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的问题始终是人类关注的焦点,马克思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人的问题,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形成了早期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面对现实物质利益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理论为前提,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同时对人的类本质提出了现实的批判和澄证,形成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手稿》作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受到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有历史意义亦有不足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人的本质
一、引 言
人的问题始终是人类关注的焦点,从古希腊神话故事“斯芬克斯之谜”,到康德最后的问题“人是什么?”,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人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都与人息息相关,只要社会还在前进,人类仍在思考,那么对人的问题的探究便循环往复,永不停歇。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哲学的奥秘,而人的本质问题则是撬开神秘之锁的关键。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都是人对自己的反躬自问,对自身本质的反省自答。马克思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摒弃了抽象的人,抛弃了孤立的人,扬弃了纯粹的人,对人的本质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穷其一生探求人的本质,从《博士论文》时期开始,就在黑格尔哲学的影响下将人的本质理解为自我意识。到了《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摆脱黑格尔的理性主义,沿着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之路继续探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他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成为马克思人本观“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关键之作。
通过线材表面去除效率在不同磨料流量下的显微图6测得,磨料流量分别为10mL/s、15mL/s、20mL/s、25mL/s时,去除效率分别为0.186m2/h、0.257m2/h、0.334m2/h、0.296m2/h。由此得到线材表面去除效率在不同磨料流量下的变化曲线图如图7所示。
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加剧了研究人的问题的紧迫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便利,但同时科技的异化让人们在科技产品面前丧失了主动性,人为物所累。物质生产资料的日益积累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越来越将人物化,马克思起初强调的那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不见了。因此,更要回到《初稿》,回到马克思研究人的起点,寻回鲜活的人,找到人的主体性。孙兴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1]中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脉络,科学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类本质、社会本质、个体本质三者的统一;宋喜斌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讨》[2]中厘清了《手稿》的文本内容、研究主题、逻辑结构,肯定了《手稿》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邵伟在《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3]中从劳动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在自由自愿的劳动之下复归人的本质;孙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4]中分析了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中的诸多核心概念,认为《手稿》是形成马克思劳动实践观、人学思想的重要基础。《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人的本质思想的重要文献,为其之后进行人的本质研究并形成“人的本质社会关系论”和“人的本质需要论”等奠定了重要基础,分析梳理《手稿》前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形成、转变与发展,对于认识人的本质、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提高人的主体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手稿》之前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一)《博士论文》——用原子偏斜说构建人的自我意识本质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就十分崇拜黑格尔,并加入黑格尔学派的博士俱乐部,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此时,他注重辩证法,强调自我意识,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坚持唯心主义立场。《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也是其第一部哲学著作。该论文表面上在探讨两位哲学家自然哲学观念的异同,实际上却是基于自然观的自我意识和人的自由的研究与论证。伊壁鸠鲁并非德谟克利特的翻版,两者虽然都主张原子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但是伊壁鸠鲁的原子还表现为自我意识,代表人的自由。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十分肯定自我意识,认为人的本质就是自我意识。“人仅仅表现为自我意识”,[5]马克思将自我意识视为最高的神性,他用自我意识反对一切宗教,一切神学。同时马克思认为自我意识与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不同于其他青年黑格尔派将自我意识无限抽象化,而是将人与现实生活接轨。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借助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偏离说”在自我意识的范围内规定人的自由本质。首先,“原子偏离说”为偶然性提供可能。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都是沿着自己的轨迹做垂直下落运动,一切事物都严格遵循必然的客观规律。而伊壁鸠鲁用“原子运动偏离说”实现了独创,他认为原子在运动过程中会由于自身等原因向旁边倾斜,而非纯粹的直线运动,这种“偏斜”就为偶然性提供了解释依据。其次,偶然性与自由的内在逻辑。“偏斜运动”是由于原子自身的原因而产生,这种偶然性代表了原子在生命历程中对命运的反抗,企图突破必然性的束缚以实现自我意志的自由。最后,马克思痛斥希腊民族的宗教神学,旨在恢复人的自由意志,而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偏离说”就是通过心灵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心打破天体的永恒性和神性,马克思即借助原子运动批判宗教神学,以期实现“定在中的自由”。
(二)《莱茵报》——从人的客体化存在说明人的自由本质
从柏林大学毕业之后,马克思开始担任《莱茵报》的撰稿编辑,这一阶段他深刻揭露和批判普鲁士王国的专制统治,积极投身于争取自由民主的政治斗争中。虽然此时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思考还囿于理性自由的范围内,但是他已经从人的现实活动即人客体化的社会存在来分析人的本质了。1843年1月19日普鲁士政府下令查封《莱茵报》,马克思对此感到无比愤怒,他呐喊着“我们高举自由的旗帜出海航行”并以此作为告别《莱茵报》的最后之作。他认为,此举严重限制了人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对个人主体性的无情钳制与大肆抹杀。他对这种无耻的书报检查制度深恶痛绝,并站在大众利益上为人民的自由进行辩护:“难道自由运动不也是生命所固有的吗?”[6]他坚决捍卫新闻出版自由、人民言论自由,痛斥贵族阶级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而将人民的自由踩踏于脚下。说到底,人民追求的是普遍自由,而贵族阶级追求的是特权自由,封建贵族利用自己的阶级优势谬言出版自由是有害的,妄图将其变为自己的特权自由。
对象性活动理论是马克思探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性理论依据。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反证法论证了“任何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在《莱茵报》撰稿期间,马克思面对新闻出版自由、贸易自由等现实问题,逐步意识到物质利益与阶级、国家和法的复杂关系,其世界观也逐步发生了转变。马克思秉持“新理性批判主义”的法哲学观,认为政治国家是理性的表现形式,法律制度亦是理性的外在形式,而理性则是最本质的东西,国家与法就是人们追求各项权利与自由所依据的理性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林木盗窃法案却并非如此:农民被逼得不得不以拾柴为生而普鲁士王国却将其判定为盗窃行为并予以严惩。国家和法极力维护林木私有者的利益,公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法律之上,严重损害了公众的自由与权利,此案例与理性原则分道扬镳。马克思不禁产生种种疑问:理性原则所维护的自由从何体现?国家和法为何成为维护私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著《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以批判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立法者,抨击私人利益损害国家和法的理性原则,主张国家和法是为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自由而存在的。从此,他开始脱离黑格尔的理性王国,从感性世界出发关注现实物质利益关系分析人的本质问题。至此,马克思开始了对于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走上了追求自由的批判之路。
第三,人是有意识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即人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就有预期,就会形成一个未来蓝图,用目的指导实践活动;人的意识具有计划性,即人会依据实践目的形成行动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践活动;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即人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世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8]57
(三)《德法年鉴》——以市民社会阐释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第一, 异化劳动理论。首先,从劳动结果来看,劳动者同其劳动产品相异化。生命的延续需要生活资料持续补给,而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所得到的产品却不能归自己所有,只能被资本家无情占有,而且付出的劳动越多,被占有的劳动产品就会越多,奴役化程度就越高。其次,从劳动过程来看,劳动者同其劳动活动相异化。这样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人的内在需要,相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外在化手段,人们的劳动是在被迫和强制中进行的,劳动中的人并不属于自己。人们只有在不劳动的时候才会感到身心舒畅,只要劳动存在,就会有肉体折磨与精神摧残的存在,人们在劳动中的自由已荡然无存。其三,从人的类本质来看,劳动者同其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那么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者的目的,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只能成为人们获取物质生产资料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手段,由此目的就成了手段,这就使得类与人偏离异化。其四,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使劳动者感到肉体的痛苦与精神的扭曲,毫无自由自觉而言。最后,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人与人相异化。由于人同劳动产品、生产活动以及类本质相异化,那么自然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异化。异化劳动使人丧失真正的本质,在痛苦的劳动中失去主体的价值,因此人需要扬弃这罪恶的根本,还原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
第二,劳动实践是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所讲的自觉主要指的是人的意识,即主体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按照需要设定活动目的,意识到自身的活动并按照目的构建活动计划,也就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出于本能机械地进行生命活动,只是纯粹地进行肢体与自然的交换,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在劳动创造,更不能谈及活动之计划与目的。而人的生产劳动是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在活动开始之前构建实现活动目的的步骤和形式,有计划地满足自身需要。人作为活动主体,能够根据设定目的对外在现成对象进行观念上的扬弃,自主选择对象和形式,有意识地控制对象的反抗并克服通向目的的障碍。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能够创造性地对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对象进行观念上的构建,使得观念中的目的在改变了形式的对象性中实现对象化,使得活动中的人的受动性实现扬弃和超越。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目的的由观念到现实的转变。在所有属种中,只有人不仅自身处于类中而且自觉将自己视作类,并有意识地在活动中贯彻类意识,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马克思在《手稿》中讲到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实就是人类以生产活动为中心所进行的类活动,也就是劳动实践,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自觉的。
三、《手稿》中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马克思面对现实物质利益问题,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这是他在思考人的本质问题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理论为前提,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同时,他又对人的类本质提出了现实的批判和澄证,并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
(一)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3.处理好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在日常审计工作中,为审计组成员树立表率。同时要尊重、关心审计组成员,摆正位置,合理分工,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审计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积极营造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默契氛围。
第一, 人是自然的对象性存在物。人自身首先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生命,为了维持生命的存在必须摄入自然物以满足其吃喝住行。而人自身的需要无法由自身解决,这就需要依靠自身之外的他物弥补缺陷,这个他物便是自然界。人类以自然为对象性存在物,从自然界获取能量、能源和食物供应生命之需,这些自然存在物是人需要的对象,是能够佐证人的本质、人的力量的重要对象。人依靠自然而生,自然界虽不是人的“有机身体”,但就其延续人的肉体生命而言也可谓人的“无机身体”。
第二, 人是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于社会中生存,从事社会生产实践,在劳动开始之前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来源于社会产品,人离不开社会,人本身就是社会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与人相互配合,合作竞争,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劳动结束后生产成品流通到社会领域,人为社会而需要,自然成为社会性存在物。同时,社会中的其他存在物也是人生活所需的要素,人以知识武装头脑,用文化沉淀底蕴,借艺术陶冶情操,人是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物。
目前设计单位的考核模式是设计人员的工资与设计质量和数量直接相关。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建立起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及设计人员的造价管理责任制及投资分配考核制度。使内部各专业及设计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经济责任,明确工作内容,并建立工作标准,考核各专业设计质量、优化设计情况及限额指标的完成率,实行奖罚制度。考核的目标应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而不仅仅是设计质量和数量。
种植管护:宜在春季种植,定植7 d后可发新根,10 d后开始生长,遮阴种植密度为495株/hm2,其规格为4 m×5 m。为了促进紫檀树快速生长,应适时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1~2次,每次2~3 kg),及时抹芽、修枝,培育良好树形,达到良好的遮阴效果。同时,做好防霜冻工作,在2 ℃以下的天气,要及时多次喷洒防冻剂,也可采用薄膜包扎树干防冻。
在对象性活动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了他对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深入思考与论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命题只是单纯地阐述了人的本质的根源之处和所在之地,并非彻底回答了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类本质”的思想,但并不认同他将“类意识”将人与动物相分离。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即人作为一个整体物种与动物类、植物类等其他存在物相区别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的生产生活,也就是劳动。
(二)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第四, 人是类的对象性存在物。人不仅仅把人之外的自然、社会等作为对象性存在物,而且把类即自身或其他类物种当作对象,所以,人也是类的对象性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类”意识,动物与其实践活动是直接统一的,而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劳动过程,可以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意识的对象,也就是说人将自身视为自由的、有生命的类,因而是类的存在物。人在实践活动中,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这同时改造人自身。
第一, 劳动实践是自由的活动。马克思所讲的自由主要指的是人的自主性。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的活动必定会受到客观规律和外部条件的限制,但是人的活动并不同于动物,动物在面对自然条件的约束时只会消极地进行选择,被动地接受自然的分配。而人在客观规律的允许范围内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选择性地挑选客体对象,并对其进行设定和改造,为自己所用。人可以在规律的可能性范围内进行选择,但不能在现实中选择,人要通过对象性活动实现自然的对象化,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马克思认为动物只能在肉体需求的支配下被动地进行筑巢、储食等活动,而人则可以摆脱纯粹的肉体需要去追求、选择、占有外部对象,创造现实中未有的生活资料,将其变为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在对象性活动中,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和特性表现于对象化的客体,使得对象性与主体性形成统一,使得人摆脱抽象性,成为具体的、现实的人。
在撰写《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开始逃出黑格尔设定的理性王国,在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下踏进市民社会,思考人的本质问题。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提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思想最初来源于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本质”。“借助人,把一切超自然的东西归结为自然,又借助自然把一切超人的东西归结为人。”[7]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是自然界最普遍、最根本的、最高的对象,一切超自然的东西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合理性,都不外乎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自然终究会归结于人本身。因此,人是世界之本,人的本质自然要到人自身中寻求,而不是将人的本质外在化。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这一思想并将其升华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只有从人自身中才能寻得,理性、精神、自然等都可以称之为人的本质的部分要素,但并非人的本质之根本,只有人才是人的最高本质。
(三)人的本质的异化与异化的扬弃
马克思将目光从理论上的类转向现实中的个人时,看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类与个人的异质性分离。资产阶级以自身占有的私有财产毫不吝啬地剥削着劳动人民,而劳动人民则以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反过来支配奴役着自己。至此,马克思提出了他的异化理论。
马克思在进行社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妥协性与无力感,意识到要挖掘人的本质还需深入现实生活,从物质利益关系中寻求自由。市民社会是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首次提出的概念,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这一概念进行了扬弃。首先,黑格尔将社会的发展看成是自我精神的神秘运动,只是从绝对理念的精神层面探究市民社会,而马克思则是从社会关系入手,以现实的人为基点,通过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往来寻求对市民社会的说明;其次,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层面,黑格尔从唯心主义思想、从思辨的逻辑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先于国家制度而存在,两者是相互排斥的,而马克思则运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思想,认为市民社会决定着国家。
第二, 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在《手稿》中论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思想,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与深刻澄证,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找回人性之本质,寻得社会之解放。“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8]81,自由劳动是财富的本质主体,而异化劳动形成的是私有财产,因此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要废除私有财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的自我异化。这与以物为中心的“粗陋的共产主义”不同,这是完全立足于人,将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扬弃与人的本质的复归统一起来;“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8]81,因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在于主体的异化性之中而非物的形态之内。共产主义条件下就是要通过异化性的人本身去扬弃,而且是为了复归人真正的本质而非占有物的形态,只有真正扬弃人的异化才能够占有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8]81,在这里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对人性的复归不仅仅是找到自由自觉的类本质,更注重的是对人的社会性的重构,社会的人才是人的生产活动最根本的产物。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社会地位、社会活动、社会价值等都发生了异化,对人的社会性的复归才是人自身复归的重点;“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8]81,共产主义的发展是自觉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自然形态,是随着人类自身的辩证发展而自然形成的,也正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的不断累积为共产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马克思在《手稿》中描绘的共产主义并非一种严肃的社会制度,而是一个复归人的本质、解放人的自由、实现人的价值的自由国度。
首先,土地流转加快。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60岁的人正在种地,50岁的人不愿种地,40岁的人不懂种地,30岁以下的人不提种地。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是土地流转到愿意种地的大户手中。笔者了解到,果树和蔬菜种植区流转速度缓慢,原因是经济作物效益较高,每户有个三两亩地也能应付,工业发达地区还可边上班边种果树蔬菜,收入颇丰。大田种植区流转速度很快,粮价不高,老年人不愿种地,就会把土地流转出去。总而言之,流转是大势所趋,预计大田区大规模流转就在10年之内,果树蔬菜区大规模流转在15年之内。
四、《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定位
《手稿》作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受到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有人肯定了其对于人的本质等理论研究的重要地位,有人批判了它仍然笼罩着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阴影。
1.4 VM模型小鼠制备 参照文献进行动物模型制备[5],每只小鼠均接种 100 μL 100TCID50 CVB3病毒悬液,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
(一)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奠定人学思想基础。关于人的本体论,马克思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现实,通过分析资本、地租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认为地租的发展不断加深两大阶级的对立,工资实质上掩盖了人的类本质,对资本利润的无限追逐反而使人丧失了主体价值,工业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人丧失类本质的进程;关于人的异化,马克思基于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从人性的角度同情并关心劳动人民,试图从根源上找到人与人相异化的原因,并希望构建一个消除异化的社会,从而改变人们悲惨的生活状态。同时,马克思也希望能唤醒人民追求自由的意识,鼓励人民主动追求生活的权利与生命的本真,摆脱异化关系,实现真正自由。关于人的价值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根源,物质成为社会道德的依据,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人的主体地位剥削殆尽,人的价值观已转移至金钱本身。因此,一定要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实现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复归合乎人性的人。关于人与自然,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接受了费尔巴哈彻底的自然主义,他认为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永续发展。马克思以“人”为出发点,始终围绕“人”进行探究分析,最终回归于“人”,深刻反映了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第二,为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奠定唯物主义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考虽然受到黑格尔理性主义人本观的极大影响,但是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开始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认识人的本质,如用“现实的人”代替“感性的人”,用“生产劳动的能动性”代替“精神劳动的能动性”等,这都充满了“唯物主义”因子。这就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唯物主义基础。《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宗教神学并与唯心主义决裂,扬弃了黑格尔的“精神劳动”,认为实践基础上的劳动才是人的本质的确证。他依旧探讨人的异化问题,但已不再是黑格尔口中“自我意识”的异化,而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人的自我异化问题。他开始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并继承“类存在物”的提法,但却赋予“类”以社会实践这一新的概念,认为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在于实践,在于劳动。另外,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强调人的社会性,“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这种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也为其之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最终明确人的本质观奠定重要基础。
(二)《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不足与发展
《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还隐约地藏匿着黑格尔的唯心论,而明显地保留着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观。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显然已经超越了他早期“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的看法,但是“自由”“自觉”却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观念,“自由自觉”的人是历史上和现实中从未出现过的,只具有本体论上的应然性,不存在现实性的意义,因此,此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主义倾向。这种“自由自觉”的人与实现的人是有很大差距的,而马克思却用这种理想化状态的下人批判现实中的资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矛盾的体现,社会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对立,从而提出共产主义才是人性复归的社会。这种以抽象的人为论证出发点去抨击现实的经济事实的思维是自相矛盾的,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共产主义合理性的澄证也凸显无力感。个体的人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而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以“应然的人”为逻辑出发点,论证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被破坏——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复归,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关系的,这种复归也只是低级的人与自然的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共产主义要完成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应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绝不仅仅是低级的复归。学术界虽然对于《手稿》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任何理论都是在变化发展中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思考也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作为学习资源的微课程,提升了资源的实用性.对学生而言,微课程可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对教师而言,微课程既使得教师的备课、教学和反思方面的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又成为校本研修、区域网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微课程具有灵活性,资源建成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半开放的形态,在不断使用中动态更新,适应新的环境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兴.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
[2]宋喜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3]邵伟.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D].长春:吉林大学,2009.
[4]孙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6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3.
[7]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9)02-0007-08
收稿日期:2018-10-02
作者简介:韩剑锋,男,河北内丘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DOI:10.19327/j.cnki.zuaxb.1009-1750.2019.02.002
责任编校:马小军,田 旭
标签:马克思论文; 本质论文; 黑格尔论文; 手稿论文; 的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