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不同性别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穿刺活检确诊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347例。将不同性别的患者分别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尿酸正常组。对患者的发病年龄、高血压患病率、血清肌酐、尿素、尿酸、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及系膜增殖、毛细血管内增生、节段性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新月体、肾小球硬化/废弃、小动脉管壁增厚、动脉透明变性等病理损伤特征进行比较,并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患病率、血清肌酐、尿素、胱抑素C、eGFR、甘油三酯等临床指标和系膜增殖、肾小球硬化/废弃、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动脉透明变性等病理损伤情况上均与同性别尿酸正常组存在差异(P<0.05)。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而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后者(P<0.05)。肾功能正常亚组中,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女性患者在24 h尿蛋白、胱抑素C、eGFR、肾小球硬化/废弃及小动脉管壁增厚上与尿酸正常组存在差异(P<0.05)。男性患者则在肾小管间质损伤、小动脉管壁增厚及透明变性上较尿酸正常组严重(P<0.05)。结论不同性别的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临床及病理损伤特点上均较同性别尿酸正常组更为严重。但不同性别的相关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与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废弃更为密切,男性则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及动脉透明变性更为密切。这可能与不同性别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机制不同有关。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资料
  •   1.2 临床观察指标
  •   1.3 病理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总体临床指标特点
  •   2.2 总体病理损伤特点
  •   2.3 肾功能正常亚组临床指标特点
  •   2.4 肾功能正常亚组病理损伤特点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蔡小凡,邓跃毅,钟逸斐,罗健华,郑蓉,卢奕,蔡秀峰

    关键词: 肾病,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泌尿科学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573891)

    分类号: R692.31;R589.7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9.12.025

    页码: 1960-196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50K

    下载量: 171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峰驼Ig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J]. 动物医学进展 2019(12)
    • [2].高尿酸血症对IgA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疾病进展的影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9(12)
    • [3].单克隆IgA相关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01)
    • [4].乙型肝炎诊断中患者实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观察及IgA水平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20(05)
    • [5].我院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证候相关性[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6].骨化三醇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 2020(03)
    • [7].IgA天疱疮[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8)
    • [8].健脾益肾方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女性IgA肾病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8)
    • [9].IgA肾病伴不同比例新月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10].血清果糖胺检测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2)
    • [11].以肾病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特征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2)
    • [12].血清果糖胺检测在IgA型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J]. 山东医药 2017(21)
    • [13].IgA型多发性骨髓瘤伴果糖胺异常增高1例[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6)
    • [14].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4)
    • [15].儿童IgA肾病合并膀胱血管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临床儿科杂志 2016(09)
    • [16].伴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及其随访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03)
    • [17].经皮中药离子导入佐治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5(05)
    • [18].IgA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19].中西药合用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型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4)
    • [20].醋酸泼尼松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J]. 药品评价 2020(01)
    • [21].IgA肾病患儿照顾者灵性健康与希望水平和社会功能的关系[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5)
    • [22].7例原发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13)
    • [23].IgA肾病合并原发性皮肤诺卡菌病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7)
    • [24].槐杞黄颗粒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9)
    • [25].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醋酸泼尼松龙片治疗IgA肾病患者临床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6)
    • [26].原发性IgA肾病与尿红细胞形态的相关性[J]. 转化医学杂志 2020(04)
    • [27].环孢素A联合科素亚治疗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1)
    • [28].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32)
    • [29].IgA天疱疮一例[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05)
    • [30].IgA缺乏型输血过敏反应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7(03)

    标签:;  ;  ;  

    不同性别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