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菲利普罗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菲利普,美国,牧歌,普罗,污秽,拉德,人性。
菲利普罗思论文文献综述
康慨[1](2018)在《从五十年前震耳欲聋的怨诉,到临终时刻大批出现的女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大作家菲利普·罗思(Philip Roth,1933-2018)因为充血性心力衰竭,5月22日在纽约曼哈顿去世,享年85岁。过去十几年来,罗思每次出书或有事发生,中华读书报几乎均有报道。因此我们不再重述他的生平,而只借叁双慧眼,回看其人其作(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8-05-30)
云也退[2](2018)在《菲利普·罗思:美国梦的镜宫》一文中研究指出到小说家菲利普·罗思的时代,本杰明·富兰克林已经走出去好远了。生活在18世纪的富兰克林是美国梦的缔造者,勤俭、谦逊、奋斗乃至关心公益,是这个梦的坐标。但到了菲茨杰拉德的时代,美国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破灭,勤俭之类成了挂起来的高标,实际上代言的是膨胀的野心、(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8-05-25)
李烨[3](2013)在《从菲利普·罗思的《遗产》看犹太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产》是菲利普·罗思在1992年出版的一部纪实作品。该书主要描写了作者目睹自己86岁的父亲被查出脑部患有肿瘤以及在患病期间所受的痛苦。在艰难的抉择前,作者最终还是遵从了父亲的愿望,放弃了危险性极大的手术治疗,陪伴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从作品的叙述中我们又可以了解到除父子情之外的大量的犹太文化。(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3年22期)
蔡晓蕙[4](2012)在《犹太情愫——菲利普·罗思小说创作的精神之母》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思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取悦性故事,而且是融犹太人身份认同与美国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文学精品。他在1986年以后发表的作品更是备受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创作主题发生了转变,它融入了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美国历史、当代美国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及梦幻的破灭、种族身份、以色列问题、性别问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屠杀迫害历史等。这些创作主题不仅颇含思(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2年12期)
欧元春[5](2011)在《身份流放的悲剧——从《人性的污点》看菲利普·罗思的身份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性的污点》作为菲利普.罗思的后美国叁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为追求其美国梦而将自己的黑人身份逾越为白种犹太人,最后却为社会所流放,陷入了身份悖论中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罗思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采用多个意象,甚至模仿了古希腊悲剧的结构,表现了身份逾越的悲剧。而隐藏于全文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圣经为原型的流放模式,罗思将"流放"贯穿到主人公科尔曼的族裔身份、社会身份以及心灵深处,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的身份观:身份逾越不可能带来美国梦的实现,注定是个悲剧。本文笔者从流放传统入手,结合罗思的创作特点与其历史语境,分析文本,看罗思贯穿在文本中的身份观。(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3期)
管建明[6](2009)在《对立生活版本的并置与犹太文化身份的探寻——评菲利普·罗思的小说《反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思198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反生活》因其荒诞不经的故事内容和颇具后现代风格的叙事技巧而被评论界视为罗思最为"晦涩难懂的实验性小说"。本文认为在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文本表象背后,小说展现的是作家对于犹太文化身份的思考。作家第一次将这一问题的探讨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并通过并置对立生活的不同版本来表现当代犹太人寻求文化身份的多重维度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09年04期)
菲利普·罗思,杨向荣[7](2008)在《菲利普·罗思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拜会菲利普·罗思是在我出版了为梅休恩当代作家丛书撰写的那本关于他的作品的小书之后,他读完拙作后又惠赐手书。我们首次晤面之后,他给我寄来《解剖课》的第四稿,我们后来还就这部小说交流了看法。罗思喜欢在长篇小说创作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多听取从一些他感兴趣的读者那里反馈回来的批评意见和反响。《解剖课》刚一完稿,我们就安排了这次《巴黎评论》的访谈。(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期刊2008年12期)
林莉[8](2008)在《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文学研究应该纳入历史文化语境进行考察。新历史主义也是一种重新解读历史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历史诗学。它以“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作为其批评实践的主要立足点。“历史的文本性”指人们只有通过源自选择性保护和涂抹的文本才能接近一个物质性的历史存在。而当文本转化为档案时,它们自身也充当后人的阐释媒介。历史在文本中留下自己的镜像,而历史事实只有通过经过权力挑选和抹除而保存下来的文本才能得到表述。“文本的历史性”指的是所有的书写和阅读形式,包括文学文本,非文学文本乃至社会大文本的历史具体性与物质性。文本并非是一个超历史的审美客体,而是特定时代的历史、阶级、权力以及文化语境的产物。文本解读只有在纳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时才能显现其真正意义。文本是彰显历史意义的存在体,甚至就是构成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本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事件。文本与历史一样都具有诗性的深层结构,都充满想象性与虚构性(汪民安403)。新历史主义独特的文化策略和广阔的理论视野为解读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深刻主题、内容、复杂的艺术创作手法提供了恰当的批评手段。菲利普·罗思(1933—)是当代美国多产作家,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多重主题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1959年罗思出版他的成名作品《再见吧,哥伦布》。这部小说在帮助他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同时,也让他遭到来自美国犹太社区的批评。自此,罗思成为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小说家。现在罗思已经出版小说二十九部,两部回忆录,数篇短篇小说和两本文学批评集。他的小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美国批评家协会小说奖等几乎所有美国小说类重要文学奖项。他在1986年以后发表的作品备受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创作主题发生了转向,融入了包括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美国历史、当代美国人对美国梦的追寻和梦的破灭、种族身份、以色列问题、性别问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历史等颇有思考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大大开拓了文学叙事的疆界,并借用后现代派小说家独具特色的叙述手法表达人的自我反思和心灵叩问,旨在探询人类心灵共性问题。这使许多评论家意识到罗思的小说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取悦性故事,而是融犹太人身份认同与美国历史文化于一体,正是两者的紧密结合赋予罗思的创作以独特的深层意蕴。历史解读和后现代文学话语涵盖了罗思所有后期小说,例如,《生活逆流》(1986),《欺骗:一部小说》(1990),《遗产》(1991),《夏洛克在行动:一个自白》(1993),《萨巴斯剧院》(1995),《美国牧歌》(1997),《我嫁给了一个共产党》(1998),《人性的污点》(2000),《垂死的动物》(2001),《反美阴谋:一部小说》(2004),《每个人》(2006),和《鬼隐去》(2007)。这些小说都是以广阔的美国历史和犹太历史为其故事发生的背景,小说展现了深邃的主题和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对于人性的潜在影响的深刻并独到见解。罗思进行小说创作已经有五十年之久。在漫长而且成功的文学生涯中,他所创作小说主题丰富多彩。然而,这其中也不乏连续性。例如,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今的美国历史再现以及美国普通人所受到的历史的影响,一直是他小说中反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罗思近20年创作的、被评论界普遍认为最出色的六部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罗思后期小说中的历史解读和自我再现,尤其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犹太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历史事件在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和生活中所反映出的当代社会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作者所运用的后现代文学话语。本论文试图全面考察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创作特点,力图勾勒出罗思的真实面目及其艺术创作手法背后所潜隐的创作理念、文化信息和人文价值观。整个讨论紧紧围绕罗思作品对历史的再现和自我追寻的主题,从侧面审视当代美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进而窥视美国社会性质,以及一个时代的种族、性别、文化等发展脉络。身份建构是罗思笔下主要人物必须面对的困惑,他们大都没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内蕴自我分裂或自相矛盾。一个人的自我生成是个复杂过程,会同时拥有多种自我,并在社会中产生差异。罗思小说中的角色大都表现这类差异,即复杂的性格和人格多面性,具体体现在他们的身份建构上。即使同一个人物也出现多种身份。当代美国所呈现的复杂而令人迷惑的世态使美国犹太人失去了心智和情感满足的源泉,他们的自我追寻充满了失落。他们尝试放弃自己原有的种族身份,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去与所在国家的主流社会融合,结果却迷失了自我。罗思试图再现美国当代多元文化社会中这些挣扎在文化背景所要求的完美自我和个体本身永远无法满足的自我之间的彷徨。他以独特的方式解释和描述着这些不知不觉成为历史的玩物的当代人,刻画出他们在这个复杂社会中说表现出来的多重的自我。小说中的人物同时忍受着欲望和死亡的折磨。面对着这样的生存困境,一些人堕入悲伤,躲避现实,逃离所工作和的城市,躲藏在自己为自己设计的虚伪的身份中。《生活逆流》中的亨利即属于这样的人物。另外,一些人努力地追寻着美国梦,不惜放弃自己的真实民族身份,戴上可以防止被主流社会伤害和被他人窥见其内心秘密的面具,从此生活在虚假之中。《美国牧歌》中的西摩·莱弗和《人性污点》中的柯曼·斯尔科就是属于这样的悲剧人物。《萨巴斯剧院》中的萨巴斯和《垂死动物》中的凯帕斯沉醉在对性欲无限的追求中,以此逃避不堪的现实和对历史所带给他们的悲剧以及死亡的无所不在的威胁。在刻画小说中人物身份困境的同时,罗思也是美国社会和政治画面的敏锐观察者。他的巨大成就在于他能够深入美国本土意识的核心处,揭示出美国社会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例如,社会与个体,男人与女人,人们对于稳定生活的需要和想要不断冒险的欲望冲动,美国梦的神话和美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善于通过个体的刻画达到对整个社会团体生存状况的白描,详细列举出二十世纪美国人心理和社会生活的独有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人类共有的生活状况相联系。他生动描述了一个内在冲动和外界历史、社会的限制力量不断斗争的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他同时刻画了当代美国人美国梦的追求和梦最终的破灭。罗思在小说中进行历史与文化再现的同时,他所运用的文学话语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完善。他的成名小说《再见吧,哥伦布》中所运用的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从《解缚的朱克曼》开始,现代主义写作特点在他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小说中无所不在。自1986年罗思发表《生活逆流》,罗思成为一位后现代小说家。罗思创作风格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文学和批评界流派的转向。的确,后现代主义成为罗思自1986年所出版的十六部小说最主要的特点。例如,在《生活逆流》和《夏洛克在行动》中罗思运用多重叙述声音来讨论当时国际社会和美国社会热点讨论的以色列国家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和美国犹太人的犹太性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让完全相反的观点同时并存在小说的一个章节和同一本小说之中,各种声音彼此争论,而作者对所有声音不置可否。又例如,在《萨巴斯剧院》中,罗思采取了狂欢式叙述手法。罗思同时在小说中将传记、小说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忽略了各种文体的明显界限。具有后现代特点的欲望与死亡描写也成为罗思最近几部小说的显着特色。因此,本论文采用辩证的批评方法,运用新历史主义和文化批评的相关视角,把历史分析、文化研究和具体的文本分析相结合,全面探讨罗思小说的主题意蕴和文学话语。为了更好地透视罗思小说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还采用海登·怀特、格林·布拉特等人的新历史主义观点,将罗思后期小说置于历史和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重新审视罗思后期小说所关注的历史文化事实,认为罗思在刻画人物自我追寻的历程中,将美国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如黑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历史、美国女权主义发展史、美国性史、美国工业发展史、甚至美国个别城市的发展史等都囊括在其小说之中,显示了他宽阔的创作视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识。本论文细致分析了罗思后期小说创作的后现代派写作特色和内容。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为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罗思生平并简要阐述了他在美国当代文学中的地位。同时梳理了中美文学评论家对于罗思后期小说的评价,并从中得出结论,即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学者将罗思这六部极具代表性的,以明显的历史事件为叙述背景的获奖小说集中在一起研究。本论文以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视角为切入点,深入的研究了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再现和文学话语。绪论同时解释了论文所运用的理论框架,即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内容,并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第一章是关于罗思小说中历史解读和自我身份的重构。本部分主要考察罗思1986年之后出版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部小说,《生活逆流》和《夏洛克在行动》,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元小说叙述特点的分析,详细论述美国犹太人所经历的分裂自我与多重自我及其表现特征。第二章着重分析罗思小说中对于社会矛盾的历史解读。《美国牧歌》和《人性的污点》这两部小说所折射的自我形态及其对当代美国犹太人的影响,认为罗思逐渐放弃了《生活逆流》和《夏洛克在行动》两部小说中只关注犹太历史政治问题的创作心理,把目光投向那些一心追逐“美国梦”,渴望在美国社会得到融合,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种族身份的悲剧性人物,大大拓展了文本内涵。论文首先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党屠杀犹太人历史留给犹太人的创伤、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国外散居思想等历史问题在罗思小说之中的再现,试图展现这些复杂政治历史问题如何对小说人物命运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论文进一步提出,随着罗思离开欧洲再次返回美国居住,社会、文化、政治背景的改变,包括读者对小说的内容期待的改变,这一切让罗思逐渐放弃只对犹太历史政治问题的关注,开始在小说中刻画那些一心追逐美国梦的实现,渴望在美国社会得到融合,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种族身份的悲剧性人物。这些人最后被历史事实所欺骗,不知不觉地沦落为历史的牺牲品。第叁章主要对罗思后期小说中明显后现AI写作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将罗思作品的历史解读和叙事话语结合在一起论述,论证了罗思后期小说不仅在思想深度上比前期小说有极大的提高和增强,由于他对各种文学创作手法的娴熟的掌握和理解,他对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艺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创新做出巨大贡献。例如,在罗思后期小说中,他熟练的运用了元小说技巧,多重叙述声音,狂欢,杂糅等具有明显后现代派写作特征的文学话语。结束语总结了本论文全文的观点,总结了罗思创作后期小说时强烈的历史意识,认为以历史对美国普通人生活和命运无形却沉重的影响为线索,运用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地批评手段,来分析罗思小说中人物自我身份建构、社会矛盾冲突的刻画、及罗思作品的后现代派创作手法,会达到对罗思后期六部重要小说的深刻理解。结语同时简要概括了罗思后期小说的利弊和不足之处,总之,罗思是一位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家,思想敏锐,与时俱进,关注当下社会。他的作品可以引发读者对美国梦和当代美国社会的复杂性、虚伪性和分裂本质进行深刻的思考。菲利普·罗思十分关注犹太人历史发展和前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的历史和美国社会文化的进步和衰退。同时,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社会,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层人物的快乐、痛苦与无奈,他的小说展现了美国当代社会一个全景式的画面。罗思的小说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具有巨大的哲学认识价值。罗思一直在通过刻画人物的生平发展历程,来分析人性的力量和弱点。罗思的小说不仅为世界文坛密切关注的对象,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在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正在不断的扩大。(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10-01)
罗梅[9](2008)在《当代犹太人的美国梦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菲利普·罗思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他的每部作品在美国文坛上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临近二十世纪末,罗思又发表了他的“美国叁部曲”:《美国牧歌》(1997)、《我嫁了一个共产党员》(1998)、和《人性的污秽》(2000)。作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整体,“美国叁部曲”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全面的当代美国社会的图景。美国梦是美国文学贯穿始终的主题。在叁部曲中,罗思把当代犹太人个人的美国梦悲剧与社会历史结合起来,反映了当代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和美国社会文化的复杂变化以及各种矛盾。作者通过对“美国叁部曲”进行深入的文本细读,结合美国政治、社会与文化背景,试从美国梦角度对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作为犹太美国人,主人公塞莫尔、艾拉、科尔曼都追寻着各自的美国梦。尽管其美国梦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梦想的实质是一致的。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美国社会中找到一种理想化的存在方式。但是他们各自所珍视并为之奋斗的美国梦都以悲剧告终。主人公的美国梦悲剧更多的是社会悲剧和时代悲剧,而不是个人的性格悲剧。他们的悲剧分别是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五十年代的麦卡锡主义和九十年代的政治正确性所造成的。美国社会内部的矛盾和不协调注定了他们的美国梦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美国噩梦。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罗思的生平与创作经历,梳理了国内外的罗思研究,并概括性地回顾了美国文学史中美国梦主题的延续与衍变。第二章分别论述了叁部曲的主人公—塞莫尔、艾拉、科尔曼的美国梦。第叁章考察了叁位主人公美国梦悲剧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剖析了造成美国梦悲剧的原因。第五章探究了罗思对美国梦悲剧的反思。罗思通过对主人公美国梦悲剧的深刻洞察,揭示了犹太人对当代美国主流社会及文化的矛盾心理以及美国梦的虚幻性。同时,借助作品罗思表达了自己对一向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梦”这一传统价值观所持的怀疑态度。论文的最后是结论部分。对美国叁部曲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代美国犹太人的生存状态和当代美国社会、文化及价值观念,以及进一步了解罗思后期作品的创作倾向。(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孔淑萍[10](2008)在《人性污秽的背后——解读菲利普·罗思的《人性的污秽》》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性的污秽》这部小说是当代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思于2000年推出的又一部力作。这篇小说通过对文中的主要人物身上存有的污秽进行详尽的分析,指出人性的污秽是不可逃避的。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尝试挖掘了隐藏在这一系列污秽背后的东西,即美国社会狂热的"迫害精神"、种族歧视以及越战的影响,从而我们不难看出,人性的污秽却也正是社会污秽的反应。(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8年02期)
菲利普罗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到小说家菲利普·罗思的时代,本杰明·富兰克林已经走出去好远了。生活在18世纪的富兰克林是美国梦的缔造者,勤俭、谦逊、奋斗乃至关心公益,是这个梦的坐标。但到了菲茨杰拉德的时代,美国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破灭,勤俭之类成了挂起来的高标,实际上代言的是膨胀的野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菲利普罗思论文参考文献
[1].康慨.从五十年前震耳欲聋的怨诉,到临终时刻大批出现的女友[N].中华读书报.2018
[2].云也退.菲利普·罗思:美国梦的镜宫[N].第一财经日报.2018
[3].李烨.从菲利普·罗思的《遗产》看犹太文化[J].才智.2013
[4].蔡晓蕙.犹太情愫——菲利普·罗思小说创作的精神之母[J].长城.2012
[5].欧元春.身份流放的悲剧——从《人性的污点》看菲利普·罗思的身份观[J].科技信息.2011
[6].管建明.对立生活版本的并置与犹太文化身份的探寻——评菲利普·罗思的小说《反生活》[J].国外文学.2009
[7].菲利普·罗思,杨向荣.菲利普·罗思访谈录[J].青年文学.2008
[8].林莉.论菲利普·罗思后期小说的历史解读与文学话语[D].厦门大学.2008
[9].罗梅.当代犹太人的美国梦悲剧[D].广西师范大学.2008
[10].孔淑萍.人性污秽的背后——解读菲利普·罗思的《人性的污秽》[J].作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