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陶弘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教,王羲之,长生久视,上清,灵位,佛教,谱系。
陶弘景论文文献综述
朱天曙,荆子洋[1](2019)在《钟繇书风的推重者——梁武帝与陶弘景的论书要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梁代是南朝文学艺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庾肩吾的《书品》、萧统的《昭明文选》、谢赫的《古画品录》皆出自这一时期。南朝梁的开国之君是梁武帝萧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曾是萧子良西邸"竟陵八友"之一,在音律、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萧衍善草书、隶书和虫篆,着有《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与陶隐居论书启》(四则),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好草书,状貌亦古"。萧梁时代,有位道人与梁武帝过从甚密,二人讨论书法的往来信件,为后(本文来源于《文史知识》期刊2019年10期)
张天弓[2](2019)在《王羲之"晚年好迹"与"末年书"考——兼论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书法史论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探寻王羲之真相,是中古书法史的核心问题。追根溯源的第一站,就是南朝梁代朝野尚存王羲之书迹,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是探究梁代所藏的重要依据。本文认为,今存王羲之书迹中的精品,主要是梁代秘藏镇书的摹本出装书,有"徐僧权"等人的押署,属于梁武帝所谓"晚年好迹",而伪作、劣迹则主要来源于梁武帝所谓"末年书"。本文依据梁武帝、陶弘景这九封信提供的线索,从九个方面勾勒出唐宋尚存的王羲之书迹的来源。(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18期)
贺梦玲,蒋振华[3](2019)在《陶弘景文学主旨浅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中宰相"陶弘景,集儒、释、道叁教思想于一身,思想的复杂性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创作主旨的矛盾性、多样性。以王京州的《陶弘景集校注》为底本,对其文学主旨分忧国忧民、经时济世的仁义关怀,悠游隐逸、纵情山水的忘我归真,佛道双修、收敛本性的矛盾悲痛叁部分进行了论析。(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柏夷,孙齐[4](2019)在《陶弘景作品中的佛教》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通常认为道教经典大量借用佛教元素的情形,主要存在于五世纪早期的灵宝经中。提出两点证据,指出我们应当重新考虑此一成见。佛教关于轮回的观念以及多重世界构成的大宇宙体系,不仅出现在陶弘景的着作中,同样也见于他所搜集和整理的东晋上清经中。这些对佛教元素借用的痕迹,在六世纪晚期之后被系统性地从道教经典中剔除。(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8期)
卢巷文[5](2019)在《陶弘景的神仙谱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形成和发展蕴含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迁,从某个角度来看,道教的发展史体现的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道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教派,以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为蓝本,吸收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神仙方术,后面又进一步与佛教和儒家思想融合,所以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不同的道教宗派林立,所信仰的神仙也是杂而多端。南朝道士陶弘景感概于道派神仙信仰的博杂,在吸收融合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编撰了《真灵位业图》。该神仙谱系大约收录了七百位神仙,并按照七个等级将这些神仙排定位次,实现了道教神仙谱系的第一次系统化和秩序化,该神谱的问世结束了道教神仙系统繁杂无序的状态,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陶弘景的神仙谱系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此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做了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论述了《真灵位业图》出现以前的道教的思想信仰、宗派划分等。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和墨子的神仙思想,秦汉时期的神仙思想,这些神仙思想是陶弘景神仙谱系的源泉。第叁部分介绍了道教的产生,部分道教早期的经典作品,道教早期的各类团体及各自的神仙体系,它们都为陶弘景神仙谱系的编撰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论述了陶弘景编撰《真灵位业图》的背景,该神仙谱系的涵盖内容,儒、道两家对《真灵位业图》的影响,以及考察了部分道教神仙的源流。第五部分论述了陶弘景神仙谱系的特点及其影响。《真灵位业图》体现的是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并存的多神信仰,它奠定了“叁清尊神”在道教中的至高地位,也体现了南北朝时期佛、释、道融合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8-01)
[6](2019)在《山中宰相陶弘景》一文中研究指出陶弘景,一生经历南朝宋、齐、梁叁个朝代,是着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他出生于书香家庭,从小就特别爱钻研经典古书、医药典籍,所以不到10岁,就已经博览群书啦!在他心目中,对圣人的言行已经非常熟悉,并且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他在当地非常出名,大家对经典有任何不懂或不清楚的地方都会跑来问他。有时候,别人问的问(本文来源于《小读者之友》期刊2019年06期)
许威[7](2019)在《陶弘景道教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医学既是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道教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研究道教医学具有重要意义。陶弘景不仅是南北朝时期极具影响力的道教领袖,同时又是一位享有盛名的道医。从医学的角度看,陶弘景在归纳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一整套道教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他还亲自采药炼丹,将服食、炼丹分别与医疗结合,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此外,陶弘景将道教养生、炼丹、服食等与传统医学结合,不仅丰富了道教医学的内容,也给传统医学提供了借鉴。陶弘景的道教医学有其哲学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思想、“气”论思想、天人相通思想以及济世利人思想等等。宗教神学性和科学实证性是其道教医学蕴含的两大既矛盾又统一的特征。陶弘景的道教医学作为一种带有明显宗教性质的医学,也有其特殊的医学模式,即综合生理治疗、信仰治疗和心理治疗于一体的、多元化的医学模式。养生学是陶弘景道教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较为丰富。陶弘景强调“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思想,主张人们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利用自然规律去积极设法养生。“形神不离,强神炼形”的思想是陶弘景的养生宗旨,他强调强神和炼形是养生之一体两面,应当二者并举,不可有所偏废。他也系统归纳了几种具体的养生方法,如服气法、导引按摩法、房中术、饮食宜忌等等。药物学是陶弘景道教医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主要包括本草学与炼丹(即化学制药)两个部分。在本草学方面,陶弘景融摄了道教服食的相关药物知识,极大地促进了本草学的发展;在炼丹方面,陶弘景对金石类药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上,实现了炼丹与医疗的初步合流。陶弘景的道教医学也有其局限性,对此我们应该以辩证、批判的眼光去审视。(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祁小春[8](2019)在《陶弘景《真诰》中所见王羲之资料及其相关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世说新语》以及刘孝标注、《晋书》本传等文献没有记载王羲之生卒年,于是后世出现了六种说法,孰是孰非,至今未有定论,以至成为王羲之研究中的悬案之一。然而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考证,现在学界已经大致认可王羲之太安二年(叁〇叁)生、升平五年(叁六一)卒的说法,而最早记录此说者乃陶弘景所辑《真诰》注。第一,陶弘景十分熟悉王羲之的书法及其生平事迹,在《真诰》注中以王羲之事迹检证他事,这说明他掌握了翔实可信的王羲之资料才能做到。第二,陶弘景是上清派茅山宗的代表人物,他所辑《真诰》资料源主要是这一系的创始者杨羲、二许(许谧、许翙父子)等在降神活动时留下来的原始记录,而许谧的胞兄许迈,又是王羲之的至交密友,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梳理和论证,揭示了《真诰》中有关王羲之及其相关联的资料源之可靠,作为王羲之研究的早期文献,《真诰》的资料价值十分珍贵。(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02期)
李西建,李雄燕[9](2018)在《陶弘景“劲媚”书法美学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陶弘景所处时代,王献之"妍媚"的审美趣味正风靡一时,而梁武帝却高标钟繇"风骨"风格,试图以此扭转绮靡的社会风尚。陶弘景既尊重书法发展的自身规律,看到了"媚趣"风格的时代必然性;又顺应梁氏旨意,并在自身书法实践、家学师承等的基础上,摈弃"妍媚""古质"书风之病,融合二者之长,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劲媚"的书法美学主张。(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刘雄峰[10](2018)在《陶弘景的道医食疗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道教自诞生之日起,便与医学有了不解之缘。二者如影随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医道通仙道”“十道九医”。因此,在道教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卓有成就的医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陶弘景在长期的宗教和医学实践中,(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8-06-12)
陶弘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探寻王羲之真相,是中古书法史的核心问题。追根溯源的第一站,就是南朝梁代朝野尚存王羲之书迹,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是探究梁代所藏的重要依据。本文认为,今存王羲之书迹中的精品,主要是梁代秘藏镇书的摹本出装书,有"徐僧权"等人的押署,属于梁武帝所谓"晚年好迹",而伪作、劣迹则主要来源于梁武帝所谓"末年书"。本文依据梁武帝、陶弘景这九封信提供的线索,从九个方面勾勒出唐宋尚存的王羲之书迹的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陶弘景论文参考文献
[1].朱天曙,荆子洋.钟繇书风的推重者——梁武帝与陶弘景的论书要义[J].文史知识.2019
[2].张天弓.王羲之"晚年好迹"与"末年书"考——兼论梁武帝、陶弘景《论书启》书法史论之意义[J].中国书法.2019
[3].贺梦玲,蒋振华.陶弘景文学主旨浅论[J].湘南学院学报.2019
[4].柏夷,孙齐.陶弘景作品中的佛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5].卢巷文.陶弘景的神仙谱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山中宰相陶弘景[J].小读者之友.2019
[7].许威.陶弘景道教医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8].祁小春.陶弘景《真诰》中所见王羲之资料及其相关考察[J].中国书法.2019
[9].李西建,李雄燕.陶弘景“劲媚”书法美学观探析[J].中国美术研究.2018
[10].刘雄峰.陶弘景的道医食疗思想[N].中国民族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