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文本与课外名著名篇阅读衔接教学的补白策略
郝蕾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四中学830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渠道,应引导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的美。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让课内、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课内阅读与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自然融合、渗透,让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
挖掘教材文本后,不难发现把教材文本的“天光”以其适合的姿态投射在校外阅读的“云影”之间,运用补白的手法便可以使得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课内外衔接别有洞天。
“补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补充课文以外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而补白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与理解能力,是文本的深化、巩固、发展、补充与延伸。课文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
一、以“补白”呈现教材文本所勾勒的场景画面,达成阅读教学体验
成功的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应该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去。所谓“入情入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同身受,才能充分感知人物的命运。如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黄河颂》时,对于深居内陆的新疆学生而言,大河少见,黄河更是不曾体验,让学生凭借生活经历或者天马行空地想象理解是比较困难的。此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勾勒出当时的场景是首选的阅读体验模式,但要让学生入情入境,这个“补白”的想象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料。因此若本课在课前安排学生对光未然的《〈黄河〉本事》一文进行阅读,随后再在课堂中进行合理地“补白”想象,这样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抽象的诗文。由此,在阅读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能提高其理解能力。
二、以“补白”丰富教材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延伸阅读教学技能
教学中,我们有时候也可以通过“补白”来引导学生对描述到的或者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进而练习文章的结构方式和修辞手法。例如,在《驿路梨花》这篇文章的教学上,执教者该如何扣住文本,把文本和课外阅读拓展联系起来呢?
发掘文本后,教师应当抓住课文主线,紧扣作者有意为之的“留白”问题进行主问题设置——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们的回答往往过于肤浅,停留在茅屋主人是瑶族老人,或梨花姑娘,或哈尼小姑娘,或雷锋叔叔这样具体的人物上。其实,这样的回答都缺乏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这时,教师顺势“补白”,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主人”的含义。在小组合作探讨中,学生最终会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答案——茅屋的主人是所有建造者和照管者。那么,回顾文章,学生就会自主归结出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文章要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写出几次误会?2.文题为何用“驿路梨花”为题,而不以“小茅屋的主人”为题?就此,“补白”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由浅入深渐渐过渡到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执教者进而趁热打铁,拓展阅读冯骥才的《公德》一文,结合本课学习,谈一谈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这样让学生从遥远的文本当中有梯度地走入了课堂之外的生活,对于“公德”这样抽象的事物有了直观而独特的个性体验。选择冯骥才的文章也是有意在其幽默的笔调中洞悉、咀嚼人生体验,将课内公德与生活公德有机结合起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风格,又自然而地引导学生在思考生活的基础上发表见解、关注实际。
同时,可备选拓展阅读《心中有间小木屋》一文,结合《驿路梨花》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写作收获。《驿路梨花》一文在写作中有很多特点,也是本课授课的重难点。学以致用是检测课堂实现性的重点,因此采用对比阅读、明晰写作方法既是有效的检测,同时又能将读写结合起来,让学生清晰、有效地掌握了写作技巧,一举两得。
三、以“补白”发掘文本内涵,升华作品主题,关注阅读教学体悟
“补白”的方式也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发掘文本内涵,把握作品的主题。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当学生读到文本“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时,由于作品是以孩子的视角在表达成人的反映,“留白”中没有指明韩麦尔老师究竟在想什么。因此,此时是“补白”的绝佳时期——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答案都聚集在怀念和爱国的情感上,但是韩麦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对于零零后出生的孩子们(也就是现在使用2016年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此时补充战争情况的历史知识,显得和阅读教学的衔接有些隔阂,因此,若课前让学生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那么有了学生感触较深的本国事例铺垫,再辅以简洁的历史介绍,学生再来猜想韩麦尔老师内心的想法时,就能深入地走进人物的思想情感。“补白”后,学生的文字表达更充沛、认识更深刻,对文本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应当是这些思想感情的结果。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源自于合适的阅读内容和恰当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老师有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储存作补充,有恰到好处的“补白”,就能促进学生的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因“天光云影共徘徊”而风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