观察燃烧箱内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点火。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燃烧箱的上方为敞口结构,所述水箱与燃烧箱焊接固定,使得其结构稳定牢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上方的盖体,所述盖体用于防止灰尘等进入箱体内,所述盖体和箱体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和箱体之间留有一开口,用于排气以及观察箱体内的水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液氨加热池内的一侧设有盖板,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液氨加热池,液氨加热池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分离杆,将液氨加热池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可用于放置一个液氨钢瓶,避免没有隔开后,一个液氨钢瓶倾倒而影响其他液氨钢瓶。

本实用新型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可以节省电能,同时其热能不会浪费,热能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氨加热池的俯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液氨加热池1、氮化炉2、氢气管3、燃烧箱4、水箱5、第一循环管6和第二循环管7,所述燃烧箱4为半封闭式结构,可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燃烧箱4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水箱5,所述液氨加热池1内放置有液氨钢瓶8,所述液氨钢瓶8与氮化炉2通过管道9连接,所述氮化炉2的氢气出口与燃烧箱4通过氢气管3连接,所述氢气管3从下向上伸入所述燃烧箱4内,所述水箱5与液氨加热池1通过第一循环管6连接,用于将水箱5内的水排放至液氨加热池1内,所述液氨加热池1与所述水箱5通过第二循环管7连接,所述第二循环管7上设有循环泵10,用于将液氨加热池1内的水注入水箱5中,从而使水箱5与液氨加热池1形成水循环系统,使用时,可以将3-6台氮化炉2的氢气管3同时伸入燃烧箱4,确保液氨加热池内1的水始终保持在30℃-50℃左右,从而确保液氨钢瓶8内的液氨可以完全使用,无残留。应当说明,所述液氨加热池1、氮化炉2、燃烧箱4通常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水箱5则设于燃烧箱4的上方。

所述氢气管3上设有一压力表11,用于观察氢气管3内是否有氢气,氢气管3的出口端设有一阀门12,当压力表11的数值达到一定数值时,打开阀门12,点火即可燃烧氢气,且直至氢气排放完成后,都不用再点火。

所述燃烧箱4的下方为敞口结构,便于观察燃烧箱4内的情况,同时,便于工作人员点火。

所述燃烧箱4的上方为敞口结构,所述水箱5与燃烧箱4焊接固定,使得其结构稳定牢固。

所述水箱5包括箱体51和设于箱体51上方的盖体52,所述盖体52用于防止灰尘等进入箱体51内,所述盖体52和箱体51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盖体52和箱体51之间留有一开口53,用于排气以及观察箱体51内的水量。

如图2所示,所述液氨加热池1内的一侧设有盖板13,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液氨加热池1,液氨加热池1的另一侧设有若干个分离杆14,将液氨加热池1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15,每个容纳空间15可用于放置一个液氨钢瓶8,避免因液氨加热池1没有隔开时,当其中一个液氨钢瓶8倾倒而容易导致其它液氨钢瓶随之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其有益效果是:可以节省电能,同时其热能不会浪费,热能利用率高。

使用时,当压力表11的数值达到一定数值时,打开阀门12,并在氢气管3的出口端点火,氢气燃烧,燃烧的热量传递给上方的水箱5,用于加热水箱5内的水;同时,打开第一循环管6和第二循环管7的阀门,并开启循环泵10,循环泵10将液氨加热池内的水注入水箱5,同时水箱5内的热水流入液氨加热池1,如此往复循环;使用时,可以将3-6台氮化炉2的氢气管3同时伸入燃烧箱4,确保液氨加热池1内的水始终保持在30℃-50℃左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尾气收集再利用系统,可以节省电能,同时,可以利用氢气燃烧的热能,使该热能不会浪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884.6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66933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C23C 8/24

专利分类号:C23C8/24

范畴分类:25F;

申请人: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06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永杨路158号

发明人:潘诗良

第一发明人:潘诗良

当前权利人:上海朋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孟琴;缪利明

代理机构:31104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渗氮工艺的尾气收集再利用装置论文和设计-潘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