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角质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癌,CT,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
细胞角质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姜伟强[1](2019)在《CT、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螺旋CT、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联合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肺部病变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肺良性疾病患者89例(肺良性疾病组),肺癌患者79例(肺癌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剂量CT扫描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叁组CYFRA21-1、CEA检测水平,探讨CT联合CYFRA21-1、CEA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不同剂量下CT扫描肺结节形态学特征主要表现为钙化、空洞、短毛刺、长毛刺、分叶、胸膜凹陷等,且图像质量均为优;肺良性疾病组及肺癌组CYFRA21-1、CE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肺癌组CYFRA21-1、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 <0.05);肺癌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阳性率及CT、CYFRA21-1、CEA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着高于肺良性疾病组(P <0.05),CT、CYFRA21-1、CEA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着高于任一指标单项检测阳性率(P <0.05)。结论 CT、CYFRA21-1、CEA叁者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郝艳艳[2](2019)在《血清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角质蛋白21-1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确诊肺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以及细胞学检查,此种有创操作虽然具有显着的特异性,但其灵敏度低,且不易反复筛查,限制了肺癌的叁早预防[1]。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肿瘤标记物辅助肺癌的筛查及诊断,但单一的临床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不高,缺乏特异性,而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验可一定程度上弥补此不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以及临床分型。本研究对25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角质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进行联合检测并对照分析,力求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谢斌,周懿君[3](2014)在《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质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9例,均于第1、3个化疗周期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3 ml,检测其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结果化疗后血清CEA水平下降≥19.8%的患者生存时间为(15.3±1.2)个月,长于血清CEA水平下降<19.8%的患者〔(9.8±1.4)个月〕(P<0.05);化疗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35.5%的患者生存时间为(17.4±2.1)个月,长于血清CYFRA21-1水平下降<35.5%的患者〔(10.8±1.8)个月〕(P<0.05)。结论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下降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预后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李娜,周明锦,陈楠[4](2014)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细胞角质蛋白18的表达及意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细胞角质蛋白18(CK-18)水平及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3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内科住院、肝组织活检证实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患儿88例,根据NASH炎症评分将其分为NASH组64例和非NASH组24例。比较两组血清TNF-α、CK-18水平及不同病理特征NASH组患儿TNF-α、CK-18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NF-α、CK-18诊断NASH的准确度。结果 NASH组TNF-α〔(171±24)μg/L与(127±19)μg/L〕、CK-18〔(61±9)μg/L与(32±8)μg/L〕水平均高于非NASH组(P<0.05)。NASH组与非NASH组患儿不同程度脂肪变、小叶炎症、汇管区炎症、气球样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NASH炎症评分高于非NASH组〔(7.02±0.73)分与(2.91±0.80)分,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CK-18水平与NASH炎症评分均呈正相关(rs=0.69,P<0.05;rs=0.73,P<0.05)。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ASH炎症评分=0.05×TNF-α-2.08,NASH炎症评分=0.1×CK-18+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程度脂肪变、小叶炎症、汇管区炎症、气球样变NASH组患儿TNF-α、CK-1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SH组患儿随着脂肪变、小叶炎症、汇管区炎症、气球样变程度的加重TNF-α、CK-18水平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ASH组患儿脂肪变、小叶炎症、汇管区炎症、气球样变程度与TNF-α、CK-1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TNF-α诊断NAS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CK-18诊断NASH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取TNF-α截点值为136μg/L时,可获得最佳灵敏度0.79和特异度0.75。取CK-18截点值为42μg/L,可获得最佳灵敏度0.82和特异度0.85。结论 TNF-α和CK-18可以作为一种能较好地诊断儿童NASH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4年15期)
伍鑫,胡小毛,张忠山,李国亮[5](2013)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癌胚抗原联合LDH、AD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胸水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CYFRA21-1)、癌胚抗原(CEA)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价值。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按胸水的性质分为恶性胸水组(23例)和良性胸水组(17例)。2组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CEA的含量,生化检测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腺苷脱氨酶(ADA)。结果恶性胸水组的血清NSE、CYFRA21-1及CEA均显着高于良性胸水组(P=0.02、0.02及0.01);胸水CYFRA21-1及CEA均明显高于良性胸水组(P=0.01或P=0.04),ADA显着低于良性胸水组(P=0.01)。2组胸水NSE、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胸腔积液中NSE、CYFRA21-1、CEA和AD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提高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学》期刊2013年10期)
王震[6](2010)在《血浆两种形式细胞角质蛋白18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角质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可作为肿瘤细胞死亡的血清生物标志物,而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裂解片段(ccCK18)则反映肿瘤细胞凋亡。现有一项瑞典的研究,将(本文来源于《循证医学》期刊2010年05期)
周莉,袁勇,杨淑莉[7](2010)在《细胞角质蛋白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微转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角质蛋白(CK)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微转移的意义及影响其检出率的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6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且经一般病理诊断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无转移的淋巴结240枚(实验组1)和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转移的淋巴结440枚(实验组2)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阳性的淋巴结CK检测全部阳性,病理诊断阴性的淋巴结CK检测并非全部阴性,阳性率提高了19.2%(46/240),经单因素分析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手术分期均影响其检查的因素(P<0.05)。结论:CK能够提高淋巴结阳性的检出率,从而正确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级,指导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提高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0年27期)
黄河,熊盛道,张家洪,马经平,胡忠平[8](2010)在《黏蛋白类糖链抗原CA724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的可溶片段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鉴别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虽有一定的价值,但迄今尚未发现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既有高特异度又有高灵敏度的单一标志物。黏蛋白类糖链抗原CA724(carbohydrateantigen 724,CA724)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以往其升(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0年12期)
郑小东,苏拉木,东生[9](2009)在《细胞角质蛋白18在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前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和探讨细胞角质素CK18慢性胆囊炎患者的胆囊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5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7例女性患者,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5.65±13.48岁),将患者分为两个组,A组为患慢性非活动性结石性胆囊炎者(n=10),B组为患慢性活动性胆囊炎者(n=25),在细胞凋亡早期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用M30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总细胞角蛋白18(从凋亡及坏死细胞中分离)用M6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然后计算M30/M65.结果: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特别是总CK18在胆汁中的表达远高于血清。在B组中,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和总CK18的表达在胆囊组织和血清中表达差异相当大。在胆囊粘膜上皮细胞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染色呈强阳性。结论:CK18在胆囊上皮细胞中表达。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和总CK18在胆囊组织中的表达远高于血清中的表达。胱门蛋白酶分裂的CK18和总CK18的表达水平在活动性胆囊炎和非活动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并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09年09期)
欧阳建东[10](2008)在《细胞角质蛋白CK7/CK20在Barrett食管与贲门部肠上皮化生的表达模式及意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了解按我国2006年新的Barrett食管(BE)诊治共识意见要求所进行的常规胃镜检查时BE的检出率,各类型BE的比率情况及病理特征,与以往我国BE类似研究资料对比是否有新的变化;针对BE诊断中尤其是SSBE诊断中出现的难点,如SSBE与贲门部IM的区别,从组织粘液化学染色显示的肠化类型,细胞角质蛋白(CK)CK7/CK20免疫组化染色表达的不同及与GERD及Hp感染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求得到对二者鉴别有价值的资料,为胃镜及普通病理组织难以区分的SSBE及CIM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方法]2006年8月~2007年12月在常规胃镜检查时,完整记录被检查者的症状、胃镜、~(14)C呼气试验检测Hp及病理等资料,统计BE的检出率,各型BE的比率,各型BE的病理结果的对比及合并症的发生率。选择同期胃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有肠上皮化生者,根据IM的发生部位将观察对象分为4组:SSBE伴IM组、CIM组、LSBE伴IM组和胃窦部肠上皮化生(GA-IM)组,各组活检组织分别进行粘液组织化学AB-PAS,HID-AB染色以及细胞角质蛋白CK7/CK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各组胃食管反流(GERD)症状及Hp感染情况对比。[结果]共确诊BE44例,占所检病人的0.59%,男女性别发病无差异(P<0.05),LSBE4例(9.1%),SSBE40例(90.9%),SSBE明显多于LSBE,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LSBE老年者多,LSBE与SSBE比较患病者年龄存在差异(P<0.05)。形态学分类中岛型最多26例(59%),舌型其次10例(23%),全周型最少8例(18%),各型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肠化检出率:按形态学分类全周型最多6例(75%),其次岛型12例(46.2%),舌型最少4例(40%),但各型肠化发生率比较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LSBE4例全部检出肠化,肠化检出率100%,SSBE肠化检出率4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异(p值=0.0001),SSBE伴IM与LSBE伴IM主要为Ⅲ型肠化,Ⅲ型肠化检出率分别为66.7%,75.0%,与CIM及GA-IM比较差异显着(P<0.01),而CIM与GA-IM主要为Ⅰ、Ⅱ型肠化。SSBE伴IM与LSBE伴IM CK7/CK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以Barrett's型为主(72.2%),明显高于CIM的Barrett's表型的发生率(27.3%),差异非常显着(P<0.01),CIM与GA-IM的CK7/CK2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似,以胃表型为主,分别为68.1%,80.0%与SSBE伴IM及LSBE伴IM胃表型分别为22.2%,25.0%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具有GERD症状者Barrett's表型发生率(88.9%)较高,明显高于胃表型(14.6%)者,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各组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资料常规胃镜检查者中BE的检出率为0.59%,各型BE中以岛型BE检出率最高,SSBE占整个BE的绝大多数,检查中应与重视,全周型及LSBE检出率低,但后两型BE中肠化检出率高,提示可能更易发生癌变,应为胃镜定期随访的重点。BE尤其是SSBE与贲门部肠化的鉴别,首先强调胃镜检查者的准确活检取材,对于活检取材可能难以准确定位者,二者的鉴别可以做组织粘液化学染色及细胞角质蛋白CK7/20免疫组化,如为Ⅲ型IM、CK7/CK20免疫组化染色为Barrett's表型,有助于SSBE诊断。反之,如为Ⅰ、Ⅱ型IM,CK7/CK20免疫组化染色为胃表型,则提示CIM。(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期刊2008-05-28)
细胞角质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床确诊肺癌主要依靠病理组织活检以及细胞学检查,此种有创操作虽然具有显着的特异性,但其灵敏度低,且不易反复筛查,限制了肺癌的叁早预防[1]。目前,临床中普遍采用肿瘤标记物辅助肺癌的筛查及诊断,但单一的临床肿瘤标记物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不高,缺乏特异性,而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验可一定程度上弥补此不足,有助于肺癌的早期发现以及临床分型。本研究对250例肺癌患者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角质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进行联合检测并对照分析,力求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角质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姜伟强.CT、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9
[2].郝艳艳.血清癌胚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角质蛋白21-1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
[3].谢斌,周懿君.血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质蛋白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
[4].李娜,周明锦,陈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细胞角质蛋白18的表达及意义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
[5].伍鑫,胡小毛,张忠山,李国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癌胚抗原联合LDH、AD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学.2013
[6].王震.血浆两种形式细胞角质蛋白18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预后的作用[J].循证医学.2010
[7].周莉,袁勇,杨淑莉.细胞角质蛋白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微转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
[8].黄河,熊盛道,张家洪,马经平,胡忠平.黏蛋白类糖链抗原CA724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度烯醇化酶、细胞角质蛋白19的可溶片段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J].临床荟萃.2010
[9].郑小东,苏拉木,东生.细胞角质蛋白18在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前瞻性研究[J].华西医学.2009
[10].欧阳建东.细胞角质蛋白CK7/CK20在Barrett食管与贲门部肠上皮化生的表达模式及意义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
标签:肺癌; CT;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