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形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形,指数,水文,土壤,模型,新安江,非点源。
地形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薛牡丹,张宏鸣,杨江涛,李星恕[1](2019)在《无人机影像与地形指数结合的梯田信息提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卫星遥感和低空遥感影像自动、半自动化解译梯田信息有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受数据获取成本、精度、解译方法单一等限制,只限于大面积提取梯田区域,低成本地进行梯田的田面精准提取以及面积统计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面向对象方法分别对0. 5 m分辨率的无人机正射影像和地形指数及两种数据的结合进行梯田区域分割、提取及面积统计,结果表明将正射影像数据与地形指数结合的梯田田面提取结果优于基于单一数据源。(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郭忠录,艾蕾,黄旭东,邱泽元,蔡崇法[2](2017)在《基于土壤地形指数的流域水文敏感区空间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丹江口水库上游堵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SAGA GIS和R平台,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在获取流域土壤地形指数及其阈值设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获取3种情景下(STI≥9、STI≥10和STI≥11)水文敏感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地形指数识别,提供了更为详细表征的水文敏感区,可合理预测径流产生的空间分异性;3种情景下,林地均是水文敏感区内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50%水体均位于水文敏感区;不同情景下,识别的水文敏感区内农业景观和开发景观应禁止开展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并优先布置植被缓冲带等保护措施以保护水质安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童冰星,姚成,李致家,黄小祥[3](2017)在《一种通过地形指数提取流域自由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分布式水文模型而言,如何获得参数的空间分布是模型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将分水源参数中的敏感参数——自由水蓄水容量为研究对象.建立地形指数与自由水蓄水容量的函数关系,以此提取流域内的自由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最后利用本方法提取了陕西省陈河流域的自由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并将之作为栅格型新安江模型的参数进行洪水模拟演算.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了理想的模拟结果.该方法以物理规律为基础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流域内自由水蓄水容量的空间分布,为分布式模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金亦,张文平,刘金涛,吴国群[4](2017)在《地形指数与流域退水特征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指数可反映流域土壤蓄水能力以及产流的空间分布,是表征流域水文相似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新安江流域的8个子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提取了各子流域的地形指数,分析了地形指数与退水特征的关系。研究发现,地形指数均值及其标准差大的流域,其调蓄作用强,洪水退水指数较小,退水速率较慢,表明流域的地势起伏相对较小则含水层发育较好。通过研究,初步揭示了流域地形指数与退水特征之间存在的联系,成果可为新安江流域无资料区水文过程预测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7年13期)
方耀,颜梅春,李致家,李慧,杨宇晖[5](2017)在《结合土壤地形指数的流域下垫面水文分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湿润的屯溪流域、半湿润的东湾流域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经验方法、数值平均法、频率平均法叁种方法,先修正得到两流域的CN值查找表,再结合下垫面分类信息和土壤地形指数建立水文分区表,用屯溪流域18次和东湾流域16次降水的水文数据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频率平均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94.44%、东湾87.50%,数值平均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88.89%、东湾81.25%,经验方法水文分区得到的合格率为屯溪88.89%、东湾75.00%;就流域而言,土壤地形指数累计频率高的流域模拟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7年04期)
金文韬,许捍卫,王海君[6](2016)在《基于土壤地形指数和遥感分类的SCS模型参数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S为主要手段,结合GIS技术,基于屯溪流域遥感影像,研究得到了屯溪流域两期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屯溪流域DEM数据得到TOPMODEL模型中的土壤地形指数,并与SCS水文模型和遥感信息相结合进行水文分区,率定SCS模型的径流曲线数参数(CN值),然后利用1982~2002年间屯溪流域的水文数据对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模拟径流与实测径流间的平均误差仅为14.1%。(本文来源于《地理空间信息》期刊2016年07期)
王妞,陆海明,邹鹰,陈晓燕,朱乾德[7](2016)在《基于地形指数的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关键源区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非点源污染形式输出的磷素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识别流域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并进行重点整治是控制流域非点源磷素污染的重要手段。以修正的磷指数法为基础,引入地形指数因子,建立了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风险评价方法,并以位于江淮丘陵区的西源流域为例开展了磷素输出风险评价,识别了该流域磷素输出的关键源区。结果表明,西源流域磷素输出关键源区主要集中在下游河道、沟渠两侧农田区域,占流域总面积的8%。(本文来源于《水文》期刊2016年02期)
颜梅春,陈贝贝,李致家,金文韬,杨宇晖[8](2015)在《基于土壤地形指数和下垫面水文分区的流域模型参数率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流域水文响应会受到地质、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等下垫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特点,根据流域下垫面的地理特征进行水文响应分区。借助遥感资料对流域下垫面进行分类并获取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信息,结合流域土壤类型数据与地形指数推求流域的土壤地形指数。进一步地,利用遥感分类信息和土壤地形指数进行流域的水文分区,率定各个水文分区SCS模型的参数CN值并进行水文模拟,结果表明,屯溪流域21次和东湾流域32次洪水径流模拟相对误差均比传统方法的小。(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赵建刚[9](2015)在《TOPMODEL中地形指数的几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TOPMODEL模型中地形指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针对一些地形指数的改进算法指出了其中的不妥之处,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改进算法是因为对于"径流在任一位置上的累积趋势"理解有所偏差所致,据此对该点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建议;针对坡度为0的栅格地形指数的计算提出了解决方法,所得结论愿与读者共飨。(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15年06期)
马慧芳[10](2013)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在计算地形指数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形指数对许多地理过程都有重要影响,地理空间的变化过程常常以其作为重要的指标。所以地形指数在地表过程研究领域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对其空间分布的进一步研究也是地理学计算中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单位汇水面积(SCA,Specific Catchment Area)作为一种单纯面向地理学科设计的地理属性,地理学特征鲜明,然而,其算法却远远不够成熟。因此,对以单位汇水面积为代表的区域地形指数算法的深入研究十分迫切。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SmoothedParticle Hydrodynamics)方法作为一种发展较为完善的无网格方法,近年来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首次将SPH方法应用于地理学领域中亟待发展的地理属性的计算,以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单位汇水面积的数值计算作为计算实例,开展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在计算地形指数方面的研究。本次研究首先采用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流体微元的理论观点出发,采用拉格朗日描述方法,分析了流体微元的控制方程及其光滑粒子离散形式,重点分析了基于光滑粒子流动动力学模拟方法的边界处理和粒子搜索技术,梳理了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和模拟过程,确立了基于光滑粒子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的流体模拟流程,开展了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在计算地形指数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基于该流程,编写了通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软件。并利用该软件分析测试了一个受限自由表面流体流动实例。然后,本次研究给出了不同于以往建立在多种初始条件的SCA计算方法的新的理论推导方法,给出了SCA的一般解析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案例中,给出了模型曲面上的单位汇水面积的理论计算方法与计算数值结果。最后,在SPH方法和SCA计算方法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将SPH方法引入到地理学地理参数的模拟数值计算中。常规单位汇水面积的计算算法都是基于路径算法,以单位高度表层水作为分析主体,地表坡度作为控制流向和流量配比为理论基础,而以坡度为主导的水流流量配比方案不考虑流体惯性项,与实际流体配比有一定误差。本次研究以SPH流体计算方法为基础,构建了SPH-SCA单位汇水面积的理论方法和通用计算流程。SPH-SCA算法以数字高程模型(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规则网格数据为基础,以流体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为基本控制方程,以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为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模拟单位高度地表水的流动特征和流动规律,分析地表流体在DEM规则网格表面的运动过程及属性数据。该算法完全基于流体力学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采用SPH离散算法求解,理论基础坚实,可以得到较好的计算结果,克服了现有单位汇水面积计算方法的不足。为了分析SPH-SCA算法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应用SPH-SCA计算方法,计算了斜坡模型和高斯曲面模型两种典型的单位汇水面积图。计算结果表明,斜坡面的单位汇水面积数值计算结果和斜坡面理论结果较为接近;高斯算例给出了高斯曲面的单位汇水面积值。本次研究提出的SPH-SCA算法为计算单位汇水面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5-16)
地形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丹江口水库上游堵河流域为研究区,借助SAGA GIS和R平台,以ASTER GDEMV2为数据源,在获取流域土壤地形指数及其阈值设定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获取3种情景下(STI≥9、STI≥10和STI≥11)水文敏感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利用土壤地形指数识别,提供了更为详细表征的水文敏感区,可合理预测径流产生的空间分异性;3种情景下,林地均是水文敏感区内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50%水体均位于水文敏感区;不同情景下,识别的水文敏感区内农业景观和开发景观应禁止开展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并优先布置植被缓冲带等保护措施以保护水质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形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薛牡丹,张宏鸣,杨江涛,李星恕.无人机影像与地形指数结合的梯田信息提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
[2].郭忠录,艾蕾,黄旭东,邱泽元,蔡崇法.基于土壤地形指数的流域水文敏感区空间分布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7
[3].童冰星,姚成,李致家,黄小祥.一种通过地形指数提取流域自由水蓄水容量空间分布的方法[J].湖泊科学.2017
[4].金亦,张文平,刘金涛,吴国群.地形指数与流域退水特征的关系分析[J].人民长江.2017
[5].方耀,颜梅春,李致家,李慧,杨宇晖.结合土壤地形指数的流域下垫面水文分区方法[J].人民黄河.2017
[6].金文韬,许捍卫,王海君.基于土壤地形指数和遥感分类的SCS模型参数率定[J].地理空间信息.2016
[7].王妞,陆海明,邹鹰,陈晓燕,朱乾德.基于地形指数的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关键源区识别[J].水文.2016
[8].颜梅春,陈贝贝,李致家,金文韬,杨宇晖.基于土壤地形指数和下垫面水文分区的流域模型参数率定[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9].赵建刚.TOPMODEL中地形指数的几点看法[J].西北水电.2015
[10].马慧芳.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在计算地形指数方面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