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玻璃基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技术水平
玻璃基纳米二氧化钛论文文献综述
顾楷[1](2016)在《着力聚焦创新驱动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顾楷)7月15日下午,8.5代TFT-LCD基板玻璃项目和年产二十万吨纳米二氧化钛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市领导周春雨、白金明、杨森、胡启望、吴中尧,市政府秘书长姜晓天;凯盛科技集团总裁、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出席签约仪式。白金(本文来源于《蚌埠日报》期刊2016-07-18)
王美玲[2](2016)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本课题选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改性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无机抗菌剂,与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形成复合材料,检测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后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和抑菌效果。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制出一种具有抗菌效果且不会影响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力学性能的新型牙科修复材料。方法: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按质量分数0%、1%、2%、3%、4%、5%均匀混入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粉末中形成复合材料,常规固化,并用仪器测定改性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显微硬度。用薄膜密贴法观察试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长效性。扫描电镜观察新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表面形貌变化。采用SPSS17.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总体差异,两两比较用LSD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随着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的增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提高了,其较空白组有显着差异(P<0.05);自然老化组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为3%组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随着添加抗菌剂含量的增多,力学性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裂痕数目也逐渐减少,并且不断变细,表面变得更加平滑。当质量分数为3%时,性能最优。结论: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且抑菌效果持久稳定。新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提高,当添加抗菌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期刊2016-06-01)
董波,王美玲,谷巍,许秀秀,邱蓉蓉[3](2016)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载银纳米二氧化钛(Nano.Ag-TiO2)对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抑菌性的影响。方法:向玻璃离子水门汀中添加质量比为0%、1%、2%、3%、4%、5%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机械方法搅拌均匀后,调和并快速填入模具中。观察试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长效性。结果:随着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的增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提高了,其较空白组有显着差异(P<0.05);自然老化组的抑菌率没有明显变化。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为3%组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结论: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的玻璃离子具有良好的抗菌性,且抗菌效果持久稳定。(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夏志伟[4](2015)在《玻璃微珠表面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包覆及其隔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越来越高,采暖与制冷装置越来越普及,建筑节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节能措施。反射隔热涂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不仅能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具备良好的隔热效果,能有效提高南方炎热地区夏季室内的舒适度,降低建筑物空调能耗。反射隔热涂料的关键技术在于反射隔热颜料的制备。粉煤灰空心玻璃微珠具有中空结构、颗粒尺寸小、质轻、导热系数小、保温效果好,Ti O2具有折射率大、对近红外线反射率高的特点。如在玻璃微珠表面包覆一层纳米Ti O2薄膜,可以使其同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高的近红外反射率,制备出一种集阻隔隔热和反射隔热功能于一体的复合隔热材料。目前在制备玻璃微珠-Ti O2复合颗粒方面仍存在一些未妥善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玻璃微珠表面二氧化钛薄膜包覆率低、薄膜包覆不均匀,易出现游离二氧化钛等,既影响隔热效果,也造成大量的二氧化钛浪费。这主要与玻璃微珠的表面特性有关,因此研究不同的包覆方法、不同的玻璃微珠表面预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非均相沉淀法在玻璃微珠表面包覆纳米Ti O2薄膜,研究溶胶-凝胶法中的钛盐浓度、p H值、静置时间、煅烧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非均相沉淀法中预处理方式对玻璃微珠表面组成、微结构和二氧化钛薄膜包覆的影响,并对包覆过程和包覆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所制备的样品的隔热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溶胶-凝胶法制备Ti O2-HGM过程中,溶胶静置时间延长,包覆率提高,包覆均匀性降低。钛盐浓度影响薄膜的连续性,钛盐与乙醇摩尔比在15~20范围内成膜效果好。p H值影响溶胶的稳定性,适宜的溶胶p H范围为2~4。凝胶在600℃煅烧转变为锐钛矿型二氧化钛。(2)非均相沉淀法制备Ti O2-HGM过程中,HF、Na OH、Ca(OH)2对玻璃微珠预处理,玻璃微珠表面Ti O2包覆率和均匀性提高。表面活性剂预处理玻璃微珠后其表面Ti O2薄膜的均匀性提高。用Ca(OH)2对玻璃微珠进行预处理,表面有CSH生成,该层物质能有效抑制Ti O2薄膜煅烧开裂。Ca(OH)2预处理24小时可以得到包覆率最高、表面无裂纹、保温隔热效果好的样品。(3)HF、Na OH、Ca(OH)2对玻璃微珠预处理后,玻璃微珠的比表面积提高和Zeta电位下降。玻璃微珠与Ti O2.n H2O带同种电荷,静电排斥,不利于包覆,玻璃微珠与Ti O2.n H2O带异种电荷,静电吸引,促进包覆。玻璃微珠表面包覆Ti O2受到玻璃微珠的比表面积和Zeta电位共同影响。二氧化钛在玻璃微珠表面沉积过程表现为层状生长模式。(4)将Ti O2包覆在玻璃微珠表面其隔热效果要优于Ti O2与玻璃微珠直接混合。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 O2-HGM在8.2%的Ti O2包覆率下,隔热温差为11.8℃。非均相沉淀制备Ti O2-HGM最大包覆率为28.6%,隔热温差为27.6℃。(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4-24)
林中信[5](2011)在《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玻璃纤维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污染物的治理研究。纳米TiO_2作为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及光解制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广泛研究的悬浮体系TiO_2存在着催化剂易凝聚、易失活、难回收及光能利用率低等弊端,从而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近年来,为此国内外学者对TiO_2负载技术及TiO_2掺杂改性进行了许多探讨,也取得了显着的研究成果,本实验将TiO_2掺杂改性和TiO_2负载技术结合研究,探讨适宜的掺杂元素、比例及制备工艺。1、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以玻璃纤维( glass fiber- G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TiO_2/GF),通过XRD、TG-DSC、SEM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50℃,TiO_2在热处理温度低于550℃时结晶不完善,当热处理温度达650℃时,样品中有明显的金红石相生成,且晶粒有明显长大的趋势,且在热处理过程中,因热应力及有机物的挥发导致膜状TiO_2存在一定的脱落情况,当热处理为550℃时, TiO_2于GF表面呈片状分布,负载稳定。2、以正硅酸乙酯为Si源,制备了Si掺杂纳米TiO_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Si-TiO_2/GF),研究了Si掺杂及掺杂比例对TiO_2晶粒粒径及光吸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掺杂的作用有:抑制TiO_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止TiO_2的晶粒生长和颗粒团聚,与未掺杂样品相比,Si掺杂样品的粒径由13.8nm减少至10.3nm;同时Si掺杂能有效扩展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3、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制备了Ag掺杂TiO_2负载玻璃纤维光催化剂(Ag-TiO_2/GF)。研究了AgNO_3溶液浓度对Ag沉积量的变化及Ag掺杂对TiO_2的晶型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掺杂比例条件下(≤0.1mol/L),随着AgNO_3浓度的升高,Ag的沉积量呈上升趋势;当AgNO_3的浓度大于0.1mol/L时,Ag的沉积量保持在2%左右(Ag/Ti摩尔比)。XRD及XPS结果表明, Ag以单质形态存在,单质Ag的存在使TiO_2晶粒的平均尺寸由40nm减少至31nm,同时Ag掺杂也能改变TiO_2的能带结构,使样品发生明显的红移,从而有效提高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1-05-04)
沈小林,徐卫林,杨红军[6](2006)在《导电玻璃对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3种导电玻璃基材上烧结制备一层纳米TiO2薄膜,并用它们各自组装成N3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紫外可见光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及四探针仪研究了导电玻璃的透光率和导电性能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流、电压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mW/cm2模拟太阳光强照射下,导电玻璃的面电阻减小时,光电池的短路电流会迅速增加,开路电压基本不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导电玻璃上导电层的面电阻减小会使太阳能电池的内阻下降。由于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对数成正比。当导电玻璃的透光率大于80%时,导电玻璃的透光率对太阳光电池的电流电压输出性能基本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詹天珍,李秀军,杨玉飞[7](2005)在《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玻璃纤维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玻璃纤维体系复合催化膜(SiO_2/丁iO_2/GF),研究了PEG添加量、焙烧温度、溶胶特性等因素对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气相甲醛对SiO_2/TiO_2/GF体系催化膜的光催化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在V(钛酸四丁酯):V(水)=1:1,ρ(聚乙二醇)=10 g/L,煅烧温度500℃时,SiO_2/TiO_2/GF膜光催化效率最高。停留时间为21 s、12 s、9 s时,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41 0、0.049 8和0.049 8 mol/m~3min。(本文来源于《杭州化工》期刊2005年04期)
刘景辉,王立夫,闫肃,赵贺[8](2005)在《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亲水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的过程,采用电子扫描仪和X-衍射仪表征了制得的T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分析了TiO2膜亲水性的原理,通过照相法测量了水滴与膜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这种细致均匀、锐钛型结构的纳米TiO2薄膜具有超亲水性,将其用于汽车挡风玻璃上,有很好的防尘、防雾、防霜、自清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05年03期)
王辉,杨帮成,虞奇峰,杨小东,吴大怡[9](2004)在《纳米二氧化钛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纳米氧化钛陶瓷具有光催化抗菌功能:作为生物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好,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但作为骨植入体,氧化钛陶瓷属于生物惰性陶瓷,不具有生物活性,如何赋予陶瓷以生物活性,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具有其它生物材料无法比拟的生物活性,本实验将BGC添加到纳米TiO2中,观察纳米TiO2/BGC复合材料的在模拟体液(SBF)中的生物活性、力学性能以及蛋白吸附的对照情况。(本文来源于《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11-01)
王辉,杨帮成,虞奇峰,杨小东,吴大怡[10](2004)在《纳米二氧化钛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钛陶瓷属于生物惰性陶瓷,如何赋予陶瓷以生物活性,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实验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添加到纳米TiO2中,观察纳米TiO2/BGC复合材料的在模拟体液(SBF)中的生物活性、力学性能以及蛋白吸附的对照情况。材料与方法:分别将10%、20%的BGC加入到纳米TiO2中,在SBF中分别浸泡0、7、14、21天,采用TF-XRD,SEM,EDX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同时测量了各复合材料的抗弯、抗压强度;将材料置于0.05 mg/mL的牛血清白蛋白中吸附1 h观察材料的蛋白吸附对照情况,重复实验五次,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钛陶瓷复合材料的生物活性、力学性能、蛋白吸附能力随。BGC的添加而改善和提高。(本文来源于《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期刊2004-11-01)
玻璃基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提高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抑菌性,本课题选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改性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无机抗菌剂,与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形成复合材料,检测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后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和抑菌效果。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制出一种具有抗菌效果且不会影响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力学性能的新型牙科修复材料。方法:将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按质量分数0%、1%、2%、3%、4%、5%均匀混入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粉末中形成复合材料,常规固化,并用仪器测定改性后材料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显微硬度。用薄膜密贴法观察试件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长效性。扫描电镜观察新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表面形貌变化。采用SPSS17.0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均数之间的总体差异,两两比较用LSD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随着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的增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提高了,其较空白组有显着差异(P<0.05);自然老化组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为3%组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随着添加抗菌剂含量的增多,力学性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裂痕数目也逐渐减少,并且不断变细,表面变得更加平滑。当质量分数为3%时,性能最优。结论: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Fuji IX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良好的抑菌性,且抑菌效果持久稳定。新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机械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提高,当添加抗菌剂的质量分数为3%时,材料的机械性能最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玻璃基纳米二氧化钛论文参考文献
[1].顾楷.着力聚焦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N].蚌埠日报.2016
[2].王美玲.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性能的影响[D].佳木斯大学.2016
[3].董波,王美玲,谷巍,许秀秀,邱蓉蓉.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抑菌性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6
[4].夏志伟.玻璃微珠表面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包覆及其隔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5].林中信.高光催化活性纳米二氧化钛负载玻璃纤维的制备[D].湖南大学.2011
[6].沈小林,徐卫林,杨红军.导电玻璃对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
[7].詹天珍,李秀军,杨玉飞.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玻璃纤维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J].杭州化工.2005
[8].刘景辉,王立夫,闫肃,赵贺.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亲水性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5
[9].王辉,杨帮成,虞奇峰,杨小东,吴大怡.纳米二氧化钛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C].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4
[10].王辉,杨帮成,虞奇峰,杨小东,吴大怡.纳米二氧化钛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复合生物材料的研究[C].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