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刘英辉/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

【摘要】学风建设一直是各类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良好的学风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大学生的基本保障。而民办高校的体制、生源及定位的特殊性,决定其学风建设任务更加艰巨。通过对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系三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在学生普遍认同学风建设重要性和学校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仍然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通过按年级分层查找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结论制定了以“教学统一,教为学在,学为我成”为指导的学风建设方案并对实施的结果进行了跟踪评估,以期为各高校构建优良学风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学生本体;校园文化

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长远发展,教育部对高校学风建设也十分关注,并专门成立学风委员会为各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提供指引。民办高校因其自身体制和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及其各类资源的限制,在学风建设中遇到的挑战更大,任务也更艰巨。本次调查以长春工大人文会计系2007、2008、2009级全体在校学生787人(2006级学生已离校参加毕业实习)为调研对象,围绕学习目标与动机、学习方法与习惯、学习环境及氛围3个维度设计问卷,并对所回收的787份调查问卷进行总体分析。数据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风状况的评价呈现递减趋势,但学生的自学时间却在增加,对课程的兴趣更影响学习的效果,对教学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也更主动充分,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客观,面对各种压力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时也更理性等,同时学生也认为学习的主要困难集中表现为自控能力差、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自身基础不扎实,因此学风建设的首要重点应是学生本体的完善提升和良好校园氛围的构建。

一、学风现状与解读

通过对会计系在校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1%的学生(2009级87%、2008级61%、2007级66%)认为学风建设很重要而且很必要,1/3以上的同学认为目前学校学风较好,一半学生认为学校学风状况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少数同学认为学校学风建设效果不够理想,亟需进一步改善。

(一)学习目标与动机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动机明确,6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为了将来能有一份好工作,另外20%左右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实现理想,报效祖国,而为了拿奖学金、顺利毕业拿到学位等目的而学习的学生仅占不到20%。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机明确,而且也与民办高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学习方法与习惯

回答“每天自学时间有多少”的问题时,1-2小时的比例居多,随着年级的升高,三个年级分别为33%、39%和34%,3小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12%和20%。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再增加,这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有所加强。但我们也发现,有1/4左右的学生每天的自学时间在1小时以下,这部分同学将是未来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于“学习途径”的选择,三个年级均有64%以上的学生选择了课堂听讲,,其次是课后自学及其他途经。而在“上课集中听讲的时间比例”选择中,60%以上学生的选择集中在“50%—80%”之间。对于课堂纪律,90%以上的同学认为应该维持课堂良好的纪律以保证学习质量。对于“不感兴趣的课程如何做”的问题,31%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学习其它知识”,而2007级选择“不去上课”的比例也高达33%。同时,仅有一半的同学能够做到上课基本不迟到,而迟到的原因有多数集中在“起床晚”上。可见,课堂仍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主要场所,教师应在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同时,正确认识和利用学生的学习规律,严格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组织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在“逃学原因”的问答中,有近70%的同学选择了“缺乏学习动机”和“厌学”,其中2008级和2007级同学中选择“不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的比例占1/4以上,2009级选择“沉溺于网游”的比例达到了28%。这些信息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2009级时值大学一年级,尚未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这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于“课余时间的利用”,选择依次主要分配在上网(不含网游)、自习、逛街、闲聊,而2008级选择网络游戏的比例为16%,远远高于2009级的4%和2007级的2%。有80%以上的同学认为,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在于规范作息时间,明确学习目标,这反映出学生对自身不足的认识比较深刻。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加强学风建设,除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以外,还需要正确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形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三)学习环境及氛围

87%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校学风整体状况在中等及以上水平,而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硬件环境,如宿舍,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苏合学习氛围一般,只有2007级有30%同学认为宿舍学习氛围好。学生们普遍认可自习室的学习氛围较好,满意度在60%左右。而对于获取知识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图书馆,学生们的利用效果显然不够,2009级有37%的学生表示很少去图书馆,2008级46%的同学一月才能去一次图书馆,只有2007级学生有40%同学表示“每两三天或更频繁”地去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利用程度反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自主学习的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在加强,也反映出不同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及求知欲望的差异及规律。

对于“学习困难的原因”,选择“自我控制能力差,无良好习惯”的学生高达44%以上,选择“个人功底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26%和32%,变化的规律也显示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认识越充分。

而对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考前划重点”及“考前一个月原则”(即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突击学习),学生的反应较符合实际,认为划重点给定复习范围有利于知识的深入掌握,但对于“考前一个月原则”也能比较理性地认识,认为从教育和学习的角度看,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属于短期效率,应付考试。

对于“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的问题,70%的学生都认为不可取,但也有另外30%左右的学生认为正常,这反映出学生对待考风的非严肃性不容忽视。

对“如何看待考研热”问题的回答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待考验的热情由2009级的63%逐渐下降到2007级的39%,而不打算考的比例却由11%上升到30%。随着年级的升高表现出来的考验意图的下降,反映出高年级的同学更清楚地进行了自我评估,并进行了理性选择。

二、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

通过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风建设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反映出的问题寻找根源,有重点地进行。民办高校的民间出资、自主性强的体制以及学生生源综合素质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学风建设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本体的完善提升

(1)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身。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要想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就需要首先端正其态度。构建良好的学风,需要学生首先从自身出发,做良好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差距,然后有的放矢地逐步改进完善。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原有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无效的学习方法,制定符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当然要改变过去10余年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学生付出相当大的艰辛,同时也需要学校及各部门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配合。

(2)加强对自控能力的培养。民办高校生源综合素质不高,并非全因为学生不努力所致,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缺乏自律性,这必然导致学生课堂利用效率不高,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更会导致课余时间的荒废。即使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学习方法,明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如何,也会因为不能坚持不懈、易受外界干扰而最终放弃或者收效甚微。因此,加强对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需要学生、辅导员教师及任课教师以及学校各级部门的积极配合和不懈努力。

(二)良好校园氛围的构建

古有“孟母三迁”,即告诫人们良好的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加强学风建设,虽然需要学生从自身找原因,但同时也需要学校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氛围,为“人人自律、人人自强、人人成长、人人成才、人人成功”创造环境。

(1)硬环境建设。学校应克服民办高校民间出资从而过分注重效益的短期行为,从学校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克服困难、加大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能够舒适愉快地学习提供场所。

(2)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物质条件以外各种因素,集中表现在机制上。学校应为了良好的学风建设工作,在制度、文化、思想上积极配合,宣传一切真善美,惩戒一些假恶丑,形成子上而下的正气之风,并且在知识结构上满足学校及学生提升的需要,为学风建设工作和学生本体的完善作好保障和支持。

三、加强学风建设的构想

针对学风建设的工作重点以及民办高校自身体制和生源的特点,我们尝试了以“教学统一,教为学在,学为我成”为指导的学风建设构想。所谓“教学统一”,即强调教风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即为了学校的发展以及学风建设的优良化;所谓“教为学在”,即说明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离开了学生这个受众群体,教育的意义也就无处可寻了;“学为我成”,是告诫学生构建良好学风,努力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成人、成才和成功,从而实现自身的理想。

(一)完善学生本体的构想

(1)本着“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原则,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需要德育工作先行,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指导的德育工作机制改进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适时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指导言行。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德育工作和顺利进行,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知恩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理解教育、社会热点和校园热点讨论以及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知识问答和社团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全时段全方位分级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引导教育,通过“树立典型——找差距——跟踪指导”等方法,坚持不懈地常抓下去。也通过长期和广泛的交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己从而进行正确全面的SWOT分析,进而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并参与监督指导,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并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所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的完善。针对不同年级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着重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高年级学生正确面对不喜欢的课程。

(3)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自驭能力。对学生驾驭情感和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各级部门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模拟情境,树立典型、开展心理常识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和驾驭情感以及应对困难的自控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良好校园氛围的构想

(1)加大各项基础设施投入,优化硬件环境。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校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的建设情况会影响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2)树立教师的优秀榜样(思想+行为)。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很强,同时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相对较多的任课教师以及辅导员教师都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言传身教。同时教师更应该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好学精神,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引导和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平等地与学生沟通,构建和谐民主的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为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上进打下基础。

(3)构筑校师交流、师生交流和校生交流平台。学生对学校、对教师总会有不同的建议和渴望,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使学校的政策方针以及教师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各项事业更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对于后进学生,可以尝试“一帮一”模式加以引导和帮扶,即从教师中选择优秀者有针对性地跟踪辅导个别后进学生,帮助他们从生活、学习各方面进步。

(4)多方合作,构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校园是传播文化的土壤,学生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深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各种资源,为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而努力。如定期要求名师专家举办各类专题讲座,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回校做访谈,请校内的优秀学生交流学习和生活经验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将每一次学习的过程都转变为学生积极向上的不竭动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软环境支持。

四、学风建设的评价与前景展望

通过对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会计学系学风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按照学风建设的构想,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会计学系学风建设方案并加以实施,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半年的跟踪调查反馈。反馈结果初步表明了学风建设方案的有效性,接下来将逐步在校内其他系进行推广并跟踪评估。后续研究将针对新出现的问题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乔纯.重庆市高校学风调查研究——以西南大学为例[J].重庆高教.2009(12):38-42.

[2]袁红富等.从学生工作角度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7):13-14.

[3]伊爱焦.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10(15):182-183.

[4]郑玮华,吴梦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深层次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2):20-23.

本文为“吉林省2012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吉教高字〔2012〕45号

标签:;  ;  ;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