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辊筒滚塑设备,通过设置盛载PE材料的槽体,将辊筒吊装到支撑结构上,通过转动驱动装置带动辊筒实现转动,通过加热装置对辊筒表面进行加热,当辊筒在槽体内转动时,PE材料与辊筒接触受热熔化并且粘附在辊筒上,随着辊筒的均匀转动,PE材料不断粘附上去,最后在辊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PE材料层;整个过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PE等塑料比传统包胶的工艺耐候性更好,PE等塑料的使用寿命是包胶使用寿命的三倍以上,提高整个辊筒的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整个结构的支架;用于承载塑料材料的槽体,所述槽体设置在支架上;用于支撑辊筒的支撑结构,所述辊筒同时与驱动结构连接,由驱动结构驱动实现转动;将辊筒放入槽体实现转动并与槽体内的塑料材料接触,使塑料材料在辊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保护层。
设计方案
1.一种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整个结构的支架;
用于承载塑料材料的槽体,所述槽体设置在支架上;
用于支撑辊筒的支撑结构,所述辊筒同时与驱动结构连接,由驱动结构驱动实现转动;
将辊筒放入槽体实现转动并与槽体内的塑料材料接触,使塑料材料在辊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使塑料材料熔化的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槽体内,直接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环绕槽体的内壁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辊筒表面,对辊筒表面实现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均匀设置在辊筒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选用电加热片。
8.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在140-26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设置在支架上,支撑结构设置在升降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结构采用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一侧设置在其中一个导向滑轨上,支撑框架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在另一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框架结构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框架结构上;升降气缸带动支撑框架结构和辊筒沿两个导向滑轨上下升降。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筒滚塑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工厂生产包胶辊,都需要经过橡胶的混炼、包胶、硫化、拆夹板、车胶面五道工序,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时间长。另外,所包的橡胶本身不耐用,容易被刮伤或片状脱落,影响了胶辊的传动精度,降低了胶辊的使用寿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辊筒滚塑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胶辊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时间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辊筒滚塑设备,其中,包括:
支撑整个结构的支架;
用于承载塑料材料的槽体,所述槽体设置在支架上;
用于支撑辊筒的支撑结构,所述辊筒同时与驱动结构连接,由驱动结构驱动实现转动;
将辊筒放入槽体实现转动并与槽体内的塑料材料接触,使塑料材料在辊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保护层。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还包括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使塑料材料熔化的加热装置。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槽体内,直接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环绕槽体的内壁均匀设置。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辊筒表面,对辊筒表面实现加热。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均匀设置在辊筒表面。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选用电加热片。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在140-260℃之间。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设置在支架上,支撑结构设置在升降装置上。
所述的辊筒滚塑设备,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结构采用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一侧设置在其中一个导向滑轨上,支撑框架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在另一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框架结构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辊筒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框架结构上;升降气缸带动支撑框架结构和辊筒沿两个导向滑轨上下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辊筒滚塑设备,通过设置盛载PE材料的槽体,将辊筒吊装到支撑结构上,通过转动驱动装置带动辊筒实现转动,通过加热装置对辊筒表面进行加热,当辊筒在槽体内转动时,PE材料与辊筒接触受热熔化并且粘附在辊筒上,随着辊筒的均匀转动,PE材料不断粘附上去,最后在辊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PE材料层;整个过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PE等塑料比传统包胶的工艺耐候性更好,PE等塑料的使用寿命是包胶使用寿命的三倍以上,提高整个辊筒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辊筒滚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辊筒滚塑设备,包括:
支撑整个结构的支架1;
用于承载塑料材料的槽体2,所述槽体2设置在支架1上;
用于支撑辊筒3的支撑结构,所述辊筒3同时与驱动结构连接,由驱动结构驱动实现转动,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架1上;
将辊筒3放入槽体2实现转动并与槽体2内的塑料材料接触,使塑料材料在辊筒3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塑料保护层。
具体地,所述塑料材料为粉状塑料材料,粉状塑料材料可以方便粘附到辊筒3的表面形成塑料保护层。
具体地,所述粉状塑料材料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塑料材料实现,如聚苯乙烯,PE(聚乙烯),PP(聚丙烯),PVC(聚氯乙烯),有机玻璃,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等等。优选地,所述粉状塑料材料采用粉状PE(聚乙烯)材料,所述PE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
具体地,为了加快塑料材料粘附到辊筒3表面的速率,所述辊筒滚塑设备还包括用于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使塑料材料熔化的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直接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或者通过对辊筒3进行加热,从而间接使塑料材料受热融化:(1)当加热装置直接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槽体2内,直接对塑料材料进行加热。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环绕槽体2的内壁均匀设置,这样,使槽体2内的塑料材料都可以均匀受热,保证塑料材料在辊筒3表面的形成效果。(2)当加热装置对辊筒3表面进行加热时,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辊筒3表面,对辊筒3表面实现加热。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所述多个加热装置均匀设置在辊筒3表面,这样,就可以保证辊筒3表面的各个位置的温度均匀,保证塑料材料在辊筒3表面的形成效果。
为了方便安装,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选用电加热片。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在140-260℃之间,保证塑料材料能被熔化。
为了方便将辊筒3放入槽体2内或者从槽体2内取出,所述辊筒滚塑设备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设置在支架1上,支撑结构设置在升降装置上,通过升降装置带动辊筒3下降进入槽体2内与塑料材料接触,当加工完毕后,升降装置带动辊筒3实现上升,离开槽体2。
具体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以及设置在支架1上的两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结构采用支撑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结构的一侧设置在其中一个导向滑轨上,支撑框架结构的另一侧设置在另一个导向滑轨,所述支撑框架结构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所述辊筒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框架结构上;这样,可以使辊筒3实现升降,又不会妨碍辊筒3转动与塑料材料接触。
具体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电机和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辊筒3连接。
具体地,所述塑料材料在辊筒表面形成厚度为1mm的塑料保护层。
本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整个设备加工过程艺简单,操作方便,传统包橡胶工艺要包多道工序,一个周期要三天以上,而使用本设备只需一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使用本设备制得的辊筒,PE等塑料比传统包胶的工艺耐候性更好,PE等塑料的使用寿命是包胶使用寿命的三倍以上,可达到10年使用不损坏(而包胶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年以内),提高整个辊筒3的使用寿命。
(3)使用本设备使整个辊筒可实现边浸塑边滚动,比传统工件固定不动的厚度要更加均匀,表面光滑,可控性高,滚塑完成后表面不用再进行机加工。
(4)包胶厚度要求6MM以上,而使用本设备的滚塑则要求1MM已经足够使用寿命,大大减少生产成本。
(5)使用本设备可在辊筒表面形成稳固、均匀的PE包塑层,经久耐用,有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864.1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55861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29C41/20
专利分类号:B29C41/20;B29C41/46;B29K23/00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精之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精之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街边七星工业区A3路5号
发明人:郑发标;吴敏华
第一发明人:郑发标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南海区精之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嘉怡
代理机构:4444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