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乙烯醇,纺丝,纤维,静电,蛋白质,蛋白,壳聚糖。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肖世维,但年华,马文杰,但卫华[1](2015)在《胶原-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电纺工艺条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胶原、聚乙烯醇为原料,首先研究了两者不同配比共混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胶原-聚乙烯醇共混液的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采用幂律方程拟合胶原-聚乙烯醇共混液流动曲线并计算了非牛顿指数,温度升高,非牛顿指数增大,向1靠近,牛顿特性突出。再以胶原与聚乙烯醇固含量配比(质量比)1∶1、1∶2、2∶1的共混液进行静电纺丝,实验结果显示胶原和聚乙烯醇配比为1∶1的纤维直径分布最宽,1∶2和2∶1的纤维直径分布较窄,均可明显看到胶原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纵横交错形成更稳固的纤维网结构,最终得到的胶原-聚乙烯醇静电纺的最佳配比为固含量2∶1。聚乙烯醇与胶原共混后静电纺丝制备的微纳纤维膜可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有望在今后用于血管支架、创伤敷料、止血纤维等方面。(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5年06期)
曹机良,李晓春,边亚敏,李璐[2](2014)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染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 g/L,氯化钠20~40 g/L,60℃染色60 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 g/L,氯化钠20~40 g/L,80~90℃染色60 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染色的提升性较好。(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曹机良,曹毅,边亚敏,郭雪健[3](2013)在《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酸性染料匀染染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酸性深蓝5R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进行染色试验。探讨了匀染剂合成单宁、平平加O、β-环糊精质量浓度对双蛋白纤维升温上染率的影响,分析了3种匀染剂对双蛋白纤维酸性深蓝5R染色率和最终上染量的影响,测试了3种匀染剂对酸性深蓝5R染色双蛋白纤维的匀染性。研究表明,加入0.3~1 g/L合成单宁即可明显降低初始染色率提高其匀染性,对染料的最终上染量影响较小;加入0.02~0.5 g/L的平平加O可降低初始染色率提高其匀染性,但同时染料的最终上染量显着降低;加入0.3~1 g/L的β-环糊精对初始染色率和匀染性的影响较小,但染料的最终上染量却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3年11期)
曹机良,李晓春,边亚敏,郭雪健[4](2013)在《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I.酸性蓝113和C.I.酸性蓝168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Langmuir和Langmuir+Nernst 2个染色热力学方程对实验点的模拟结果,探讨了染色温度对Langmuir+Nernst吸附常数的影响,分析了2只染料对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吸附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Langmuir+Nernst吸附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适合于描述酸性蓝113和酸性蓝168在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上的吸附,染料在双蛋白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高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酸性蓝113与纤维离子键结合程度高于酸性蓝168。(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3年08期)
卢丽萍,王芳芳,吴敏[5](2012)在《聚乙烯醇/壳聚糖/硝酸铈共混纤维毡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和硝酸铈(Ce(NO3)3)为原料,溶于稀乙酸中,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了PVA/CS/Ce(NO3)3共混纳米纤维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共混纳米纤维毡吸附Cr(Ⅵ)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Ce(NO3)3对CS和PVA的作用;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研究pH值、时间和浓度对Cr(Ⅵ)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纳米纤维毡对Cr(Ⅵ)的吸附是基团与基团的螯合作用;Ce(NO3)3改变了CS的分子构成,使CS更利于吸附Cr(Ⅵ),pH=4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最大;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对Cr(Ⅵ)的吸附饱和量为59.81 mg/g,Cr(Ⅵ)的去除率达到87%。(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程瑞华[6](2012)在《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和共混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共混可实现材料改性,使共混物的性能达到协同作用。通过文献查阅可知,壳聚糖(CS)与聚乙烯醇(PVA)相容性良好,可实现共混。壳聚糖和聚乙烯醇来源广泛、对人体无害、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成膜性好,因此可通过共混降低成本,优化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本论文主要研究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成型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最终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共混纤维;并通过SEM、FT-IR、 XRD、DSC对共混纤维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并对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其它性能如力学性能、吸放湿性能等进行研究;测试共混纤维的抗菌性能,判断聚乙烯醇的引入是否会削弱壳聚糖纤维的抗菌性能。最后本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含量为50%,凝固浴浓度为5%,凝固温度为40℃,凝固时间为60s。醇洗工序和初晾干工序可提高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力学性能。(2)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介绍湿法纺丝工艺参数对共混纤维的影响,优选力学性能较佳的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3)壳聚糖与聚乙烯醇之间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使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得到了提高;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粗细比较均匀,横截面形状不规则,纤维表面有沟槽。聚乙烯醇加入后改善了壳聚糖纤维的力学性能;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回潮率为12.2%,略低于壳聚糖纤维的13.5%,但吸湿性能仍良好。(4)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在99%以上,可见共混纤维中聚乙烯醇对壳聚糖纤维的抗菌性能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2-04-25)
李文莉,顾明波,张巍巍,王建军,秦传香[7](2010)在《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纤维中银离子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甲酸和水作溶剂制备丝素和聚乙烯醇溶液,将两溶液共混均匀后加入一定比例银盐,通过静电纺丝法制成含银共混纳米纤维,并对纤维进行155℃热处理。通过调节银盐的加入量和热处理的时间调控纳米银颗粒尺寸。分别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来表征共混纤维形态及纤维中银颗粒尺寸。结果表明:银盐加入量的增加和热处理时间的增长可以有效地增大纳米银颗粒的尺寸,当热处理时间增加到10min,颗粒变得分布不均匀且尺寸很大。(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0年03期)
卓其奇,田盛,戴礼兴[8](2009)在《聚乙烯醇/水滑石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凝胶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水滑石(PVA/HT)共混纤维。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水滑石在PVA/HT共混纤维中的分散状况和共混纤维的表面形态。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看出HT和PVA之间存在明显的氢键作用;热重分析(TG)测试表明水滑石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PVA的热性能;加入适量的HT可以提高PVA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HT含量的增加,PVA/HT共混纤维的最大拉伸倍数下降且表面易产生缺陷。(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09年04期)
欧阳志鹏,苏志锋,赵耀明[9](2009)在《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还原法从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制得羽毛蛋白质粉,与聚乙烯醇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共混纤维中羽毛角蛋白/PVA的质量比由1∶9提高到3∶7时,其强度由2.78cN/dtex下降到1.48cN/dtex。采用DSC、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所得纤维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羽毛角蛋白分子和聚乙烯醇分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羽毛角蛋白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甚至出现槽沟。(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09年06期)
肖学良,魏取福[10](2008)在《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纤维毡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不同质量比的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溶于甲酸中配制成共混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PVA/CS共混纤维毡。对纤维毡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红外光谱分析和吸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溶液中PVA质量分数为8%,CS质量分数为4%时,静电纺丝效果较好,纤维光滑平直,平均直径为307 nm,;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VA和CS共混时,大分子之间产生了较强的氢键作用,CS原有的结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PVA/CS共混纤维毡的吸水量和吸水速率都小于PVA纤维毡。(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08年04期)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 g/L,氯化钠20~40 g/L,60℃染色60 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 g/L,氯化钠20~40 g/L,80~90℃染色60 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染色的提升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乙烯醇共混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1].肖世维,但年华,马文杰,但卫华.胶原-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电纺工艺条件探索[J].材料导报.2015
[2].曹机良,李晓春,边亚敏,李璐.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染色[J].纺织学报.2014
[3].曹机良,曹毅,边亚敏,郭雪健.大豆蛋白/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酸性染料匀染染色[J].丝绸.2013
[4].曹机良,李晓春,边亚敏,郭雪健.酸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吸附性能[J].纺织学报.2013
[5].卢丽萍,王芳芳,吴敏.聚乙烯醇/壳聚糖/硝酸铈共混纤维毡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J].纺织学报.2012
[6].程瑞华.壳聚糖与聚乙烯醇共混膜和共混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2
[7].李文莉,顾明波,张巍巍,王建军,秦传香.含银聚乙烯醇/丝素共混纤维中银离子分布的研究[J].合成纤维.2010
[8].卓其奇,田盛,戴礼兴.聚乙烯醇/水滑石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9
[9].欧阳志鹏,苏志锋,赵耀明.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J].合成纤维.2009
[10].肖学良,魏取福.聚乙烯醇/壳聚糖共混纤维毡的制备与表征[J].合成纤维工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