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鸡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现代肉鸡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一、现代肉鸡业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黄炎坤,王建军,孟啸天,王鑫磊,郑远东,刘坤,韩占兵,LI Zhao[1](2018)在《环境因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文中认为环境条件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各种环境因素如果不适合肉鸡的需要就会影响其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健康。本文综述了环境因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境因素调控的措施。

郎倩倩[2](2018)在《优质鸡腹脂率选种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优质鸡的饲养日龄较长,母鸡一般饲养至接近性成熟才上市,沉积的脂肪较多,因此,如何从育种的角度来降低脂肪的沉积,是优质鸡育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不同的选种方法对优质鸡腹脂沉积量的影响,为培育低腹脂率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选取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提供的天露黄鸡父系N409第八世代第1批次,N409第九世代第1批次以及矮脚黄鸡父系N301第17世代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尺测量法、活体触摸评分法、同胞屠宰法、VLDL浓度法、分子标记法对试验群体展开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94日龄N40909世代试验群体所测体尺性状与腹脂率有中等偏低程度的遗传相关,其中公鸡试验群体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2200.368,母鸡为0.1710.366。(2)通过比较不同评分分组下N40909世代母鸡试验群体的腹脂重与腹脂率,发现1分组与2分组之间、2分组与3分组之间、1分组与3分组之间P值均小于0.01。(3)N40908世代试验群体的腹脂率遗传力较高,估计值在0.30.5之间,而且变异较大;公鸡的腹脂率变异系数为31.8%,母鸡为21.2%,经过一个世代的选育,N40909世代公鸡的腹脂率降低了45.6%,母鸡降低了14.1%,选择效果非常明显。(4)N301矮脚黄鸡试验群体的血浆VLDL浓度与腹脂率有较强的正表型和遗传相关,本研究试验群体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355,遗传相关系数为0.840。(5)对于分子标记法,鸡ACSL1 T32126C突变位点与活体重显着相关(P<0.05)鸡ACSL1 C32013T突变位点与腹脂率(重)极显着相关(P<0.01)。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优质鸡品系中,选择体型瘦长的个体留种可以降低鸡只的腹脂率;腹脂量活体触摸评分法能对较肥品系的腹脂率做一个初步选择;对急需大幅度降低腹脂率的品系可采用同胞屠宰法来进行选种;血浆VLDL浓度可以作为优质鸡腹脂率的一个间接选种指标;鸡ACSL1基因C32013T突变位点可以作为遗传标记应用于优质鸡的腹脂率选择。

黄小龙[3](2017)在《冰鲜鸡肉腐败优势菌群及其化学抑菌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冰鲜鸡肉是指在严格按照检验检疫相关标准框架下,对屠宰后的禽肉胴体立刻进行冰温降温过程,使禽肉胴体体表保持在0-4℃,并且在后续的肉体加工、贮藏运输、上架销售环节中始终保持在冰鲜温度0-4℃范围内。冰鲜鸡肉较对比冷冻鸡肉在口感、新鲜感、营养成分都有明显优势,且无需解冻过程食用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我国在冰鲜鸡肉胴体屠宰分割,运输保鲜等防腐工艺水平落后,技术相对局限从而导致冰鲜鸡肉受微生物污染产生腐败变质,导致产品货架及安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冰鲜鸡肉的屠宰分割、冷藏运输和上架销售过程中要重点防控微生物污染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污染程度并防止二次污染,推进保鲜技术研究成果向市场转化并应用,对于保证产品安全、延长产品货架期至关重要。本论文以冰鲜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对4℃冷藏过程中的冰鲜鸡胸肉进行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值、感官指标、菌落总数等指标的检测,研究冰鲜鸡胸肉新鲜度指标随储藏时间的变化情况。采用传统培养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技术分析4℃冷藏条件下冰鲜鸡胸肉的菌相变化情况,查找导致冰鲜鸡胸肉腐败变质的优势菌,并且研究了几种化学抑菌剂对冰鲜鸡肉的保鲜作用,通过最优浓度化学抑菌剂的抑菌实验,对比几种化学抑菌剂抑菌效果,找到最合适的抑菌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无菌采样后对4℃贮藏的冰鲜鸡胸肉样品分别在0、2、4、6、8天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外观指标评价、肉品PH值、挥发性盐基氮值的检测评定实验,冰鲜肉品腐败变质标准为:菌落总数:≥106cfu/g,TVB-N值:≥15mg/100g(行业标准:25mg/100g),PH值:≥6.7。通过实验得知4℃冷藏条件下冰鲜鸡肉第4天是货架期终点。并且用接种环挑取有代表性菌落和形态差异菌落,通过进行分离培养、DNA提取、PCR扩增、凝胶电泳、测序分析等一系列的步骤确定腐败优势菌为:肠杆菌、假单胞菌、乳酸菌、热杀索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确定腐败优势菌后通过各种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分别在0、1、2、3、4天进行菌落计数实验,从而得到腐败优势菌对冰鲜鸡肉变质过程的影响数据。通过实验表明初始微生物数量较多的依次:假单胞菌>肠杆菌>热杀索丝菌>乳酸菌>金黄葡萄球菌。但在4℃贮藏到腐败变质临界点时微生物数量关系为:肠杆菌>假单胞菌>乳酸菌>热杀索丝菌>金黄葡萄球菌。配制乳酸、酸化亚氯酸钠、磷酸钠、醋酸、柠檬酸钠5种化学抑菌剂进行抑菌效果实验。?通过用浸泡肉样处理方式进行菌落总数实验、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值)实验得知贮藏过程中冰鲜鸡胸肉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值的变化情况,确定抑菌剂的抑菌效果。?通过半固体营养琼脂牛津杯实验,化学抑菌剂加入牛津杯中贮存在37℃培养箱,48h后取出观察并以抑菌圈为标准,确定抑菌剂的抑菌效果。抑菌实验后,各项理化指标分析显示冰醋酸、乳酸、酸化亚氯酸钠、柠檬酸钠、磷酸钠处理过的冰鲜鸡肉均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醋酸和乳酸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好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起到延长冰鲜鸡肉货架期,提高产品营养价值,延长保鲜期的作用。

李想[4](2014)在《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四平市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得知,四平市2012年肉鸡出栏量达到了16692.6万只,比上年增长了9.1%。近年来四平肉鸡产业发展在几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然而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统一的生产发展模式。本文主要对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四平市的肉鸡产业发展现状、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肉鸡养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四平市在肉鸡产业发展过程中最难处理主要有禽流感的预防问题、消费者对规模化养殖的鸡肉质量认识问题、肉鸡养殖模式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合这些问题详细研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单介绍,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之上,借鉴一部分前人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出发,并且结合四平市肉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且详细地总结了四平市肉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特点、优势,对四平市肉鸡养殖产业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归纳分析,做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条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主要对平市肉鸡产业发展进程中的政府作用进行了探讨,列举了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当地龙头企业对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以昌源、成达等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主要对四平市肉鸡产业生产组织特征进行了讨论,从肉鸡产业的生产组织特征、营销模式、技术支持模式三方面展开讨论。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全文进行梳理得出结论与建议。笔者认为四平市肉鸡养殖产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当地的具体环境和情况,发展具有当地独特特色的肉鸡养殖产业,只有立足于当地的实际生产环境,在融合从别处借鉴的优良经验,同时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样才能促进四平市肉鸡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所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坚持肉鸡养殖的规模化和标准化。充分利用政府的大力支持,把肉鸡养殖产业发展成国内畜牧业中的龙头产业,并做好带头作用。肉鸡养殖还要摆脱传统的模式,要与市场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先进的鸡肉加工产业,开发出种类丰富多样的肉鸡产品,开拓肉鸡的销售道路。把肉鸡养殖产业和市场结合起来,让生产出来的肉鸡能够被销售出去,从而获取可观的利润。当然我们肉鸡养殖产业的繁荣也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力量,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肉鸡养殖才会井然有序,不断发展;只有采取先进的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才能够摆脱疫病的影响,许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连京华,孙凯,宋敏训,殷若新,李惠敏,刘玉山[5](2013)在《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化养殖是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标志,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精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的现代家禽养殖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有机结合,系统性地进行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化服务模式的研建和示范应用,实现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管理现代家禽生产,对提升家禽生产者生产决策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广意义。

赵玉芳[6](2013)在《Lb-FABP和L-FABP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及其配基结合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属于脂质结合蛋白的超家族成员,其分子量较小并对脂肪酸具有高度亲和力,对脂类代谢具有极为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和F2资源群体为实验材料,采用测序、飞行质谱法等方法检测鸡肝脏基础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b-FABP)和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高、低脂系第十四世代两系间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同时,对Lb-FABP和L-FABP的配基结合属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测序,在Lb-FABP基因上共检测到了4个SNP位点,其中5’调控区3个、内含子1中1个,3’调控区和编码区没有发现SNP。在L-FABP中共检测到了17个SNP位点,其中5’调控区16个、编码区1个,3’调控区和内含子没有发现SNP。利用网上提供的SNP信息(www.genome.ucsc.edu)及多态性检测结果,共选择Lb-FABP基因的5个SNP(SNP1-SNP5)和L-FABP基因的15个SNP(SNP6-SNP20)在肉鸡高、低脂系和F2资源群体中进行个体基因型分析。(2)在高低脂系第十四世代群体中,Lb-FABP基因的SNP1对3,5周龄的体重有显着影响(P<0.05),SNP2对3,5周龄的体重和腹脂率有显着影响(P<0.05), SNP3对3周龄的体重,腹脂重和腹脂率有显着影响(P<0.05);L-FABP基因的SNP7,SNP8,SNP19,SNP20位点对鸡的睾丸重和睾丸比率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3)在F2群体中,Lb-FABP基因的SNP1变异位点对鸡的出生重,6,9,10,11周龄的体重,屠体重,腺胃重和腺胃比率有显着影响(P<0.05), SNP2对鸡的出生重,6,9,10,11,12周龄的体重,屠体重,腺胃重和腺胃比率有显着影响(P<0.05),SNP3对3,6,7,8,9,10,11,12周龄的体重有显着影响(P<0.05);L-FABP基因的SNP15位点对鸡的7,8,9,10,11,12周龄的体重有显着或极显着的影响(P<0.01,P<0.05)。(4)在高低脂系第十四世代群体中,Lb-FABP基因3个SNPs构成的二倍体基因型(GCC/GCC,GCC/GCT,GCC/TTC,GCT/GCT,GCT/TTC)对3,5周龄的体重有显着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并无显着的影响(P>0.05)。在F2群体中,Lb-FABP基因3个SNPs构成的二倍体基因型(GCC/GCC,GCC/GCT,GCC/TTC,GCT/GCT,GCT/TTC,TTC/TTC)对6,7,9,10,11,12周龄的体重有显着影响(P<0.05),对其它性状无显着影响(P>0.05)。(5)鸡的Lb-FABP和L-FABP蛋白分别与1,8-ANS探针结合,分析结果显示Lb-FABP蛋白的表观解离常数Kd=4.71,L-FABP蛋白的表观解离常数Kd=1.95,L-FABP的配基结合能力高于Lb-FABP蛋白。(6)Lb-FABP和L-FABP蛋白分别棕榈酸、花生四烯酸、油酸、胆汁酸和维甲酸结合能力分析结果显示,鸡Lb-FABP蛋白结合维甲酸的能力最强(Ki=0.30),而L-FABP蛋白结合油酸的能力最强(Ki=1.56)。

陈琼[7](2013)在《中国肉鸡生产的成本收益与效率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肉鸡产业经过三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畜牧业中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肉鸡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疫病频发,复杂程度和控制难度加大;养殖成本高涨;药残超标或含违禁药物导致鸡肉出口常被拒之门外等等。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鸡肉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大量质优价廉的鸡肉产品涌入国内市场,贸易逆差越来越大。因此,在肉鸡产业内外部环境不利情况下,我国肉鸡业能否适应新形势,保护国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降低肉鸡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乃成为现阶段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肉鸡业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三十年来我国肉鸡生产的总体概况,对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模的肉鸡生产成本收益进行了系统分析;应用生产成本理论构建地区间成本差异模型,对造成不同省份、不同区域间肉鸡生产成本差异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成本最小化的理论假设,建立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函数对肉鸡生产的成本效率进行了估计,比较分析了各省份和各区域间肉鸡成本效率变化趋势及差异,并对成本非效率影响因素作了分析。论文还建立利润函数,分析了当市场价格和生产环境变化情况下,对肉鸡生产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我国肉鸡产业总体发展迅速,但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我国肉鸡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具体表现在:首先,我国肉鸡存栏数和出栏数增长迅速,肉鸡生产持续增长且占肉类的比重不断提高,人均鸡肉占有量也有了显着的提高。其次,我国肉鸡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中大型规模的肉鸡饲养已成为我国肉鸡规模饲养的主要模式。此外,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也很大,区域化的布局日趋形成,我国肉鸡生产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已成趋势,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但潜力很大。2.我国肉鸡养殖成本中饲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不同养殖规模成本效益差别较大。首先,从成本项目及构成来看,大中小规模肉鸡饲养的总成本均呈上升趋势且年均增速较快,其中大规模户生产的总成本最高,中规模户最低,且大规模户雏鸡费用和饲料成本均高于中规模户和小规模户。其次,在肉鸡养殖成本构成中,精饲料费、鸡雏进价、用工作价、医疗防疫费占总成本的比重在90%以上,其中,精饲料费用比重最大,占到70%以上。此外,肉鸡生产收益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并不稳定,净利润波动较大。3.我国地区间肉鸡生产成本差异显着,其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差异。我国肉鸡生产的成本与收益存在很强的地区差异性,深入分析引起我国肉鸡生产成本地区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综合反映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料肉比”的差异是导致肉鸡生产成本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对肉鸡生产成本的影响系数达到0.6272;第二,肉鸡生产的用工费用差异对生产成本影响的弹性为-0.0919,根据效率工资理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也会提高劳动效率,进而促进养殖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第三,肉鸡饲料费用差异对肉鸡单位生产成本的影响十分显着,雏鸡费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小于饲料费用。4.我国肉鸡生产的平均成本效率处于中等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我国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率进行估计的结果发现:我国肉鸡生产的成本效率整体不高,各省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非效率情况;全国肉鸡生产的平均成本效率变动总体较为平稳,波动幅度不大;我国肉鸡生产较高成本效率组省份比重很低,大部分省份都分布在中等效率组;中部地区肉鸡生产的成本效率最高,且各地区成本效率都呈较为平稳的变动趋势,东部地区各省份成本效率差别较大,呈现出东部地区中的北方省份肉鸡成本效率要普遍高于南方地区的特征,西部地区各省份肉鸡生产的成本效率都不高,且成本效率差别较大。成本非效率中,料肉比是导致成本非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成本非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变量;疫病因素不仅增加了养殖过程中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肉鸡养殖的风险,从而降低了成本效率;不同区域成本效率差异明显。5.我国肉鸡短期供给滞后,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供给弹性。在短期内,肉鸡短期供给弹性较小;从投入要素来看,精饲料价格对肉鸡生产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劳动力价格和雏鸡价格。在短期内,产出价格的上升将会增加对可变投入要素的使用,除了饲料价格上涨因素外,肉鸡价格和其他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肉鸡生产供应大的波动。在长期内,肉鸡长期供给弹性大于短期弹性,说明养殖户在长期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其生产行为。其次,肉鸡生产供给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反应在长期更为敏感,尤其是精饲料价格。此外,劳动力价格和准固定资本的价格对肉鸡生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1.大力推进肉鸡饲养的规模化和标准化;2.加强现代畜牧科技在肉鸡生产中的运用,降低肉鸡生产成本;3.提升肉鸡养殖企业成本控制能力,降低成本非效率;4.加大疫病防控和药残监控力度,降低疫病风险造成的损失;5.努力降低排放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赵景鹏,宋志刚,焦洪超,林海[8](2011)在《我国白羽肉鸡饲养现状与展望》文中认为白羽肉鸡业是我国畜牧业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白羽肉鸡近30年来的饲养与生产细节,并对我国主要的肉鸡出口备案饲养场与合同饲养场的养殖模式、动物福利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期让读者看到中国白羽肉鸡业发展的侧影,从而认清形势,找到不足,提升我国白羽肉鸡业的竞争力。

刘春芳,王济民[9](2011)在《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回顾了自1961年(有FAO统计数据)以来的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现阶段肉鸡生产的主要特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初步判断和展望。

李丽娟[10](2011)在《牛磺酸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无鱼粉饲粮在添加不同水平牛磺酸时对AA肉仔鸡育雏期(121天)的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激素代谢及三大营养物质指标(糖、蛋白、脂类)的影响,确定牛磺酸在AA肉仔鸡育雏阶段的最适添加量和时间。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1日龄平均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各处理组饲粮中分别添加牛磺酸0、0.05%、0.1%、0.15%、0.2%),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间每周称一次鸡重和回称余料,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试验至5日龄和21日龄时分别从每处理组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鸡6只,于清晨空腹采血并进行屠宰,摘取肝、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器官。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牛磺酸水平影响肉仔鸡日增重及料重比,在15日龄添加牛磺酸0.1%和0.15%,621日龄添加牛磺酸0.1%时效果较好。随着牛磺酸添加水平的提高,日增重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料重比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说明过高或过低的牛磺酸水平均不能使肉仔鸡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饲粮中牛磺酸水平对血清和肝脏中GSH-Px、SOD、T-AOC和MDA浓度都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牛磺酸水平的提高GSH-Px、SOD、T-AOC均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有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其中5日龄时以添加0.1%和0.15%牛磺酸组效果较好,21日龄时以添加0.1%牛磺酸组效果最佳。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牛磺酸水平的升高,对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白介素-2(IL-2)都有显着影响(P<0.05),在15日龄牛磺酸水平在0.1%和0.15%时浓度较高,在621日龄时牛磺酸水平在0.10%时达到最大。其中5日龄时0.1%和0.15%组胸腺指数较高,但各组差异不显着,脾脏和法氏囊指数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0.1%水平的胸腺和脾脏指数达到显着水平(P<0.05),法氏囊指数各组无显着差异,但0.1%组最高。血清中激素指标结果表明,在5日龄和21日龄,随着牛磺酸水平的升高,T3、T4、GH、IL-2都有上升的趋势,而Cort有降低的趋势。其中5日龄时0.1%和0.15%牛磺酸处理组血清中T3、T4、GH、IL-2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Cort浓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添加牛磺酸水平为0.1%时血清中T3、IL-2、GH的浓度均显着升高(P<0.05),而Cort、T4浓度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三大营养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可不同程度的降低机体血糖(GLU)、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浓度,提高血清蛋白含量。其中5日龄时添加0.15%牛磺酸显着降低了GLU浓度,升高了HDL浓度(P<0.05),添加0.1%和0.15%牛磺酸TG和TC显着降低(P<0.05),血清中TP、ALB的浓度显着升高,BUN显着性降低(P<0.05);21日龄时,添加0.10%牛磺酸GLU、TG、TC显着降低,TP浓度显着升高(P<0.05)。结合同期生产性能、机体抗氧化和免疫机能、激素代谢及三大营养物质结果变化趋势分析可知,肉仔鸡育雏期饲粮中添加牛磺酸是必要的,且15日龄添加牛磺酸0.10.15%,621日龄添加牛磺酸0.1%为最佳。

二、现代肉鸡业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肉鸡业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因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1 鸡舍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
    1.1 鸡舍温度对肉鸡的影响
    1.2 鸡舍温度的调控
2 鸡舍光照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
    2.1 鸡舍光照对肉鸡的影响
    2.2 鸡舍光照的调控
3 鸡舍通风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
    3.1 鸡舍通风对肉鸡的影响
    3.2 鸡舍的通风调控
4 鸡舍湿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
    4.1 鸡舍湿度对肉鸡的影响
    4.2 鸡舍湿度的调控

(2)优质鸡腹脂率选种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肉鸡腹脂率选择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同胞屠宰法直接选种
        1.2.2 腹脂率的间接选种法
        1.2.3 分子标记法
    1.3 候选基因的选择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群体
    2.2 饲养管理
    2.3 主要试剂来源及配制
        2.3.1 主要试剂来源
        2.3.2 主要试剂的配制
    2.4 主要仪器设备
    2.5 实验方法
        2.5.1 天露黄鸡N409指标测定试验方案
        2.5.2 N301第17世代试验鸡群实验方案
        2.5.3 血样DNA抽提
        2.5.4 引物设计合成
        2.5.5 DNA混池组建以及SNP位点筛选
        2.5.6 试验群体SNP位点的分型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6.1 遗传参数的计算
        2.6.2 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和哈代温伯格检验
        2.6.3 SNP位点与腹脂重以及其他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尺性状与脂肪沉积量的相关分析
        3.1.1 N40909世代公鸡试验群体各体尺性状与脂肪沉积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3.1.2 N40909世代母鸡试验群体各体尺性与脂肪沉积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3.2 母鸡腹脂活体触摸评分法的试验结果
    3.3 同胞屠宰选种法的试验结果
    3.4 VLDL浓度与脂肪沉积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3.5 ACSL1基因多态性与腹脂率(重)及其他性状的关联分析
        3.5.1 N40909世代母鸡试验群体基因组抽提结果
        3.5.2 ACSL1基因SNPS位点的筛选
        3.5.3 ACSL1基因各位点的哈代温伯格平衡检验
        3.5.4 ACSL1基因SNPS位点与各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体尺性状用于腹脂率的选种
    4.2 腹脂量活体触摸评分法
    4.3 同胞屠宰法用于腹脂率选种的可行性
    4.4 血浆中VLDL浓度用于优质鸡腹脂率选种的可行性
    4.5 分子遗传标记用于优质鸡腹脂率选种的可行性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冰鲜鸡肉腐败优势菌群及其化学抑菌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引言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鸡肉产业发展概况及相关问题
        1.1 鸡肉产业发展历程情况
        1.2 我国鸡肉产业存在的问题
    2 冰鲜鸡肉腐败变质因素及微生物来源和种类
        2.1 冰鲜鸡肉腐败变质因素
        2.2 腐败微生物来源
        2.2.1 内源性污染
        2.2.2 外源性污染
        2.3 腐败微生物种类
        2.3.1 病原微生物
        2.3.2 腐败微生物
    3 鸡肉保鲜的研究进展
        3.1 物理抑菌保鲜法
        3.1.1 低温冷藏保鲜
        3.1.2 低水分活性保鲜
        3.1.3 加热处理保鲜
        3.1.4 辐照保鲜
        3.2 化学抑菌保鲜法
        3.2.1 乳酸
        3.2.2 醋酸
        3.2.3 其他化学抑菌剂
        3.3 生物抑菌保鲜法
        3.3.1 壳聚糖
        3.3.2 乳酸链球菌素
        3.3.3 茶多酚
    4 本实验的意义
第一章 冰鲜鸡肉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菌落总数的测定
        1.3.1.1 鸡肉样品的稀释
        1.3.1.2 培养
        1.3.1.3 菌落计数
        1.3.2 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值)测定
        1.3.2.1 鸡肉样品的前处理
        1.3.2.2 蒸馏滴定
        1.3.3 PH 值的测定
        1.3.4 感官指标的评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总数分析
        2.1.1 判定标准
        2.1.2 结果分析
        2.2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分析
        2.2.1 判定标准
        2.2.2 结果分析
        2.3 PH值的分析
        2.3.1 判定标准
        2.3.2 结果分析
        2.4 感官指标的变化
        2.4.1 判定标准
        2.4.2 结果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冰鲜鸡肉腐败变质优势菌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菌落的分离与纯化
        1.3.2 染色镜检
        1.3.3 提取细菌DNA方法
        1.3.4 PCR扩增
        1.3.5 琼脂糖凝胶电泳
        1.3.6 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样地点腐败菌分析
        2.2 优势腐败菌的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冰鲜鸡肉贮藏过程中菌相变化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微生物优势菌
        1.3.2 优势菌选择性培养基
    2 结果与分析
        2.1 微生物培养数据
        2.2 微生物生长过程曲线变化
    3 讨论
    4.结论
第四章 化学抑菌剂抑菌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实验方法
        1.3.2 测定指标
        1.3.2.1 菌落总数测定
        1.3.2.2 TVB‐N测定
        1.3.2.3 抑菌圈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落总数情况分析
        2.2 TVB‐N值情况分析
        2.3 抑菌圈情况分析
        2.4 数据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2 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问题
第三章 政府力量对四平市肉鸡发展的政策支持
    3.1 政府的政策对肉鸡产业的发展的作用
    3.2 政府政策对肉鸡养殖产业的引导作用
    3.3 政府的服务和协调作用
第四章 龙头企业在肉鸡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1 四平市肉鸡龙头企业情况概述
    4.2 四平市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四平市肉鸡产业模式
    5.1 肉鸡产业的生产组织模式
    5.2 肉鸡产业的营销组织模式
    5.3 肉鸡产业的利益分配模式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特点
    1.1 综合性
    1.2 时效性
    1.3 准确性
    1.4 便捷易懂性
    1.5 互动性
    1.6 服务性
2 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组成
    2.1 门户网站
        2.1.1 信息采集与加工
        2.1.2 信息分类发布
        2.1.3 信息及时更新
        2.1.4 后台数据库的建立
        2.1.5 构架图
    2.2 专家服务队伍
    2.3 基层信息服务站
    2.4 养殖示范基地
3 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
    3.1 发布和传播信息
    3.2 关键词搜索
    3.3 传授养殖技术
    3.4 家禽生产专家辅助决策
    3.5 禽病远程视频诊断
    3.6 远程专家视频授课培训
    3.7 禽舍环境远程监控
4 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展望
    4.1 制定山东省家禽业信息采集与分类标准
    4.2 开发手机服务功能
    4.3 普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服务终端
    4.4 研建家禽企业现代化管理与动态监测系统

(6)Lb-FABP和L-FABP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及其配基结合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FABPs 家族概述
        1.2.2 L-FABP 基因研究进展
        1.2.3 Lb-FABP 基因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案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动物
        2.1.2 性状测定
        2.1.3 菌株和载体
        2.1.4 药物和酶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分子生物学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缓冲液与常用试剂的配制
        2.2.2 血样采集及 DNA 提取
        2.2.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4 统计模型建立
        2.2.5 目的蛋白纯化
        2.2.6 配基结合特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鸡 Lb-FABP 和 L-FABP 基因的 SNPs 的发现及命名
        3.1.1 鸡 Lb-FABP 基因的 SNPs 的发现及命名
        3.1.2 鸡 L-FABP 基因的 SNPs 的发现及命名
    3.2 Lb-FABP 和 L-FABP 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3.3 Lb-FABP 和 L-FABP 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程度(LD)分析
        3.3.1 Lb-FABP 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程度(LD)分析
        3.3.2 L-FABP 基因的连锁不平衡程度(LD)分析
    3.4 Lb-FABP 和 L-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3.4.1 Lb-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3.4.2 Lb-FABP 基因二倍体基因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3.4.3 L-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3.5 鸡 Lb-FABP 和 L-FABP 配基结合属性研究
        3.5.1 GST/Lb-FABP 和 GST/L-FABP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3.5.2 1,8-ANS 结合分析
        3.5.3 配基置换分析
4 讨论
    4.1 鸡 Lb-FABP 和 L-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4.1.1 鸡 Lb-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4.1.2 鸡 L-FABP 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4.2 鸡 Lb-FABP 和 L-FABP 蛋白配基结合特性研究
        4.2.1 鸡的 Lb-FABP 和 L-FABP 融合蛋白的制备
        4.2.2 鸡的 Lb-FABP 和 L-FABP 与 1,8-ANS 结合分析
        4.2.3 鸡的 Lb-FABP 和 L-FABP 配基置换分析
5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肉鸡生产的成本收益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2.3 文献综述评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几点说明
        1.4.1 概念界定
        1.4.2 资料和数据来源说明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肉鸡业生产发展概况
    2.1 我国肉鸡产业的地位
        2.1.1 我国肉鸡业在世界肉类生产中的地位
        2.1.2 我国肉鸡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2.1.3 我国肉鸡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
    2.2 我国肉鸡生产情况
        2.2.1 肉鸡的存出栏变化情况
        2.2.2 肉鸡产品产量变化情况
        2.2.3 肉鸡规模化发展情况
        2.2.4 肉鸡生产的区域分布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肉鸡生产的成本效益变动情况
    3.1 肉鸡生产成本概念及分类
        3.1.1 肉鸡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3.1.2 肉鸡成本项目和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3.1.3 指标与数据的几点说明
    3.2 全国肉鸡生产的成本分析
        3.2.1 全国肉鸡生产总成本变动趋势
        3.2.2 全国肉鸡主要成本项目构成变动趋势
        3.2.3 全国肉鸡主要成本项目所占比重变动趋势
    3.3 不同规模肉鸡养殖的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3.3.1 肉鸡生产总成本变动趋势
        3.3.2 肉鸡生产成本变动趋势
        3.3.3 肉鸡主要成本项目构成变动趋势
        3.3.4 肉鸡主要成本项目所占比重变动趋势
        3.3.5 肉鸡养殖效益变动趋势
    3.4 肉鸡养殖投入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3.4.1 劳动生产率分析
        3.4.2 资本生产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肉鸡生产成本差异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4.1 肉鸡成本收益的国内区域间比较
        4.1.1 肉鸡成本收益主产省间的比较分析
        4.1.2 肉鸡成本收益区域间的比较分析
    4.2 中美肉鸡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4.3 肉鸡生产成本差异及其原因的实证分析
        4.3.1 成本差异分析的理论框架
        4.3.2 成本差异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4 结论和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肉鸡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5.1 理论背景与模型介绍
        5.1.1 西方经济学效率理论
        5.1.2 成本效率的含义
        5.1.3 生产边界与成本边界
        5.1.4 随机前沿面成本的理论模型
    5.2 模型设定及变量的选择
        5.2.1 随机前沿成本模型的建立
        5.2.2 样本选取和变量设定
    5.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模型的估计结果
        5.3.2 成本效率值及其变化分析
        5.3.3 成本非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肉鸡生产的供给反应分析
    6.1 肉鸡价格和投入品价格变化
        6.1.1 鸡肉价格与活鸡价格的变化
        6.1.2 肉雏鸡价格的变化
        6.1.3 饲料价格的变化
        6.1.4 鸡粮比价的变化
        6.1.5 各种价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6.2 供给反应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6.2.1 基于对偶理论的供给反应理论方法
        6.2.2 实证模型的设定
        6.2.3 变量和数据来源说明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的估计结果
        6.3.2 短期供给和引致需求弹性
        6.3.3 长期供给和引致需求弹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
2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特点
    2.1 肉鸡产业发展迅速, 生产与消费同步增加
    2.2 主产区生产稳定增加, 非主产区快速发展
    2.3 肉鸡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迅速, 肉鸡产业体系
3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3.1 消费需求继续快速增加[1]
    3.2 鸡肉产量稳步增加[1]
    3.3 养殖利润缩小
    3.4 国际贸易逆差仍然扩大[1]
    3.5 经营一体化

(10)牛磺酸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牛磺酸的概述
        1.1.1 牛磺酸的来源与代谢
    1.2 牛磺酸的生物学功能
        1.2.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2.2 对Ca~(2+)的调节作用
        1.2.3 对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1.2.4 对繁殖性能的作用
        1.2.5 牛磺酸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1.2.6 牛磺酸对抗氧化的作用
    1.3 牛磺酸的制备方法
        1.3.1 生物中提取
        1.3.2 发酵法
        1.3.3 化学合成法
    1.4 牛磺酸的需求与市场
    1.5 牛磺酸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6 课题选题依据与目的
        1.6.1 选题依据
        1.6.2 试验目的
    1.7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饲养试验
        2.2.2 采血试验
        2.2.3 屠宰试验
    2.3 数据的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饲养试验结果
        3.1.1 对日增重的影响
        3.1.2 对采食量的影响
        3.1.3 对饲料料重比的影响
    3.2 采血试验结果
        3.2.1 对血清和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2.2 对血清中免疫指标和激素的影响
        3.2.3 对血清中脂类指标的影响
        3.2.4 对血清中蛋白代谢的影响
    3.3 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2.2 对免疫性能的影响
        4.2.3 对机体激素代谢的影响
        4.2.4 对机体糖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4.2.5 对蛋白代谢的影响
    4.3 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6.1 研究的创新点
    6.2 尚待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现代肉鸡业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因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调控[J]. 黄炎坤,王建军,孟啸天,王鑫磊,郑远东,刘坤,韩占兵,LI Zhao. 现代牧业, 2018(02)
  • [2]优质鸡腹脂率选种方法的研究[D]. 郎倩倩.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冰鲜鸡肉腐败优势菌群及其化学抑菌剂的研究[D]. 黄小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7(06)
  • [4]四平市肉鸡产业发展的研究[D]. 李想.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5]山东省家禽产业信息服务系统的研建[J]. 连京华,孙凯,宋敏训,殷若新,李惠敏,刘玉山.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7)
  • [6]Lb-FABP和L-FABP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及其配基结合属性研究[D]. 赵玉芳.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
  • [7]中国肉鸡生产的成本收益与效率研究[D]. 陈琼.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2)
  • [8]我国白羽肉鸡饲养现状与展望[J]. 赵景鹏,宋志刚,焦洪超,林海. 中国家禽, 2011(21)
  • [9]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J]. 刘春芳,王济民. 农业展望, 2011(08)
  • [10]牛磺酸对AA肉仔鸡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D]. 李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现代肉鸡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