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康普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普生,福克纳,家族,恶人,威廉,淑女,妇道。
康普生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18)在《康普生家庭中子女关系的伦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代表作。作品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了南北战争之后没落的种植园主康普生一家的家庭生活。南方的战败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入侵摧毁了南方的传统生活模式和旧的伦理环境。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改变了康普生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本文重点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康普生家庭中异化的子女关系并试图挖掘将简单的子女关系异化为"精神恋人""仇人"和"母子"关系背后的伦理因素。(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胡龙霞[2](2018)在《矛盾的性格》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非常多产,大部分作品都受到世界各地评论家的研究。其中,小说《喧哗与骚动》为其赢得了诺贝尔奖。这部小说在20世纪美国100部最佳英语小说中名列第六。小说引起巨大反响主要是因为其写作手法、意识流的熟练运用、物理时间秩序的突破以及多视角的使用。大部分评论对小说的分析集中于写作技巧、圣经典故和种族主题,对人物的分析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且在这一小部分人物分析中,女性角色例如小说中心人物凯蒂以及慈爱的黑人女仆迪尔茜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关注。然而,对男性如康普生兄弟的分析,比例相对较少。本文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为基础,来研究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兄弟矛盾的性格特征。此研究是语言学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一直以来都被称作语言学之父,他提出了语言学的中心二元论,体现为“语言和言语”、“外部和内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这叁项对立统一。本文正文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语言和言语”的本质——“社会性与个性”在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中的体现。首先,“语言”是某社区使用一种语言的基本准则,是该语言使用者不可随意更改的,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而“言语”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自身习惯使用的特别成分,“言语”对于个体是有别的。从这一方面来看,“语言”就像是小说人物生存的基本社会环境和遵守的社会准则。小说人物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们拥有着社会的特征,那便是他们性格中的“社会性”。然而,“言语”就是人物从自身特定经历中发展出的“个性”。在《喧哗与骚动》中,传统种植园经济的社会性使昆丁 ·康普生在思想上想成为救世主,然而胆小怕事的个性却让他在行动上成为了懦夫。深受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影响的杰生·康普生唯金钱至上、自私自利;但是极端的个性却使其孤僻、缺爱。第二章通过介绍索绪尔对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区分,分析“现在”与“过去”在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中的体现。在《喧哗与骚动》中,班杰明和昆丁所生活的现实与过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历史和现实既矛盾又相互交织。第叁章通过介绍索绪尔“内部”和“外部”语言的研究,揭露了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的形成是深受家庭成员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语言强调语言的内部元素和变量,外部语言对语言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例如地理、民族等等。在人物性格的塑造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的特别是家庭成员的影响。对于昆丁和杰生来说,家庭成员的所说所为对其矛盾性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索绪尔的叁项二元对立不仅仅在语言学方面不可或缺,将其运用于文学分析来探索康普生兄弟矛盾的性格特征也基本适用。将索绪尔的对立统一用于分析康普生兄弟的性格特征,除了以上的吻合之处外,也有一些不适用之处。不适用之处在于语言学分析与人物分析中叁项二元对立双方地位的高低。在语言和言语当中,索绪尔强调语言,也就是语言的社会性;然而,对于康普生兄弟,个性更加决定了他们的人物性格。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面,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的分析应该在一个静态的阶段,即共时性更加重要;然而对于沉迷于过去的昆丁和班杰明,过去比现在对他们的性格影响更大。至于外部和内部语言学,在语言学当中,索绪尔重点强调内部语言,但对于康普生兄弟,家庭成员的影响对他们矛盾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外部影响无可取代。(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朱学敏[3](2018)在《浅析《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一文中研究指出《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创作的最为成功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纪最佳小说之一。通过讲述康普生家族命运的故事,福克纳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旧南方的古老世家走向衰落的过程,这一命运走向反映了旧南方文化传统的陨落。作品中饱含着作家深厚的南方情结,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美国南方寄予的新希望。(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17期)
田婧[4](2015)在《《喧哗与骚动》中母爱的缺失和错乱—康普生家族子女悲剧命运的根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叁种不同的母亲形象:康普生夫人,凯蒂和迪尔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故事发生在福克纳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郡,讲述的是前南方贵族家庭康普生家族在面对家族从兴盛到没落以及家族名誉受毁时的艰难生活。本文运用根据女性主义学者西蒙娜·德·波伏娃,艾德丽安·里奇,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对母爱和母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认为在康普生家庭中母爱是缺失和错乱的。同时,正是这种缺失和错乱的母爱导致了康普生子女的悲剧命运。这其中,西蒙娜·德·波伏娃提出的有关母性的相关理论是本文的主要理论框架。本文由介绍部分、结束部分以及四个主体部分构成。介绍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小说、作者、论文的中心以及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学者运用不同视角对《喧哗与骚动》的解读,尤其是对小说中女性角色的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女性主义研究,着重介绍西蒙娜·德·波伏娃,艾德丽安·里奇,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对母爱和母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第叁部分对小说中的叁位母亲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这一部分,首先,对叁位母亲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研究;其次,对叁位母亲和康普生子女不同的亲子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叁位母亲对康普生子女的影响。结束部分对本文进行了系统总结。福克纳对叁位母亲形象的刻画以及她们与康普生子女的关系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美国南方贵族家庭的真实画面,揭露出母爱的缺失和错乱会导致一个家庭的崩溃瓦解。通过研究,本文表明了母爱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6-01)
陈映丹[5](2013)在《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对福克纳的名作《喧哗与骚动》进行解读,重点分析了小说之中的康普生家族走向没落的原因。笔者从两个部分出发,从康普生家族缺乏仁爱以及出现信仰的缺失两个角度入手,对康普生家族走向没落的原因和经过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3年18期)
孙薇[6](2013)在《《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作品《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剖析了其既是一位害人者又是一位受害者的可悲命运的根源。揭露了南方妇道观对整个女性群体的摧残、压制与迫害。认为福克纳不仅不是一名"厌女主义者",还是一名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深刻揭露与无情批判对女性进行摧残与迫害的传统力量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3年11期)
屈冬[7](2012)在《福克纳小说“恶人”形象研究系列论文——杰生·康普生篇》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是塑造"恶人"形象的高手,在其若干代表性着作,如《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圣殿》和《我弥留之际》中,各种各样的恶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杰生·康普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对金钱的贪婪、对他人的自私和对亲人的冷酷无情,无不令人发指。然而,杰生的"恶"并不是如荀子所说的那种单一型的天性恶,而是复合型的恶,即王充称为"渐染"而产生的恶。在此从杰生的种种"恶行"入手,分析产生杰生"恶行"的种种原因。(本文来源于《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屈冬[8](2011)在《福克纳小说“恶人”形象研究系列论文——杰生·康普生篇》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小说家威廉·福克纳是塑造"恶人"形象的高手,在其若干代表性着作,如《喧哗与骚动》《八月之光》《圣殿》和《我弥留之际》中,各种各样的恶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杰生·康普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对金钱的贪婪、对他人的自私和对亲人的冷酷无情,无不令人发指。然而,杰生的"恶"并不是如荀子所说的那种单一型的天性恶,而是复合型的恶,即王充称为"渐染"而产生的恶。本人从杰生的种种"恶行"入手,分析产生杰生"恶行"的种种原因。(本文来源于《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期刊2011年09期)
吴雪[9](2011)在《无力的蝴蝶——简论《喧哗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太太》一文中研究指出康普生太太是《喧哗与骚动》中重要的角色,但是也是容易被误解的角色之一。历来的福克纳研究者们多是以简单的判断一笔带过这个人物,没有做较为具体深入的探讨。本文试提出笔者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无力者",然后从南方淑女传统、宗教曲解与战争影响叁个具体角度来深入探讨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的原因与存在的必然性和悲剧性。(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1年14期)
白秀峰[10](2011)在《缺失的母爱——浅析清教思想对康普生太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福克纳怀着无限悲怅悯恤描画了康普生一家的受难图。小说中康普生太太是清教思想的忠实代表,是传统妇道观制造出的规规矩矩的"大家闺秀"。她竭力以传统道德规范自己,维护所谓的"高贵"。然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旧传统压抑了她作为大家闺秀本应有的温柔、贤淑和慈祥,最后成为康普生先生所说的,一只快死的"蝴蝶"。(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19期)
康普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非常多产,大部分作品都受到世界各地评论家的研究。其中,小说《喧哗与骚动》为其赢得了诺贝尔奖。这部小说在20世纪美国100部最佳英语小说中名列第六。小说引起巨大反响主要是因为其写作手法、意识流的熟练运用、物理时间秩序的突破以及多视角的使用。大部分评论对小说的分析集中于写作技巧、圣经典故和种族主题,对人物的分析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且在这一小部分人物分析中,女性角色例如小说中心人物凯蒂以及慈爱的黑人女仆迪尔茜获得了绝大部分的关注。然而,对男性如康普生兄弟的分析,比例相对较少。本文以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为基础,来研究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兄弟矛盾的性格特征。此研究是语言学理论在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一直以来都被称作语言学之父,他提出了语言学的中心二元论,体现为“语言和言语”、“外部和内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这叁项对立统一。本文正文分为叁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语言和言语”的本质——“社会性与个性”在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中的体现。首先,“语言”是某社区使用一种语言的基本准则,是该语言使用者不可随意更改的,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而“言语”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自身习惯使用的特别成分,“言语”对于个体是有别的。从这一方面来看,“语言”就像是小说人物生存的基本社会环境和遵守的社会准则。小说人物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他们拥有着社会的特征,那便是他们性格中的“社会性”。然而,“言语”就是人物从自身特定经历中发展出的“个性”。在《喧哗与骚动》中,传统种植园经济的社会性使昆丁 ·康普生在思想上想成为救世主,然而胆小怕事的个性却让他在行动上成为了懦夫。深受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影响的杰生·康普生唯金钱至上、自私自利;但是极端的个性却使其孤僻、缺爱。第二章通过介绍索绪尔对语言“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区分,分析“现在”与“过去”在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中的体现。在《喧哗与骚动》中,班杰明和昆丁所生活的现实与过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历史和现实既矛盾又相互交织。第叁章通过介绍索绪尔“内部”和“外部”语言的研究,揭露了康普生兄弟矛盾性格的形成是深受家庭成员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内部语言强调语言的内部元素和变量,外部语言对语言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例如地理、民族等等。在人物性格的塑造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自身的因素,也要考虑外部的特别是家庭成员的影响。对于昆丁和杰生来说,家庭成员的所说所为对其矛盾性格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索绪尔的叁项二元对立不仅仅在语言学方面不可或缺,将其运用于文学分析来探索康普生兄弟矛盾的性格特征也基本适用。将索绪尔的对立统一用于分析康普生兄弟的性格特征,除了以上的吻合之处外,也有一些不适用之处。不适用之处在于语言学分析与人物分析中叁项二元对立双方地位的高低。在语言和言语当中,索绪尔强调语言,也就是语言的社会性;然而,对于康普生兄弟,个性更加决定了他们的人物性格。在共时性和历时性方面,索绪尔指出语言学的分析应该在一个静态的阶段,即共时性更加重要;然而对于沉迷于过去的昆丁和班杰明,过去比现在对他们的性格影响更大。至于外部和内部语言学,在语言学当中,索绪尔重点强调内部语言,但对于康普生兄弟,家庭成员的影响对他们矛盾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外部影响无可取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康普生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斌.康普生家庭中子女关系的伦理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
[2].胡龙霞.矛盾的性格[D].武汉大学.2018
[3].朱学敏.浅析《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J].校园英语.2018
[4].田婧.《喧哗与骚动》中母爱的缺失和错乱—康普生家族子女悲剧命运的根源[D].云南大学.2015
[5].陈映丹.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康普生家族的没落[J].作家.2013
[6].孙薇.《喧嚣与骚动》中康普生夫人形象的解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7].屈冬.福克纳小说“恶人”形象研究系列论文——杰生·康普生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2
[8].屈冬.福克纳小说“恶人”形象研究系列论文——杰生·康普生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
[9].吴雪.无力的蝴蝶——简论《喧哗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太太[J].群文天地.2011
[10].白秀峰.缺失的母爱——浅析清教思想对康普生太太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