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天等镇稻香小学黄立志
摘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引导着后人奋发图强,给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领域。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开展的意义进行概述,并对如何在校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简要分析,希望青少年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自己的品行,并且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有效途径;方法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在校园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精神世界,更是对“文化自信”理念的践行,需要广大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开展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品格。其次,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审美情趣。最后,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开展工作,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围。
二、如何在校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在校期间沉浸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加认可和喜爱。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知晓礼仪规范,懂得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需要具备哪些礼仪知识,并且配合学校活动的宣传,让文明礼仪之风成为校园的新风尚。具体说来,学校可以开展文化讲座和主题演讲,在方案的制订中,学校需要学生的响应,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出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与师生进行和平共处。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书法写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语,在教室中、楼道内以及会议、宿舍外墙等地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曹植的《七步诗》中“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学生明白同学就如兄妹一般,要善待班级每一位同学;再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学到爱国的气节;在“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中,明白做人的准则;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中形成好学的品格;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务实态度等,这样学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1]。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深入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时,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让学生分析诗词歌赋中是如何展现出文化思想的,比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作者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再如,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列举我国数学取得的成就,以及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如何通过科研探索,推动数学领域的发展。此外,教师要通过课外活动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在班级中举办才艺展示大赛:通过书法让学生在笔墨中感受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后人的影响;热爱武术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一招一式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让人们更加认可武术强身健体的功效;喜爱古典乐器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美妙的音乐传达出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利用传统佳节向学生宣传传统文化理念
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国家和文化部门也对传统佳节高度重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传统佳节这个契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课堂,比如清明节到来时教师可以举办《缅怀先烈,传承精神,建设国家》的主题演讲活动,使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当端午节到来时,学生们也可以深入分析《离骚》的文化内涵,通过知识的分享感受民族文化,让大家知道屈原的爱国精神,借此机会进行爱国教育;中秋佳节到来时,师生也可以搜集和节日相关的诗词,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在描写新年的的古诗文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温习《元日》,其中写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通常爆竹声代表着辞旧迎新,王安石通过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并借此表达自己坚定变法的决心和信念[2]。
结束语:
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大有必要,对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意义。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会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致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最终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如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J].学周刊,2017,34(34):61-62.
[2]杨春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路径和方法[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2):00223-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