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煤油共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煤油,催化剂,负载,分散,溶剂,效应,煤焦油。
煤油共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耀,张晓静,陈贵锋,李培霖,颜丙峰[1](2015)在《煤油共处理中原料油结构对供氢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煤焦油作为煤油共处理溶剂的反应效果,以高温煤焦油为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表征高温煤焦油加氢前后结构变化,计算高温煤焦油加氢前后的平均分子式和平均结构参数。通过高温煤焦油加氢前后与煤的共处理试验,研究高温煤焦油加氢后结构变化对供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煤焦油加氢前后平均结构变化明显,加氢使部分芳环被取代,侧链发生断裂,芳烃加氢饱和形成氢化芳烃或发生开环反应形成其他脂肪结构,芳香氢HA含量由0.743下降到0.605,Hα、Hβ和Hγ分别提高0.109、0.022和0.705,加氢后高温煤焦油PDQI指数提高0.68,供氢效果明显改善,原料转化率、油收率分别提高1.24%和3.92%,沥青烯、前沥青烯产率下降2.25%,产物组成一环至四环化合物分别增加0.79%、0.53%、2.97%和0.83%,H/C原子比由0.99提高至1.03。说明加氢后焦油用于煤油共处理反应,促进了共处理反应重质产物向轻质产物的转移。(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薛永兵,王志宇,葛泽峰[2](2015)在《反应过程压力变化对煤油共处理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0L高压釜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反应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H2气氛和5.0MPa(室温)条件下,使用Mo系列催化剂时,体系总压力最低,压降最多而且压力下降时温度最低;使用Fe系列催化剂次之;无催化剂时结果相反.说明Mo催化剂加氢性能最好.油浆与煤投料比例对压力的变化规律影响不明显.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增加.在低温400℃保温段,反应1h压力不回升,延长反应时间到3h压力也不回升,但压降主要发生在保温前期.在高温425℃和450℃保温段,压力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会回升,可能是发生缩聚反应所致.温度越高,缩聚越严重.气氛对反应影响较大.N2气氛下,在保温段压力一直增加,可能是缩聚反应产生小分子所致.(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5年02期)
王光耀,张晓静,陈贵锋,毛学锋,颜丙峰[3](2015)在《高温煤焦油用作煤油共处理溶剂反应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温煤焦油和长焰煤为主要原料,研究了高温煤焦油作为溶剂进行煤油共处理时的反应特性.通过热天平实验,评价了煤和高温煤焦油的热解性能,在500mL机械搅拌式高压釜上实验考察了不同温度点下的釜内压力变化和产物组成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温度下釜内压力变化趋势相同,反应主要分为快速加氢、平衡裂解和降速缩聚叁个阶段.研究了煤焦油预加氢前后氢分布变化对供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加氢后的高温煤焦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Hα和Hβ含量提高,通过高压釜实验验证,供氢性能提高,促进了加氢裂化反应,油收率提高2%.(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5年02期)
郑永刚[4](2014)在《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用于煤——油共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胀效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煤——油共处理中应用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对于提升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溶胀效应以及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在煤——油共处理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4年09期)
宋国良[5](2014)在《煤—油共处理中油煤浆黏温特性及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榆林长焰煤与委内瑞拉300号燃料油为原料,首先研究了油煤浆常压低温条件下的黏温特性和稳定性,然后探讨了煤的溶胀和高温热溶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并初步揭示了油煤浆黏度变化的原因。最后采用预担载在煤上的方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不同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反应加氢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压低温下,油煤浆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煤质量分数和煤颗粒粒度的增大而增加。油煤浆的稳定性随着煤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强,随着煤颗粒的减小而增强。合适的粗细煤颗粒比可以实现相同质量分数下油煤浆较小的黏度和最好的稳定性。这一比例与两种颗粒的直径比有关,煤质量分数为40%时,粗细颗粒质量比为60:40~50:50时油煤浆黏度最小,同时稳定性也最好。油煤浆的黏度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直至溶胀达到平衡黏度不再增大。随着溶胀时间的延长,只有适当质量分数(25%)的油煤浆黏度增大速率较快,细颗粒比粗颗粒制备的油煤浆黏度增大速率较快,油煤浆的黏度随着溶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经热溶处理后随着热溶温度的升高,油煤浆的黏度值均先增加后降低,热溶温度为300℃附近时黏度最大,300℃热溶处理后,测黏温度为30℃时,煤质量分数为25%的油煤浆黏度达到6120mPa·s,远大于未处理的油煤浆黏度2420m Pa·s。且抽提残渣的红外谱图中相应的各官能团特征峰最弱,高黏性中间产物的溶出是导致热溶后油煤浆黏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煤-油共处理实验表明,与无催化剂条件相比,加入催化剂后都明显提高了煤液化性能。对比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得出,改进后的非硫化Fe2+催化剂催化效果有所改善。无论是Fe2+,还是Fe3+,硫化型催化剂催化效果均优于非硫化催化剂,硫化Fe2+的催化效果优于硫化Fe3+,无论是硫化型,还是非硫化型,Ni2+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于Fe2+催化剂,且非硫化型催化剂催化效果提高幅度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期刊2014-05-01)
崔建方,张雷,邵长丽,王亚涛[6](2010)在《煤油共处理产物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采用不同催化剂前体及其制备方法,在煤油共处理反应体系中考察其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催化效果越好,中间产物前沥青稀PA向液化产物沥青稀的转化越彻底,液化残渣中催化剂的聚结程度也越小,减压尾油中重组分向轻组分转化程度越大。由此可知,不同催化剂在促进煤中有机质转化为液化油的反应历程上发挥不同作用,进而影响产物分布规律,这也从另一方面为分析和评价催化剂催化性能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0年08期)
郭智慧[7](2010)在《不同原料的煤—油共处理研究及其供氢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首先考察了5种重油包括轮古常渣(LGAR)、Du-84超稠油(Du-84)、孤岛减渣(GDVR)、大庆减渣(DQVR)和辽河减渣(LHVR)分别与内蒙褐煤、神华烟煤加氢共处理之间的适应性,考察了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胀煤、传统担载铁催化剂和采用DMF溶胀负载铁催化剂对两种配煤与重油共处理的影响。引入化学指针蒽来揭示煤-重油加氢共炼的加氢性能和几种重油的供氢性能,讨论了溶胀效应,传统担载铁催化剂和溶胀负载铁催化剂的两种制备方法对体系加氢性能的影响,初步揭示了煤-重油共炼匹配性的原因。通过对煤-重油共炼的适应性的考察发现:5种重油和2种煤之间有不同的适应性。DMF的溶胀作用能够显着促进煤-重油加氢共炼的液化性能,但对不同重油-煤体系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于LGAR和Du-84的配油共炼体系的促进效果比较明显。传统担载铁催化剂能够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促进体系的液化收率,其加氢液化的效果比单用DMF的溶胀的促进效果明显;与传统担载铁催化剂相比,通过DMF溶胀方法负载的铁催化剂的液化效果更好,使Du-84-内蒙褐煤体系的液化率最高可达88%。化学指针蒽的引入发现:重油的供氢性能并不是控制重油与煤加氢共炼的唯一关键因素,供氢性能良好的重油并不一定是与煤加氢共炼良好的溶剂。气相分子氢的存在,使配油的供氢性有所增加,有利于分子氢向多环芳烃实现氢转移过程。DMF的溶胀作用处理配煤后,可以提高化学探针蒽在重油与煤加氢共炼时的加氢能力,从而抑制煤的缩聚反应,减少焦的生成。与传统担载铁催化剂相比,溶胀负载铁催化剂不仅能提高共炼体系中化学探针蒽的加氢指数,而且还实现了化学指针蒽深度加氢生成八氢蒽。这表明在溶胀负载铁催化剂存在下煤-油共炼体系的加氢能力较好,从而促进了煤-重油共炼反应向更高的液化率转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10-05-01)
王春雨[8](2009)在《煤油共处理技术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煤液化的机理和国内外煤油共处理的研究情况,指出了煤油共处理技术生产轻质油品在我国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懂得原因。(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期刊2009年05期)
郭龙德[9](2009)在《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用于煤—油共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考察影响原料煤溶胀的因素,首次制备了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铁系催化剂,然后考察了其在煤-油共处理体系中的应用,深入研究了溶胀型铁系催化剂对两种经溶胀处理的原煤(神华烟煤和内蒙褐煤)和两种配油(LGAR和Du-84)共处理反应体系的影响,并初步揭示了溶胀煤与配油共处理反应的反应机理。首先通过对原料煤溶胀因素的考察发现:较低的煤剂比、较高的溶胀温度、较长的溶胀时间都有利于两种原料煤溶胀率的提高;极性溶剂对原料煤的溶胀率远远高于非极性溶剂、高于单一溶剂;神华烟煤经酸处理脱灰后,孔结构变大,溶胀率增大。同时,我们首次实现基于溶胀效应制备油溶化超细共炼催化剂,并首次发现溶胀溶剂中金属盐对煤可以产生明显的溶胀促进效应。此外,通过对溶胀煤样进行TEM分析表明,溶胀煤样结构松散,边缘粗糙。而通过A和铁盐同步溶胀制备的负载溶胀型催化剂颗粒在烟煤上呈均匀分散状态,粒径均一。通过对煤/油共处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比较发现,负载溶胀型铁催化剂的促进液化的效果最好,负载型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于重油中分散型铁催化剂。负载溶胀型铁催化剂仅仅可以提高轻油收率的选择性,而且还能促进共炼反应体系中前沥青烯向沥青烯的转化。此外,通过对催化剂的XRD分析表明,负载溶胀型铁催化剂和负载型铁催化剂都是以非晶态、高分散的状态存在于煤表面。其中,在有机溶剂A中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分散、高活性,不易团聚等特点;催化剂Fe2S3最终转化为高活性的Fe1-xS。(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期刊2009-05-01)
崔建方,石斌,邱宝金,阙国和[10](2008)在《铁系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产物组成和性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选用两种铁盐,采用催化剂预分散在原料油中以及预担载在原料煤上两种催化剂制备方法,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煤油共处理反应体系中考察其对产物组成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较分散型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适应性更好,Fe2+较Fe3+与反应体系的适应性好.由此可知,四种催化剂催化效果的优劣顺序为:负载Fe2+>负载Fe3+>分散Fe2+>分散Fe3+;此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中间产物前沥青烯向液化产物沥青烯的转化越彻底,减压尾油中重组分向轻组分转化程度越大,液化残渣中催化剂的聚结程度也越小.(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08年04期)
煤油共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50L高压釜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煤与催化裂化油浆共处理反应压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H2气氛和5.0MPa(室温)条件下,使用Mo系列催化剂时,体系总压力最低,压降最多而且压力下降时温度最低;使用Fe系列催化剂次之;无催化剂时结果相反.说明Mo催化剂加氢性能最好.油浆与煤投料比例对压力的变化规律影响不明显.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增加.在低温400℃保温段,反应1h压力不回升,延长反应时间到3h压力也不回升,但压降主要发生在保温前期.在高温425℃和450℃保温段,压力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会回升,可能是发生缩聚反应所致.温度越高,缩聚越严重.气氛对反应影响较大.N2气氛下,在保温段压力一直增加,可能是缩聚反应产生小分子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煤油共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光耀,张晓静,陈贵锋,李培霖,颜丙峰.煤油共处理中原料油结构对供氢性能影响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5
[2].薛永兵,王志宇,葛泽峰.反应过程压力变化对煤油共处理反应的影响[J].煤炭转化.2015
[3].王光耀,张晓静,陈贵锋,毛学锋,颜丙峰.高温煤焦油用作煤油共处理溶剂反应性能研究[J].煤炭转化.2015
[4].郑永刚.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用于煤——油共处理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
[5].宋国良.煤—油共处理中油煤浆黏温特性及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6].崔建方,张雷,邵长丽,王亚涛.煤油共处理产物分布规律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0
[7].郭智慧.不同原料的煤—油共处理研究及其供氢性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0
[8].王春雨.煤油共处理技术的进展[J].装备制造.2009
[9].郭龙德.基于溶胀效应的分散型催化剂用于煤—油共处理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10].崔建方,石斌,邱宝金,阙国和.铁系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产物组成和性质影响[J].煤炭转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