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线索论文_李欣,沈夏林,黄晓,王勋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线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线索,空间,城市,相对性,巴西,梯度,虚拟现实。

空间线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欣,沈夏林,黄晓,王勋[1](2019)在《沉浸式VR可视化空间线索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关注方法和能力的获得,是学生通过传统方法难以获知的,而采用IVR技术的虚拟实验系统通常具有增强性(Engagement)、再现性(Evocation)和证据性(Evidence)的特征,有助于程序性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研究以"凸透镜成像"这一学生难以理解的重要科学主题为例,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沉浸式虚拟实验中加入可视化空间线索对学生凸透镜成像中的理解与应用这两个目标维度的影响。基于自主开发的沉浸式光学虚拟实验系统——Optical IVRLab,选择了48名初中学生随机分配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在包含空间线索的虚拟实验系统中测试,对照组则不包含空间线索。通过前、后测以及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t检验数据发现,沉浸式VR的可视化空间线索在科学概念的学习中,有助于个体的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在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可视化"图式"建构,适用于面向空间且包含不可见物理量的抽象概念的程序性知识学习。(本文来源于《电化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冯茵,周榕[2](2019)在《空间线索范式下二语动词加工的具身认知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具身认知及体验哲学的视角,以空间线索为范式,探讨动词具身相对性、空间表征、二语水平以及刺激间隔(SOA)对二语学习者英语动词加工的影响。实验1发现,短时SOA条件下空间线索对高具身动词加工产生显着干扰,具身相对性与空间一致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实验2发现,长时SOA条件下,在高水平二语学习者中,高具身动词和低具身动词加工均呈显着促进效应,动词具身相对性、空间表征与空间一致性存在叁因素交互作用。在中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中,高具身动词加工也呈现显着促进效应,但低具身动词无效应。实验结果支持具身认知理论和具身效应的双向性,揭示出具身相对性在二语词汇加工中的重要性及二语具身认知的非对称性动态发展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张燕来[3](2018)在《都市风景的空间线索:加布里埃尔·巴西利科的城市与建筑摄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影是都市档案的媒介。意大利摄影家加布里埃尔·巴西利科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1970年代开始投身于城市与建筑摄影。都市风景、工业建筑、后工业城市是巴西利科的主要摄影题材。本文聚焦于他的摄影作品中揭示的城市的缘起、工业与发展、人与城市的关系等主题,研究都市风景、建筑影像与城市发展的直接联系。(本文来源于《世界建筑》期刊2018年11期)

沈怡[4](2018)在《无空间线索下情绪对视觉注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效价的角度来探讨情绪对注意范围影响的研究发现,正性情绪可以扩大注意范围,负性情绪则缩小注意范围。不过,情绪动机维度模型认为情绪的动机强度维度才是影响注意范围的主要因素。此外,有关注意范围的研究多采用空间线索提示范式,这属于外在导向性地让被试预先对特定区域进行选择注意,但现实生活的很多情境中是没有太多预先的线索可供参考。据此,本研究基于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理论,在无空间线索化范式下考察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机制。实验一首先考察不同效价下无空间线索化下注意资源在不同空间等级上的分布情况。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引入动机变量以深入考察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实验一为2(情绪类型:正性和负性)×3(目标刺激出现的叁个水平:直径视角分别为3.2°、6.4°以及9.6°)的验证性研究。在无空间线索化注意范式下考察视觉注意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是否受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情绪类型主效应显着,正性情绪组的反应时显着大于负性情绪组。说明正性情绪会扩大注意范围,而负性情绪会缩小注意范围。(2)直径视角水平主效应显着,反应时在叁个水平上的表现为:水平3.2°<水平6.4°<水平9.6°,说明注意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呈“中心—四周”递减的模式。(3)情绪类型与视角水平的交互作用不显着,说明情绪对注意资源在空间上的分配模式影响不大,注意资源在视觉空间的分布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实验二引入了动机这一变量,设计了2(情绪类型:正性和负性)×2(动机程度:高动机和低动机)×3(目标刺激出现的叁个水平:直径视角分别为3.2°、6.4°以及9.6°)的混合实验。通过匹配情绪刺激的效价和唤醒度,分别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下检验不同动机程度对注意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性情绪下:(1)动机的主效应显着,高趋近动机组的反应时显着小于低趋近组。说明在高趋近动机下,被试注意更集中,注意范围缩小,在低趋近动机下,被试注意较扩散,注意范围扩大。(2)视角水平主效应显着,说明在不同趋近水平下注意资源的分配模式不变。(3)趋近动机与视角水平交互作用显着,在高趋近动机条件下,水平3.2°与水平6.4°之间差异显着,水平6.4°与水平9.6°之间差异不显着,而在低趋近动机条件下,水平3.2°与水平6.4°之间差异不显着,水平6.4°与水平9.6°之间差异显着。说明在同一视角等级下,高趋近动机水平下的被试注意力更加集中,聚焦的范围更小,对小范围的空间等级有更明显的区分。而低趋近动机水平下的被试注意资源分布相对来说更为扩散,因此对大范围的空间等级有较明显的区分。在负性情绪下:(1)动机主效应不显着,高回避动机组与低回避动机组被试的任务反应时差异不显着。说明回避动机程度的高低对注意范围大小的影响不大。(2)视角水平主效应显着,说明在不同回避水平下注意资源的分配模式不变。(3)回避动机与视角水平交互作用不显着。说明被试在回避动机水平下对大小空间等级的区分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在无空间线索化的注意模式下,情绪对视觉注意范围确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是来自动机。另外,注意资源在视觉空间上的分布模式不受情绪效价的影响,但因动机的引入而发生局部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杭波,王毅,康长青,黄健[5](2016)在《基于空间线索时域梯度的音频关注度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中方位快速变化的音频信号应当具有较高的关注度,但现有自底向上音频关注度计算模型提取底层音频特征如能量、基音、过零率等,无法有效表达该类信号引起的音频关注度,有可能造成漏检。针对此问题,基于空间信息对关注产生影响的心理学原理,引入空间线索短时变化梯度,用以度量单声源空间方位快速变化引起的关注。计算由各子带空间线索纽成的空间线索矢量的短对变化均值作为空间线索变化梯度,建立基于空间线索变化梯度的音频关注度模型。与当前音频关注度计算模型相比,关注音频的检出率提高了4.5个百分点。(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罗俊龙,张恩涛,唐晓晨,贺雯,覃义贵[6](2015)在《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空间等级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考察了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资源在不同空间等级的分布情况。通过"预警信号-目标探测"范式,目标刺激随机出现在直径视角为3.2°、6.4°以及9.6°的叁个等级圆上。反应时显示:对目标刺激的探测速度随注意范围增大而下降。脑电显示:叁种条件下目标刺激诱发的N1和P3分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主要表现为两成分的波幅随注意范围增大而减小。这表明个体在无空间线索化下可能自动地选择对不同空间等级进行资源分配。(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邓庆环,潘立新[7](2014)在《《地心引力》中的空间线索与意识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线索是电影语篇为了体现空间特征并影响观众对空间的感知方式而使用不同成分视觉关系的方式。影片《地心引力》将故事的场景置于浩瀚的太空之中,向观众描绘关于太空世界的科学奇想,并借此体现和表达特定人群的思想意识。为了使观众获得真实的体验,认可影片体现的意识形态,导演需要帮助观众构建一个和现实世界相似的空间体系。研究发现,《地心引力》充分利用丰富的动态线索和体内线索建构了一个叁维空间,对人与自然、人与科技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阐释。(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4年21期)

刘抒雅[8](2014)在《大学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及注意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人们在识别面孔时,在自我面孔上表现出来的速度和正确率优势被称作自我面孔识别优势。这一优势现象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对于这一优势效应出现的机制、影响因素、注意性质这些领域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们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关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右脑优势以及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研究成果来源于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我国本土化研究并不多见。国外研究曾经指出,自我信息加工会受到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而由于“自我概念”与自我面孔识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由此推断东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自我概念”极有可能会对自我面孔识别产生影响;其次,导致优势效应出现的机制是熟悉说、内隐积极联想学说(IPA)还是自我参考框架说也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注意的性质是优先识别还是解除困难也一直处于争论中。针对以上困惑,本研究设计叁个实验,望能就这些疑问得出自己的拙见。实验一,本研究将自尊作为影响自我面孔识别的一个新变量引入,目的在于探讨自尊对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是否有影响,不同自尊水平的被试是否均会表现出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并探讨两组被试自我面孔识别的速度差异;实验二沿用实验一中的被试,对高自尊组和低自尊分别给予自我概念威胁启动和自我概念积极启动,探讨不同启动条件是否能导致不同自尊水平个体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的出现或消退,并且对比启动前后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最后验证速度优势出现的机制;实验叁通过空间线索实验范式,在有效线索和无效线索两种条件下判断被试在不同面孔作为线索时对靶子的反应速度,分析不同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探讨自我面孔识别的注意性质是优先识别还是注意解除。本研究表明:(1)自尊会对自我面孔识别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高自尊水平组出现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与此同时低自尊组却只表现出熟悉效应,自我面孔优势效应消退;高自尊组对自我面孔的反应速度和低自尊组相比表现出明显速度优势。(2)实验一中不同自尊水平被试的自我面孔识别受到启动条件的影响;自我概念积极启动组被试呈现出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但自我概念威胁启动组只呈现出熟悉效应;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的机制被证实是内隐积极联想学说(IPA)。(3)自我面孔识别优势效应的注意性质同时具有优先识和解除困难两种特点,能够吸引注意的同时也表现为注意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周洁[9](2014)在《视觉空间线索对动画学习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画学习过程中,线索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配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后测问卷和眼动技术分别探讨线索、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动画播放的速度和文字的精简性对动画学习效果和注意分配的影响。研究一采用2线索(无线索,有线索)×2经验(低经验,高经验)的两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线索和经验对动画学习效果和注意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线索组的保持测验好于有线索组,无线索组和有线索组的迁移测验成绩差异不显着;高经验者比低经验者对学习的感知难度更低,学习效果更好;高经验者对文字兴趣区的注视时间低于对图片兴趣区的注视时间。研究二中采用2线索(无线索,有线索)×2速度(快速,慢速)的两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线索和动画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无线索组的保持测验成绩好于有线索组,迁移测验成绩差异不显着;快速组和慢速组的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成绩差异不显着;有线索组的注视点更少,平均注视时间更长;慢速组的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加权注视点个数更少。研究叁中,采用2线索(无线索,有线索)×2文字精简性(文字精简,文字冗余)的两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线索和文字精简性对学习效果和注意分配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成绩上,无线索组和有线索组的差异不显着;文字精简组和文字冗余组的差异不显着;无线索组的注视频率和注视点个数大于有线索组;文字精简组在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扫描路径长度和眼跳进入兴趣区的次数上都少于文字冗余组。通过以上叁个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动画中加入线索,并不能提高学习者的迁移测验和保持测验成绩;(2)虽然在动画中加入线索不能提高学习成绩,但是线索还是可以吸引学习者注意关键信息,只是动画的动态特性削弱了线索的有效性;(3)经验水平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加工模式:高经验者对图片区的注视增加,对文字区的注视减少;(4)经验逆转效应:线索可以引导低经验者的注意,但是对高经验者没有促进作用,出现了经验逆转效应;(5)文字精简性:文字的精简性虽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但是影响了学习者的眼动注视模式。文字精简的条件下,线索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杨芳[10](2013)在《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军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武器装备所承载的信息含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大大加重了操作人员的认知负担,成为制约信息化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发挥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阈下空间线索作为一种无意识的提示信息,能够引发外源性的注意定向,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无意识地影响,帮助操作人员对关键信息做出更快反应,这为破除上述障碍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采用实验研究与文献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作用原理,系统梳理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基础理论,探索了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影响因素,为利用阈下空间线索原理创新信息化武器装备交互界面设计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研究价值。在全面收集整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明确了阈下空间线索以及注意定向等相关概念,对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生理原理和无意识理论进行分析,整合构建起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心理机制模型,补充和完善了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基础理论。依据无意识认知加工原理,立足于武器装备交互界面及其认知操作的特点,改进原有研究范式,采用多因素实验研究的方法探索任务类型、任务难度、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几个因素共同作用下,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对任务绩效的影响。实验在国家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展开,研究表明:恰当控制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影响因素,就能够利用阈下空间线索引发外源性注意定向,提高多目标、多因素复杂任务的绩效。依据上述理论和实验分析结论,在对当前武器装备中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创新设计理念、创新研制技术以及创新训练方法叁个方面,提出了将阈下空间线索原理融入信息化武器装备交互界面设计之中的对策建议,这对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制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3-12-01)

空间线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具身认知及体验哲学的视角,以空间线索为范式,探讨动词具身相对性、空间表征、二语水平以及刺激间隔(SOA)对二语学习者英语动词加工的影响。实验1发现,短时SOA条件下空间线索对高具身动词加工产生显着干扰,具身相对性与空间一致性存在显着交互作用。实验2发现,长时SOA条件下,在高水平二语学习者中,高具身动词和低具身动词加工均呈显着促进效应,动词具身相对性、空间表征与空间一致性存在叁因素交互作用。在中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中,高具身动词加工也呈现显着促进效应,但低具身动词无效应。实验结果支持具身认知理论和具身效应的双向性,揭示出具身相对性在二语词汇加工中的重要性及二语具身认知的非对称性动态发展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线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欣,沈夏林,黄晓,王勋.沉浸式VR可视化空间线索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

[2].冯茵,周榕.空间线索范式下二语动词加工的具身认知效应[J].外语学刊.2019

[3].张燕来.都市风景的空间线索:加布里埃尔·巴西利科的城市与建筑摄影[J].世界建筑.2018

[4].沈怡.无空间线索下情绪对视觉注意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8

[5].杭波,王毅,康长青,黄健.基于空间线索时域梯度的音频关注度计算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16

[6].罗俊龙,张恩涛,唐晓晨,贺雯,覃义贵.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空间等级的ERP研究[J].心理科学.2015

[7].邓庆环,潘立新.《地心引力》中的空间线索与意识形态[J].电影文学.2014

[8].刘抒雅.大学生自我面孔识别优势及注意性质[D].福建师范大学.2014

[9].周洁.视觉空间线索对动画学习的影响:来自眼动的证据[D].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杨芳.阈下空间线索引发注意定向的实验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仍在使用的古希腊Epidaurus剧场(来...苏格兰新议会大厦议会厅,西方议会厅...古戏台石柱来源:自摄古戏台正面古戏局部来源:自摄—9墓葬形制由垂直向水平转换示意图

标签:;  ;  ;  ;  ;  ;  ;  

空间线索论文_李欣,沈夏林,黄晓,王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