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体发射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液体,火炮,数值,弹道,压力,精准,系统。
液体发射药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亮,刘宁,张相炎,陆林[1](2018)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嘴内空化流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嘴内部空化效应对射流雾化的影响,针对常用喷嘴结构建立了Euler多相流模型和空化模型,研究了喷嘴内部的空化流动现象,分析了喷嘴结构形式、内部倾斜角和喷射压力对喷嘴内部空化流动与喷嘴出口流动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RNG k-ε湍流模型比k-ε湍流模型更适于分析喷嘴内的空化流动现象;圆柱形和圆锥形喷嘴内部均发生空化流动现象;增大圆锥形喷嘴倾角导致空化增强,气液掺混区域变大,但流动速度受阻;大于10 MPa的喷射压力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空化流动。研究结果为优化喷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射流在燃烧室内的破碎、雾化、蒸发和燃烧过程提供了上游边界条件。(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陆林,刘宁,张相炎[2](2017)在《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建模及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液体发射药技术应用于迫击炮,针对液体药侧喷结构,在考虑迫击炮基本装药燃烧过程,并计及活塞气室气孔对燃气的节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模型。数值模拟了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分析了活塞气室气孔、喷射启动压力、喷射孔面积、液体发射药装药量等结构参数对迫击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气室导气孔面积、喷射孔面积对各腔室的压力及弹丸初速影响较大;液体发射药装药量对初速提高有明显作用,通过匹配系统结构参数及装填条件,在不增大最大膛压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初速。该文所建模型将为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结构优化和样机研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弹道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潘玉竹,余永刚,周彦煌,陆欣[3](2012)在《HAN基液体发射药高压热物理性质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系统地研究HAN基液体发射药在高压下的热物理性质,考虑其特有的分子结构,利用估算液体极性物质热物理性质的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了HAN基液体发射药LP1845在高压下的密度、比热容、饱和蒸气压、蒸发潜热、摩尔相变热、黏度、导热系数、扩散系数等热物理性质,并绘制了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曲线。计算结果表明,HAN基液体发射药的高压热物理性质与一般液体燃料的性质不同。(本文来源于《火炸药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柳海波[4](2011)在《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发射药(Liquid Propellant, LP)可以有效的提升现有常规火炮的各项性能,因此针对液体发射药火炮(Liquid Propellant Gun, LPG)的开发,对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进行研究具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LPG要在工程上得以应用,必须研究实现加注系统的自动、精准加注以及可以实现灵活调节加注量。本文对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进行了方案结构设计与仿真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某型火炮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明确LPG加注系统的设计目标,对加注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2)对以前研究过的多种加注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确定符合本加注系统要求的加注方案,完成相关的结构设计。为达到精准加注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永磁直线电机完成对加注室活塞杆的位移控制,使加注系统能够对加注药量准确控制。对加注系统的控制方式和形式做了深入的设计分析。3)对加注系统建立相应的模型,利用AMEsim和MATLAB/Simulink软件对加注过程进行联合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检验模型的合理性,同时改变相关的加注系统结构参数分析其对加注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该LP加注系统能够满足LPG的性能指标要求,能够实现快速、精准加注与灵活改变加注量。虽然该加注系统未经工程试验来进行验证,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但其设计的主导思想、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对以后相关课题的研究还是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1-12-01)
柳海波,张相炎[5](2011)在《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的性能要求,设计了采用叁环控制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对定量液压缸活塞位置进行控制,实现可变装药量并精准加注。在AMESim及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下分别对液压系统和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对加注系统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了仿真结果,为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的应用设计及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兵工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刘宁,张相炎[6](2010)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室内两相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内弹道过程,建立了RLPG燃烧室内的一维两相流数学模型,气相控制方程为非稳态欧拉方程组,液相控制方程用拉格朗日方程描述,方程组的源项反映了气液两相之间的耦合。分别采用二阶精度的MacCormack预估校正二步差分格式计算气相控制方程,求解析解的方法计算液相控制方程,PSI-Cell方法处理气液之间的耦合过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RLPG喷雾燃烧过程和压力振荡现象,建立了纵向二阶压力振荡振型,得到了主要物理参量的时空分布情况并讨论了主要结构参数对膛内过程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由于身管入口的节流作用,使得燃烧室内的燃气压力和速度波动幅度都比身管内的要大;增大活塞差动面积比和喷孔面积都会引起膛压升高,压力振荡幅值增大。(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刘宁,张相炎[7](2009)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室压力振荡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喷雾燃烧过程伴随着剧烈的压力振荡现象,为了研究其产生机理,建立了RLPG燃烧室颗粒轨道模型。气相用欧拉法描述,液相用拉格朗日法描述,方程组中的源相反映了气液两相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燃烧室压力振荡现象,从声腔振荡和燃烧稳定性两方面分析了压力振荡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燃烧室存在纵向声学振型,液体药燃烧稳定性与液体药燃速指数有关,燃速指数越大,燃烧越不稳定。(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阎舜[8](2009)在《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体发射药火炮(Liquid Propellant Gun,LPG)所独具的性能特点决定了其在未来军事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对LPG相关技术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是为LPG提供装药支持的,如何实现自动加注和变量装药是对加注系统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LPG工程应用的关键。本文对LPG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首先,以火炮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为参考,结合LPG的工作特点,明确了加注系统的设计目标,为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指明了研究的方向。然后,根据加注系统的性能要求,通过对多种加注方式的对比和讨论,确定了加注系统的总体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加注系统中液路部分、气路部分的结构设计和相关尺寸计算;对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了控制方式的设计和讨论。最后,以设计完成的自动加注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加注过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选择适当的算法,利用计算机编程最终完成对加注系统的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讨论加注系统结构参数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自动加注系统的加注方案可以满足LPG的工作性能要求,可以实现液体发射药的自动加注和变装药。虽然在本文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的结果还有待于实验的验证,但是本文的设计工作思路、建模及仿真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是有参考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刘宁,张相炎[9](2009)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雾燃烧理论及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LPG)喷雾燃烧过程和研究压力振荡现象,应用多维多相流模型描述RLPG膛内流动过程,用欧拉法描述气相流场,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液滴运动,液滴燃烧遵循压力指数燃烧规律。采用基于表面波破碎理论和线性稳定性分析的高速液体薄膜破碎模型描述RLPG环形射流的雾化过程。采用MacCormack差分格式求解气相控制方程,仿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燃烧室存在高频燃烧不稳定现象,压力振荡主振型为径向二阶振型,弹丸运动主导了流场的形态。(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9年03期)
刘宁[10](2008)在《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雾燃烧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Regenerative Liquid Propellant Gun,RLPG)喷雾燃烧过程,研究压力振荡的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本文从RLPG燃烧室一维颗粒轨道模型建模与仿真、高速环形射流破碎雾化机理、多维多相反应流动建模与仿真等方面,研究了RLPG膛内喷雾燃烧过程及压力振荡现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建立了RLPG燃烧室一维颗粒轨道模型,气相控制方程采用非稳态欧拉方程组,液相用拉格朗日方法描述,方程组的源项反映了气液两相之间的耦合,研究了欧拉一拉格朗日混和方程的数值算法。数值模拟了RLPG喷雾燃烧过程和压力振荡现象,得到了物理参量的时空分布。通过小波分析提取燃烧室低频信号进行试验压力频谱分析,分析了仿真压力振荡的产生机理;通过改变再生喷射结构参数及采用不同型号的发射药等方法讨论了抑制燃烧室纵向压力振荡的有关措施。研究了轴对称两维多相反应流动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二维轴对称气相控制方程及液滴运动方程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的方程形式。为了便于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控制方程,采用贴体坐标系统,将燃烧室变换成计算空间内矩形区域,研究了两种贴体网格生成方法,并对RLPG燃烧室进行了网格划分。采用二阶精度的MacCormack预估校正两步差分格式离散气相控制方程,给出了稳定性条件和人工粘性条件。基于运动控制体方法推导了活塞端面处和弹底网格的差分格式。对于液滴控制方程采用了求解析解的方法计算,推导了计算公式。分析了源项的计算方法,给出了气液两相耦合源项的详细计算式。基于液体射流表面波理论和线性稳定性分析,建立了RLPG高速环形射流破碎雾化模型,并考虑了液滴的二次雾化过程。应用此模型计算了环形射流喷雾形态和主要雾化特性参数,包括贯穿度、滴径时空分布等,并讨论了各主要因素对环形射流雾化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环形射流向喷嘴下游运动过程中内部空腔不断收缩,最终聚并成与圆柱形类似的射流向前运动,喷雾场前缘多为大颗粒液滴;在轴向某一固定位置,平均直径随时间逐渐减小并趋于一稳态值;在空间上平均直径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呈凹谷型分布;通过增大喷射压力和减小喷口间隙可改善射流的雾化效果。该模型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基于环形喷嘴的RLPG喷雾燃烧过程多维多相流数学模型。对RLPG再生喷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燃烧室压力振荡信号,讨论了试验数据的信号处理方法。编写了RLPG喷雾燃烧过程多维多相流数值计算程序,考虑了环形射流的破碎雾化过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二维条件下燃烧室热态流场中的射流形态,及各物理参量的时空分布规律。模拟出了燃烧室大幅高频压力振荡现象,通过分析燃烧室声学特性可知,压力振荡主振型为径向二阶振型,仿真结果与试验压力频谱分析结果基本吻合。从液体药燃烧稳定性和燃烧室内声学过程两方面分析了压力振荡的产生机理,讨论了压力振荡的抑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1)
液体发射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将液体发射药技术应用于迫击炮,针对液体药侧喷结构,在考虑迫击炮基本装药燃烧过程,并计及活塞气室气孔对燃气的节流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再生式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模型。数值模拟了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过程,分析了活塞气室气孔、喷射启动压力、喷射孔面积、液体发射药装药量等结构参数对迫击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气室导气孔面积、喷射孔面积对各腔室的压力及弹丸初速影响较大;液体发射药装药量对初速提高有明显作用,通过匹配系统结构参数及装填条件,在不增大最大膛压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初速。该文所建模型将为液体发射药迫击炮结构优化和样机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体发射药论文参考文献
[1].孙明亮,刘宁,张相炎,陆林.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嘴内空化流动研究[J].弹道学报.2018
[2].陆林,刘宁,张相炎.液体发射药迫击炮内弹道建模及性能分析[J].弹道学报.2017
[3].潘玉竹,余永刚,周彦煌,陆欣.HAN基液体发射药高压热物理性质的估算[J].火炸药学报.2012
[4].柳海波.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仿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5].柳海波,张相炎.液体发射药火炮加注系统仿真[J].四川兵工学报.2011
[6].刘宁,张相炎.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室内两相流模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刘宁,张相炎.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燃烧室压力振荡数值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
[8].阎舜.液体发射药加注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
[9].刘宁,张相炎.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雾燃烧理论及数值仿真[J].工程力学.2009
[10].刘宁.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喷雾燃烧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