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慰慰:后见偏差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综述论文

彭慰慰:后见偏差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综述论文

摘 要:社会认知心理学一直在探究后见偏差的作用机制,虽然还没有理论能够单独解释后见偏差的所有现象以及影响后见偏差的因素,但目前对于后见效应的实验研究则提出了“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SARA)、“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RAFT)、“因果推理模型理论”(CMT)三种解释个体产生后见偏差的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相关学者应确定每种理论模型的解释对于后见偏差作用机制的相对贡献。

关键词:后见偏差 SARA RAFT CMT

后见偏差是指个体在得知事情的结果之后,否认结果信息的影响并高估自己能正确预测事情发生概率的现象,又称之为事后聪明或事后诸葛亮。Fischhoff将后见偏差定义为后见判断(可得益于事件结果反馈的判断)与先见判断(不知晓事件结果时的判断)的系统差异。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者一直在努力探究后见偏差的作用机制,目前研究者对于解释个体产生后见偏差所提出的认知加工理论中,较为突出的是“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SARA),“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RAFT)以及“因果推理模型理论”(CMT)这三种认知加工理论模型。

中国物流业潮起潮涌,在资本的助推下强者更强,行业集中度在上升,企业规模在壮大,中国物流业将迎来并购整合的黄金时代。

一、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模型(Selective Activation and Reconstructive Anchoring)

Pohl、Eisenhauer和Hardt(2003)提出的“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理论”(SARA)模型主要解释了在事实性知识问题,即日历式问题(almanac-type questions)中的后见偏差的产生机制。SARA模型涵盖了在假定型与记忆型实验范式中的后见效应以及锚定效应。对于后见偏差的解释,SARA模型假定,人们对于事实性问题(日历式问题)的回答,常常是利用了一个由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单元或图像所构成的在联想上具有关联的知识系统,那么通过对这个知识系统中相关信息、图像的选择性激活或是进行存在偏好的选样,后见偏差便由此产生了。具体来说,SARA模型解释后见偏差的出现是人们在了解到结果或答案的反馈后,通过这个在联想上具有关联的知识系列产生出他们的判断,编码他们的回答,或者回忆出他们的初始估计。SARA模型认为,对于与反馈一致的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激活,引起了现有记忆痕迹中的持久的变化。除了对知识信息有选择性的激活外,反馈的出现也使连接反馈本身和与之邻近的相关信息的提示得以形成。如果反馈的信息在人们后来回忆初始判断时被记起,或者在回忆原始估计的情形中反馈仍然被呈现,那么,反馈的信息将起到有助于获得这些与之邻近的相关信息的提示作用。更简明地说,反馈的信息将作为一个锚点而起作用,它使人们对于初始判断的重构存在了偏差。SARA模型提出,对于相关知识信息存在偏好的选择,导致人们重获其原始判断的记忆损害。总的来看,SARA模型是依据有选择性地激活人们知识信息中与反馈一致的部分,或者是通过锚定,个体存在偏好地选取出这些与反馈一致的知识信息,以此解释人们在重构他们初始回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后见偏差。在个体记忆的过程中,有选择性的激活以及重构的锚定,这两个加工过程都使与结果有关的信息或图像被个体重新获得。

二、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模型(Reconstruction After Feedback with Take the Best)

Hoffrage(2000)和Hertwig(2003)等提出了利用采纳最佳启发式的“反馈后最佳重构理论”(RAFT)模型。RAFT模型主要用来解释,在以数值标准为依据对成对目标进行比较的问题中所出现的后见偏差。该理论认为,人们是以一个概率性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比较判断的。这个概率性的思维模式是由一个可能性评估的知识系统以及操作该知识系统起作用的推断性启发式所组成。人们所使用的这一知识系统能够反映出一系列提示线索之间以及在一个特定的参考区限内基准目标之间概率性的内在关系。RAFT模型假设,人们为了从知识系统中得出某一配对比较的估计判断,往往会遵循采用一种快速节俭的启发式,即采纳最优启发式:知识系统中的各种提示线索会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有效性而被分类,由此人们依据首先出现的能够有效区分两个目标的提示信息做出评判。

Henriksen和Kaplan(2003)在RAFT模型中,将后见偏差解释为是人们适应性学习加工的副产品,即结果反馈后被刷新的知识。这种假设认为,对于事件真实结果的反馈,会导致人们关于事件知识的自动更新。具体来说,也就是通过人们无意识的关联性推论,在知识系统中一些与事件结果无关或者与事实结果相反的提示信息将会被“适合的”信息所取代。如果人们不能够直接回忆起他们的初始判断,他们就会在已经更新的事件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刷新后的知识重复初始判断的认知加工以试图重建其原始判断,由此基于结果信息反馈而被更新的知识导致后见偏差的产生。RAFT的这种理论观点主要应用于个体在对其原始选择以及初始信心度的回忆中所出现的后见偏差的解释。可以说,RAFT模型理论对于后见偏差的解释,是对记忆痕迹损害理论(反馈后知识被永久地改变)与重构理论的一个整合。

三、因果推理模型理论(Causal Model Theory)

Nestle、Blank和Collani(2008)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因果推理模型进行了论证。对于事件结果中的后见偏差,CMT的核心观点是“悄悄进入的决定论”。即人们往往尝试着通过详细阐述原因事件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理解被告知的结果,由此导致了他们对于该结果先前所预测的可能性,甚至是不可避免性的夸大的感知力。CMT认为,这种“悄悄进入的决定论”是依赖于一个感知形成的加工过程,或者更明确地说,是依赖于一个因果推理的加工。这种感知形成或者因果推理的加工非常典型地是由人们的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最初的不一致所引发的。

不同于SARA和RAFT这两种记忆模型,主要涉及个体被曲解的记忆加工以及事实性判断中的后见偏差,并认为这种导致了后见记忆曲解的认知加工是自动的,有关联的,以及是在意识控制之外的。因果推理模型理论(CMT)主要针对解释事件结果可能性判断中的后见偏差,并认为导致了后见偏差的这种认知加工是为理解事件结果而付出的精细的、有意识的努力,包含广泛的对于原因——结果关系的评定。

CMT主张,由于对结果信息的了解,人们为了更好地解释或者理解该已知结果,对于选样证据的评估过程将是存在偏见的,也即这种评估加工是有利于建立原因事件与结果之间的积极、促进的联系,而不是建立消极、禁止的关系。无论是证据的选样,还是证据的评估,CMT认为,人们是为了解释或者理解所知晓的事件结果,而使他们的证据取样以及评估的加工都存在了偏差。

CMT总的观念是,个体通过从其已有的知识系统中进行证据选样,或者通过对所选取证据的评估以及整合来解释一个特定的结果,而不论是证据的选样,还是证据的评估与整合,都可能因为已知的结果信息而存在偏差。CMT认为,因为事件结果是作为有助于获得支持该结果出现的原因事件的一个重获提示而存在,因此这种对于原因事件的重获过程,也即人们的证据选样,可能是存在偏见的。这种重获加工的成功取决于这些具有因果关系的原因事件的可获取性,而这种可获取的程度可能会依次受到显著性长期的使用,或者是最新被接纳的信息的影响。一旦具有因果关系的原因事件的选样被人们获得,那么对于用这些取样的证据来解释结果的适宜性将会被评估。这种评估是对特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的信心的建立与确认。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对强理论性的课程有着本能的排斥。因此在学习Access数据库相关知识时,就会产生一些懈怠心理,认为科目太难,自己没有能力掌握相关知识或者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才能有所收获。另外,由于高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分散式学习模式,在学习课程时,也只是局限于当前课程的学习,还无法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那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难以体会数据库技术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一些同学会产生数据库的无用论思想,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学习效果差。

由此看来自主性学习能力与高职生的英语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假定自主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那么在成绩优异的学生当中,有较高学习自主性的学生往往能够得到更高的成绩,而缺乏学习自主性的学生往往在英语方面处于劣势,也就是说学生的成绩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

总而言之,CMT将在可能性判断中出现的后见偏差(悄悄进入的决定论)解释为是一个有意识的因果推理加工的结果,而这个加工过程发生在个体知道了一个偏离了他们最初的期待或者是一个消极的事件结果之后。为了解释这个结果,人们有选择性地重获、评估以及整合那些支持该结果并具有因果关系的原因证据,同时倾向于忽略、轻视,或者贬低那些与该结果的发生不一致的证据。

虽然这三种认知加工理论模型是将后见偏差与对相关知识信息存在偏见的使用联系了起来,然而它们在各自适用的领域,特有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机制上都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异。目前对于后见偏差理论解释进行研究的中心目的,应当在于确定每种理论、模型在后见效应中各自起作用的条件,以及各种理论、模型的解释对于后见偏差的相对贡献,而不应当仅仅关注于区分出到底哪种理论或哪种模型在后见效应中单独起作用。

参考文献:

[1]Pohl,R.F.Ways to assess hindsight bias[J].Social Cognition,2007

[2]Fischhoff,B.An early history of hindsight research[J].Social Cognition,2007

[3]Pohl,R.F.,Eisenhauer,M.,Hardt,O.SARA: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to simulate the anchoring effect and hindsight bias[J].Memory,2003

[4]Hertwig,R.,Fanselow,C.,Hoffrage,U.Hindsight bias:How knowledge and heuristics affect our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st[J].Memory,2003

[5]Henriksen,K.,Kaplan,H.Hindsight bias,outcome knowledge and adaptive learning[J].Quality and Safety in Health Care,2003

[6]Nestler,S.,Blank,H.,Von Collani,G.Hindsight bias and causal attribution—A casual model theory of creeping determinism[J].Social Psychology,2008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9-01-0241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YBA018;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项目编号:XJK014CXL009)

标签:;  ;  ;  ;  ;  ;  ;  ;  ;  ;  ;  

彭慰慰:后见偏差认知加工理论模型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