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边区,八路,一二九,政权。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论文文献综述
申窦飞[1](2019)在《八路军军工工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恩格斯曾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1]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多方面的,而经济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基础。进入全面抗战后,在中共中央指示下,由工农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带领根据地广大军民,积极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发动战争就需要物资供给,即生活物资与作战物资的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开展,客观上要求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作为支撑以提供必要的作战物资。为更好展开与敌作战,军队后勤工作系统,即供给部、卫生部、兵站、军工部等各部门建立起来、相互配合,共同为前方部队提供及时的物资补给。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在中共中央领导的深切关怀下、在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无私援助下、在广大军工工人的艰苦奋斗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军工工人作为生产武器弹药、提供作战装备的重要一环,是军队后勤工作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抗战胜利作出突出贡献。长期以来,由于军事工业的保密性,已出版的报刊、杂志、书籍中相关记载不多,军工工人亦鲜少被提及,未受到应有重视。当今学界还未出现专门的军工工人研究,而对工人群体的研究多集中于抗战时期沦陷区和国统区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身上,对其劳动特点、生活状况和劳动保障等问题进行研究。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研究有很多,但多是对军事工业发展历程、生产要素等客观方面的研究,并未对工人有所探究。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图表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对八路军军工工人进行探析。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发展概况入手,了解军事工业的发展历程、抗战初期八路军的武器修造概况和军工工人的来源情况;第二部分进而分析构成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力求还原真实的军工工人生产生活全貌;第叁部分将军工工人放置于抗日战争的宏观时代背景之下,以探寻军工工人参加革命事业之前的思想政治状况,对比军工工人在接受中共思想政治改造和教育之后取得的进步及产生的作用;第四部分总结军工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同于其他城市产业工人的群体特征以及对抗战的重要贡献;第五部分总结军工工人在抗战期间能够坚持生产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依靠共产党高屋建瓴的领导,得益于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援助,更是由于广大军工工人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无私付出。抗战爆发后,广大军工工人或为谋生或为国家独立,从五湖四海赶赴华北前线,投身于为夺取战争胜利的革命事业中来。在生产中,工人克服原料不足、设备简陋、动力落后等困难,在保证生产数质量的同时组建工人武装自卫队,保护工厂、原料和设备等不受损失。在生活中,工人长期处于落后的根据地,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温饱,甚至在战争形势紧张时,吃喝困难也时常发生。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生产,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也因此持续发展不断壮大。本文对军工工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拓展了根据地史的研究范围。(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申利芳[2](2019)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保卫战》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直面敌人的残忍、战争的残酷、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军队给养和人民生存等方面经受住了极大的考验。他们既要抗击日寇又要解决军需民用,还要抵御自然灾害。他们发展根据地经济,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打响并最终打胜了一场经济保卫战。(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期刊2019年03期)
冯禹君,温鑫[3](2018)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追溯》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性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在对日军开展游击作战的同时,团结带领根据地人民进行了一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内容包括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艺运动和医疗卫生四个主要方面,实践过程十分艰辛。历史表明,这场具备民族性、大众化、先进性特质的文化建设运动对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4](2018)在《邯郸: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抗日战争时期,邯郸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中共中央北方局等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一二九师依托太行、驰骋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是保卫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邯郸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八路军一二九师风雨同舟,生死相依,坚持斗争,粉碎了日伪一次又一次的"合围""扫荡"和连续不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区建设》期刊2018年07期)
孙小霞[5](2018)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思想动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动员民众建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共御外侮。农村的抗日统一战线是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农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这一时期,农村中的农民和地主是对立存在的,双方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有着诸多利益冲突,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二者进行思想动员,就有效缓和了冲突并建立了农村抗日统一战线,这就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晋冀鲁豫根据地是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华北抗战的枢纽,遂是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关键之地。研究党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思想动员工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界对当时华北战局的抗战工作和全民族抗战胜利等问题的研究,对新时代下党的思想动员工作也具有重要价值。抗战时期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思想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活动。本课题从微观视角出发进行研究,通过立足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对党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思想动员的目的、客体、内容及方法展开论述,并着重对党在减租减息运动中思想动员的特点和作用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前文的论述,探讨抗战时期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思想动员的成功经验对新时代下思想动员工作的若干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同乐[6](2017)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日军的疯狂破坏与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造成巨大损失,民众生活困苦,边区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威胁着抗日根据地的生存。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裁减冗余人员,倡行精兵主义,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军队战斗力,缓解群众负担。精兵简政政策的推行,不仅在团结解放区军民度过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的政权建设、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被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誉为"精兵简政的模范",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来源于《北京党史》期刊2017年04期)
陈静,孟令择[7](2017)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公安保卫工作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冀鲁豫根据地最初的公安机构源于八路军应急创建的锄奸部,1940年8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公安处成立后,开始统一领导根据地的锄奸反特、中心工作和机关保卫、打击刑事犯罪与治安管理等公安工作。由于特殊的战争环境,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公安人员大多从党政军民中选调而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公安教育和训练,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对他们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公安技术教育,并严把干部使用关,锻造出了一批具有现代革命思想觉悟与现代业务能力的公安队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公安保卫工作具有一定的战时色彩,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日趋制度化、正规化。公安保卫建设工作的成功,不仅保障了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且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发展及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本文来源于《党的文献》期刊2017年03期)
李蓉[8](2017)在《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及其地位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立,是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采取抗日的正确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将士努力开辟敌后战场的结果,也是晋冀鲁豫地区的抗日军民、党政军各部门齐心协力英勇奋斗的结果。它在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回顾和研究它的历史,对于深化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深化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的研究,传承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作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明前[9](2016)在《“叁叁制”和“两面派”——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晋冀鲁豫边区的政权建设,在贯彻"叁叁制"原则的基础上,又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和地域特色。一方面,边区政权建设在面临日伪疯狂"扫荡",中心区暂时沦为游击区时,因地制宜地转换政权建设方式,采用培植"两面派"政权的方式坚持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另一方面,为动员群众参加抗战,边区政府强调对村政权的改造,尽力将村政权改造成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明前[10](2016)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日战争时期,货币斗争是晋冀鲁豫边区金融工作的重心,物价稳定工作又是货币斗争的焦点。边区领导层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的方式,不仅有效维护了边区货币的本位地位,而且通过使用强制行政手段直接挤压和利用伪币的地区差价间接压缩的方法,严厉打击了伪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边区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改变了保护法币的政策,转而向外推出法币,从而稳定了边区的金融秩序。除行政手段外,边区还采取了有效的经济斗争手段,将战略物资粮食和山货等农产品与根据地本位货币直接挂钩,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在解决物价波动问题的实践中,边区逐渐认识到贸易管制与市场流通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在调节货币流通量、打破根据地内部贸易壁垒、通过专卖调节粮价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灵活措施,有效稳定了物价。(本文来源于《党的文献》期刊2016年01期)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直面敌人的残忍、战争的残酷、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军队给养和人民生存等方面经受住了极大的考验。他们既要抗击日寇又要解决军需民用,还要抵御自然灾害。他们发展根据地经济,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打响并最终打胜了一场经济保卫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论文参考文献
[1].申窦飞.八路军军工工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申利芳.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保卫战[J].炎黄春秋.2019
[3].冯禹君,温鑫.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追溯[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4]..邯郸: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J].中国老区建设.2018
[5].孙小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思想动员研究[D].海南大学.2018
[6].张同乐.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精兵简政研究[J].北京党史.2017
[7].陈静,孟令择.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公安保卫工作论析[J].党的文献.2017
[8].李蓉.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及其地位和作用[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
[9].王明前.“叁叁制”和“两面派”——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J].邢台学院学报.2016
[10].王明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研究[J].党的文献.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