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寄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锈菌,基因组,己烯,蜡质,糖苷,机制,巨噬细胞。
寄生菌论文文献综述
戎柯纬,蒲熙婷,吴思思,谢宇雨,石春薇[1](2019)在《胞内寄生菌感染巨噬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致病菌主要寄生于细胞内,称为胞内寄生菌(intracellular bacteria),简称胞内菌。其中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沙门菌(Salmonella)、布鲁菌(Brucella,Bru.)、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和单核细胞增多型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胞内菌通过呼吸道(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沈阔程[2](2019)在《叶表蜡质及重寄生菌对松杨栅锈菌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作为杨树叶锈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严重阻碍着杨树的发展及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松杨栅锈菌作为一种专性寄生真菌,对寄主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并与寄主共同进化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锈菌本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同时也面临着其他真菌的重寄生。为进一步提高对松杨栅锈菌的防治,本研究主要从不同杨树叶片结构与抗锈病相关性、蜡质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锈菌重寄生菌互作关系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对杨凌及秦岭29种不同杨树夏孢子堆密度调查发现:不同派别杨树对松杨栅锈菌抗锈病能力具有显着差异,青杨派杨树为最易感病寄主,黑杨派杨树具有较强抗锈性,白杨派杨树为松杨栅锈菌的非寄主。通过杨树叶片结构与抗锈病能力相关性研究发现:杨树叶片蜡质厚度及表皮细胞壁厚度在不同杨树抗锈病性中均具有一个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生产实践中快速筛选抗锈病杨树的形态学指标。2、杨树蜡质主要由大量的醇、烷烃,脂肪酸、酯及少量酮、酚、醚、酰胺组成,其中醇类占比最大,为30%左右。通过易感病寄主太白杨(P.purdomii)、抗性寄主69杨(P.deltoides cv.‘I-69’)、非寄主毛白杨(P.tomentosa)叁种具有代表性杨树蜡质溶液的抑菌试验证明了,非寄主杨树蜡质中具有抑菌成分,在非寄主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统计学筛选蜡质抑菌成分并进行验证试验,成功筛选到4种抑菌蜡质成分。4种成分分别为:Aucubin,hexakis(trimethylsilyl)ether、Catechol,2TMS derivative、7,9-Di-tert-butyl-1-oxaspiro(4,5)deca-6,9-diene-2,8-dione、Trifluoroacetamide,2TMS derivative。进一步对4种抑菌成分的构效关系(QSAR)分析表明:4种成分具有较高的毒性风险但不存在基因毒性(致癌性),具有生产应用潜力。3、分离到一株对松杨栅锈菌具有显着抑制能力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枝孢霉代谢产物可消解松杨栅锈菌夏孢子细胞壁,抑制锈菌萌发;枝孢霉菌丝可造成夏孢子细胞壁的破裂从而侵入到锈菌夏孢子原生质体吸取营养,造成锈菌死亡,并且枝孢霉还可产生大量微小并且具有穿透性的寄生性孢子。(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朱映,沈婧,贺英豪,梁永婵,路艺[3](2019)在《温度对松材线虫内寄生菌Esteya vermicola生长和感染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对真菌Esteya vermicola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其在5种不同温度下的生长速率,以及在WA平板上均匀涂抹真菌E.vermicola,之后接入线虫,研究其在3种不同温度下感染松材线虫的能力。结果显示:E.vermicola 25℃条件下,生长速率最快;15℃和25℃培养条件下,均能萌发并产生具有粘附线虫功能的月型孢子;在15,25,35℃温度下E.vermicola对松材线虫均有侵染能力,15℃下侵染效果最好。E.vermicola在接近室温条件下生长最好,在低温环境下的侵染能力显着强于高温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19年02期)
杨晓雯[4](2018)在《布鲁氏菌等叁种兼性胞内寄生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等方法是根据未知基因与已知基因的同源性或根据已知功能蛋白的同源性及功能聚类推测相关基因对病原菌或致病过程的作用。通过比较基因组的分析,能够有效识别遗传物质改变,了解基因组的动态变化,从而加深对基因组的理解。种内比较基因组研究重要的内容是SNPs分析。本研究测序并组装了 4株布鲁氏菌中国分离株,并通过147株羊种布鲁氏菌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以确定布鲁氏菌中国分离株的特异性,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筛选中国菌株的特异性SNPs。结果表明,猪种和牛种中国布鲁氏菌分离株不存在特异性SNPs位点,羊种分离株鉴定9个特异性SNPs位点。全世界范围内的47株完整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中,仅有与中国分离株亲缘较近关系和分离地点较近的5株菌株含有9个特异性SNPs位点。种内比较基因组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泛基因组分析。本研究利用42株不同种属布鲁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泛基因组及其特征,同时利用核心基因组筛选布鲁氏菌检测的新靶标基因。泛基因组分析表明,1,710个基因簇组成核心基因组,约44%核心基因属于代谢类,约35%处于正向选择中。同时,本研究预测1,252个布鲁氏菌必需基因。检测靶标基因的筛选结果表明,179个基因簇为布鲁氏菌共有基因簇,且在常见病原菌中没有同源基因。本研究以BMNI_11818为例,检测结果表明,与IS711基因检测结果相比,其特异性更高,敏感性与bcsp31基因检测结果相似。种间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直系同源基因分析。本研究利用基因间的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分析常见病原菌中与胞内寄生相关的基因,构建基因缺失株进行验证。常见病原菌全基因组COG功能分析表明,信息存储和过程功能的基因在胞内生存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聚类和进化树结果显示,18个基因簇在兼性胞内寄生菌中均存在而胞外菌中不都存在,通过基因缺失研究发现沙门氏菌usg及其李斯特菌同源基因asd与胞内寄生相关。为进一步阐述胞内寄生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发现usg基因位于沙门氏菌操纵子pdxB-usg-truA-dedA中。为研究操纵子的功能,利用λ-Red重组系统分别构建基因缺失菌株,鉴定操纵子各基因与细胞内存活的关系,同时表达并纯化usg和truA蛋白并通过GSTpull-down法筛选与宿主互作蛋白。结果表明,该操纵子通过抵抗氧化环境可增强沙门氏菌胞内存活能力,truA基因在操纵子中起主要作用,H202能诱导usg和truA基因的表达。此外,动物试验表明,操纵子中除dedA外,其余基因均与沙门氏菌毒力相关。Pull-down试验未筛选到互作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从种内和种间比较基因组学的角度,阐述布鲁氏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兼性胞内寄生菌中基因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的相对保守性,并分析鉴定潜在的胞内寄生相关基因,研究结果对胞内寄生菌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徐超,陈欢,Mark,L.Gleason,许金荣,刘慧泉[5](2017)在《组学分析揭示外寄生菌进化子内寄生菌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菌通过腐生、寄生、共生等方式获取营养。真菌在进化过程中,从水生到陆生,从腐生到寄生,从基质外部获取营养的腐生方式,逐渐进化为通过进入植物内部摄取营养的寄生方式。本研究通过对果生月盾霉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发现,该菌为了在寄主表面生活,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大幅度收缩,与侵染有关的细胞壁降解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肽酶及效应蛋白数目大幅度减少;其中与植物互作所必需的候选效应因子分泌蛋白数量为所有病原真菌中最少;但保留了利用寄主表皮结构物质角质酶。同时,为了适应营养匮乏的苹果表皮生态位,月盾霉采取大大缩减核糖体数目,从而保障其代谢处于较低水平。基因组中仅保留了9个核糖体拷贝,为已知病原真菌中数量最少。但为了适应寄主外部干旱、太阳辐射等胁迫条件,在次生代谢相关基因大幅缩减的条件下,保留了与耐受不良环境有关的黑色素合成全部基因。该研究发现,煤污病菌为了减少与寄主的互作,进化中采取了逃避的策略,放弃了大量与侵入相关的致病基因,从而进化成为一种外寄生菌。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病原菌进化方向——由植物侵入型内寄生方式进化到非侵入性的外寄生生活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8-11)
王守锋,郑庆飞,刘文[6](2016)在《硫链丝菌素杀灭胞内寄生菌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利用突变生物合成的方法获得若干硫链丝菌素的衍生物并测试了这些衍生物的体外抗菌活性~([1])。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海分枝杆菌感染的斑马鱼幼鱼和成鱼动物模型,以及巨噬细胞感染模型,从动物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水平分别比较了各个衍生物的活性差异,却发现体内实验和此前的体外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经过仔细的分析推敲和实验论证,我们发现了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抗生素抗菌模式:硫链丝菌素除了能够直接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从而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之外,还能够通过诱导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应激,继而激活宿主细胞发生有利于自我防御和清除病原菌的生理过程——细胞自噬。硫链丝菌素及其衍生物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类能够主动作用于宿主和胞内寄生菌,并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提高宿主免疫防御能力的抗生素。由于其作用靶点位置的特殊性,目前临床中尚未发现对于硫链丝菌素的耐药菌,且相关报道中均未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本研究中不但发现硫链丝菌素具有治疗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的潜力,还发现此前获得的叁个衍生物均具有比母化合物更好的抗胞内菌活性,可能作为一类药物前体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而这样一种同时作用于宿主和寄生菌的独特抗菌作用模式比起传统药物的抗菌机制更不易产生耐药性,也将为未来抗感染药物的设计给出新的启示~([2])。(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期刊2016-07-01)
施晓晨[7](2016)在《叁氯生通过诱导自噬加强巨噬细胞清除胞内寄生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噬是真核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过程,其功能是降解和回收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和受损细胞器。自噬不仅能以非选择性的方式降解底物,还能以选择性的方式清除细胞内的物质。因此,选择性自噬在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宿主细胞重要的免疫应答反应。这个既保守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完善的调控机制来支撑,已有超过36种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related gene,ATG)在酵母细胞中被发现,其表达的蛋白常常以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参与自噬过程的调控,此外,越来越多的自噬通路正在被人们所发现。叁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具有抗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菌、一些真菌、疟原虫和弓形虫的作用。至今,已经揭示的叁氯生抗菌机制为“其通过抑制病原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脂肪酸合成酶II型(FAS II)的活性达到抗菌效果”。叁氯生通过该作用机制不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因此被添加在多种消毒剂和洗护用品中,并且目前已有叁氯生成功治疗小鼠系统性细菌感染的研究报道。基于上述叁氯生抗菌的广谱性和自噬在抗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模式细胞,结合体内实验,探究叁氯生能否通过诱导自噬加强巨噬细胞清除胞内寄生菌,并考察其作用机制。首先,我们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经叁氯生作用的He La细胞表达GFP-LC3的水平进行观察;利用透射电镜对叁氯生作用的RAW264.7细胞中的自噬体进行观察;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RAW264.7细胞的LC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叁氯生作用的小鼠肝脏、脾脏内LC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He La细胞GFP-LC3、RFP-LC3的表达情况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对叁氯生和氯喹(CQ)处理的RAW264.7细胞中LC3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叁氯生可诱导He La细胞中GFP-LC3斑点增多以及RAW264.7细胞中自噬体增加;叁氯生诱导RAW264.7细胞、小鼠肝脏、小鼠脾脏中LC3-II/LC3-I的值增加;叁氯生诱导He La细胞中GFP-LC3、RFP-LC3斑点增多,且后者多于前者;叁氯生作用过程中的LC3降解过程能被CQ抑制。其次,我们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叁氯生作用不同时间的RAW264.7细胞内m TOR、p70S6K、4E-BP1、AMPK-α、AMPK-β、ULK1、ERK、JNK、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抑制剂PD98059、SB203580、SP600125预处理叁氯生作用细胞的ERK、JNK、p38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LC3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叁氯生不能抑制m TOR、p70S6K、4E-BP1的磷酸化;叁氯生能诱导AMPK-α、AMPK-β、ULK1、ERK、JNK、p38的磷酸化;SP600125可抑制叁氯生诱导的ERK、JNK、p38的磷酸化,SB203580可抑制叁氯生诱导的ERK、p38的磷酸化,PD98059可抑制叁氯生诱导的ERK的磷酸化。最后,我们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分别加入叁氯生之后作用于RAW264.7细胞的p62、NDP52、LC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共定位水平;利用菌落计数对叁氯生是否体外能加强RAW264.7细胞吞噬、杀伤能力进行评价;利用菌落计数对叁氯生是否能体内加强小鼠沙门氏菌感染模型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中杀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叁氯生能诱导p62、NDP52的表达以及能加强p62、NDP52与菌的共定位;叁氯生体外能够加强RAW264.7细胞对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的吞噬和清除;叁氯生体内能够加强小鼠沙门氏菌感染模型和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中对病原菌的清除。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叁氯生能通过激活AMPK/ULK1和JNK/ERK/p38途径的磷酸化而非抑制m TOR途径的磷酸化诱导自噬的发生,并且通过这一作用机制加强了巨噬细胞对胞内菌的清除。本研究丰富了叁氯生的抗菌机制,为以叁氯生为先导化合物的抗系统性细菌感染药物开发及以自噬为药靶的抗菌新药发现打下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梦婕,谢津,李向楠,陈玉惠[8](2016)在《石楠锈孢锈菌重寄生现象及其重寄生菌的种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昆明地区石楠锈孢锈菌(Aecidium pourthiaea)上的重寄生现象并对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回接验证和鉴定。结果显示:石楠锈孢锈上的重寄生菌在7月底逐渐发生,其自然重寄生率从10月中旬开始快速增长,12月中旬达到高峰。石楠锈孢锈的重寄生菌包括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木霉属(Trichoderma sp.)的真菌及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等多种,其中重寄生效果及对锈菌寄主植物安全性最好的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的SYP22菌株和枝孢属的SYC23菌株。(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田虎[9](2016)在《采后番茄寄生菌的分离、鉴定及E-2-己烯醛的抑菌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采后腐烂番茄表面分离、纯化获得番茄的寄生菌,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利用GC-MS技术分析番茄不同时期叶片中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并测定了番茄叶片挥发性物质合成途径的关键性酶脂肪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转氨酶(PAL)的酶活。GC-MS分析得知,挥发性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中有E-2-己烯醛,利用其对番茄寄生菌进行抑菌研究,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讨可能的抑菌机理。最后,研究E-2-己烯醛对储存期番茄感染病菌的抑制情况及番茄品质的影响。具体的结果总结如下:(1)番茄寄生菌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的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从成熟腐烂的番茄表面分离、纯化获得一株寄生菌:圆弧青霉。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最后,提取其r DNA,根据保守序列ITS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送上海生工测序,序列经NCBI序列比对分析,得知其为圆弧青霉。选用其作为研究材料,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得知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pH值为5时,菌落长势旺盛,孢子的致死温度为70℃。(2)番茄不同时期叶片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合成途径关键性酶的酶活测定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收集品种―A57‖番茄营养生长期的叶片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和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物质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以醛类物质含量为最多,达到47.41%,烯萜类物质含量也很高,所占比例为46.51%,其它物质含量都很少,包括烷烃类,酮类,醇类等。同时分别采集二叶期,十叶期,开花期的―A57‖,―克莱斯顿‖,―中蔬5号‖番茄品种的叶片,测定其影响挥发性物质的关键性酶LOX,PAL的酶活性。(3)E-2-己烯醛对圆弧青霉的抑菌作用研究经GC-MS技术分析,发现E-2-己烯醛是所有挥发性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之一。初步抑菌实验结果显示,E-2-己烯醛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E-2-己烯醛的MIC(最低抑菌浓度)为160μl/L,MFC(最低杀菌浓度)为320μl/L。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的菌丝及分子孢子的形态发生了很大改变。核酸泄漏的结果显示,在MFC浓度时,细胞内溶物大量释放,而对照组的OD值几乎未发生变化。E-2-己烯醛处理后的真菌培养液电导率和pH值测定结果显示,MIC浓度时,电导率从开始的85.3μs/cm到120min的115.1μs/cm,MFC浓度处理的菌液电导率由开始的99.1μs/cm增至128.4μs/cm,120min时,浓度为MIC,MFC的E-2-己烯醛处理的pH分别为6.74和6.41,明显的低于对照组(7.13)。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K+离子的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120min时对照组的钾离子浓度为2.40mg/L,MIC浓度下,钾离子的浓度为2.56mg/L,当浓度为MFC时,测得的钾离子的浓度为2.76mg/L。实验表明,经E-2-己烯醛120min处理,对脂质含量进行测定,MIC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减幅为26.9mg/g,而MFC浓度下,同一时间段,其减幅达43.8mg/g。(4)E-2-己烯醛对番茄实体抑菌的影响选取大小均一,无损伤,品种为―中苏5号‖的番茄进行实验,研究E-2-己烯醛对圆弧青霉感染的抑制效果,5d后统计番茄果实的感染率情况。从整体上讲,E-2-己烯醛的抑菌效果随抑菌浓度的升高越明显,当其浓度为1280μl/L时,明显的抑制了番茄的发病率。E-2-己烯醛对番茄品质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储存期320μl/L的E-2-己烯醛处理后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的下降速度和对照组相比,有所变缓,处理第5天时,TSS的含量差异较大,9d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3.2%,3.1%,变化幅度不大。而TA含量在贮藏第9天时,对照组番茄由最初0.517%下降至0.382%,320μg/m L E-2-己烯醛处理后番茄中TA下降至0.392%(P<0.05)。可溶性糖的含量在处理组中也增加的较慢,在储存的第9d测定显示320μl/L的E-2-己烯醛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为4.01%,而对照组为4.25%。(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5-06)
母海钵[10](2016)在《基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细菌生物膜和胞内寄生菌的药物设计和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膜和胞内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是临床上的重要顽疾之一。由于生物膜和胞内菌对抗生素固有的抵抗性,这些感染很难彻底治愈,往往需要长时间、高剂量的抗生素治疗。然而,这种疗法不仅容易对人产生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蔓延,通过对传统抗生素的改良,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降低使用剂量,无疑将有助于解决生物膜和胞内菌的感染问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临床上使用量最大的五类抗生素之一。然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生物膜和胞内菌引起的感染疗效差,本研究设计了几种基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评价了其对生物膜和胞内菌感染的疗效。具体如下:1.壳聚糖提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生物膜破坏效果的研究通过壳聚糖与多种抗生素联用,筛选出了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破坏效果最强的组合,即壳聚糖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的联用效果最好,棋盘法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和庆大霉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庆大霉素对不同成熟度的生物膜的破坏效果。通过荧光显微镜(F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生物膜的结构,发现壳聚糖/庆大霉素联用能够有效分散李斯特菌生物膜,减少团状聚集的形成。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壳聚糖的去乙酰化度和分子量对联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即高去乙酰化度(88%DD)和适宜分子量(13kDa)的壳聚糖在联用后表现出最强的抗生物膜能力。机理研究显示,壳聚糖能够促进庆大霉素进入生物膜,采用CLSM进行叁维重建,发现庆大霉素进入了生物膜内部,而不是简单地吸附在生物膜表面。此外,壳聚糖/庆大霉素联用对其他两种李斯特菌株(威尔士李斯特和英诺克李斯特)的生物膜也有效果。这些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以作为佐剂增强庆大霉素对细菌生物膜的破坏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细菌生物膜的耐药性。2.金纳米增强壳聚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生物膜疗效的研究选择含有醛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通过胺化还原方法合成了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与单独的链霉素或壳聚糖链霉素简单混合相比,该复合物能够显着提高革兰氏阳性菌(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对链霉素的敏感性,但是该策略对革兰氏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膜却没有效果,即与单独的链霉素相比,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的效果没有提高,甚至还有降低。通过引入金纳米,对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进行修饰,得到两种壳聚糖-链霉素-金纳米(CA NPs)。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测定其结构。生物膜实验结果显示,CA NPs能够有效破坏革兰氏阴性菌的生物膜,同时保留了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生物膜的作用效果。机理研究表明,和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相比,CA NPs能够明显提高链霉素进入革兰氏阴性菌生物膜的能力。此外,CA NPs还能有效抑制细菌生物膜分散菌的生长,并且增强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对浮游菌的杀菌能力。在多糖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载体这一策略受限时,引入金纳米修饰来对抗生物膜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新选择。3.壳聚糖修饰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胞内菌感染的研究通过共价结合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偶联到壳聚糖上,得到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C-S)。和单独的链霉素或壳聚糖链霉素简单混合相比,C-S能有效清除不同细胞(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的多种细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链霉素含量、壳聚糖分子量和壳聚糖的去乙酰化度都对C-S清除胞内菌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荧光标记实验显示C-S能够促进链霉素和胞内菌的共定位,同时也能靶向细胞内逃逸的细菌。采用四种细胞内吞抑制剂,对C-S进入细胞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S是依赖于肌动蛋白进入细胞的。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S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另外,通过引入人血清白蛋白(HSA)对C-S进行修饰,合成了人血清白蛋白-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HCS)。细胞实验表明HCS对胞内菌的作用效果没有明显变化(和C-S相比),但是在体内实验中,HCS不但降低了C-S的毒性,而且增强了其体内疗效,提高了免疫缺陷小鼠的生存率。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为利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胞内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思路。4.吸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卵磷脂金纳米破坏生物膜和治疗胞内菌的研究通过柠檬酸钠还原合成了卵磷脂包裹的金纳米(PA NPs),再通过静电作用,将正电荷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吸附在负电荷的PA NPs上,形成庆大霉素卵磷脂金纳米(GPA NPs)。采用SEM、DLS和UV-vis表征纳米结构。测定了GPA NPs在不同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对庆大霉素的吸附和释放动力学行为。生物膜实验结果显示,GPA NPs能够显着提高庆大霉素对多种细菌生物的破坏效果,同时能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细胞实验表明,GPA NP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能够有效杀灭巨噬细胞内的多种细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结果表明GPA NPs能够提高庆大霉素的作用效果,降低抗生素的用量,有望用于治疗生物膜和胞内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本研究首次采用金纳米修饰壳聚糖-链霉素复合物,极大地提高了细菌生物膜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将壳聚糖作为链霉素的偶联载体,克服了链霉素素对胞内病原菌引起的感染疗效欠佳的问题;利用金纳米作为内核载体,解决了庆大霉素对细菌生物膜和胞内菌感染疗效差的问题。这些方法有效降低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剂量,有助于减小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减缓耐药菌株的形成,为拓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应用范畴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寄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作为杨树叶锈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严重阻碍着杨树的发展及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松杨栅锈菌作为一种专性寄生真菌,对寄主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并与寄主共同进化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锈菌本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同时也面临着其他真菌的重寄生。为进一步提高对松杨栅锈菌的防治,本研究主要从不同杨树叶片结构与抗锈病相关性、蜡质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锈菌重寄生菌互作关系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通过对杨凌及秦岭29种不同杨树夏孢子堆密度调查发现:不同派别杨树对松杨栅锈菌抗锈病能力具有显着差异,青杨派杨树为最易感病寄主,黑杨派杨树具有较强抗锈性,白杨派杨树为松杨栅锈菌的非寄主。通过杨树叶片结构与抗锈病能力相关性研究发现:杨树叶片蜡质厚度及表皮细胞壁厚度在不同杨树抗锈病性中均具有一个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生产实践中快速筛选抗锈病杨树的形态学指标。2、杨树蜡质主要由大量的醇、烷烃,脂肪酸、酯及少量酮、酚、醚、酰胺组成,其中醇类占比最大,为30%左右。通过易感病寄主太白杨(P.purdomii)、抗性寄主69杨(P.deltoides cv.‘I-69’)、非寄主毛白杨(P.tomentosa)叁种具有代表性杨树蜡质溶液的抑菌试验证明了,非寄主杨树蜡质中具有抑菌成分,在非寄主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统计学筛选蜡质抑菌成分并进行验证试验,成功筛选到4种抑菌蜡质成分。4种成分分别为:Aucubin,hexakis(trimethylsilyl)ether、Catechol,2TMS derivative、7,9-Di-tert-butyl-1-oxaspiro(4,5)deca-6,9-diene-2,8-dione、Trifluoroacetamide,2TMS derivative。进一步对4种抑菌成分的构效关系(QSAR)分析表明:4种成分具有较高的毒性风险但不存在基因毒性(致癌性),具有生产应用潜力。3、分离到一株对松杨栅锈菌具有显着抑制能力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枝孢霉代谢产物可消解松杨栅锈菌夏孢子细胞壁,抑制锈菌萌发;枝孢霉菌丝可造成夏孢子细胞壁的破裂从而侵入到锈菌夏孢子原生质体吸取营养,造成锈菌死亡,并且枝孢霉还可产生大量微小并且具有穿透性的寄生性孢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寄生菌论文参考文献
[1].戎柯纬,蒲熙婷,吴思思,谢宇雨,石春薇.胞内寄生菌感染巨噬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沈阔程.叶表蜡质及重寄生菌对松杨栅锈菌的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3].朱映,沈婧,贺英豪,梁永婵,路艺.温度对松材线虫内寄生菌Esteyavermicola生长和感染能力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19
[4].杨晓雯.布鲁氏菌等叁种兼性胞内寄生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8
[5].徐超,陈欢,Mark,L.Gleason,许金荣,刘慧泉.组学分析揭示外寄生菌进化子内寄生菌机制[C].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6].王守锋,郑庆飞,刘文.硫链丝菌素杀灭胞内寄生菌的作用机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2016
[7].施晓晨.叁氯生通过诱导自噬加强巨噬细胞清除胞内寄生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李梦婕,谢津,李向楠,陈玉惠.石楠锈孢锈菌重寄生现象及其重寄生菌的种类鉴定[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6
[9].田虎.采后番茄寄生菌的分离、鉴定及E-2-己烯醛的抑菌机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6
[10].母海钵.基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细菌生物膜和胞内寄生菌的药物设计和活性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