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如何优化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林旭媛

摘要:问题情境就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设情景,制造氛围,以引出问题,激发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的意向和欲望。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情境;优化

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08(2011)01-062-02

当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历史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与判断。教师因势利导利用问题情境把大量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探索中去,推动学生思维,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真实而复杂”的历史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1.材料铺设法

本法利用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视频资料、漫画等给学生展示某些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场面,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处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中边观察边思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感知、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引发问题意识。例如在讲授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时,投影了《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的历史照片,并介绍:“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点。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学生看后也大笑,课堂中的气氛顿时一片轻松。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我们通过这张照片把历史镜头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再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中,可播放电影《甲午风云》中这样几个镜头:邓世昌等北洋水师官兵奋勇抗敌,壮烈殉国;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避战自保;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寿典,大肆铺张;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当学生沉浸在对甲午海战的悲愤情感之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号称“远东第一水师”的北洋水师竟在短时间里会全军覆灭呢?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李鸿章退缩避战,慈禧太后铺张浪费的镜头,得出结论: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角色扮演法

本法将现实与历史、学生和历史人物移位联想,使学生站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之下,以历史人物的身份来体验历史,认识历史,思考问题。角色互换,用“假如你是(在)……”让学生“置身事内”。如在讲授必修二《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在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下,你才可以远航?”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如必修二《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中,教师为了说明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分权和制衡的关系,可以模拟历史情境:1803年,美国总统是杰斐逊,大法官是约翰•马歇尔。在一次普通的国会会议上一个经常争论的话题再次被几位议员提起并形成议案:各州众议员名额分配时黑人应以五分之四予以确定。依照程序,将怎么处理?教师确定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总统、大法官、议员进行模拟讨论处理方案。

3.故事创设法

挖掘教材中趣味点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时,设计了《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的故事,并在故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三十岁。今天他要到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虽然这个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问:公民大会既然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为什么他还是很愿意去?)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会场象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人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问:为什么外邦人不许入内?)今天的议题: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财务审核。(提问:这一做法的作用是什么?)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防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人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提问:这是个什么法?以上故事说明了什么?)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帕帕迪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兴奋得要跳起来,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言论法庭,这个法庭共501人。(问:雅典公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决定能否参政的?)这次审判的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本听不懂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投票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苏格拉底拒不认罪。结果,第二次表决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问:处死苏格拉底说明了什么?)通过以上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概况。

4.讨论辩论法

历史课堂中有时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留给学生尝试、讨论、发现和充分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可以针对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辩论,从中构建知识,发展创新意识。如必修二《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一课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人说它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有人说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有人认为它是殖民掠夺之路,以及人类思想震撼之路。你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另外,在讲述必修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教师可以提供下列几乎相反的观点,故意制造矛盾,激发学生思考。

观点一: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以后,全世界包括苏联和东欧国家掀起了一股以批判“斯大林主义”为旗号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1989年苏联解体后,有学者提出“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根源”,要求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

观点二:2004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前夕,一项调查表明只有31%的俄罗斯人认为斯大林“残酷”,“是造成数百万人丧命的罪人”;20%的受调查者认为斯大林是一位“英明的领袖”,使苏联走向繁荣昌盛;有16%的人认为,“我们的人民少不了斯大林这样的领袖,迟早将出现一位斯大林式的人物,建立起秩序”。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到底如何看待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呢?让学生在上述完全相反的观点中确定自己的立场,并展开辩论。教师最后总结归纳:“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革命向和平与发展逐渐过渡时,斯大林模式与生俱来的弊端便日趋显现出来。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5.学科联结法

中学任何学科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任何学科都与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教师要粗通其他学科的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尽力找到历史与其他等学科的聚焦点,与之联结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学习必修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片段,并打出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设问:歌曲中的老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为什么说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就从这首歌曲来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期这一问题的讨论教学。

又如在必修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中,引用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设问:从这些诗中,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造成古代农民这种生活境况的原因。

合适的问题情境,能改进历史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成为可能,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面对问题情境,要亲历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他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也可以展示学生发展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还可能会面临挫折和失败,造成结果表面上一无所获的局面,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才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深层次目的。

作者简介:

林旭媛(1966-)女,齐齐哈尔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标签:;  ;  ;  

如何优化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