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提取论文_任振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等高线提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等高线,误差,曲线,内插,特征,曲率,高程。

等高线提取论文文献综述

任振娜[1](2018)在《基于等高线的地形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算法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基于等高线一次性构建Delaunay叁角网模型算法中数据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等高线地形特征提取的简易算法,并在Visual C++编程环境下对本文中的算法进行了编程与实现。实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8年08期)

马立,李丰甜,刘波,陈瑞华,汝长海[2](2017)在《基于等高线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分析方法的样品制备过程复杂,人眼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主观性强且效率不高.为了更精确地提取对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文中根据沿染色体的高度变化与显带后染色体的显隐带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等高线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提取方法,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空气中制备的染色体样品进行成像,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与基于等高线方法所得到的高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等高线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沿染色体中心线的高度曲线,对于弯曲变形较为严重的染色体也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1期)

王娜[3](2017)在《彩色地图等高线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彩色地图中等高线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归纳总结提取步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色方法:将像素亮度因素加入到了颜色判断公式中,同时结合了地图空间关系的分色方法。此外,依据等高线自身的特点,分析并改进了Zhang快速并行细化算法,以及变步长跟踪矢量法等。经研究可以得出,通过上述提取过程,可提高轮廓的识别质量,避免数据丢失,且当遇到断点时,可通过自动增加步长来跨越断点,同时实现了边跟踪边压缩,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晋蓓,刘学军,张宏鸣,兰建斌[4](2017)在《基于格网DEM的等高线提取误差传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格网DEM的结构入手,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分析了格网点的高程误差对由其生成的等高线数据的位置偏移、长度及方向的影响,建立误差传播模型,以实际DEM为例对比了原始等高线和DEM内插产生的等高线的变化,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等高点落在格网点时中误差最大,越接近中点,中误差越小;等高线折线的长度中误差是线元长度中误差的累计,其值随内插点的增多而增大;等高线折线的方向中误差与折线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关,与等高线的追踪路径无关。(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7年02期)

穆瑞欣[5](2016)在《基于等高线的地形特征线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化等高线数据,研究地形特征线的提取。总结了地形特征线提取的判断依据和相关方法;提出采用曲线弯曲原理和分析方法对等高线数据进行地形线自动提取的方法,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特征点,按属性连接地形线的实现过程。对自动生成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进行适当的人工编辑,最终得到比较准确的地形特征线。(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6年12期)

袁红选,左志奇,胡裕军[6](2016)在《基于立体卫星影像的等高线自动提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基于立体卫星影像数据的等高线自动提取方案进行介绍,该算法能自动获取目标区域的等高线数据,且精度、可靠性以及美观程度都较优。(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6年15期)

栗敏光[7](2016)在《一种LiDAR数据提取等高线的优化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等高线提取技术中,LiDAR虽然较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具有明显优势,然而目前已有算法和软件基于LiDAR点云自动提取的等高线存在大量多余的短齿线和孤立环。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短齿线和孤立环消除为核心的LiDAR数据提取等高线的优化算法,并基于FME软件平台设计程序加以实现,最后通过试验案例验证了算法和程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6年06期)

刘民士,刘纪平,何桂芳,龙毅[8](2015)在《基于等高线协同的水系高程提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水系高程提取方法存在效率低、精度不高以及高程逻辑错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的水系高程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水系与等高线的协同空间关系提高求交效率,采用河流分段趋势面插值方法提高水系高程精度,并建立水系树结构以避免高程逻辑错误。通过与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兼顾精度与效率,且不存在高程逻辑错误,比现有方法更优。(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杨颖,魏国忠,鲁一慧[9](2015)在《基于LiDAR点云的等高线批量自动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等高线是地图上最广泛的地貌表示方法之一,目前,生产实际中,大范围区域的等高线通常使用传统的航测内业方法获得,即经过空叁加密后在立体采集设备上采集,不仅费时费力,还要受到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Li DAR技术进行等高线提取,能大幅度提高航测成图作业的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缩短生产周期,本文在EPS软件的基础上,对基于Li DAR数据的等高线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针对大数据量批量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使用本文的方法进行大范围等高线自动提取,在保证精度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等高线制作的效率。(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5年11期)

李秀娟,郑先伟,熊汉江[10](2015)在《离散曲线演化及等高线剖分山脊山谷线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貌图形中提取山脊山谷线的现有方法大都偏于随机性和局部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曲线演化(DCE)和等高线凹凸包分割的提取方法:依据"整体抗噪、局部关联"的原则,将离散后的等高线数据进行全局DCE演化,标记点的整体重要性级别;然后对等高线进行凹凸包分割,并在局部凹凸包上根据"包点对应性"提取出重要性级别最高的点作为特征点;最后根据等高线间建立的拓扑关系,依据流水模型,在凹凸一致性、距离、方向角、重要性级别等因素的限制下对特征点进行连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提取山脊山谷线,有效减少噪声的影响和特征点连接的错误。(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等高线提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分析方法的样品制备过程复杂,人眼观察分析得到的结果主观性强且效率不高.为了更精确地提取对核型分析有重要意义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文中根据沿染色体的高度变化与显带后染色体的显隐带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基于等高线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提取方法,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空气中制备的染色体样品进行成像,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与基于等高线方法所得到的高度曲线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等高线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沿染色体中心线的高度曲线,对于弯曲变形较为严重的染色体也有很好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高线提取论文参考文献

[1].任振娜.基于等高线的地形特征提取算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8

[2].马立,李丰甜,刘波,陈瑞华,汝长海.基于等高线的染色体高度曲线提取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王娜.彩色地图等高线提取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2017

[4].晋蓓,刘学军,张宏鸣,兰建斌.基于格网DEM的等高线提取误差传播模型[J].人民黄河.2017

[5].穆瑞欣.基于等高线的地形特征线提取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

[6].袁红选,左志奇,胡裕军.基于立体卫星影像的等高线自动提取方案[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

[7].栗敏光.一种LiDAR数据提取等高线的优化算法[J].测绘通报.2016

[8].刘民士,刘纪平,何桂芳,龙毅.基于等高线协同的水系高程提取方法[J].测绘学报.2015

[9].杨颖,魏国忠,鲁一慧.基于LiDAR点云的等高线批量自动提取[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

[10].李秀娟,郑先伟,熊汉江.离散曲线演化及等高线剖分山脊山谷线提取[J].测绘科学.2015

论文知识图

多分辨率DEM序列的等高线迭置图实验1-1结果1Fig5-8Result1ofExperim...实验1-2结果2Fig5-9Result2ofExperim...一8该区域正负地形特征提取结果图,左图...酶解温度和用量对提取率交互影响的叁...处理时间和酶用量对提取率交互影响的...

标签:;  ;  ;  ;  ;  ;  ;  

等高线提取论文_任振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