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集总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力学,模型,导向,结构,方法,柴油,催化裂化。
集总反应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汪成,仲从伟,杨雪梅,刘纪昌,王睿通[1](2019)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柴油加氢精制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Ⅱ.反应规律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柴油加氢精制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中国石油某分公司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所建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反应条件下精制产物中典型分子的含量,并可在分子水平上描述柴油体系中的硫化物、氮化物、多环芳烃、正构烷烃等在加氢精制反应器中的转化规律,揭示反应温度、压力、液态空速等操作条件对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指导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操作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精制柴油硫、氮含量小于10μg/g、精制柴油收率不低于设计指标89.5%时,模型预测优化的操作温度区间为314.5~320.3℃。(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衣晓阳,张鹏,胡长禄,申宝剑[2](2019)在《催化重整28集总动力学模型及反应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脑油催化重整是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的主要来源,通常需要对催化重整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操作条件、产品分布和能耗的关系。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通过集总的方法对重整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可靠建模不仅在产品和温度分布预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实时优化和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基于石脑油催化重整反应机理和重整产物分布,提出了催化重整数学建模的新方法,建立了包括28个集总和88个反应方程的催化重整动力学反应网络,主要反应包括脱氢、脱氢环化、异构化、加氢裂化和脱烷基等类型。使用100 mL固定床催化重整试验装置获取评价实验的动力学数据,基于MATLAB实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动力学参数,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常微分方程,使用试验数据对求解的动力学参数进行验证,并通过反应器建模研究反应器内的温降与压降,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数据与真实评价数据的误差小于5%,能较好反应催化重整过程反应规律。(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9)
仲从伟,刘纪昌,王睿通,汪成,叶磊[3](2019)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柴油加氢精制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 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分子水平揭示柴油加氢精制反应过程的转化规律,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构建了表征柴油分子组成的包含846个结构向量的分子组成矩阵。根据柴油加氢精制反应机理,编制了34条反应规则,建立了包含约17 500个反应的柴油加氢精制反应网络,并结合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反应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分子尺度柴油加氢精制反应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的Runge-Kutta法进行求解,并通过与工业装置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加氢精制产物分布及典型分子含量的预测值与工业数据的最大误差在1.0%以内,温升的预测误差不超过2℃。(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7期)
江洪波,吕海龙,陈文斌,秦康,李明丰[4](2019)在《CoMo/Al_2O_3催化剂柴油加氢脱芳烃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生产国六标准车用柴油的需要,采用等温高通量反应器,对加氢精制催化剂CoMo/Al_2O_3上的柴油加氢脱芳烃(HDA)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氢/油体积比、空速等因素对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影响。根据芳烃加氢反应机理将柴油中的芳烃化合物按所含芳环个数分成了叁集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竞争吸附影响的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鲍威尔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所得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柴油加氢脱芳烃过程,所得模型可为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操作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3期)
熊献金[5](2019)在《连续重整反应34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集总理论和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基于工业连续重整装置,提出了一个包含34个集总组分、82个反应的连续重整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所有通用于各套装置的装置因数是根据多套连续重整装置工业数据进行验证后而确定的。所选估算的通用装置因数,符合经典的双功能催化重整反应机理。随后又建立了连续重整径向反应器数学模型。通过连续重整工业装置的模拟计算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重整产品各组分的产率。该模型可为连续重整工业装置的模拟和操作优化及产品组成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李凯欣[6](2019)在《稠油火烧供氢催化改质的集总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烧油层技术(ISC)是非常规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EOR)的热效率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包括将空气注入储层中,通过油与氧气的接触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形成一系列的反应,能够放出大量的热;氧气与热解形成的类似焦炭的材料发生反应,该反应生成的热量可以维持燃烧前缘的传播,在高温下驱替和改质稠油。在热量和其他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但是由于反应机理复杂,经常出现失败的现象,因此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主要从分析稠油物性,建立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利用FOW等转化率法和Kissinger微分法分析各阶段动力学参数叁个方面进行研究。针对稠油火烧供氢催化改质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特点,构建了叁集总、四集总和六集总应网络,建立了模型动力学方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龙格-库塔法和蒙特卡洛法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基于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寻找最佳反应条件,揭示火烧过程特征反应微观机理,进行动力学分析,继而研究稠油沥青质供氢催化裂解集总反应动力学和产物选择性分布,试验和实现能够促使沥青质最大转化、焦炭最少生成、改质油产率高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反应时间与温度、供氢体及压力)的整体优化。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求取的活化能在文献给出的烃类热裂解反应的活化能范围内,供氢体加入可使反应活化能发生一定变化,整体规律呈现为重质组分裂解加快,而轻质、中质组分则发生上下波动变化。集总模型中体现的各组分产率变化以及确定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对稠油火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3-01)
代飞,张雅琳,王刚,王燕,王二强[7](2019)在《页岩油中芳烃加氢集总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页岩油芳烃加氢过程的分析,建立了页岩油加氢八集总动力学模型和反应网络。根据不同温度和空速下的页岩油加氢小试实验数据,采用MATLAB优化算法回归得到加氢动力学模型参数。随后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吻合。在此基础上模型可有效用于加氢产品分布的预测及工艺条件的优化,该工作为页岩油加氢过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依利安[8](2018)在《重油催化裂化12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催化裂化(FCC)是炼油厂最重要的重油转化工艺之一。针对重油催化裂化(RFCC)反应机理和产物分布特点,构建了 RFCC十二集总反应网络,建立了模型动力学方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龙格库塔法和BFGS算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模型的动力学参数。使用JavaScript编程语言开发出了重油催化裂化十二集总动力学模型软件,编制了可视化界面。模型软件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模型软件具有参数估计、产物分布预测的功能。根据催化裂化小型提升管试验装置数据,采用模型软件求解了模型的57个动力学参数,这些模型参数能够较好地反映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规律和工艺特点。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5%。这说明集总反应网络的划分和反应网络的建立是比较合理的,所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集总模型软件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靠,所编制软件能够比较精确的满足模型计算要求。(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6)
刘纪昌,陈华,皮志鹏,刘逸锋,沈本贤[9](2017)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催化裂化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Ⅱ.工业装置的计算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催化裂化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对中国石化某分公司Ⅰ套催化裂化MIP装置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催化裂化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汽油收率及汽油中典型组分的含量沿提升管高度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一反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提升管高度的增加显着下降,当一反区出口温度为515℃,剂油质量比为6.0时,一反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712下降为196,表明裂化反应主要发生在一反区;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在一反区出口温度500~510℃,剂油质量比6.5~7.0的条件下,汽油收率高于50%,汽油中烯烃含量低于24%(φ),满足国Ⅴ指标的要求。为工业催化裂化MIP装置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5期)
陈华,皮志鹏,刘逸锋,刘纪昌,沈本贤[10](2017)在《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催化裂化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设计了包含烃类结构和杂原子结构的22个结构向量,构建了代表催化裂化原料分子组成的14 692种典型分子的结构向量,根据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和MIP工艺特征,编制了催化裂化反应规则,构建了反应网络,通过改进的Runge-Kutta法求解,建立了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分子尺度的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MIP装置工业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模型与传统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相比,在反应网络中引入反应热效应,可更准确地描述提升管反应器中反应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的影响;模型的可靠性验证实验表明,预测值与工业数据的最大误差在1.0%左右,温度的预测误差不超过2℃。(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7年04期)
集总反应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脑油催化重整是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的主要来源,通常需要对催化重整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研究操作条件、产品分布和能耗的关系。催化重整动力学模型通过集总的方法对重整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可靠建模不仅在产品和温度分布预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实时优化和控制中起重要作用。基于石脑油催化重整反应机理和重整产物分布,提出了催化重整数学建模的新方法,建立了包括28个集总和88个反应方程的催化重整动力学反应网络,主要反应包括脱氢、脱氢环化、异构化、加氢裂化和脱烷基等类型。使用100 mL固定床催化重整试验装置获取评价实验的动力学数据,基于MATLAB实现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动力学参数,四阶Runge-Kutta法求解常微分方程,使用试验数据对求解的动力学参数进行验证,并通过反应器建模研究反应器内的温降与压降,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模型预测数据与真实评价数据的误差小于5%,能较好反应催化重整过程反应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总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汪成,仲从伟,杨雪梅,刘纪昌,王睿通.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柴油加氢精制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Ⅱ.反应规律分析与优化[J].石油化工.2019
[2].衣晓阳,张鹏,胡长禄,申宝剑.催化重整28集总动力学模型及反应规律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2019
[3].仲从伟,刘纪昌,王睿通,汪成,叶磊.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柴油加氢精制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石油化工.2019
[4].江洪波,吕海龙,陈文斌,秦康,李明丰.CoMo/Al_2O_3催化剂柴油加氢脱芳烃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5].熊献金.连续重整反应34集总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
[6].李凯欣.稠油火烧供氢催化改质的集总反应动力学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9
[7].代飞,张雅琳,王刚,王燕,王二强.页岩油中芳烃加氢集总反应动力学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9
[8].依利安.重油催化裂化12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开发[D].华东理工大学.2018
[9].刘纪昌,陈华,皮志鹏,刘逸锋,沈本贤.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催化裂化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Ⅱ.工业装置的计算与预测[J].石油化工.2017
[10].陈华,皮志鹏,刘逸锋,刘纪昌,沈本贤.基于结构导向集总的催化裂化MIP工艺反应动力学模型Ⅰ.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石油化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