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聚果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果糖,菊粉,官能团,吲哚,腹膜,转录,呋喃。
低聚果糖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巴西和西班牙联合研究添加低聚果糖和益生菌对西班牙低脂发酵香肠(Salchichón)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为了在不影响产品感官品质、工艺和质构属性的前提下构建更为健康的肉制品制备方案,科学家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工作。肉制品中的脂肪替代方案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采用膳食纤维,而对于传统发酵肉制品加工更多会使用发酵菌剂,以确保加工工艺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低聚果糖是一种短链碳水化合物,对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具有较强抵抗性,从而会降低热量的吸收。益生元与益生菌菌株联合使用时,可以协同作用于人体肠道,从而保障有(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李岳鹏,丁嘉烽,张献颢,李帅辰,张建涛[2](2019)在《低聚果糖诱导的奶牛急性蹄叶炎血液糖脂代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探究奶牛急性蹄叶炎病程内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本研究使用12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实验组用17 g·kg~(-1)(按体重计量)的低聚果糖溶解在20 mL·kg~(-1)(按体重计量)的清水中灌服,对照组灌服等量清水,设定灌服时为0 h,分别在灌服前3 d至灌服后3 d期间固定时间段采血,检测血糖、胰岛素(INS)、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HOL)、瘦素(LEP)、脂联素(ADP)含量和CD36。结果:灌服后奶牛出现腹泻、跛行、蹄温升高、指(趾)动脉亢进、瘤胃蠕动减慢等症状。试验组血糖在灌服后6 h开始显着上升,持续到18 h,INS含量在6~12和36~48 h呈显着下降趋势。CHOL在灌服后6~72 h呈显着下降趋势,TG和HDL-C在12 h开始呈现显着下降趋势,LDL-C与对照组相比在36 h开始显着下降,LEP在12、18和36 h显着升高。血糖和INS水平,以及血清脂质水平变化明显,可能成为急性型蹄叶炎的诊断标准。(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安磊,王珂,孙雨辰,尹航,张维[3](2019)在《雪莲果中菊淀粉型低聚果糖的神经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细胞保护方面探讨雪莲果中菊淀粉型低聚果糖(YOs)的神经保护作用。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3种方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H2O2所致SH-SY5Y细胞损伤模型,评价YOs的细胞保护作用。YOs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272±0.078) mg/mL,相当于(141.01±15.67)Troloxμmol/g YOs;对ABTS自由基的IC50为(2.67±0.89) mg/mL,相当于(195.81±8.13)Troloxμmol/g YOs。FRAP值为(10.12±0.35)mmol/g,相当于(82.40±1.59)Troloxμmol/g YOs。此外,YOs(0.5和1 mg/mL)可显着逆转H2O2(200μmol/L)所致SH-SY5Y细胞的损伤。综上,YOs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类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作为防治脑老化的功能因子进行研究和开发。(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君,韩育梅,刘敏,李艳,邬婷[4](2019)在《菊粉和低聚果糖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高聚合度菊粉型果聚糖-菊粉和低聚合度菊粉型果聚糖-低聚果糖对含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品质的影响。基于扩散波光谱学理论(DWS)分析了这两种菊粉型果聚糖发酵乳发酵期微观黏度因子的变化,并测定发酵时间以及贮藏期发酵乳黏度、乳清析出率、滴定酸度、活菌总数与双歧杆菌活菌数。结果表明,菊粉与低聚果糖影响发酵乳的凝胶过程,延长发酵时间,而在贮藏期可减缓活菌数的降低,增加黏度,降低酸度与乳清析出率,从而改善发酵乳的品质。其中菊粉的作用效果优于低聚果糖。分析表明,菊粉与低聚果糖对发酵乳的影响方式不同,未来可结合微生物代谢及其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慧,贺延苓,李琼,蔡昌兰[5](2019)在《低聚果糖的生物药学效用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聚果糖作为典型的益生元和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符合当代健康理念的新型糖原,广泛存在于多种水果、蔬菜中。低聚果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对低聚果糖作为双歧杆菌的有效的增殖因子,改善肠道菌群,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通肠润便,促进矿物质的吸收,防止龋齿,降低血液中脂质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丽,应晨江,熊倩倩,赵静,林雪纯[6](2019)在《菊粉/低聚果糖干预降低肠道吲哚: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蛋白结合毒素硫酸吲哚酚(IS)和对甲酚硫酸盐(pCS)蓄积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前体分别为肠道菌群分解色氨酸和酪氨酸/苯丙氨酸产生的吲哚和对甲酚。本研究拟探讨菊粉/低聚果糖(OF-IN)对肠道吲哚和对甲酚产生及产生的肠道细菌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透析时长超过3个月,未使用抗生素的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分别先后接受为期12周10g/天的1:1 OF-IN和安慰剂麦芽糊精干预,中间设12周洗脱期。于每期试验前后收集患者一般情况资料,采集患者干预前后血、尿、透析液和粪便样本。用16S rRNA测序检测粪便肠道菌群,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尿、透析液IS和PCS含量,HPLC-荧光检测法测定粪便吲哚和对甲酚,每期用膳食日记法称重记录3天(2工作日+1休息日)膳食,共叁次。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例患者,其中15例完成研究。膳食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在试验叁个阶段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色氨酸和酪氨酸/苯丙氨酸等无明显差异。OF-IN干预明显增加乳杆菌属(P=0.001)而降低产生吲哚的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P=0.039)Bacteroides uniformis (P=0.041)和human_gut_metagenome Bacteroides (P=0.021)物种丰度。患者接受OF-IN干预时粪便吲哚含量降低(34.85 (IQR:4.20 to 54.96) vs. 21.42(IQR:6.10 to 25.74))μg/g而接受安慰剂时升高(32.06 (IQR:20.87 to 46.59) vs.36.07 (IQR:17.84 to 59.15))μg/g,两组间的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3.62 (IQR:-23.93-4.07) vs. 10.37 (IQR:-11.03-13.93), P=0.042)。OF-IN干预边缘性降低粪便中对甲酚含量0.22 (IQR:-7.88-10.65)μg/g,而安慰剂升高0.33μg/g (IQR:-14.10-31.37),两组间的改变无统计差异(P=0.487)。OF-IN干预对血清IS和p CS及其24小时尿、透析液排除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菊粉/低聚糖混合物干预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降低产吲哚菌的物种丰度而减少肠道吲哚产生。(本文来源于《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09-20)
王永波[7](2019)在《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果糖低果糖的酶称为果糖基转移酶,也有人认为合成果糖低果糖的酶是水解酶,故又称-呋喃糖苷酶。它是一种具有可转移活性和广泛受体活性的水解酶。以蔗糖和乳糖为原料合成果糖、乳糖等低聚糖,对人体健康有益。因此,果糖基转移酶和低果糖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果糖基转移酶的来源、性质以及果糖基转移酶和低果糖的生产同工酶和低果糖生产中存(本文来源于《食品界》期刊2019年08期)
成天童,何冰芳[8](2019)在《大孔树脂MI-BN4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Fru6及催化合成低聚果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β-呋喃果糖苷酶Fru6使用成本,使β-2,6键型低聚果糖应用到实际中。该试验研究了对Fru6的固定化技术。通过多官能团树脂MI-BN4对Fru6进行固定化,优化了果糖苷酶Fru6固定化条件,并研究固定化酶Fru6酶学性质、固定化酶Fru6催化低聚果糖能力、以及固定化酶Fru6重复使用的能力。在吸附时间6 h,温度25℃,加酶量40 U的条件下进行固定化,可得到酶活力205. 7 U/g,酶活回收率95. 2%,蛋白吸附量0. 6 mg/g干树脂的固定化果糖苷酶。固定化酶Fru6催化合成低聚果糖能力相较于游离酶有所提高,低聚果糖转化率从62%提升到了72%,并且可重复使用12次,低聚果糖产量略有降低。得到了高酶活回收率且催化能力较好的固定化果糖苷酶,为生产6-低聚果糖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20期)
汪旭虹,李霞[9](2019)在《二甲双胍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妊娠结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和强化运动锻炼等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聚果糖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血糖达标人数,C-反应蛋白水平,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糖达标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早产、蛋白尿、羊水过多、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低血糖、黄疸和呼吸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低聚果糖治疗能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糖代谢指标,降低不良妊娠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杨炫煌,田怀香,于海燕,陈臣[10](2019)在《依赖于CcpA蛋白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低聚果糖的转录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解代谢控制蛋白A(CcpA)在许多革兰氏阳性菌的碳代谢过程中发挥全局调控的作用,但其在植物乳杆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分别以低聚果糖(FOS)或葡萄糖为唯一碳源,采用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及其ccpA突变株在对数生长期所发生的整体变化。研究表明,ccpA的敲除显着影响菌株的生长以及代谢物的产生。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情况下,突变型和野生型相比,有15%的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在以FOS为碳源的情况下,突变型和野生型相比,有12%的基因发生了显着变化,而ccpA突变株分别以FOS和葡萄糖为碳源时相比较,只有7%的基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尽管由CcpA介导的大多数差异表达的基因都是葡萄糖依赖型的,但是FOS也可以通过CcpA途径诱导碳分解代谢物阻遏(CCR)。通过基因差异表达及代谢产物比较发现,ccpA基因敲除之后,发生了同型发酵向异型发酵的转化即混酸发酵。通过调控方式的分析,发现CcpA可以通过直接(混酸发酵)、间接(脂肪酸的合成)和直接-间接相结合(FOS代谢)对靶基因进行调控。综上所述,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cpA在植物乳杆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关键作用,为研究乳酸菌复杂的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05-22)
低聚果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旨在探究奶牛急性蹄叶炎病程内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本研究使用12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实验组用17 g·kg~(-1)(按体重计量)的低聚果糖溶解在20 mL·kg~(-1)(按体重计量)的清水中灌服,对照组灌服等量清水,设定灌服时为0 h,分别在灌服前3 d至灌服后3 d期间固定时间段采血,检测血糖、胰岛素(INS)、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CHOL)、瘦素(LEP)、脂联素(ADP)含量和CD36。结果:灌服后奶牛出现腹泻、跛行、蹄温升高、指(趾)动脉亢进、瘤胃蠕动减慢等症状。试验组血糖在灌服后6 h开始显着上升,持续到18 h,INS含量在6~12和36~48 h呈显着下降趋势。CHOL在灌服后6~72 h呈显着下降趋势,TG和HDL-C在12 h开始呈现显着下降趋势,LDL-C与对照组相比在36 h开始显着下降,LEP在12、18和36 h显着升高。血糖和INS水平,以及血清脂质水平变化明显,可能成为急性型蹄叶炎的诊断标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聚果糖论文参考文献
[1]..巴西和西班牙联合研究添加低聚果糖和益生菌对西班牙低脂发酵香肠(Salchichón)品质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9
[2].李岳鹏,丁嘉烽,张献颢,李帅辰,张建涛.低聚果糖诱导的奶牛急性蹄叶炎血液糖脂代谢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9
[3].安磊,王珂,孙雨辰,尹航,张维.雪莲果中菊淀粉型低聚果糖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19
[4].何君,韩育梅,刘敏,李艳,邬婷.菊粉和低聚果糖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5].张慧,贺延苓,李琼,蔡昌兰.低聚果糖的生物药学效用及应用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9
[6].李丽,应晨江,熊倩倩,赵静,林雪纯.菊粉/低聚果糖干预降低肠道吲哚:一项随机交叉对照试验[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王永波.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J].食品界.2019
[8].成天童,何冰芳.大孔树脂MI-BN4固定化β-呋喃果糖苷酶Fru6及催化合成低聚果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9].汪旭虹,李霞.二甲双胍联合低聚果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
[10].杨炫煌,田怀香,于海燕,陈臣.依赖于CcpA蛋白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低聚果糖的转录调控研究[C].第十四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