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真菌论文_姚灿,李国友,张彬,郝传发,杨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嗜热真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真菌,聚糖,基因,糖醛酸,糖苷酶,质体,葡萄。

嗜热真菌论文文献综述

姚灿,李国友,张彬,郝传发,杨涛[1](2019)在《中高温大曲中嗜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嗜热真菌对浓香型白酒风味与品质的影响,筛选具有生产应用潜能的酿造功能菌株,从中高温大曲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嗜热真菌,经形态生理特征和IT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和Thermoascus aurantiacus。对分离获得的嗜热真菌进行酶活性测定,发现两株嗜热真菌均能产生淀粉酶和酸性淀粉酶,具有应用于白酒生产的开发潜力。(本文来源于《酿酒》期刊2019年05期)

刘倩,张永利,李金根,田朝光[2](2019)在《基于CRISPR系统对嗜热真菌基因组进行多轮编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是一种能够快速降解纤维素和高产纤维素酶的工业丝状真菌,其分泌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的种类和数量相当丰富,而且高温稳定性好,因此该菌在纤维素酶生产和生物基燃料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针对嗜热毁丝霉本身的遗传改造技术研究较少,这极大限制了该工业真菌的应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我们课题组以嗜热毁丝霉(M. thermophila)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了嗜热毁丝霉的遗传操作体系(Xu#and Li#et al., BMC Biotechnol, 2015, 15:35)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Liu et al., Biotechnol Biofuels, 2017, 10:1),该体系可高效、快速对多基因同时编辑(目前一次转化可以同时编辑5个靶基因)。近期,我们针对丝状真菌多基因(多达10个以上)遗传操作困难,且选择性标记基因非常少、难以进行多轮编辑的现实,利用前期构建的遗传操作体系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V型As Cas12a核酸酶的丝状真菌新型基因组编辑体系,通过CRISPR-Cas12a/Cas9系统对Marker基因进行去除编辑,实现筛选标记的回收和可循环的使用,我们将这种CRISPR-Cas-assisted marker recycling technology简称为Camr technology。我们以纤维素酶分泌途径的9个关键靶基因为例,通过Camr technology系统对嗜热毁丝霉基因组连续进行叁轮操作,共计编辑了11个位点(9个靶标内源基因和2个选择性标记基因),最终获得9M突变体菌株,能够显着提升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和纤维素酶生产能力,其纤维素酶分泌水平提高9倍。我们研发的Camr technology成功解决了目前丝状真菌多基因(多于10个)的编辑困难和基因组被编辑后的工程菌无法进行多次编辑的问题,可以对丝状真菌基因组进行快速、高效、多轮的可循环操作编辑。该体系的成功研发,不仅能够极大促进对嗜热真菌基因功能的研究,而且对嗜热真菌代谢工程改造,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都有重要意义,部分研究结果目前已投稿国际期刊Biotechnol Biofuels。(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唐小飞[3](2019)在《西藏热泉嗜热真菌分离鉴定、产酶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聚糖酶是糖苷水解酶家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纤维素酶一起构成了近25%的酶类市场。该酶主要应用于纸浆造纸、食品和饲料等行业的漂白。在工业生产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木聚糖酶的耐热性问题。嗜热真菌是一类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的特殊真菌类群,近年来,被发现能够产生木聚糖酶等多种热稳定酶和活性代谢产物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西藏热泉为研究对象,分离嗜热真菌资源。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4种培养基,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西藏热泉真菌,并对其进行种属鉴定。从西藏热泉中共分离得到41株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将其鉴定为四种嗜热真菌(Malbranchea cinnamomea,Thermomyces lauginosus,Thermomyces dupontii,Melanocarpus albomyces)和一种耐热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其中Melanocarpus albomyces尚未报道。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西藏热泉真核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上述样品中的真核微生物主要归为6个门,19个纲,52个目,86个科,110个属。其中真菌界的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Microbotryozyma、Ophiocordyceps、青霉属(Penicillium)、Rhizophydium、木霉属(Trichoderma)、Pyrenochaetopsis.说明西藏热泉真核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3.利用5种产酶筛选培养基通过透明圈的有无、大小,对5种真菌菌株的功能酶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3种真菌产生淀粉酶,2种产生纤维素酶,5种产生木聚糖酶,1种产生蛋白酶,没有菌株产生糖苷酶。同时,对菌株THN8 Melanocarpus albomyces进行产木聚糖酶复筛,其酶活较高达到245.9U/mL。4.对从西藏热泉筛选的嗜热真菌Melanocarpus albomyces进行产木聚糖酶条件研究,确定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粉20 g/L,胰蛋白胨15 g/L,MgSO_4 0.3 g/L,KH_2PO_4 0.3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45℃,发酵时间为5 d,初始pH为5.5,接种量为8%(v/v)。优化后的木聚糖酶活比优化前提高了2.4倍。5.采用滤纸片法对分离得到的嗜热真菌发酵产物进行了抑菌试验及对球囊线蚓的抑制作用,其中Aspergillus fumigatus的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22 mm,其次为Malbranchea cinnamomea、Thermomyces dupontii抑菌圈直径达到20 mm。Thermomyces lauginosus的发酵产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2 mm。Aspergillus fumigatus、Malbranchea cinnamomea、Thermomyces dupontii的发酵液对球囊线蚓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陈进银[4](2019)在《嗜热真菌多糖单加氧酶氧化产物鉴定及其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是一种替代化石资源的生产材料和能源。植物生物质的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其降解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有效降解植物细胞壁,微生物进化了很多(酶)策略来实现该目标。该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现了一种多糖单加氧酶(Polysaccharide Monooxygenases,PMOs),它通过催化顽固多糖的氧化裂解,使经典的水解酶更加有效地降解生物质。PMOs是一类铜离子依赖的酶,原来被归类为在真菌中反应迟缓的糖苷水解酶GH61家族或在细菌中起非催化功能的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33家族。2010年由于其被发现具有氧化裂解纤维素和几丁质的能力而被分别重新归类为辅助活性酶家族的AA9和AA10,并统称为裂解多糖单加氧酶或多糖单加氧酶。目前,PMOs被归类为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数据库中的辅助活性酶类,它们形成AA9,AA10,AA11,AA13,AA14,AA15和AA16家族。本研究以嗜热革节孢中的AA9家族(Auxiliary Activity family 9)PMO酶为研究对象,从嗜热革节孢中克隆了AA9家族基因HiPMO1,并成功在毕赤酵母中异源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获得HiPMO1纯酶。对该酶进行N端测序,确定了其N端第一个氨基酸为组氨酸,且该组氨酸没有甲基化修饰。利用薄层层析(TLC)、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质谱(MALDI-TOF-MS)、高效液相离子色谱(HPAEC-PAD)、溴氧化、酶解法以及同源建模等方法,对HiPMO1酶氧化产物的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iPMO1酶在电子供体存在的情况下,分别与非可溶性底物磷酸膨胀纤维素(PASC)和可溶性底物木葡聚糖在p H5.0、50℃条件下反应48h后分析可溶性产物。TLC结果显示HiPMO1可以降解PASC和木葡聚糖,且降解木葡聚糖的能力显着低于降解PASC的能力。在氧化裂解PASC的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其氧化产物含量也逐渐增加,其产物主要由纤维二糖至纤维六糖组成。MALDI-TOF-MS分析显示,反应产物主要由非氧化型纤维寡糖和氧化型纤维寡糖组成,并且存在C1(m/z+16)、C4或者C6(m/z-2)的氧化寡糖,此外还发现了可能存在C6位被氧化形成包含葡萄糖醛酸苷的纤维寡糖(m/z+12,+14,+28)。为了区分C4或者C6氧化产物,对(m/z-2)峰值进行了MALDI-TOF-MS/MS分析,结果显示除了大量非氧化产物的碎片离子峰外,还存在C4或C6氧化产物的碎片离子峰,此外还存在仅可能在C6位氧化的碎片离子,说明在HiPMO1酶氧化产物中可能同时存在C4和C6氧化产物。为了准确区分C4和C6氧化产物,将氧化产物用溴水进一步氧化后进行MALDI-TOF-MS分析,结果显示存在(m/z+26)、(m/z+28)、(m/z+30)和(m/z+44)的质谱峰,确定氧化产物中同时存在C4和C6氧化产物。综上所述,HiPMO1酶对底物PASC同时具有C1、C4和C6氧化的功能,且可能将C6位氧化形成包含葡萄糖醛酸苷的纤维寡糖。HiPMO1酶氧化产物的MALDI-TOF-MS结果(m/z+12,+14,+28)暗示可能存在C6位被氧化形成包含葡萄糖醛酸苷的纤维寡糖。为此运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可溶性氧化产物进行进一步分析,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可溶性氧化产物进一步酶解,对酶解产物进行LC-MS(全扫描和单离子检测)和HPAEC-PAD检测。LC-MS结果显示有葡萄糖、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内酯)和葡萄糖二酸(葡萄糖二酸内酯)的质谱峰,并对其中的葡萄糖二酸内脂和葡萄糖醛酸的质谱峰进行了LC-MS/MS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的存在。HPAEC-PAD结果也显示存在葡萄糖、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的离子色谱峰。LC-MS和HPAEC-PAD结果充分证明了HiPMO1酶将纤维素C6位氧化形成包含葡萄糖醛酸苷的纤维寡糖的事实。为了评价HiPMO1酶不同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利用HPAEC-PAD对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物质的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葡萄糖酸、葡萄糖二酸、葡萄糖醛酸,说明HiPMO1酶C1与C6氧化活性是不同的,且C1氧化活性大于C6氧化活性。由于没有C4氧化产物的标准品,故没有对C4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此外,对同样具有C6氧化功能的Ct PMO1酶进行了平行实验。利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Ct PMO1酶的氧化产物进一步酶解,对酶解产物进行LC-MS和HPAEC-PAD检测,结果与HiPMO1酶相似。综上所述,嗜热真菌中AA9家族的PMOs具有C6氧化功能可能是普遍存在的,且具有C6氧化功能的PMO酶能够连续氧化纤维素中的C6位(-CH2OH→-CHO→-COOH)形成包含葡萄糖醛酸苷的纤维寡糖,然后通过β-葡萄糖苷酶和β-葡萄糖醛酸酶降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酸、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甚至可能通过β-消除裂解产生不饱和的纤维寡糖。该研究提供了一种通过氧化纤维素C6位来降解纤维素的新机制,并且提供了一种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物质葡萄糖二酸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何佳宁,牛雪梅[5](2019)在《一种有效的嗜热真菌杜邦嗜热菌靶向基因替代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嗜热真菌杜邦嗜热菌ThermomycesdupontiiNRRL2155为研究材料,利用同源重组原理和真菌原生质体转化方法,以潮霉素抗性基因替换嗜热真菌目标基因,获得抗潮霉素的靶向基因敲除突变菌株。优化的遗传转化体系为:用15mg/mL裂解酶,在28℃下酶解2g杜邦嗜热菌菌丝5.5h以获得原生质体,经STC缓冲液洗涤重悬后,利用PEG(polyethylene glycol)介导的遗传转化方式,将10μg线性敲除全长片段转化至杜邦嗜热菌原生质体中,通过潮霉素筛选及PCR验证得到基因替换突变菌株,同源重组率达到20%。本研究首次将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应用在杜邦嗜热菌,并成功建立稳定高效的基因替换体系,为快速构建杜邦嗜热菌的遗传转化体系和研究该嗜热真菌的基因功能提供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谷新晰,卢海强,刘亚娟,陈赛娟,谷子林[6](2018)在《1株产单宁酶嗜热真菌的鉴定、酶学性质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产单宁酶的1株嗜热真菌HBHF5进行鉴定,开展单宁酶酶学性质的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的转录组学研究,探究嗜热真菌HBHF5在食品酶制剂开发中的潜力。经对菌株的菌落、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比对分析,最终鉴定嗜热真菌HBHF5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经分析,菌株HBHF5在固态发酵培养时不产单宁酶,而液态诱导培养时,菌株HBHF5胞内和胞外均检测到单宁酶活性,且以胞外酶为主(94%),酶活力最高达136 U/m L。单宁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60℃处理30 min,能够维持酶原活力的90%以上。该酶最适反应pH值为6.0,在p H 5.0~9.0范围内,能够维持60%以上的酶活力。不同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存在差异,Cu~(2+)、Fe~(3+)、Mn~(2+)和Zn~(2+)对该单宁酶活性抑制较强。经转录组学分析,该菌以麸皮为唯一碳源时,共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239个CAZymes基因表达,其中糖苷水解酶类最为丰富,约占CAZymes表达总数的70%。A.fumigatus HBHF5是1株优良产酶菌株,为具有食品酶制剂开发潜力的嗜热真菌。(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18期)

顾源,寻子琦,郑菲,涂涛,姚斌[7](2018)在《来源于嗜热真菌Talaromyces leycettanus JCM12802的类膨胀素基因鉴定及功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挖掘新颖的类膨胀素基因,丰富类膨胀素基因资源,探究其功能,加深我们对类膨胀素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促进其工业应用。通过RT-PCR的方法从嗜热真菌Talaromyces leycettanus JCM12802中克隆得到了一个1 196 bp的类膨胀素基因Tlexlx1,并与大多数真菌来源的膨胀素相比,Tl EXLX1缺少一个N端的CBM结构域。Tl EXLX1与来源于Penicilliopsis zonata的假定蛋白ASPZODRAFT_140583具有最高的序列相似性81%,与Penicillium digitatum Pd1来源的Expansin-like protein 1相似性为56%。同时构建野生型Tl EXLX1和含有Tl SWO1的N端CBM区的突变型CBM-Tl EXLX1重组质粒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纯化,并对其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该基因含有1个内含子(83 bp),编码370个氨基酸和一个终止密码子。Tl EXLX1推导氨基酸序列包括一个22个氨基酸的N端信号肽序列,一个类GH45结构域和一个类膨胀素结构域。结果表明,重组蛋白Tl EXLX1和融合蛋白CBMTl EXLX1具有较高的葡聚糖酶活性(地衣多糖:7.2 U/mg和17.2 U/mg;大麦葡聚糖:4.4 U/mg和9.4 U/mg)和微弱的微晶纤维素水解活性。以地衣多糖为底物时,二者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一致(60℃和6.0)。Tl EXLX1可以破坏微晶纤维素整齐光滑的表面结构,与商业纤维素酶有一定的协同效果。获得新型的类膨胀素蛋白,有一定的水解活性,在木质纤维素降解等工业中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杨志芹[8](2018)在《嗜热真菌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作为一种含糖量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解决能源短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是一种既环保又高效的方法。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酶活力高、热稳定性强的纤维素酶是提高酶解效率、减少成本的关键。嗜热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及热稳定性。本研究分别将嗜热毁丝菌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外切葡聚糖酶cbh1基因和嗜热毛壳菌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内切葡聚糖酶eg2基因进行克隆、表达,获得外切葡聚糖酶CBH1和内切葡聚糖酶EG2。将纯化的蛋白CBH1和EG2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CBH1的理论大小为54 kDa,而电泳结果显示蛋白的大小为72 kDa,推测蛋白可能存在糖基化修饰;EG2的电泳结果显示蛋白的大小为45 kDa,与理论值大小(45 kDa)相符。为了获得具有更高活性的纤维素酶,提高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本研究分别对CBH1和EG2进行分子改造,期望可以获得具有更高酶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纤维素酶。根据同源建模的方法,分别对外切葡聚糖酶CBH1和内切葡聚糖酶EG2进行叁维结构的预测。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GH7)外切葡聚糖酶(CBHs)在催化中心活性通道的顶端有一个环状结构,嗜热毁丝菌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外切葡聚糖酶CBH1的环状结构由9个氨基酸组成,即G245-Y253,将该结构进行敲除,获得缺失突变体CBH1-DM;根据叁维结构,选取CBH1底物结合平面内四个保守的芳香族氨基酸W38、W40、W372和W381以及EG2活性通道内,位于活性位点6?范围内的五个非保守氨基酸A141、L145、M195、I207和M342进行定点突变,获得CBH1的八个突变酶W38Y、W38F、W40Y、W40F、W372Y、W372F、W381Y和W381F以及EG2的四个突变酶A141S、L145T、M195L、I207V和M342F。将原酶和突变酶进行酶学性质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已经成功获得两个酶活力提高的突变体,分别为CBH1-DM和W38Y。CBH1-DM的比活力为2.42 U/mg,是野生酶CBH1(1.17 U/mg)的2.1倍,突变酶W38Y的比活力为1.3 U/mg,是CBH1(1.17U/mg)的1.1倍,剩余突变酶的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BH1、CBH1-DM的最适温度均为50℃,剩余突变酶的最适温度为60℃;CBH1及突变酶的最适pH均为5.0;在70℃处理1小时后,CBH1仅剩余35%的酶活力,而CBH1-DM剩余65%的酶活力,CBH1-DM的热稳定性显着提高,而其他突变酶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突变酶与野生酶EG2相比,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G2与突变酶最适温度均为50℃,最适pH均为5.0;与EG2相比,在80℃处理1小时后,EG2具有50%的酶活,而M195L具有65%的酶活,M195L的热稳定性提高,而其他突变酶的热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4-01)

顾源,郑菲,罗会颖,姚斌[9](2017)在《来源于嗜热真菌的膨胀素基因鉴定及功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减少,地球上最为丰富的木质纤维素资源如何高效地利用去生产生物燃料,己成为世界各国的研究焦点。然而,由于木质纤维素的结晶度高,而纤维素酶降解天然底物效率低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这己成为生物质有效转化和高效利用的瓶颈。膨胀素是一类能通过破坏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并加强纤维素酶活性的蛋白,因此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有报道显示,经膨胀素处理后的纤维素,更有利于纤维素酶发挥功能。本研究从嗜热真菌Talaromycesleycettanus JCM12802基因组中克隆到了两个膨胀素基因TlSWO和TlEXP,并且成功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以地衣多糖为底物,测定了TlSWO和TlEXP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60℃和pH4.0。用TlSWO和TlEXP处理微晶纤维素24h后,在扫描电镜下均可以观察到微晶纤维素整齐光滑的表面结构被破坏。比活测定结果显示,TlSWO对地衣多糖和大麦葡聚糖的比活力分别为9U/mg和3.5UJ/mg,而TlEXP对地衣多糖和大麦葡聚糖的比活力分别为5.1U/mg和3.1U/mg,明显低于TlSWO。通过序列比对,TlSWO和TlEXP的C端均包含两个结构域,一个是GH45同源区,另一个是expansin同源区。但是,二者N端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将TlSWO的N端CBM区融合到TlEXP的N端,构建了突变体CBM-TlEXP并成功进行表达。测定结果显示,CBM-TlEXP对地衣多糖和大麦葡聚糖的比活力分别为21.5U/mg和11.7U/mg,较两个野生型均有明显提高。用等量的CBM-TlEXP和TlEXP处理微晶纤维素,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经过CBM-TlEXP处理后,大块的微晶纤维素被降解成小块的效果更明显。(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8)

李新新,夏伟,柏映国,马锐,杨虹[10](2017)在《一种嗜热真菌来源的酸性β-葡萄糖苷酶Bg13B克隆与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素是由多个葡萄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基本重复单位为纤维二糖。纤维素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可通过纤维素酶的作用降解为葡萄糖,后者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来生产酒精、丙酮等化工产品。纤维素酶是能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叁类酶的总称,即内切β-1,4-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这叁种酶协同作用能够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其中,β-葡萄糖苷酶又是整个降解酶系的关键限速酶。本文章首次克隆了篮状菌(T.leycettanus)第3家族β-葡萄糖苷酶Bgl3B,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推导的Bgl3B含有860个氨基酸残基,计算分子量为91.2 kDa。纯化的重组Bgl3B在pH 4.5和65℃下显示最佳活性,并且能够在高达60℃的水浴锅中和3.0-9.0的宽pH范围内保持稳定。醇类对酶活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底物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短链醇类,测定结果显示,酶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此同时该酶还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其中对pNPG底物显示出最高的活性,对纤维二糖底物显示中等活性,并且对多糖类底物包括昆布,地衣,Avicel,CMC和木聚糖等均可检测到微弱酶活。Bgl3B对pNPG和纤维二糖的催化效率分别为693和104/mM/s。此外,在37C水浴锅内反应10分钟,Bgl3B对异黄酮糖苷转化为苷元的效率很高,其中黄豆苷、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元的转化率分别为95.1%,76.0%和75.3%。这些优越的性能使Bgl3B在食品,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工业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8)

嗜热真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嗜热毁丝霉(Myceliophthora thermophila)是一种能够快速降解纤维素和高产纤维素酶的工业丝状真菌,其分泌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的种类和数量相当丰富,而且高温稳定性好,因此该菌在纤维素酶生产和生物基燃料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目前针对嗜热毁丝霉本身的遗传改造技术研究较少,这极大限制了该工业真菌的应用。2015年至2017年期间,我们课题组以嗜热毁丝霉(M. thermophila)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了嗜热毁丝霉的遗传操作体系(Xu#and Li#et al., BMC Biotechnol, 2015, 15:35)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Liu et al., Biotechnol Biofuels, 2017, 10:1),该体系可高效、快速对多基因同时编辑(目前一次转化可以同时编辑5个靶基因)。近期,我们针对丝状真菌多基因(多达10个以上)遗传操作困难,且选择性标记基因非常少、难以进行多轮编辑的现实,利用前期构建的遗传操作体系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建立了一种基于V型As Cas12a核酸酶的丝状真菌新型基因组编辑体系,通过CRISPR-Cas12a/Cas9系统对Marker基因进行去除编辑,实现筛选标记的回收和可循环的使用,我们将这种CRISPR-Cas-assisted marker recycling technology简称为Camr technology。我们以纤维素酶分泌途径的9个关键靶基因为例,通过Camr technology系统对嗜热毁丝霉基因组连续进行叁轮操作,共计编辑了11个位点(9个靶标内源基因和2个选择性标记基因),最终获得9M突变体菌株,能够显着提升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和纤维素酶生产能力,其纤维素酶分泌水平提高9倍。我们研发的Camr technology成功解决了目前丝状真菌多基因(多于10个)的编辑困难和基因组被编辑后的工程菌无法进行多次编辑的问题,可以对丝状真菌基因组进行快速、高效、多轮的可循环操作编辑。该体系的成功研发,不仅能够极大促进对嗜热真菌基因功能的研究,而且对嗜热真菌代谢工程改造,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都有重要意义,部分研究结果目前已投稿国际期刊Biotechnol Biofuel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嗜热真菌论文参考文献

[1].姚灿,李国友,张彬,郝传发,杨涛.中高温大曲中嗜热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活性测定[J].酿酒.2019

[2].刘倩,张永利,李金根,田朝光.基于CRISPR系统对嗜热真菌基因组进行多轮编辑的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3].唐小飞.西藏热泉嗜热真菌分离鉴定、产酶及生物活性初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9

[4].陈进银.嗜热真菌多糖单加氧酶氧化产物鉴定及其功能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

[5].何佳宁,牛雪梅.一种有效的嗜热真菌杜邦嗜热菌靶向基因替代系统[J].菌物学报.2019

[6].谷新晰,卢海强,刘亚娟,陈赛娟,谷子林.1株产单宁酶嗜热真菌的鉴定、酶学性质分析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表达[J].食品科学.2018

[7].顾源,寻子琦,郑菲,涂涛,姚斌.来源于嗜热真菌TalaromycesleycettanusJCM12802的类膨胀素基因鉴定及功能探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8

[8].杨志芹.嗜热真菌糖苷水解酶第七家族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分子改造[D].山东农业大学.2018

[9].顾源,郑菲,罗会颖,姚斌.来源于嗜热真菌的膨胀素基因鉴定及功能探究[C].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10].李新新,夏伟,柏映国,马锐,杨虹.一种嗜热真菌来源的酸性β-葡萄糖苷酶Bg13B克隆与表达[C].第十一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论文知识图

不同P.chrysosporium接种策略下真菌种...嗜热真菌与重组毕赤酵母植酸酶...2 嗜热真菌酶活力比较嗜热真菌基因与其他常见真菌植...显微状态下的菌株形态分析GS115-TLX和GS115-DSB的发...

标签:;  ;  ;  ;  ;  ;  ;  

嗜热真菌论文_姚灿,李国友,张彬,郝传发,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