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振动振荡压路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压路机,模型,水平,面层,振幅,工况,相位。
振动振荡压路机论文文献综述
万汉驰[1](2019)在《振动及振荡压路机振动轴承摩擦功率计算方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路机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是一种常见的施工设备,因此市场保有量很大。目前市场上产销量最大的机型是各类振动压路机,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又出现了与传统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原理和压实作用机理不同的垂直振动和振荡压路机等新兴机型,叁类产品的技术特点迥异,这也在技术领域引起了热烈讨论。(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9年03期)
姜右良,鞠敏[2](2018)在《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转换机构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振荡压路机在其钢轮激振机构内部设置了振动与振荡转换装置,当激振机构进行正、反向旋转方向切换时,该转换装置便可实现振动和振荡的切换,由此提高压路机综合使用性能。常规振动振荡压路机采用对称偏心轴式激振机构,虽然可实现2种功能的转换,但难以同时满足2种功能所需的最佳振动、振荡参数,导致其激振力偏弱或偏强,影响压路机发挥最大压实功效。基于此种缺陷,我们对常规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转换机构进行了改进。(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与维修》期刊2018年02期)
张夫刚,邓庆生,郭荣国,张建光,董九洋[3](2017)在《振动与振荡压路机对沥青面层的压实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选择合理的压实机械来压实沥青面层,本文对振动和振荡压路机的压实机理和压实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压实试验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出:在压实沥青面层时,振荡压实效率高于振动压实,振荡压实适用于薄沥青面层、桥面铺装层等场合。(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期刊2017年09期)
鞠敏,姜右良[4](2017)在《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机构的设计计算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压路机的综合使用性能,在原有纯振荡激振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在同一钢轮内实现振动、振荡功能相互切换的转换机构,并通过激振参数计算进一步优化了激振偏心结构,使之在满足设计参数的条件下减小零部件工作载荷,提高设备可靠性,发挥出双钢轮压路机的最大效能。(本文来源于《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期刊2017年06期)
宋皓[5](2017)在《LDH140型双钢轮高频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压路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由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LDH140型双钢轮高频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压路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结构配置及技术特点。LDH140型双钢轮压路机与其他双钢轮压路机不同之处在于振动方式及多种振动模式相结合,可以高效地压实沥青混凝土、各种铺层沥青路面以及各类稳定土和干硬性混凝土等材料,是建设高等级公路、机场、港口、市政工程及工业场地的理想路面压实设备。(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期刊2017年01期)
刘邦辉,夏磐夫,谢娟娟,孙祖望[6](2016)在《大吨位振荡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压实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振荡压路机在上、中、下面层施工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了大吨位振荡压路机对碾压不同铺层厚度沥青混合料的适应性,通过振荡压路机与同吨位振动压路机的对比试验,评估了两者的压实效果,为将振荡压实技术的应用扩展至中、下沥青面层的压实,以及进一步确定大吨位振荡压路机的优势应用领域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6年05期)
陈乐尧,陈晓平,唐恒宁,赵光明[7](2014)在《振动压路机定向振动与振荡振动原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振动压路机定向振动技术和振荡振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两项技术都是以圆周振动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其中垂直振动和水平振动是定向振动的特例。定向振动和振荡振动都采用3根平行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振动轴,中间轴主要传递转矩,两侧振动轴上产生的激振力大小始终相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在定向振动中,两侧的振动轴旋转方向相反,激振力方向与3根轴形成的平面垂直,而在振荡振动中,两侧的振动轴旋转方向相同,激振力为一对力偶,使振动轮产生扭转振动。指出实现上述两项振动技术的结构复杂,限制了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期刊2014年09期)
姜右良,黄律钤[8](2014)在《振动/振荡压路机名义振幅与振动模型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振荡压路机名义振幅的理论计算公式一直没有完善的推导过程,文章在进一步理解名义振幅本质含义的基础上,建立了理想条件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振动/振荡压路机名义振幅的数学表达式。压路机实际工作时受到的约束并非单一,振动轮振动模型是分析路面压实度以及整车振动影响的关键,为避免数据失真,至少要建立两个自由度的振动轮振动模型。(本文来源于《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期刊2014年03期)
郑书河,林述温[9](2011)在《水平振荡和垂直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平振荡压路机和垂直振动压路机是大型工程基础施工中最典型的2种压实机械,概述了国内外几种典型振荡振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其模型特点.模式可调的智能振动压路机,基于水平和垂直振动的工作特点,结合水平振荡和垂直振动动力学模型特点,且考虑被压实物料在压实过程中时间上参数慢变和空间上力与位移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提出了1种基于慢变参数滞回非线性整体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机械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田丽梅,姜晓,王国安[10](2003)在《振动振荡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压路机是高速公路、铁路、水坝和机场等大型工程基础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压实机械。世界上压路机的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经历了从机械传动到液压传动、由静碾到振动、由振动、振荡、继而振动振荡相结合的不同阶段,目前正朝着智能化压路机的方向发展。振动振荡压路机是近二十几年压路机家族中新出现的压实机械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振动振荡压路机的动力学模型能够使我们了解振动振荡压路机的工作状况、模拟它的工作过程,从而为整机的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依据。各国的专家和学者分别对压路机振动压实系统与振荡压实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如:二自由度振动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模型、分阶段振动压路机-土壤系统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模型、单自由度振荡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分阶段振荡压路机-土壤系统动力学模型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动力学模型都作了大量的简化,因此不能很好的指导整机工作,而目前,压路机的发展朝着大功率、高效率作业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压路机的设计更加注重其舒适性、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即:更加注重人-机工程,这就要求设计者除了要考虑振动振荡压路机的工作轮与工作介质之间的特性之外,也要考虑工作轮与车架之间、车架与驾驶室之间、甚至驾驶室与人之间的减振问题,况且,当前大型计算机以及计算软件的飞速发展,使得较为复杂的动力学模型的计算成为可能,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建立一种适合串联式振动振荡压路机的“多自由度的压路机-工作介质”动力学模型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本文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对振动振荡压路机的振动系统与振荡系统分别建立了5自由度振动方程和4自由度的振荡方程,通过对申联式振动振荡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下一步的仿真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10-01)
振动振荡压路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振动振荡压路机在其钢轮激振机构内部设置了振动与振荡转换装置,当激振机构进行正、反向旋转方向切换时,该转换装置便可实现振动和振荡的切换,由此提高压路机综合使用性能。常规振动振荡压路机采用对称偏心轴式激振机构,虽然可实现2种功能的转换,但难以同时满足2种功能所需的最佳振动、振荡参数,导致其激振力偏弱或偏强,影响压路机发挥最大压实功效。基于此种缺陷,我们对常规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转换机构进行了改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振动振荡压路机论文参考文献
[1].万汉驰.振动及振荡压路机振动轴承摩擦功率计算方法探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
[2].姜右良,鞠敏.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转换机构的改进[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8
[3].张夫刚,邓庆生,郭荣国,张建光,董九洋.振动与振荡压路机对沥青面层的压实特点分析[J].建筑机械.2017
[4].鞠敏,姜右良.振动振荡压路机激振机构的设计计算与优化[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7
[5].宋皓.LDH140型双钢轮高频垂直振动水平振荡压路机[J].工程机械.2017
[6].刘邦辉,夏磐夫,谢娟娟,孙祖望.大吨位振荡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压实效果对比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
[7].陈乐尧,陈晓平,唐恒宁,赵光明.振动压路机定向振动与振荡振动原理分析[J].工程机械.2014
[8].姜右良,黄律钤.振动/振荡压路机名义振幅与振动模型的讨论[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4
[9].郑书河,林述温.水平振荡和垂直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展望[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
[10].田丽梅,姜晓,王国安.振动振荡压路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C].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