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唯物史观中经典比喻的研究,目前学界主要集中在马克思阐释某些基本原理时运用的一些隐喻上,而且这种研究并没有局限于唯物史观酝酿和产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早期文本中,基本涉及了马克思本人的全部主要论著。在观点上,人们对于一些经典比喻的研究并没有大的分歧,主要问题是人们对于马克思文本中比喻的研究没有足够展开,尽管在语言修辞学的角度、学术方法论的角度和经典比喻、典故所传达的深意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但多是在既成的基本原理上思考,没有很好地挖掘诸多经典原著中的各种或难或易理解的比喻修辞。深入研究唯物史观中的经典比喻,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基本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比喻
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写作风格一直为世人称道,尤其是马克思对于比喻,主要是隐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将许多深奥理论与先进思想阐释得清晰到位,形象易懂。一改传统理论过于枯燥抽象的学院风,更加贴近生活与人民,为将哲学从天国拉回人间贡献了他的智慧与才华。
唯物史观内容庞杂,理论博大精深,没有一定文史哲和社会科学功底的人毋宁说深入研究,恐怕连入门都很艰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无论阅读还是理解都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马克思的写作特点,除了拥有鲜明的立场、深刻的理性分析、辩证的逻辑力量和严谨的结构艺术之外,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文中那些无比恰当、生动、美妙的比喻,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诸如“上层建筑”“卡夫丁峡谷”“掘墓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等等。然而,这些比喻虽然一方面在读者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其很好地理解文中深奥、晦涩的理论;另一方面,当其在不知所比何物的前提下,却也给阅读者增设了许多理解的障碍。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常有被文中的比喻或典故羁绊、困扰的经历,阅读和研究的进度受到影响。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比喻进行系统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一个必然环节。
目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中,有关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几部著作(即1843年到1848年间成型或出版的主要作品)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对文本中的经典比喻,尤其是隐喻、典故的类比性使用等的考察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专门性研究,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一、研究现状
对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经典比喻的研究,学术界的成果并不多,首先缘于这是一个范围较窄的研究领域,其次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要将其“大众化”的意识尚未突显,时机与条件尚未具备,一直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新时代,人们才逐渐感受到这一任务的紧迫性。因而,笔者在考察的过程中也突破了研究成果所关注的马克思著作问世时间限制,即只要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相关研究,我都进行了收集和考察,甚至是政治经济学与辩证法领域的一些比喻,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我更加深入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涵。
POA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中验证教学材料使用有效性的第三个重要指标是“产出目标达成”,它主要包含参与度、获得感和产品质量三个子指标,涵盖了学习中行为、认知和表现三个维度(文秋芳,2017)。三个产出子指标又可再细分为若干评价小项目,如参与度指标可细分为产出实践、学习主动性和注意力三项,获得感指标可细分为语言产出能力、思辨能力和知识面三项,产品质量指标可细分为交际效果和目标语言项目使用两项(毕争,2017)。由于本研究未开展相关访谈和前后测实验,本部分将不讨论产品质量及其子项目,而将主要从预测性评估角度出发,讨论POA大学英语网络自学模式中,教师介入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在有限的成果中,人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比喻的修辞学阐释
对于相关比喻所要表达的内容,即所要说明的理论和思想的研究,多数是就单独的某个或者几个比喻进行考察的。如王庆丰的《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隐喻》,文中主要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相互联系的隐喻,即“机械怪物、吸血鬼与魔术师”,作者在阐明这三个比喻本身含义和文中比喻意的基础上,对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思想和理论意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先撇开学术价值不谈,这样的探讨对于马克思主义初学者与研究者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期待有更多这样的挖掘与阐释;在韩志伟的《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从马克思的几个比喻谈起》一文中,着重就“普照的光”,“机械怪物”,“人体解剖”三个比喻来诠释唯物史观。正如作者所说“从马克思的几个比喻谈起,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并不是要给出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要探寻那些提出的问题,深入理解这门‘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
技道合一的论点在中国艺术创作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苏轼就曾在《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提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的观点。明郑板桥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概括其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可是从“胸中之竹”道“手中之竹”必须有高度娴熟的技巧方可达到,“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写意的前提是“极工”,差一点不得。由此观之,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极致就是“技道合一”。
(二)比喻的方法性阐释
而沈湘平在《马克思关于历史的戏剧隐喻》直接指出马克思对于历史的这一隐喻,“不仅启示我们认识历史规律,而且激励我们始终把自己的热情保持在真正的历史高度之上。”文中主要强调了这一比喻是唯物史观中一个贯穿全局性的存在,必须弄懂它的来龙去脉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科学理论,作者还指出“在一些西方思想家看来,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是一种戏剧本体论。”而隐喻修辞在这里“具有强大的解释和预言功能。”王小龙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隐喻与认识——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认知隐喻学分析》谈到:“从认知隐喻学的角度看,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实际上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好战而有法术的病人。”[3]这个隐喻反映了马克思对于早期资本主义全面深刻的认识,它既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进步的一面,也看到了其残酷的一面,以及其本质与顽疾。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认识和隐喻性表达,为其后继者们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认识框架。
可见,品牌真实性的标准系数大于0,且网络口碑的标准系数也大于0,根据杜岸政等[30]的观点,网络口碑在品牌真实性与顾客共创价值意愿之间呈部分中介作用,故该研究假设H3得到支持。
应用于街道、园区、景区等室外场景。实现人群实时监控、人流密度预警、行人热点分布统计、行走路径识别,防范安全隐患,提升安保效率,优化场地设施布局。
如刘怀玉的《从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是直接对我们阅读-解释马克思经典文本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对隐喻的运用,他却提倡“走出隐喻的误区,重建马克思文本的‘阅读-解释方法论’”。如果只看他列的这个标题,人们会误认为他是不提倡在阅读马克思时从隐喻角度去分析,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说要走出过去对马克思文本中“隐喻”的理解误区,他更强调的是“马克思的许多哲学命题都是隐喻式的多义性的。马克思运用隐喻,与其说是想用一种形象的文学修辞手法表述某种真理,不如说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那个被各种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所掩盖的隐喻状态的错误意义世界,从而实现对那个建立在各种隐喻之上的形而上学世界的意义基础的自我消解。换言之,马克思是要通过隐喻来消解隐喻,消解形而上学世界的意义基础……是对意义基础和源泉的批判性再现和重建。”[2]
刘建军老师没有具体讲到比喻这一修辞,只是从整体上赞美了马克思对于修辞的运用和讲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如下评价:“我们在阅读《宣言》时,感觉色彩和意象美不胜收……这是因为《宣言》的语言太过精彩,魅力过于强烈……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宣言》的语言魅力暂时遮掩了思想的魅力。”[1]而张克文老师则系统概括了马克思的语言风格的显著特点,即“概念逻辑的形象化叙述”,“严肃的论证”与“嘲讽的笔调和感情和理智共同营造的气势”。在第一个特点中他专门论述了马克思对“比喻修辞”的使用及其语言表达效果。岳伟的《马克思的“狂欢化”语言风格》借助的是苏联学者巴赫金的语言“狂欢化”理论来解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福格特先生》两部著作,文中没有直接研究比喻修辞,只能说是对于马克思语言风格的一种别样解读,读来倒也有些许启发;张德明在《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修辞学家》中较全面地考察了马克思著作中的各种修辞手法,并强调了“严格”二字,同时还给出了相关结论,“第一、任何好的思想内容都需要找到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第二、讲究修辞艺术要熟练地掌握民族语言”,“第三、提高修辞素养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三)比喻的内容性阐释
代表性成果如刘建军的《<共产党宣言>的文体类型与语言风格》,张克文的《论马克思的语言风格》和《马克思的文采-兼对当前政论文语言的思考》,岳伟的《马克思的“狂欢化”语言风格》,张德明《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修辞学家》等。
再如马天俊《蛹隐喻:〈资本论〉的一种阐述方式》中,他认为:“《资本论》系统性地运用借自昆虫学的蛹隐喻,形成独到的描述和论证,既精确地表述了独特的问题意识,又阐明了具有独特辩证意味的政治经济学学说。离开这种奠基性的隐喻,《资本论》的基本事实就无从呈现,其说理及结论就难以达成。”而潘泰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与隐喻研究》中所探讨的隐喻这种表达方式的生成机制和理解模式在揭示和理解社会科学原理时都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同时强调这种研究是促成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基本动力之一。
就单个比喻进行研究的,关注度比较高的是以下两个比喻:“卡夫丁峡谷”和“上层建筑”。仅在“知网”以“卡夫丁峡谷”为篇名关键字搜索就有400多条记录,“上层建筑”是600多条,若以其为主题进行搜索,则分别有3000多和14000多条记录。而从比喻意入手考察“上层建筑”的,以胡为雄先生的系列论文为代表,如《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三种喻义》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 《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一种文本分析》 《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上层建筑概念之比较》 《德、英、美等国学者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误解》等等,不下30余篇。以《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三种喻义》为例,在文中,胡老师将“上层建筑”这一隐喻在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著作中出现时的喻义进行了梳理和解读,从整个成果的表述来看,即对出现“上层建筑”喻义的著作进行了历史地解读,也对于其没有出现时的“替代词”进行了确证,这大大降低了人们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法文版《资本论》的障碍,同时也为阅读者提供了整体学习马克思原著的方法指导。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龙柏林《意识形态的四种隐喻》,周子伦《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解读-隐喻研究视角》,还有一些相关研究是体现在个别学者的著作中的,如上海复旦大学俞吾金老师在《意识形态论》[4]等著作中所谈到的马克思在表述意识形态时对隐喻的运用;当然,也有学者在胡为雄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与其进行对话式探讨,如马文保的《对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再理解——兼与胡为雄先生商榷》等。这些研究首先都是对概念的比喻意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理论及思想关联。其中也不乏各种争议,而争议较多的,还是对“卡夫丁峡谷”(虽然它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提及的时间较晚)的理论意义的理解,因为争议较多,所以人们往往会回到最初的文本去寻找这一比喻的本义,比如张亮亮的《论“卡夫丁峡谷”隐喻的本义和转义——一种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互文性解读》,盛亚军的《马克思著作中“卡夫丁峡谷”本意研究》,刘玲玲的《对“跨越卡夫丁峡谷”概念的辨析——论“跨越卡夫丁峡谷”概念的由来、演变及内涵》等等,不一而足。各种争议主要来自人们对这一比喻的误读、误解与附会,这充分说明了对于马、恩原著中各种比喻进行深入、立体地研究十分必要。
二、研究中的些许不足
(一)系统的解读较少
如上文所列各个成果的研究,基本上呈现“散兵游勇”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成果链。事实上,无论是唯物史观中的经典比喻,还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涉及的比喻,都可以进行系统梳理,可以从不同原理入手,也可以从概念层次、出现时间的先后、在文中的作用之大小等入手,或者从隐喻理解的难易程度上进行划分和梳理。前提是熟读马克思经典原著,再确定不同角度,有条理的摘取和解读,尽量形成清晰、全面、通俗,易查询的成果,供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借鉴。
(二)全面的、科普性成果缺乏
比较专门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科普著作,主要是一些集中呈现经典概念和原理的词典,主要任务是解读公认的、概括性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或思想。这些著作对于准备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学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和帮助。其中国外的著作主要有 (澳)约.维尔钦斯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词典》,阿·科辛主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词典》,还有英国人汤姆·博托莫尔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国内的主要有王元璋主编的《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洪韵珊等编著的《马克思主义简明辞典》,巢峰等编著的《简明马克思主义词典》等。近几年这样的著作不多,比较全面的是2003年金炳华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主要收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术语、人物、著作报刊、运动事件、会议机构等约4300多条,285万字。在这些著作中,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比喻都是以零星方式散落其中。查询起来难度很大,难以发挥很好的参考价值。
总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毋庸置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基石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彻底的科学原理,若要它形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唯有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掌握它,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要而艰巨,在此过程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普性表达研究和相关成果便显得弥足珍贵,且多多宜善。
参考文献:
[1]刘建军.《共产党宣言》的文体类型与语言风格[J].科学社会主义,2018,(02):18.
[2]刘怀玉.从对马克思哲学本文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J].南京社会科学,1994,(05):19.
[3]王小龙.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隐喻与认识——基于对《共产党宣言》的认知隐喻学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05):15.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92.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9.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9)01-0067-03
[收稿日期]2018-11-03
[作者简介]刘 巍(1978-),女,黑龙江安达市人,法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马克思论文; 比喻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论文; 上层建筑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邢台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