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和去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小马达外壳,所述小马达外壳的一端中部开设有中孔,所述小马达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所述小马达靠近中孔的一端设置有马达转轴,所述马达转轴远离小马达的一端穿过中孔,所述去水机构包括刷柄,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辅助去水装置,在去水棉布刮去水珠的同时,辅助去水装置中的电加热膜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外壳传递到侧窗玻璃上,从而使得侧窗玻璃的温度升高,进而可以使得侧窗玻璃上的残存水被气化,确保侧窗玻璃上的水每一次都没彻底清理干净,保证了驾驶员的视野清晰,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驱动机构(2)和去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小马达外壳(21),所述小马达外壳(21)的一端中部开设有中孔(211),所述小马达外壳(21)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22),所述小马达(22)靠近中孔(211)的一端设置有马达转轴(221),所述马达转轴(221)远离小马达(22)的一端穿过中孔(211),所述去水机构(3)包括刷柄(31),所述刷柄(31)的侧面一端与马达转轴(221)相固定,所述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清刷棉布(32),所述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上下位置均安装有左右贯通的辅助去水装置(33),所述辅助去水装置(33)包括外壳(331),所述外壳(331)与刷柄(31)相固定,且外壳(33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335),所述安装腔(335)的内部远离刷柄(31)的一侧安装有电加热膜(332),所述电加热膜(332)靠近刷柄(31)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333),所述隔热板(333)远离外壳(331)的一侧安装有电池(334)。
设计方案
1.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驱动机构(2)和去水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小马达外壳(21),所述小马达外壳(21)的一端中部开设有中孔(211),所述小马达外壳(21)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22),所述小马达(22)靠近中孔(211)的一端设置有马达转轴(221),所述马达转轴(221)远离小马达(22)的一端穿过中孔(211),所述去水机构(3)包括刷柄(31),所述刷柄(31)的侧面一端与马达转轴(221)相固定,所述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清刷棉布(32),所述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上下位置均安装有左右贯通的辅助去水装置(33),所述辅助去水装置(33)包括外壳(331),所述外壳(331)与刷柄(31)相固定,且外壳(33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335),所述安装腔(335)的内部远离刷柄(31)的一侧安装有电加热膜(332),所述电加热膜(332)靠近刷柄(31)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333),所述隔热板(333)远离外壳(331)的一侧安装有电池(3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转轴(221)与中孔(211)之间设置有轴封(23),且轴封(23)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且安装座(12)上开设有安装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31)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刷柄(31)为塑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只在前窗和后窗上设置有雨刮器,当车辆在雨天气行驶时,司机左右两旁的侧窗上的雨滴同样会遮挡视线,造成驾驶员无法看清楚左右后视镜里的景象,在车辆变线和拐弯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现有在侧窗上安装雨刮器,但是这样的雨刮器刮去水珠后,玻璃上仍然会残存一些水,仍然会遮挡驾驶员视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旨在改善雨刮器刮去水珠后,玻璃上仍然会残存一些水,仍然会遮挡驾驶员视线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和去水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小马达外壳,所述小马达外壳的一端中部开设有中孔,所述小马达外壳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所述小马达靠近中孔的一端设置有马达转轴,所述马达转轴远离小马达的一端穿过中孔,所述去水机构包括刷柄,所述刷柄的侧面一端与马达转轴相固定,所述刷柄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清刷棉布,所述刷柄远离驱动机构的一侧上下位置均安装有左右贯通的辅助去水装置,所述辅助去水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刷柄相固定,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远离刷柄的一侧安装有电加热膜,所述电加热膜靠近刷柄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远离外壳的一侧安装有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转轴与中孔之间设置有轴封,且轴封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导热金属制成,所述刷柄为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辅助去水装置,在去水棉布刮去水珠的同时,辅助去水装置中的电加热膜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外壳传递到侧窗玻璃上,从而使得侧窗玻璃的温度升高,进而可以使得侧窗玻璃上的残存水被气化,确保侧窗玻璃上的水每一次都没彻底清理干净,保证了驾驶员的视野清晰,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水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去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11、支撑架;12、安装座;13、安装孔;2、驱动机构;21、小马达外壳;211、中孔;22、小马达;221、马达转轴;23、轴封;3、去水机构;31、刷柄;32、清刷棉布;33、辅助去水装置;331、外壳;332、电加热膜;333、隔热板;334、电池;335、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所示,一种车窗侧窗去水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驱动机构 2和去水机构3,支撑机构1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用于支撑起驱动机构2和去水机构3,并且起到固定整个装置的作用,支撑架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安装在汽车车窗下方的车窗框内部,且安装座12上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用于螺栓的插入;
参照图1和4所示,支撑架1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 用于驱动去水机构3转动,驱动机构2包括小马达外壳21,小马达外壳 21起到保护小马达22的作用,小马达外壳21的一端中部开设有中孔211,中孔211用于容纳马达转轴221,小马达外壳21的内部安装有小马达22,小马达22用于带动去水机构3转动,小马达22靠近中孔211的一端设置有马达转轴221,马达转轴221远离小马达22的一端穿过中孔211,马达转轴221与中孔211之间设置有轴封23,且轴封23为橡胶材质,轴封23 可以避免雨水进入小马达外壳21的内部;
参照图1和2所示,去水机构3包括刷柄31,刷柄31的侧面一端与马达转轴221相固定,刷柄31用于安装清刷棉布32与辅助去水装置33,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左右贯通的清刷棉布32,清刷棉布32扫过侧窗玻璃,可以对玻璃进行擦拭,从而给侧窗去水;
参照图1、2和3所示,刷柄31远离驱动机构2的一侧上下位置均安装有左右贯通的辅助去水装置33,辅助去水装置33用于辅助去水,辅助去水装置33包括外壳331,外壳331与刷柄31相固定,且外壳33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335,安装腔335的内部远离刷柄31的一侧安装有电加热膜332,电加热膜332通电可以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外壳331传递到侧窗上,高温起到去水的作用,电加热膜332靠近刷柄31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板333,隔热板333可以避免热量传递到电池334上,隔热板333远离外壳331的一侧安装有电池334,电池334给电加热膜332供电,外壳331 为导热金属制成,导热金属制成的外壳331可以导热效果好,从而电加热膜332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到达侧窗上,刷柄31为塑料制成,塑料制成质量较轻,从而减轻装置重量。
工作原理:按照图5的位置将本装置安装,在下雨时,通过驱动小马达22,使得小马达22驱动马达转轴221转动,马达转轴221带动刷柄31 转动,刷柄31转动带动清刷棉布32对玻璃进行擦拭,从而将玻璃上的水珠擦拭掉,而擦拭掉水珠的玻璃上残存的水可以通过辅助去水装置33解决,具体解决方式为:电池334给电加热膜332供电,电加热膜332可以进行加热,并且将热量通过外壳331传递到侧窗玻璃上,使得侧窗玻璃上的残存水在高温状态下气化,从而确保了去水彻底,保证驾驶员视野清晰;
轴封23为橡胶材质,轴封23可以避免雨水进入小马达外壳21的内部。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车窗侧窗去水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3570.8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67109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60S 1/56
专利分类号:B60S1/56;B60S1/04;H05B3/84
范畴分类:32B;32P;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申请人地址: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
发明人:张谊
第一发明人:张谊
当前权利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代理人:李夏宏
代理机构:44509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马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