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及手表论文和设计-杨成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及手表,包括表耳和表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提供了一种用户只要简单通过按压按手即可将表带从手表上取下或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方便了用户,使得用户可实现自由更换表带的需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包括表耳和表带头,所述表耳固定在表壳上,所述表带头固定在表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

设计方案

1.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包括表耳和表带头,所述表耳固定在表壳上,所述表带头固定在表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换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分部上还设有按手端部,所述表带头上设有两对称的连接轴孔,所述连接轴孔包括第一孔径孔部和第二孔径孔部,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孔径孔部与按手端部之间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换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孔还包括第三孔径孔部,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与按手端部的直径相匹配。

4.一种手表,包括表主体和表带,所述表主体上设有一对表耳,所述表带两端都设有表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分部上还设有按手端部,所述表带头上设有两对称的连接轴孔,所述连接轴孔包括第一孔径孔部和第二孔径孔部,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孔径孔部与按手端部之间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孔还包括第三孔径孔部,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与按手端部的直径相匹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特别涉及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及手表。

背景技术

传统手表换带结构基本上都是用生耳连接表壳与表带,如图1通过生耳连接表壳与表带示意图,生耳A嵌入在生耳拆生坑位,需要佩戴者自己更换,而且需要专业的拆生耳工具进行拆卸,由于佩戴者的不专业性,导致在拆生过程中会出现弄花表壳表带、弄伤手指的情况,可操作性差;图2通过波头生耳连接表壳与表带示意图,采用波头生耳B做拆生,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以上问题,但是波头生耳相对普通生耳成本高很多,而且波头生耳需要预先包裹在表带里面,如果波头生耳损坏,则整条表带报废。

另外,因为波头生耳比较单薄,在拨拉的过程中容易损坏,而且波头生耳有一级露出表带(用于拨拉),会顶住佩戴者的手腕,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用户可方便拆卸的表带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包括表耳和表带头,所述表耳固定在表壳上,所述表带头固定在表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

所述的互换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分部上还设有按手端部,所述表带头上设有两对称的连接轴孔,所述连接轴孔包括第一孔径孔部和第二孔径孔部,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孔径孔部与按手端部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的互换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孔还包括第三孔径孔部,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与按手端部的直径相匹配。

一种手表,包括表主体和表带,所述表主体上设有一对表耳,所述表带两端都设有表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所述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和安装轴开口,所述锣避位开口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所述锣避位开口;所述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所述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和第二直径轴部;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所述锣避位开口略大于所述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

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分部上还设有按手端部,所述表带头上设有两对称的连接轴孔,所述连接轴孔包括第一孔径孔部和第二孔径孔部,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一孔径孔部与按手端部之间设有弹簧。

所述的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孔还包括第三孔径孔部,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所述第三孔径孔部的直径与按手端部的直径相匹配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户只要简单通过按压按手即可将表带从手表上取下或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方便了用户,使得用户可实现自由更换表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通过生耳连接表壳与表带示意图;

图2是通过波头生耳连接表壳与表带示意图;

图3是表带头与表主体结合的入壳状态图;

图4是表带头与表主体结合的更换表带状态图;

图5是表耳部分结构图;

图6是表带头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5是表耳部分结构图;表主体1上设有一对表耳,表耳2上设有与连接轴匹配的轴腔体23,轴腔体中部设有锣避位开口21和安装轴开口22,锣避位开口21为半圆开口;安装轴开口小于锣避位开口。

图7是连接轴结构示意图;连接轴包括两个对称固定在表带头上的连接轴分部3;连接轴分部包括第一直径轴部31和第二直径轴部32;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直径轴部;锣避位开口略大于第一直径轴部的直径;安装轴开口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连接轴沿着径向具有弹性运动行程;端部设有按手头34和轴套33。

图6是表带头结构示意图;表带头4上设有两对称的连接轴孔,连接轴孔包括第一孔径孔部42和第二孔径孔部41,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略大于第二直径轴部的直径;第二孔径孔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孔部的直径;专配时,连接轴分部3从中间向外将第二直径轴部穿过第一孔径孔部,并套上弹簧。第二直径轴部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手按头设有匹配的内螺纹,将手按头旋第二直径轴部的端部将弹簧限制在内部,通过按按动手按头,可将连接轴分部整体向内运动,当松开时第一直径轴部31回位到紧贴着第一孔径孔部42端面。

图4是表带头与表主体结合的更换表带状态图;也就是安装表带,同时将两边的按手头向内按压,将左右对称的连接轴分部都向内运动到中心位置,将第一直径轴部31对准锣避位开口21位置,将第二直径轴部32对准安装轴开口22;可将连接轴分部整体压入轴腔体23内。撤销外力,连接轴分部分别向外运动,此时第一直径轴部31对准安装轴开口22;由于第一直径轴部31的直径比安装轴开口22开口大,因此将连接轴分部整体卡在轴腔体23内,完成表带安装。图4是表带头与表主体结合的更换表带状态图,由于弹簧的弹力,在无外力状态下保证表带和表主体的稳定连接。需要更换表带时,只需要同时按手头向内按压,将左右对称的连接轴分部都向内运动到中心位置,将第一直径轴部31对准锣避位开口21位置,将第二直径轴部32对准安装轴开口22;可将连接轴分部整体移出轴腔体23,完成表带的拆卸。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及手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362.1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88696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44C5/02

专利分类号:A44C5/02

范畴分类:申请人:深圳市古尊表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古尊表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兴业路老兵蘅芳工业城厂房西座4楼B

发明人:杨成;任九龙

第一发明人:杨成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古尊表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红海

代理机构:44298

代理机构编号: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互换表带结构及手表论文和设计-杨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