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叙事论文-谢昕彤,邵瑜莲

非线性叙事论文-谢昕彤,邵瑜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叙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片,惊悚悬疑,叙事结构,非线性

非线性叙事论文文献综述

谢昕彤,邵瑜莲[1](2019)在《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惊悚悬疑类短片的叙事结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惊悚悬疑类短片作为短片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叙事结构与其他类型有着极大的不同,惊悚悬疑片主要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具体而言,可分为回环套层结构、交织对比结构、版块结构、意识流结构和环形结构这5种结构类型。本文主要对这5种结构进行详细剖析,以期解开惊悚悬疑类短片之所以迷人的艺术秘密。(本文来源于《上海文化》期刊2019年10期)

邓瑶[2](2019)在《现实题材电影中的生活流与非线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题材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由于其强烈的社会期待,又被称为指涉推动社会变革的"行为电影"。新世纪以来,儿童拐卖、性侵、枪支管控等社会问题常常成为现实题材电影的表现主题。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大象》将镜头对准了青少年犯罪这一敏感的社会问题,采用长镜头的纪实手法和电子游戏的半主观视角记录了11位高中生的普通日常生活,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墨,谱写了温情与残酷的对立,编织了对美国枪支问题的无声控诉。(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17期)

洪舟[3](2019)在《浅谈微电影创作中的非线性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服务体验。基于此,微电影以一种全新的影视模式进入人们眼帘,有着极强的代入感,且具有丰富的可塑性;而对于非线性叙事结构而言,其本身明显的多元化创作特性,奠定了两者之间的碰撞基础,并塑造了不一样的感官感觉。本文基于对微电影的相关概述,就其创作中非线性叙事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刘放[4](2019)在《非线性叙事在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艺术作为影响人们艺术审美,满足人们艺术需求的一种方式,在艺术结构与创作中有着较强的全面性。随着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更新,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感官享受。非线性叙事作为电影艺术中的叙事结构样式,在当前电影艺术创作中得到了青睐,其通过自身的特点与特色,在电影艺术中发挥独特魅力。本文从非线性叙事的特点入手,探讨非线性叙事在现实主义电影中应用的积极意义,旨在为以后的电影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思路。(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马祥周[5](2019)在《非线性叙事的电影化表现及在毕业作品《日记》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自诞生之日起,按线性逻辑组织叙事一直是主流的叙事策略。影片往往在一个“起因”发生后,“结果”接踵而来,然后这个“结果”又成为下一个“结果”的“起因”,故事就这样一直循环往复下去,最后影片就是把这个过程以时间先后的方式依次展示出来。但是,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现代艺术,电影不会永远安分地据守于“线性时空”这一方天地中,所以非线性叙事电影便应运而生。在习惯线性叙事的思维逻辑后,人们很难理解和接受这种新生的叙事结构。但从1990年代后,随着现代生活当中人们生活体验的变化、时间线重新拼接以制造出悬念等优点逐渐显现,人们也开始慢慢接受并欣赏这类电影,这一叙事手法也越来越收到良好的观众反馈。非线性叙事逐渐受到电影界的青睐,非线性叙事结构电影也越来越多,并逐步从小众变为被大众所喜爱的电影形态。于是在电影领域,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非线性叙事结构都开始不断地突破并创新,各种各样的非线性叙事结构电影在类型及形式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进而逐渐形成非线性叙事电影的风潮。本论文试图结合经典非线性叙事电影及学者们对非线性叙事的研究成果,对电影非线性叙事做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最后通过毕业作品《日记》的拍摄,对电影非线性叙事与爱情类型片的结合做一下探索。全文主要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主要通过当前国产非线性叙事电影叙事能力上的欠缺、电影非线性叙事相关理论研究的价值及欠缺,讲清此次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第一章“非线性叙事在电影中的运用概况”,首先通过线性叙事和非线性叙事的对比,对非线性叙事的概念与特征做一个较为系统而准确的归纳和界定。其次,对电影非线性叙事的历史做一个梳理,探寻非线性叙事电影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影史上艺术探索转向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做一个划分。第叁,系统分析非线性叙事电影兴起的诸多方面的原因。最后,对当下非线性叙事电影大好形势下所隐含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第二章“非线性叙事在电影中的运用类型”,结合相关电影作品,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时空、形态这两个最为突出、统领全局的主导叙事特征上,对非线性叙事电影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类型的划分,即:分叉路径式叙事、时间重组式叙事、虚构式叙事、网络状叙事、异时并置式叙事、主题复调式叙事、圆环状叙事和套层状叙事。第叁章“非线性叙事在电影中的运用策略”,结合相关非线性叙事电影,从大众化策略、补偿策略和视听策略这叁个方面对非线性叙事电影常用的一些叙事策略及技巧做分析论证。第四章“毕业作品《日记》叙事构思”,结合毕业作品《日记》,从剧情构思、人物设计、创作过程叁个方面客观陈述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第五章“毕业作品《日记》异时并置式结构运用分析”,结合毕业作品《日记》,从叙事结构类型的选择、异时并置式叙事技巧运用、创作总结这叁个方面,分析短片中非线性叙事结构的运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五个章节不仅有理论的分析,也有实例的论证,希望对当下的电影创作有些许指导作用,以期国内电影尤其是非线性叙事电影能够获得更为长足的进步。(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李昕[6](2019)在《非线性叙事在微电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艺术门类都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有顺应时代和社会才能被广为流传,电影也不例外。微电影的诞生正是电影与现代社会融合的结果。微电影是诞生在信息碎片化传播时代的新型艺术形式,作为一门主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时长短、制作周期短、投资小但却有着电影应有的完整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它的优势和特点是得天独厚的。正因为如此,它所承载的时代性社会性也会使它在之后的发展中日升月恒。电影中的非线性叙事模式由来已久,起初无论是观众还是从业者都对其不是很接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改变,时至今日,非线性叙事在电影中的运用已愈发成熟。人们习惯了悬念先行的紧张刺激,渴望接受多线索多视角带来的全方位信息,并热衷于从纯看客变成参与者。因为自身的特点,微电影篇幅有限,无法展开大规模叙事,非线性叙事的多条线索则需要对信息有较多的承载量,所以表面上看两者并不适合结合。但究其内涵,二者均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向人们传递尽量多的信息,在这个信息量爆棚,人们渴望了解又无从下手的年代,二者的结合必然会大放异彩。本文以近年来优秀成功的非线性叙事微电影及经典非线性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从微电影创作的总体方面入手,结合本人的毕业作品,分析非线性叙事手法在微电影创作中的应用,努力探索二者更多更合理的结合方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邓宁[7](2019)在《侦破推理剧中的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性叙事是一种以线性时间线为主导,结合事件情节的因果性、连贯性、统一性的经典的叙事手法。与线性叙事相比,非线性叙事的构建更加具有难度。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需要对影片结构进行重新组接,建立起另一种思维,将碎片情节进行重构,从而获得全新的观影体验。本文旨在探讨侦破推理剧中最常见的两种叙事方式,一种是以好莱坞经典电影为背景的古典电影叙事,即线性叙事,另一种则为非线性叙事模式。结合相关影片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两者分别在侦破推理剧中时间线存在的不同表征区别:线性叙事的连贯时间主轴线,非线性叙事的碎片时间结构、循环时间结构,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同表现和运用,总结出一般规律,为侦破推理剧本《寻罪》的整体创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同时,也分析出剧本《寻罪》在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的指导下如何更合理的安排剧本结构进行创作。(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吴奕霏[8](2019)在《基于非线性叙事结构的虚拟焦山碑刻博物馆交互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新媒体常用的非线性叙事理论意图解决当下传统书法艺术展示给大众带来体验模式千篇一律,体验过程单一枯燥的问题。首先采用调查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归纳非线性叙事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交互设计上的应用现状。然后总结观者在现有书法艺术体验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并结合非线性叙事概念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设计全新的非线性碑林书法艺术展示路径。最后运用Unity3D虚拟引擎技术对焦山碑林书法艺术展示进行整个虚拟展示系统平台的搭建。融合非线性叙事概念,利用数字虚拟交互技术,打造基于非线性叙事的书法艺术新沉浸式体验模式。解决了碑刻书法因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无法广泛传播的弊端,给观者犹如亲临现场般的观展感受,为碑刻书法艺术展示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03期)

张志彬,黄石[9](2018)在《论VR电影的非线性叙事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VR电影等基于虚拟现实的艺术媒介在诞生伊始便存在叙事的诉求,但传统电影的创作经验难以直接运用到VR电影创作中。本文认为,创作者可以基于虚拟现实媒介的交互性和沉浸性,在叙事结构层面基于传统电影叙事结构,在环形叙事、非连续线性叙事和多角度叙事的基础上提炼出更适合VR电影的叙事语法,进行交互式、非定型的新型叙事。(本文来源于《传媒论坛》期刊2018年23期)

谢鑫[10](2018)在《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非线性叙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线性叙事是电影叙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众欣赏电影的阻碍或者阶梯。本文以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为例,探讨片中颇具风格的非线性叙事,将故事情节分为六大段落,分析非线性叙事的开端和结束,结合人物发展,探讨导演的创作意图和"间离"效果。(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36期)

非线性叙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实题材电影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由于其强烈的社会期待,又被称为指涉推动社会变革的"行为电影"。新世纪以来,儿童拐卖、性侵、枪支管控等社会问题常常成为现实题材电影的表现主题。格斯·范·桑特的电影《大象》将镜头对准了青少年犯罪这一敏感的社会问题,采用长镜头的纪实手法和电子游戏的半主观视角记录了11位高中生的普通日常生活,用看似轻描淡写的笔墨,谱写了温情与残酷的对立,编织了对美国枪支问题的无声控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叙事论文参考文献

[1].谢昕彤,邵瑜莲.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惊悚悬疑类短片的叙事结构初探[J].上海文化.2019

[2].邓瑶.现实题材电影中的生活流与非线性叙事[J].电影文学.2019

[3].洪舟.浅谈微电影创作中的非线性叙事[J].艺术科技.2019

[4].刘放.非线性叙事在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

[5].马祥周.非线性叙事的电影化表现及在毕业作品《日记》中的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9

[6].李昕.非线性叙事在微电影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9

[7].邓宁.侦破推理剧中的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吴奕霏.基于非线性叙事结构的虚拟焦山碑刻博物馆交互设计研究[J].设计.2019

[9].张志彬,黄石.论VR电影的非线性叙事结构[J].传媒论坛.2018

[10].谢鑫.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非线性叙事分析[J].戏剧之家.2018

标签:;  ;  ;  ;  

非线性叙事论文-谢昕彤,邵瑜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